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1]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2];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3],
对此可以酣高楼[4]。
蓬莱文章建安骨[5],
中间小谢又清发[6]。
俱怀逸兴壮思飞[7],
欲上青天览明月[8]。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9],
明朝散发弄扁舟[10]。
疑义相与析
[1]宣州:今安徽宣城市。谢(tiǎo)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南齐太守谢为宣城太守时所建。饯别:设宴送行。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白族叔李云。[2]弃我去者:抛弃我而去的。[3]“长风”句:通过写景,点明时令。秋雁,意指李云。[4]此:指上句秋景。酣(hān)高楼:在谢楼上畅饮。[5]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传说仙府图书都集中藏在这里。蓬莱文章:这里指汉代的文章。这里借指在秘书省的李云所写的文章。建安骨:建安风骨,东汉末建安时期反映离乱现实的慷慨悲凉的诗风。[6]小谢:指谢。世称刘宋时代的诗人谢灵运为大谢,称谢为小谢。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7]俱怀:都包含着。逸兴:雅兴。[8]览:通“揽”,摘取的意思。[9]不称意:不如意,不合心意。[10]散发:不梳头发,也不戴帽子,表示不受约束,自由自在。
煮酒论诗词
天宝十二载(753)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他为李云饯别而写成此诗。作为一首离别诗,全诗构思新颖,以写愁绪抒发愤懑开头,以秋景点题,格调慷慨悲凉,虽有无限哀伤苦闷,却并不消极无力,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做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朗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接下来的四句赞美了李云的文章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洁志向。全诗末尾四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散发弄扁舟”,而不与浊世同污。全诗起伏跌宕,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诗人故事
宝应元年(762),李白去世,享年61岁。然而,李白的死亡原因一直颇有争议,历史上曾有病死、醉死和溺死三种说法。按照《旧唐书》的记载,李白晚年依附在当涂令李阳冰家中,后来唐代宗即位,准备召李白任左拾遗,而李白已经病死,这是病死说的史料依据。而《新唐书》则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这是醉死说的史料依据。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则记载:“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这又支持了所谓的溺死说。李白的死因究竟为何,已经成了一段历史谜团。
诗人佳作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