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论述题

1经院哲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和影响。[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经院哲学原意是指“学院中人的思想”,后是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1)概况

思想基础

经院哲学是“神学的奴婢”,为基督教信仰服务。经院哲学的思想基础是从古代文献中发掘出来和从阿拉伯世界中辗转流归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在对待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上,该派哲学家力图用理性来论证信仰,将基督教的信条建立在逻辑证明的基础上;或把理性的范围与信仰的范围严格区分开来,形成两个不同的领域。

三个阶段

经院哲学通常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经院哲学是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中期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亚里士多德逐渐成为哲学的最大权威;晚期是唯名论盛行的时期,经院哲学式的理性主义一蹶不振。

(2)两大派别

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围绕“共相”问题,哲学家们分成实在论和唯名论两大派别。

实在论

实在论认为普遍的共相才是真正的实在,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实在论是对柏拉图——奥古斯丁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构成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信条的理论基础。该派的代表人物有安瑟尔谟、托马斯等。

唯名论

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只是概念,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唯名论否定共相的独立实在性,从根本上威胁到基督教的正统神学和教会权威。唯名论坚持把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相分离的做法,在客观上推动着近代经验哲学与实验科学的兴起。

(3)共同特征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思想

经院哲学是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混合物。经院哲学的性质既是柏拉图式的,又是亚里士多德式的。一般说来,唯实论属于正统派,唯名论属于异端,唯实论属于理性主义。

辩证法问题的争论

经院哲学所讨论的问题不可能完全脱离深厚的神学背景和信仰土壤。经院哲学争论的结果关系到基督教教义的正统性和教会权力的合法性问题,部分学者开始把辩证法引入神学的研究,从而引发围绕辩证法问题的争论。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

经院哲学始终面临着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原本希望能够调和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但他们用理性来保证信仰的时候,却从根本上承认理性的优势,将信仰置于理性的基础上,破坏信仰的“纯洁”,威胁信仰的生存。晚期经院学者认为理性不能保证信仰,主张纯洁信仰,但信仰与理性的分离同样削弱信仰,动摇经院哲学的立身之本,最终导致信仰的危机和理性的衰落。

(4)影响

对人类认识的影响

经院哲学在神学的框架下研究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一般与个别等哲学问题,深化了人们的认识,以曲折的、艰难的方式延续人类理性思维的传统。

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经院哲学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把欧洲各野蛮民族相继纳入西方文明的轨道,扩展文明世界的领域,为近代西方的兴盛打下基础。

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a.奥古斯丁、托马斯两大哲学体系至今在西方社会仍有很大影响。存在于基督教哲学内部的泛神论倾向为近代哲学、科学摆脱神学的束缚提供着深刻的启迪。

b.唯实论和唯名论的长期争辩是近代理性论和经验论的思想来源之一。经院哲学晚期出现的重视自然、重视实验的思想更是近代哲学、科学的直接先驱。

2康德的“二律背反”及哲学意义。[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1)背景

先验幻想的产生

康德认为先验理念本身不是幻相,但却被当作幻相来使用。当人们在思考某些理念时总要对它们有所判断,但除范畴之外人们没有其他的判断工具。于是,人们将范畴运用于理念并做出判断,产生先验幻相。

传统形而上学的错误

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以先验幻相为研究对象。

a.范畴只有经验的使用,只能被运用于感性直观。把范畴运用于经验之外,是非法的、超验的使用,产生的结论没有客观有效性。

b.范畴所适用的对象都是可知的现象,当范畴被误用于理念时,理念也被误解为知识的对象,先验理念变成先验幻相。

(2)概述

内涵

“二律背反”是指“理性宇宙论”以“世界”为认识对象时产生的先验幻象。当理性要求认识世界整体从而迫使范畴作超验使用的时候,双方都不是用经验事实从正面证明自己,而是通过“归谬法”证明自己的主张正确。但相互矛盾的结论各自都在逻辑上言之成理,谁也驳不倒谁,陷入到二律背反之中,也就是理性自身的辩证矛盾之中。

分类

康德把范畴按照量、质、关系、模态分为:

a.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b.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c.正题:世界上有出自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

d.正题:在世界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体,一切都是偶然的。

分析

a.第一、二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和反题双方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涉及终极的世界整体。它既非有限的,也非无限的,既非单一的,也非复合的,是凭借任何经验都“不可确定”、不可知的。

b.第三、四个二律背反中,康德认为正题和反题可以同时为真。反题只能适用于现象界,在自然中一切都在因果链条中,没有自由或第一推动力的世界原因,正题只能适用于自在之物,只是出于道德实践的考虑才是正确的。

(3)哲学意义

二律背反中的正题是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观点,代表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反题是牛顿派自然科学唯物论的观点的体现,代表伊壁鸠鲁以来的经验主义的传统。康德的意图是要调和双方,他所采取的关键性措施就是严格区分自在之物和现象界。

康德的二律背反是对人的理性的一个警告,暗示理性不得超出经验的范围去认识自在之物。康德的目的在于用这种隔离的办法限制理性本身,回避理性的内在矛盾性,但由此暴露出辩证法是理性的本质属性,并表明形式的方式无法处理辩证矛盾,必须改换立场、提高思维层次才能正面解决矛盾。

