明: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9 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

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足迹遍布亚非30多个国家,先后到达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其人

永乐三年(1405)六月的一天,太平洋上风平浪静,碧波万顷。刘家港(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海面上却异常喧闹,62艘巨型海船整齐地列着。只听一声令下,这支绵延十余里的船队浩浩荡荡,乘风破向南驶去。

奉圣旨执行这项任务的就是明成祖的心腹、三保太监郑和。郑和(1371~1433)为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郑和出生于伊斯兰家庭,其祖父和父亲都曾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这使得他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对远方异域、海外一些国家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各种文化都有很强的包容力。

郑和像

郑和11岁时,朱元璋的大军打到了云南,郑和被明军抓获,此后随着军队转战北方。8年后,郑和被送到燕王府服役。此时的郑和丰躯伟貌、博辩机敏,深得朱棣的赏识。在“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登基后,郑和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永乐二年(1404)正月初一,朱棣亲笔赐姓“郑”,从此名为“郑和”。

朱棣的设想

明朝初年,国势蒸蒸日上,朝气蓬勃。明初的几位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使得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纺织、制瓷等手工业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造船、航海业有了较大发展,科技和航海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航海知识的丰富,都是郑和下西洋成为可能的客观基础。

朱棣作为一位有宏图大志的帝王,登基仅三年就如此兴师动众,力排众议,命郑和率使团下西洋,另有其主观原因。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这成为日后很多野史演义的依据。然而,一下西洋,是为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尚有可能;七下西洋,则不太可能。不过,永乐帝通过扬威海外来缓和建文帝朝的遗老对他的不满,达到稳定自己统治的目的,是可能的。《明史》中还记载有“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应该是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的第二个原因。永乐年间,国力强盛,“北虏”蒙古势力已被驱逐出关外;“南倭”在明军的打击下不敢再贸然进犯,集权统治已十分牢固。明成祖这是要向异域展示国家的富强,军队的强大,恢复同海外各国的朝贡往来,重塑“天朝大国”的地位。

航海牵星图

三保太监郑和7次下西洋,每次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靠的是航海罗盘、航海图和牵星图等。图为郑和航海时使用过的牵星图。

七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

伴随郑和出使的随员有2.7万余人,除了水手、官兵之外,还有采办、工匠、医生和翻译等。海船的性能、装备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队中的大船舶名为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就是普通的船长度也有37丈,宽15丈。其船队规模之大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1492年,哥伦布首次进行远洋航行,其船队仅有3艘船和90名水手。

郑和率领船队,携带国书和大量金银、绸缎、瓷器等物品,从苏州刘家港起航,在福建五虎门(今闽江口长乐港)集结操练,待到入冬,东北季风盛行的时候,船队拔锚扬帆,第一站到达占城(今越南),揭开了七下西洋的序幕。

郑和海船(模型)

明朝时以婆罗洲(今文莱)为界,将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远及印度和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地域概称为“西洋”,以东称“东洋”。郑和所到之处,主要是当时所称的“西洋”范围,即东南亚各国,故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每到一国,都会和当地君主会见,宣读明成祖的诏书,赠送冠服和珍贵的礼物,并赐给国王诰命银印,向这些国家表达明朝愿意与之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招徕各国向明王朝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同时,郑和船队也与当地进行贸易活动,以中国的手工业品交换各国的土特产品。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为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985年中国发行了一套《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当然,七下西洋,所到之处并非都是友好的欢迎,也会有纠纷,有战斗,但都被郑和举重若轻地解决了。在近30年间,郑和碰到过三次战役:一次是擒获盘踞在苏门答剌半岛的陈祖义海盗集团;一次是帮助苏门答剌平灭叛乱;一次是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国王企图抢劫郑和的船队。

明朝的收获

永乐年间,在郑和下西洋的带动下,明朝的外交关系迅速发展。通过郑和的船队,更多的国家了解了中国,了解了明朝国势之强盛,物产之丰富,纷纷派遣使臣回访,表示愿意实现双方的友好交往。有的国家的君主还携妻带子亲赴中国访问。许多多年不与中国来往的东南亚国家,甚至一些从未与中国有过交往的东非国家都与明朝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明成祖看来,郑和下西洋最大的外交成果就是“远人来贡,百王来朝”。

郑和下西洋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有助于调解东南亚各国的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维护周边的稳定,提高了明朝的威望。活跃而频繁的朝贡往来,客观上带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闻名海外,南亚各国都想和中国发展贸易,只是由于明初一直实行海禁政策而没能实现。郑和的到来,主动带给各国发展贸易的机会,自然令各国趋之若鹜,纷纷响应。在与各国的文化交往中,郑和及随行人员马欢、费信、巩珍等记录各国风土人情,特别是带回了当时人称“麒麟”的长颈鹿、斑马、鸵鸟等珍禽异兽,令国人大开眼界。

此外,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新的航海路线,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通过大量的海洋勘测实践绘制而成的《郑和航海图》,是郑和海洋考察活动的标志,比世界公认最早的英国“挑战者”号的海洋调查活动(1872~1876)早了400多年。

航海家的归宿

永乐二十二年(1424),明成祖朱棣死后,仁宗朱高炽和宣宗朱瞻基先后登基。他们和朝中保守的大臣们一样,认为“下西洋”劳民伤财,收效不大;打破海禁,有伤体统,辱没了文化传统和儒家风范。于是重新执行“海禁”政策,“罢宝船弊政”。

宣德六年(1431),郑和以死谏要求出海,得到了宣宗的批准。作为明王朝开放政策的余波,郑和完成了他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活动,不过规模已大不如前。有说法认为,宣德八年(1433),就在这次航海的归途中,一代航海家在他热爱的大海上离开了人世。也有记载郑和于宣德十年(1435)病卒于南京。

轰轰烈烈、名噪一时的下西洋壮举终于落下了帷幕,明朝刚刚开启的大门又紧紧地关闭了,随着海禁政策的实行,中原大地进入了漫长的闭门自守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