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项羽终于为自己犯的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先是他不重用的韩信投奔了刘邦,再是鸿门宴上他一时心慈手软放走了刘邦。正是这两件事,让项羽这位一代英豪不得不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悲剧。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楚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孙子项羽叔侄也在会稽郡起兵。他们杀掉会稽郡守殷通,召集吴中地方的八千子弟兵,起兵反秦。过了不久,有消息说,陈胜被秦将章邯打败了。项梁赶快率兵渡江北进,乘虚攻打章邯的后方。这时,一些零散的反秦队伍都投靠到项梁的队伍里来,项梁很快就拥有了六七万人的队伍。后来,项梁又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立他为王,于是又有很多人赶来参加起义队伍。不久以后,在一次战役中,项梁被秦将章邯杀死。
章邯接着进攻当时自称赵王的赵歇。赵歇吃了败仗,一直退到巨鹿(今河北平乡)。章邯派兵包围了巨鹿。赵王向楚王求救,楚王于是派宋义为上将军,带领次将项羽、末将范增等北上救赵。宋义带兵进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部)后,听说秦军势力强大,就驻扎下来不再往前走了。项羽几次催促宋义向前进军,都遭到了拒绝。项羽一气之下杀了宋义,自立为将,派遣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渡过漳河,抢占阵地。接着,他自己率领全部兵马渡过河,去解巨鹿之围。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命令每个士兵准备好三天的干粮,然后叫大家把渡河用的船全都凿沉了,把做饭用的釜(古代的一种锅)全都砸破了,接着就率领人马向秦军阵地挺进。项羽用这种破釜沉舟的办法,来显示他有进无退、誓取胜利的决心。
项羽指挥楚军很快包围了秦将王离的军队,同秦军展开了九次激烈的战斗。楚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以一当十,终于大败秦军。章邯带着残兵败将急忙后撤,巨鹿大战以楚军胜利、秦军失败而结束。从此项羽就做了上将军,诸侯的军队都归他统率。
◆戏剧中的项羽形象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军追击项羽到达固陵(今河南太康南部),与韩信、英布、彭越军队合围项羽于垓下。刘邦军队达几十万人,在韩信的指挥之下将项羽团团围住,昼夜不停地轮番攻击。项羽兵少,连续作战,死伤惨重,加上军中无粮,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包围圈越来越小,项羽只好坚守不出,寻找突围的机会。尽管汉军占绝对优势,但项羽渡江时率领的八千子弟兵同仇敌忾,誓死保卫项羽,屡次击退汉军的进攻。张良见楚军远远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一击即溃,于是采用攻心战,让士卒唱起楚地的民谣。
楚军将士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歌声,以为楚地全被刘邦占领,士气一落千丈,纷纷逃离军营,甚至连项伯也悄悄地投奔张良而去。项羽听见四面楚歌,以为汉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地,于是陷入绝望。半夜在帐中饮酒,情怀悲凉,他不由得对着爱姬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高歌数遍。虞姬哭着唱和,随后自刎。这就是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虞姬自杀后,项羽乘着乌骓马,率领身边的八百多名亲兵,杀出重围,向东南方驰去。
项羽逃到东城(今安徽涂县西北部),身边仅剩下28名士兵。项羽看着尾随而来的汉军,不禁仰天长叹:“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8年,亲身作战70多次,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才成为天下霸主。但是今天却被围在此地,这是上天要亡我啊。既然现在是必死无疑了,就让我速战速决,再胜三阵:突出重围,杀掉汉将,砍倒汉军旗帜。我要让大家明白这是上天要我死,并不是我仗打得不好。汉军见项羽只有二十几个人,早已蜂拥而至,把项羽围得水泄不通。项羽催动乌骓马,吼声如雷,冲入汉军之中,竖劈横砍,如入无人之境。
项羽再次突出重围,率领剩下的子弟兵继续向东南退却。当到达长江西岸的乌江(今安徽太和县东,长江西岸的一条支流)时,恰好乌江亭长划着一条船等在岸边,恳切地劝项羽返回江东。项羽断然谢绝了亭长的好意。项羽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追兵,命令剩下的士兵全部下马,然后手持宝剑和汉军拼杀。项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拼杀的,因而格外勇猛,汉军死伤数百人,也没能抓住项羽。最后,项羽站在乌江边挥剑自刎,壮烈身亡。那一年,项羽只有31岁。
◆ 战国·虎座鸟架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