3欧洲中世纪哲学家是如何证明上帝存在的。[清华大学2015年研]

答:中世纪哲学家安瑟尔谟运用逻辑手段对上帝存在进行本体论证明,托马斯·阿奎纳对上帝存在进行了“托马斯五路证明”。

(1)安瑟尔谟

安瑟尔谟是一位极端实在论者,他认为共相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而且更是先于和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客观实体。安瑟尔谟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论出上帝的存在,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推理过程

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实际中。因此,上帝存在。

评价

从实质上看,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种诡辩,缺乏真正的逻辑说服力。但是,他第一次试图用严密的辩证法或逻辑来证明靠信仰来保证的神学命题,开创经院哲学逻辑论证的风气。

(2)托马斯·阿奎纳

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

托马斯五路证明

a.事物不断变化

万物都在运动,每个运动物必有其推动者,这个运动系列最初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来启动整个过程,自己却不受任何东西的推动,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b.因果必然性

每个事物都以一个先在的事物为推动因,每个事件都有因可循。追循原因的根本,可以找到第一个因,这个终极动力因就是上帝。

c.可能性与必然性

所有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每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个必然存在的终极原因就是上帝。

d.最完美的存在

世界上一切事物在不同程度上是美好的,比较完善的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原因,最完善的事物是其他事物不断完善的终极原因,最完善事物就是上帝。

e.自然的秩序性

一切事物的活动都有一个目的,总是遵循可以达到最佳后果的同一条路线活动。必然存在一个智慧者指导自然物朝向他们的目的活动,这个存在者就是上帝。

评价

托马斯的五路证明中隐含着两条先验的原则:

a.由果溯因的系列必须终止于某一点,无限上溯不可能存在。

b.逻辑上的终止点是基督教信仰的上帝。

这两条原则本身无法证明,只能付诸信仰。因此,托马斯的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仍然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

4康德的“人是目的”。[清华大学2015年研]

答:康德的“人是目的”与其绝对命令息息相关。康德的“人是目的”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原则。道德法则作为绝对命令是一种纯粹的形式规定。绝对命令是指善良意志的自律,要求的是普遍的合理的人际关系。

(1)绝对命令与假言命令的区别

假言命令以“如果……那么”的句式表达,条件分句表示目的,结论分句表示手段。假言命令要求人们按照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来行事,假言命令以经验为基础。

a.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和因果关系一样,通过经验而被发现。

b.条件分句表达的内容是感性的要求或欲望,结论分句指出满足这些欲望和要求所必须采取的行为,这种行动受到感性条件的束缚,不是出于善良意志的道德行为。

绝对命令以直言句式表达,只是命令“应该如此做”或“不应该如此做”。绝对条件是无条件的,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合理要求。

(2)绝对命令的内涵

任何行为规则都是主观的,以自己的判断为依据,但判断必须符合理性的普遍要求,以行为的合理性为自身目的,规则成为普遍规律。

绝对命令具备合理性、普遍性和自足性,是理性的自律。

(3)绝对命令的内容

始终把人当作目的,不能把人当作工具。

每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规律的意志。

“人是目的”等同于“理性是目的”。

(4)评价

绝对命令的内容把启蒙时代提倡的人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等要求提高到道德形而上学的高度,是人道主义的高度哲学概括。

5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武汉大学2015年研]

答: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其基本规律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处于核心地位。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1)实质和核心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最普遍、最本质的联系,即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揭示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阐明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联系和发展的本质,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联系和发展,揭示出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在本质上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对立统一规律转化为认识方法,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方法。

(2)方法论意义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a.定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和同一性相联结,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b.内容

第一,矛盾转化的过程既包含对立双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同一性,又包含相互分离、相互解体的斗争性。矛盾转化是集中体现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统一的综合范畴。

第二,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只有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a.定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

b.内容

人类的认识是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矛盾各有其特点,不尽相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根本方法。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分析法体现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

a.“两点论”

“两点论”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还要看到二者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b.“重点论”

“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彻于对矛盾的分析之中,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把它们作为解决一切矛盾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学会统筹兼顾。

总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经典作家们正是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重视矛盾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情况,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创造新局面。依据变化中的实际,分析新矛盾,创造解决新矛盾的新形式,创造性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

6黑格尔关于宗教哲学的论述。[武汉大学2015年研]

答:黑格尔是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出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其思想代表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

(1)宗教是历史和当代深刻矛盾冲突的表现与解决方式。

黑格尔继承亚里士多德以来理性主义的神学传统,但从不把宗教归结为教士的欺骗,而把宗教看作是历史和当代深刻矛盾冲突的表现及其解决方式。黑格尔认为人对神的观念同人对自己的观念相对应。

(2)宗教以象征和比喻的形式表达同一个绝对理念。

黑格尔用宗教中象征和比喻的形式将宗教哲学化、哲学宗教化。他认为宗教哲学分为三类。

自然宗教

a.直接宗教,例如巫术和自然崇拜等。

b.实体的宗教,例如中国儒教、印度教和佛教。

c.过渡宗教,例如波斯和埃及宗教。

精神个体性宗教

精神个体通过“天人相分”克服自然物而得到独立,自然成为精神的附属物。例如,从犹太教(崇高的宗教)到希腊宗教(美的宗教)再到罗马宗教(实用宗教),体现出个体精神与自然相对立,然后相融合,最后支配自然的发展过程。

绝对宗教

绝对宗教是指基督教,上帝通过化身为人(耶稣基督)而显示人与神的统一。基督教本身经历三个阶段:

a.启示宗教,表现在《旧约》中,宗教概念客观地被启示出来。

b.实证宗教,表现在《新约》中,以基督的传记现身说法地表达宗教思想。

c.自由宗教,表现在新教中,人在上帝中认出自身。

(3)真正的宗教精神突出地体现在启示宗教中。

启示宗教具有三个环节:

圣父,普遍性,世界的创造者,实体,相当于逻辑学。

圣子,特殊性,外化为肉身,相当于自然哲学。

圣灵,个别性,返回主体性,人与神同一,得救,相当于精神哲学。

(4)哲学体现出历史的发展进程

哲学与艺术、宗教一样,体现出历史的发展进程。哲学通过思维、概念来把握绝对、上帝,拆除思维和存在之间的藩篱,达到人的精神与上帝的同一,实现绝对真理和绝对自由。哲学既克服艺术的客观外在性,又克服宗教的主观内在性,它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5)评价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创立起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是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

黑格尔第一次为人类提供一种系统的、充满生命力和锐利穿透力的思维方法,即辩证法。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性的和历史性的,是高扬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首创精神的有力武器。

7晚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如何批判早期柏拉图的“理念”。[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1)晚期柏拉图对早期柏拉图的“理念”的反思

晚期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巴门尼德篇》的前半部分,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打着批判“少年苏格拉底”旗号,以“分有说”为批判对象反思自己早期和中期的一些基本论点。

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

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含义,认为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他又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

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

柏拉图认为事物分有理念而存在,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采用整体分有与部分分有。但其困难在于,理念的首要特性是单一完整性。这使得柏拉图对分有说本身是否成立的问题感到疑惑。

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万物摹仿理念。但其困难在于,如果理念与分有它的事物类似,就会引出新的理念,这种新理念会不断的出现。

关于理念、神和人的关系问题

柏拉图认为如果分有说和摹仿说都不成立,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的联系就会割断,就会推出两个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

a.本来是作为认识对象而设立的东西现在由于各处一域竟然无法认识,它不再具有意义。

b.神作为主人不能统治我们,神的知识不涉及我们或我们世界的任何事情。我们的权威不能伸展到神,我们的知识不能知道神圣的事物。如此推论,神不是我们的主人,不知道人类的事情。

(2)亚里士多德对早期柏拉图的“理念”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集中于“分离学说”,其要点有:

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

a.设定理念型相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但设定理念型相却达不到这一目的。因为理念型相实际上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亚里士多德认为把逻辑上的类概念看成独立存在的理念型相既无必要,也无用处。

b.理念型相并不变动,不能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不能解释可感的性质,不能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不变的存在是相对的。

设立分离的理念型相的理由难以成立。

认识内容与认识对象并无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分有”只是对“实体”的分有。

柏拉图却让非实体性东西也具有理念,这使得“分有”变成空谈。他认为柏拉图的“分有”说陷入无穷倒退,称为“第三者”问题。

8比较安瑟尔谟和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1)安瑟尔谟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安瑟尔谟是一位极端实在论者,他认为共相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而且更是先于和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客观实体。安瑟尔谟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论出上帝的存在,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推理过程

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实际中。因此,上帝存在。

评价

从实质上看,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种诡辩,缺乏真正的逻辑说服力。但是,他第一次试图用严密的辩证法或逻辑来证明靠信仰来保证的神学命题,开创经院哲学逻辑论证的风气。

(2)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上帝存在的证明”是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

推理过程

从“我思故我在”命题中提取出“清楚明白”这一标准,阐明不完满的“我”不可能产生完满的上帝观念,从“我”的上帝观念中推出上帝存在。

内容

a.虽然可以通过怀疑来确定“我”的存在,但也表明“我”的存在并不完满。“我”是一个不完满的、有缺陷的实体。

b.无中不能生有,比较完满的东西不可能源自比较不完满的东西。

c.上帝只能源于一个更加完满的本性。有一个比我更加完满的存在将完满的本性放入我的心灵之中,这个完满的存在就是上帝。

评价

笛卡尔把自我意识置于上帝之上,只是在理论需要时才借用上帝的权威来确保从自我意识向二元论世界的过渡。

(3)二者的比较

不同点

a.两人心目中的上帝有所不同。

第一,笛卡尔通过上帝存在来解决心物二元论的一致性问题,建立起唯理论大厦。

第二,安瑟尔谟通过逻辑论证的方式摆脱教父哲学对上帝存在和其他神学命题的传统信仰。

b.自我的确定性与上帝存在的确定性有所不同。

第一,笛卡尔从自我的确定性推出上帝存在的确定性。

第二,安瑟尔谟从上帝存在的确定性推出自我的确定性。

相同点

笛卡尔与安瑟尔谟都认为上帝这个完美的东西必然地包含着存在。

9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河北大学2014年研]

答: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对西方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道德圣贤。其主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这三个方面。

(1)认识你自己

基本内涵

苏格拉底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同样,灵魂是人认识外部事物的中介。苏格拉底认为要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

意义与局限

苏格拉底把哲学研究“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他认为研究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有用处的人事问题、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等。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上的彻底转变主要是由于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因此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

(2)德性即知识

基本内涵

a.“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他认为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性。

b.“德性即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说明实际上他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

目的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他并没有仔细考虑到那些直到后世才产生的复杂的理论上的区分,他只是身体力行自己认识到的真理。可以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德性即知识”的最好注释。

(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

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而认识的方法就是“助产术”。

主要内容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又称“辩证法”,他所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灵魂而不是肉体。在施行助产术时,他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基本过程

a.“反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谈话对象以“自知我无知”的谦虚心态出场,才有可能接受助产术。

b.“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c.“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引导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助产术的精髓也在于此,即不把观点从外面强加于人,而是让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

d.“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做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但苏格拉底广泛地与人讨论德性问题,从未下过一个绝对的定义,这预示着哲学思想永远在追问中。

影响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直接为柏拉图所继承和发展,不仅对西方哲学,还对后来西方整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格尔更是将这种对话内在化于精神之中,将其发展为详尽完善的辩证法体系。

10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思想。[河北大学2014年研]

答:经院哲学,又称繁琐哲学,它因讲究繁琐的概念辨析和逻辑论证而得名。其原意是指“学院中人的思想”,后是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1)思想基础

经院哲学是为基督教信仰服务的,是“神学的奴婢”。其思想基础是亚里士多德主义。在对待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上,经院哲学家们试图用理性来论证信仰,将基督教的信条建立在逻辑证明的基础上;或者把理性的范围与信仰的范围严格地区分开,形成两个不同的领域。经院哲学所讨论的有些问题已经具有了纯哲学的味道,但仍不可能完全脱离深厚的神学背景和信仰土壤。因而,争论的结果必然关系到基督教教义的正统性和教会权力的合法性问题。

(2)主要派别

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使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别:一些哲学家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实在,殊相或个别的东西不过是现象;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而已,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前者被称为“实在论”,后者被称为“唯名论”。

实在论的主要思想

实在论的哲学基础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实在论认为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这一观点不仅是对柏拉图-奥古斯丁哲学传统的承续和发扬,也构成了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信条的理论基础。实在论的观点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有安瑟尔谟、托马斯等人。

a.安瑟尔谟

安瑟尔谟坚持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认为作为共相的一般概念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更是先于和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客观实体。这种极端的实在论思想典型地表现在他在《上帝存在论》中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这个证明构成三段论推理: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实际上存在,因此上帝存在。这一证明的实质是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出上帝的存在。但他第一次试图用严密的辩证法或逻辑来证明那个以往一直靠信仰来保证的神学命题,开创了经院哲学逻辑论证的风气。

b.托马斯

第一,托马斯是一个温和实在论者。托马斯在共相问题上既反对唯名论,也不赞同安瑟尔谟的极端实在论,他力图将辩证法引入关于共相问题的讨论中。他将共相和形式与质料、理智活动的性质与过程等问题联系起来,历史地和辩证地说明共相的性质与特点。他由此提出了共相分别先于、寓于和后于个别事物的观点。

第二,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方面,不同于安瑟尔谟的“先天证明”。相反,托马斯提出了自己的“后天证明”。“后天证明”是从人们已知的事实出发来推出其原因的“回溯的”证明方法,即著名的“圣托马斯五路证明”,即不动的推动者、第一原因、绝对必然的存在者、至善的存在者、最高的智慧者的证明。

第三,托马斯主义所倡导的逻辑论证精神对于近代理性主义的崛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托马斯的杰出贡献,推崇理性的亚里士多德主义逐渐取代了含有神秘因素的柏拉图主义,成为经院哲学的主流哲学。

唯名论的主要思想

唯名论的哲学基础是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思想。唯名论者在哲学上的观点更加接近于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的立场,开启了近代经验哲学和实验科学之源头。但是,唯名论者在神学上却表现出一种类似于教父派的神秘主义倾向。他们否定共相的独立实在性和优先性的观点,坚持把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相分离的做法,从根本上威胁到基督教的正统神学和教会权威,但推动了近代经验哲学与实验科学的勃兴。唯名论的主要代表有洛色林、邓斯·司各脱和威廉·奥卡姆等。

a.洛色林

洛色林是唯名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的,共相并无客观实在性,它们充其量只是代表个别事物的空洞的“记号、词语、名称”。在洛色林看来,只有个别的部分才是真实的存在。把这种极端唯名论观点运用到“三位一体”的神学信条上,必然会导致“三神论”异端,从而得出有三个个别的、具体的神的结论。

b.邓斯·司各脱

司各脱强调上帝的本质是自由意志,因而上帝的意志要高于上帝的理性。在共相问题上,他把个别事物当作质料与形式的统一体,把个别化原则看作是无须任何解释的终极原则。他断言,个别事物按其本性来说是最高的和最后的实在,只有它才是独立于理智之外的最真实、最实在的现实,而一般在理智之外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另一方面,司各脱又承认事物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个体事物的形式就是二者相加的结果。

c.威廉·奥卡姆

奥卡姆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又称“思维经济原则”,是对唯名论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一种概括和提炼,并被现代自然科学视为公理。它的提出是针对经院哲学凡事都要寻求双重原因的繁琐做法,奥卡姆把这一经济思维原则运用到共相问题上,指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之外再增加一般的实体就是多余的。奥卡姆主义和唯名论思想的兴盛最终导致了经院哲学的衰落,促进了近代经验哲学与实验科学的崛起。

11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异同。[河北大学2014年研]

答:(1)经验论

代表人物

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和休谟;培根是经验论的创始人。

地域分布

从地域上看,经验论主要集中在英国,所以习惯上又称“英国经验论”。这一局面的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唯名论传统,重视个别的感性经验的东西;另一方面,和科学的发展状况有关,当时英国的实验科学非常发达,产生了波义耳、牛顿等注重观察与科学实验的科学家,还有培根、洛克等爱好实验、推崇经验归纳方法的哲学家。

主要思想

经验论把感觉经验当作认识的来源,通过经验归纳法上升到真理性的知识。经验论从对具体事物的感觉经验出发,但是如何通过经验的归纳而上升到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是经验论哲学的“阿喀琉斯之踵”,正是这一致命弱点使经验论最终陷入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的泥淖。

(2)唯理论

代表人物

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笛卡尔是唯理论的创始人,代表着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地域分布

唯理论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所以习惯上又称“大陆唯理论”。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陆是正统的实在论占主导地位,重视普遍的、理性的东西;另一方面,与科学的发展状况有关,当时的法国巴黎是欧洲的数学中心,并且许多哲学家本人就是数学家,如笛卡尔发明了解析几何,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他们大多推崇理性的演绎方法。

主要思想

唯理论把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当作认识的来源,通过理性演绎法建立起整个知识体系。理性演绎法可以保证推演过程和推理结论的逻辑有效性,但是却无法解决演绎前提的合理性问题,演绎的前提或出发点本身是如何确立的。这个问题同样也成为了唯理论的理论要害,它最终使唯理论陷入了教条主义或独断论的陷阱。

(3)两者异同

相同点

a.唯理论和经验论虽然在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相互对立的,但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在以理性反对宗教神学方面却是一致的,这也正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历史先进性的表现。

b.两者的初衷都是试图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由于它们各执一端,缺乏辩证的综合眼光,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休谟的不可知论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莱布尼茨·沃尔夫的独断论则直接把思维等同于存在,它们都使近代哲学试图解决的认识论问题走进了死胡同。

不同点

a.关于认识的来源和基础问题。这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分歧,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认为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b.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经验论哲学地强调观察实验的方法,在对感觉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的基础上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唯理论哲学则片面地强调数学推理的方法,主张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经过理性的演绎方法,推导出结论。

c.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经验论者认为,经验是检验知识的最基本的标准;唯理论者则认为,知识的真理性乃在于清楚明白、无可怀疑,亦即具有自明性和不矛盾性。

12康德如何证明形而上学的可能的?[四川大学2014年研]

答:“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康德要完成重建形而上学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对理性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摧毁旧的形而上学的大厦,为未来的形而上学清除障碍。

(1)问题的提出

它作为《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天综合判断何以成为可能”的一部分,而“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问题:传统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禀赋何以可能?未来形而上学作为科学何以可能?这些都是先验哲学的任务,在理论哲学中回答了形而上学作为科学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在实践哲学中回答了道德形而上学的部分。

(2)解决的思路

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科学的形而上学”主要是对一切科学知识及其对象的最终根据的必然性、综合性说明;只能从“建立知识与对象的活动”中寻求知识与对象的最终根据,去建立关于一切知识及其对象的最终根据的科学——形而上学;科学知识及其对象的最终根据就是认识活动的先天形式以及作为认识活动的先天形式合理运用的最根本条件的自在之物。

13结合你对于西方哲学的知识。谈谈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四川大学2014年研]

答: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涉及的是哲学的认识论中的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认识论以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为出发点,而且将其贯穿于全部认识论的内容之中,由此引出不同的认识论结论。

(1)唯心主义

在理念论的基础上,唯心主义者柏拉图提出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他把世界分为由具体事物组成的“可见世界”和由理念组成的“可知世界”。他指出变化无常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意见”的对象,而不是知识的对象,只有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才是知识的对象。也就是说对于现实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认识。

(2)智者派

古代多数哲学家都肯定世界的可知性,但也有些哲学家怀疑世界的可知性,如智者派的高尔吉亚。他认为: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存在,它也是我们无法认识的:即令它可以被认识,我们也无法表达对它的认识。

(3)怀疑论

怀疑论的创始人皮浪认为,万物一致而不可分别。因此,我们既不能从我们的感觉也不能从我们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美或丑、正当或不正当,都无法判断,因此必须放弃认识,放弃判断。

(4)唯物主义经验论

16世纪以来,认识论问题成为欧洲哲学问题的中心,甚至成为构造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由此形成了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创始人培根坚持从经验出发,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从经验中获得;知识就是存在的反映,而人对存在的反映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毫无疑问人们认识现实的世界。

(5)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是以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为代表的认识世界的观点。他们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大体是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经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人能够认识一部分的世界而人不能够彻底的认识世界,因为全知全能的只有上帝。

14四因说与四假象说[西北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1)四因说

“四因说”是指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中提出的主张。他认为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所为因。

质料因是指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无论是具体的可感物还是抽象物,都由质料构成,质料在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形式因有两种含义:一是内在形式,它是该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二是外在形式,即形状,是事物表现于外的样子。内形式要通过外形状表现出来,形状也是事物的根本原因。

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是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有动静,离开了动因,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生存。

所为因即目的因。任何事物的生存与存在,总有一定的目的或目标。

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合而为一,四因就变成了二因,即质料因和形式因。三因合一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不仅突出了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也为第一哲学讨论实体的问题奠定了基础。质料和形式作为事物的两个根本原因,在同一事物中是彼此对立不能转化的。但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相对于不同事物而言,它们又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了。

(2)四假象说

四假象说是指培根为批判经院哲学而提出的哲学理论。假象是盘踞在人的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培根根据这些错误的不同来源把假象分为四类,即“种族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和“剧场的假象”。

“种族的假象”是人类的天性中普遍存在的缺陷。人类在认识事物时,不以客观事物本身为尺度,而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成见为尺度,从而在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中掺杂了许多主观成分。

“洞穴的假象”是个人因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

“市场的假象”是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

“剧场的假象”是因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

培根的四假象说理论给经院哲学以沉重的打击,揭示了导致人们认识主观化和片面化的根源,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同时,培根认为“假象”的危害虽大,但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正确地使用理智,弄清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到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假象”,获得可靠地知识。

15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线段理论并分析其认识论内涵。[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研]

答:四线段理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重要理论。

(1)四线段理论

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他认为“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其中,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

(2)四线段理论的认识论内涵

柏拉图把认识分为知识、意见和无知三种,可感世界对应的是意见,可知世界对应的是知识,知识以及与之对应的存在领域是绝对的、完满的状态,意见以及与之对应的可感事物处于既是又不是、半真半假、有无之间的状态。按照比例分割出来的四线段用长度的计量比喻性质的程度,即事物以及与之对应认识的真实性程度,勾勒出世界和认识的等级图式。

柏拉图进一步深化对这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将可感领域分为影像和自然物,将可知领域分为数学型向和本原,影像对应幻想,自然物对应信念,二者都属于意见;数学型向对应数学知识,本原对应理性知识,二者属于知识。

a.幻想

幻想是指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影像是指一个可感对象向每个人的显现可能各不相同,人们通过幻想只能认识事物向他自己的显现。

b.信念

信念是指对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柏拉图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仍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因为与信念相对应的可感事物是个别的、变化的。

c.数学知识

柏拉图认为数学知识是低级知识,“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其中介作用表现在:

第一,数学研究的数量和形状虽然是普遍的、不变的性质和关系,但却借助可感的图形和事物来说明不可感的数的规定性。

第二,数学方法的特点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推理的最高前提是公理和定义,它们想当然地被当作自明的原则,但却具有假设的性质。

d.理性知识

理性知识属于纯粹的知识,代表知识是哲学。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由假设上升到原则。辩证法以假设的定义为出发点,逐步剔除和修正定义中的假设成分,从一个定义过渡到另一个定义,最后达到最完善、最确定的定义。

16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请试从这一角度评述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研]

答:对上帝存在进行证明是西方哲学史上较有特色的思想,是基督教哲学家、神学家们较为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后来遭到近代哲学家们的批判。

(1)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本体论证明的实质是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出上帝的存在。

安瑟尔谟在《上帝存在论》一文中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进行具体的论述,这个证明可以概括为如下三段论推理: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实际上存在,因此上帝存在。

(2)康德对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批判

康德认为理性神学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有三种基本形式,分别是“宇宙论证明”“目的论证明”和“本体论证明”。前两种证明是试图从经验世界中通过对原因或目的的不断追溯而引出一个在世界之外的上帝来,本体论证明实质上不要任何经验事实,通过概念推出存在。

康德指出这种证明诚然可以把“存在”与“上帝”联系起来,但“存在”并不是实在的谓词,在形式逻辑中它只是一个系词,只是表示主词在时空和经验现象中作出相应的规定。一切对上帝存在的证明都是不可能的。

(3)评价

在安瑟尔谟作出这个证明之前,上帝的存在一直被当作毋庸置疑的事实,由信仰本身来确保,根本无须进行理性的论证。安瑟尔谟第一次试图用严密的辩证法或逻辑来证明以往一直靠信仰来保证的神学命题。安瑟尔谟开创经院哲学逻辑论证的风气。

从实质上看,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证明,它不过是一种装模作样的形式主义。它的大前提是“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只是就人们所“设想”的上帝概念而言,小前提是从这概念中分析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实际上存在”,结论却试图把这个始终存在于概念中的意思偷换成概念之外的客观实在性。这使辩证法成为一种诡辩。

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在后来的西方哲学中不断沿用,在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中,它曾以不同的形式一再出现。另一方面,它也遭到高尼罗、休谟、康德、罗素等人的猛烈批判。

17什么是“休谟问题”?并请简述休谟的因果观。[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研]

答:“休谟问题”由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首先提出,主要是指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

(1)内容

因果问题

休谟认为“各观念间的联系原则似乎只有三种,就是相似关系,时间或空间中的接近关系和原因或结果。”休谟认为人类正是依据这三条原则,通过联想的作用而把各种观念联结起来,因果原则是人类运用最多、最为重要的原则,它涉及人类对实际事情的判断。

归纳问题

休谟主张一切人类的思考活动分为追求“观念的连结”与“实际的真相”。前者涉及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为了避免受到任何未知的实际真相或过去经验未被察觉的事实的影响,人类必须使用归纳思考。归纳思考的原则在于假设过去的行动可以作为未来行动的可靠指导。

(2)休谟的因果观

休谟否定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a.对因果关系客观性的否定

休谟强调因果联系的根据不是理性,而是经验。他认为依据感觉和反省所获得的印象,只能发现一切因果关系仅仅是一种接近关系和接续关系。休谟并不否认结果跟着原因而来,但却否认结果必然地跟着原因而来。

b.对因果关系必然性的否定

休谟认为因果性也并不表示事物中有某种客观的“力”的传递关系。因果联系只不过是对事物直接之间恒常出现的先后关系和接近关系的一种习惯联想或心理错觉。因果联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事物的恒常“会合”,一个是心灵根据习惯而作的联想或判断。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重建

休谟认为任何事物本身都没有必然性,必然性仅仅是人的思想中的一种决定作用。休谟认为习惯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经验归纳具有或然性,可以作为“人生的伟大指导”。遵循过去的习惯我们就可以对将要出现的事情作出大致可信的判断,在实践中保持我们的健全常识。哲学家的任务是寻找理论上的根据,当他没有找到时就只能保持怀疑态度,作为生活中的人只须遵从习惯。

18简述斯宾诺莎的知识划分及其真理观。[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研]

答:斯宾诺莎是17世纪大陆唯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笛卡尔哲学最出色的后继者,是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完成者。

(1)知识划分

本体论上的身心平行论

斯宾诺莎认为虽然只有一个实体,但是这个实体具有思维和广延彼此独立的属性,当同一实体具体化为样式时,就呈现出两个相互平行的系列,即观念的系列和事物的系列。两个系列各自遵行自己的次序,但是两种次序完全同一。人类关于自然及其样式的知识不是通过对事物本身的感觉经验,而通过对观念系统的理性推理获得。身体与心灵既彼此独立,又先定地协调一致。

四种知识

斯宾诺莎否定对外在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正确知识的来源,仅仅依据真观念推演出整个知识系统。他把知识分为:

a.由传闻或任意名称得来的知识。

b.由泛泛的经验得来的知识。前两种知识合为一类,又称想象或意见。

c.由推理得来的知识,又称理性知识。

d.由对一件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得来的知识,又称直观知识。

(2)真理观

真观念

a.斯宾诺莎认为想象或意见不可靠,它是虚构的和错误的观念的来源,理性知识是可靠的,但其可靠性最终来自于直观。只有直观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称为“真观念”。关于神或自然的真观念构成一切理性知识(推理)的前提。

b.斯宾诺莎认为要想获得正确知识,必须遵循如下方法:首先辨别真观念与其他表象,将真观念作为推理的前提或公理,然后建立推理的规则和确定推理的次序,保证推理能够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

真理标准

a.斯宾诺莎彻底贯彻笛卡尔理性主义的真理标准,即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和恰当”。他认为真理不可能通过外在事物来验证,必须由自身来衡量,通过理性的直观而呈现的真观念就是自身的标准。

b.斯宾诺莎又提出一种“符合论”真理观,认为“清楚、明白和恰当”是真理的内在标志,真理的外在标志是与事物本身的符合。真观念之所以符合它的对象,根本上还是由于真观念符合自身。观念反映的不是事物,而是神或自然,事物本身也是神或自然的表现形式。

19分析评价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山大学2013年、2012年研]

答: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始创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1)主要内容

柏拉图认为,人们日常感觉到的个别事物,“总是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永恒不变的一般事物,才是真实的“绝对存在”。而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理念”或“形式”是共同名字表述和界定的,是若干个体事物共同享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实体事物。

(2)理论意义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理念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开创了追求普遍性和形而上学的哲学道路。

理念论发现和提出了个别与一般的矛盾现象。他指出了个体事物可以被人感觉到,一般事物不可被人感到。揭示了一般事物是若干同名事物的总称的客观事实,初步界定了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创立了现象和理念的基本概念,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作出了巨大贡献。

(3)理论不足

理念论是不彻底的,不完善的。

仅仅发现和界定了普通名词表述的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而没有发现和界定专用名词表述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

没有正确解决个体可感事物是如何分享或分有理念的难解问题。

片面强调了现象同理念的区别,抹杀了现象同理念的密切联系。

20请论述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康德“哥白尼革命”是指论证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

(1)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康德同意经验论的原则,认为一切知识都必须来源于经验。

康德也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认为对于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

(2)先天地经验对象

区分“先天的”与“后天的”

“后天的”是指单纯经验的,就知识而言表现为个别的、偶然的和相对的。“先天的”是指独立于经验且是经验的先决条件,就知识而言表现为普遍的和必然的。

对传统认识论进行批判

形而上学认为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才能成为真实可靠的知识。但是,我们不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为,我们既无法说明外部事物及其属性如何能够挪到意识之中来,更不能证明必须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如何具有普遍必然性。

(3)“哥白尼革命”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是一种假说,他以独特的方式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他认为既然哥白尼可以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让对象去符合知识。

认识活动的主体本身具有一整套认识形式,这些认识形式在经验之先并且作为经验的条件而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使知识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主体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就其形式而言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可以得到证明。

(4)评价

消极后果

形而上学企图超越自然的限制而把握宇宙自然之统一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想不可能实现。自然科学是可能的,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哥白尼革命”是对理性认识能力的限制,其结果是消极的。

积极后果

消极的限制完全可以转化为某种积极的成果,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他认为人具有两重性,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假如我们无限地扩张理性的认识能力,其结果势必把一切都变成必然的东西而使人失去自由。当我们限制理性的认识能力的时候,就会为自由保留一片天地。所以,康德认为我们有必要限制知识,以便为信念保留空间。

21休谟关于“因果性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后人比如康德是如何回应休谟对因果性的解释的?或者你会怎样回应他的这一解释?[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因果性问题”是休谟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1)因果性问题

三种观念的联系原则

a.相似关系

b.时间或空间中的接近关系

c.原因与结果

两种知识

a.关于观念的知识

主要是指几何、代数、三角等数学知识。这类知识只关系到观念自身的关系,只要它们与自身相符就是真理,是“必然的知识”。

b.关于事实的知识

主要是指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历史学等。这类知识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经验是或然的,它们是“或然的知识”。

因果性的具体分析

a.因果关系不具有必然性

因果联系的根据不是理性,而是经验。他认为依据感觉和反省得来的所有印象,不是因果关系,只是一种接近关系和接续关系。休谟不否认结果在事实上是跟着原因而来的,但却否认结果必然地跟着原因而来。

b.因果关系不具有客观性

因果性不表示事物中有某种客观的“力”的传递关系。他认为因果联系只是对事物之间恒常出现的先后关系和接近关系的一种习惯联想或心理错觉。被人们认为是具有因果联系的事物只是在时间上一先一后,而且恒常地“会合”在一起出现。因果联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事物的恒常“会合”,一个是心灵根据习惯作出的联想或推断。

c.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休谟认为习惯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经验归纳具有或然性,可以作为“人生的伟大指导”。遵循过去的习惯我们就可以对将要出现的事情作出大致可信的判断,在实践中保持我们的健全常识。哲学家的任务是寻找理论上的根据,当他没有找到时就只能保持怀疑态度,作为生活中的人只须遵从习惯。休谟用心理习惯取代自然规律,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2)评价

休谟的因果观,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归纳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启发康德建立起先验论的因果观,而且直到今天仍然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经验论在休谟那里终于达到逻辑上的彻底性时,就丧失作为一种知识论的客观有效性。经验论的最彻底的形式就是休谟的怀疑论,这种怀疑论是对近代知识论的最高宗旨——追求客观的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否定。经验论所面临的理论悖论就在于:经验论如果预设先验的或形而上学的前提,它就不是纯粹的和彻底的经验论;而经验论如果完全摈弃了这些先验的或形而上学的东西,严格地遵循经验论原则,它就不再是一种真正的知识论,不再是一种哲学,而只是一种心理学。

22比较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异同。[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经验论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不存在“天赋观念”,感性经验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经验论的代表人有培根、霍布斯、洛克和休谟等。唯理论认为人的知识先于感觉经验,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理性演绎是人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唯理论的代表人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

(1)相同点

二者都是关于认识论的理论,研究的都是知识如何才能被认识的问题。

二者都反对经院哲学,反对“启示或权威”,都和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要求认识自然,揭示自然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者都受到科学方法论的影响,承认科学方法的作用。

二者都把感性与理性割裂并对立起来,都是片面的,走向不可知论。

(2)不同点

认识的来源不同

a.经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来源于神的启示或传统的权威,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理性公理或天赋观念,而是来源于感官经验,只有从经验归纳起来的理性原理才合乎真理。

b.唯理论认为把理性直觉和理性演绎看作真理性认识的来源,把知识体系建立在纯粹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认为“精神直觉和演绎,就不能获得科学知识”,它强调理性思维的极端重要性,忽视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的途径不同

a.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把感觉看作唯一的实在,把经验论推向极端。

经验论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理性不可靠。感性与理性之间是量的差异而不是质的差异。

b.唯理论推崇逻辑推理,以天赋观念和天赋原则作为逻辑的起点。

唯理论认为感性经验不可靠,往往导致谬误,在获得真理性认识过程中必须排除感性的干扰,理性才是真理的来源和判断真理的标准。

“天赋观念”的看法不同

a.经验论认为根本没有天赋观念,一切人的心灵都是全平整一色的“白板”,一切观念都是外部物在人心中的影像。

b.唯理论认为在人的心灵中,本来就存在着某些原则和观念,“天赋观念”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能力,通过种的遗传而积淀到每个人心中。

研究认识论的角度不同

a.经验论偏重从认识的内容考察,强调认识的基础是经验,唯物经验论肯定人类的一切知识总是由于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感官影响人的意识而产生。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感觉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纽带和桥梁。

b.唯理论偏重从认识的形式考察,强调取得普遍必然性只能靠理性思维,唯理论注重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依靠理性才能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必然性知识。

(3)评价

经验论和唯理论作为欧洲近代认识史上两大对立的派别,虽然各具片面性,但是它们之间进行着长期的、内容丰富的争论和探讨,对启蒙思想和各种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解放人类的思想、挖掘人的价值具有积极意义,对人类的发展产生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