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法律责任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1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 )。[2000年真题]
A.不利后果
B.否定性评价
C.特殊义务
D.强制措施
【答案】A
【解析】法律责任是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我国法理学者们通常把法律责任分成广义法律责任和狭义法律责任两类。按照这种区分,广义的法律责任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义务的同义词;狭义的法律责任则是由违法行为所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
2对下列行为实行过错推定的原则的有( )。[2006年真题]
A.高度危险作业
B.医疗事故
C.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
D.污染环境
【答案】B
【解析】在行为人不能证明他们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应承担赔偿损害责任。凡在适用推定过错责任的场合,行为人要不承担责任必须就自己无过错负举证责任。根据相关规定,实行过错推定的情形有: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受侵害时,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②下列情况下,医疗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③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④动物园的过错推定责任。⑤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过错推定责任。⑥堆放物侵权。⑦林木折断侵权。⑧窨井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3我国法律规定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因果联系原则;自由与必然统一原则;( );公正原则。[2002年真题]
A.责任法定原则
B.不溯及既往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原则
【答案】A
【解析】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能随意进行。根据现代法律精神和我国法律规定,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责任法定原则,法律责任的种类、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主体、承担主体等需由法律预先规定;②因果关系原则,在认定当事人有无法律责任时,首先必须确认因果联系;③责任相当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其基本含义是法律责任的大小、法律惩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的轻重相适应,做到“罪责均衡”“罚当其罪”;④责任公正原则,公正是归责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基础。
4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是( )。[2019年真题]
A.钱某偷了一个价值3000元的手机,8年后被查出
B.轮船船长何某误判风暴将至,为保证航行安全而把价值100万元的货物扔进海中
C.郭某工作中操作失误,致工友触电死亡,与死者家属达成赔偿协议,死者家属自愿放弃追究刑事责任
D.赵某因琐事与同事发生争执并发生肢体冲突,致对方手指骨折,后将其送到医院救治
【答案】ABCD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及世界各国法律的规定,减轻或免除责任的情形主要有:①时效免责;②不诉免责;③自首、立功免责;④补救免责;⑤协议免责;⑥自助免责;⑦人道主义免责;⑧赦免。
A项,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第1项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钱某偷手机的行为属于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依法应当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8年后才被查出,已过追诉时效,符合时效免责的情形。
B项,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船长的行为符合自助免责的情形。
C项,死者家属自愿放弃追究刑事责任,不提出控告或起诉时,国家不追究和认定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符合不诉免责的情形。
D项,赵某在发生肢体冲突致对方手指骨折后,采取补救措施将其送到医院救治,属于补救免责的情形。
二、名词解释
1法律责任[2007、2012年真题]
答: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狭义上的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即由于违反第一性法律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法律义务。广义上的法律责任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义务的同义词。在认定和追究法律责任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和情况。法律责任的构成包括:①责任主体;②主观心理状态;③违法(违约)行为;④损害结果;⑤因果关系。
2法律责任主体
答:法律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责任主体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条件。没有责任主体,就谈不上法律责任。但是,并非任何人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都会成为责任主体。按照现代各国法律的规定,只有具备了行为能力或责任能力的人,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才会成为责任主体。
3因果联系
答:因果联系,是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某现象的出现是由先前存在的另一现象引起的,则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法律责任上的因果联系是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它既有一般因果关系的性质,又有特殊性。
4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
答: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是国家机关或其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认定、追究、归结以及减缓和免除的活动。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一个复杂的法律事实分析和法律价值判断的过程。
5责任法定原则
答:责任法定原则,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确定责任的范围和程度。其基本要求是:①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种类由法律预先规定;②法律责任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等由法律预先规定;③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承担主体也需由法律预先规定。
6责任相当原则
答:责任相当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其基本含义是法律责任的大小、法律惩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的轻重相适应,做到“罪责均衡”“罚当其罪”。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②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③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7违宪制裁
答:违宪制裁,是指对违反宪法或宪法相关法的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违宪责任而实施的法律制裁。违宪制裁主要有: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违宪制裁是法律责任的承担的一种方式。
8时效免责
答:时效免责,是指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国家不再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时效免责的目的在于督促国家机关及时侦破和处理刑事案件,督促民事权利主体及时主张和行使民事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在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时效免责是其中一种。
9自助免责
答:自助免责,是指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自助行为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
三、简答题
1简述法律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2014年真题]
答:法律责任是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
(1)法律责任的构成
①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约定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②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这在法律责任的构成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类。
③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侵犯他人或社会的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包括实际损害、丧失所得利益及预期可得利益。
④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⑤因果联系,是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2)法律责任的法定原则
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是国家机关或其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认定、追究、归结以及减缓和免除的活动。可以说,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一个复杂的法律事实分析和法律价值判断的过程。
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的原则主要有责任法定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责任相当原则和责任公正原则,其中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①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种类由法律预先规定。
②法律责任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等由法律预先规定。
③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承担主体也需由法律预先规定。
遵循责任法定原则,意味着要排除责任擅断:首先,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之外随意创设法律责任,或者随意加重或减轻法律责任。其次,它要排除“非法责罚”。任何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不能超越法定权限追究行为人的责任,都无权向行为人追究法律明文规定以外的责任,向公民、法人实施非法的责罚。任何人都有权拒绝承担法律明文规定以外的责任,并有权在被非法责罚时要求国家赔偿。最后,它要排除有害追溯。法律对其颁行之前发生的行为、事件和社会关系应否有追溯的效力,是一个事关民主和法治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根本的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2简述法律责任的承担及其承担方式。
答:国家机关依法认定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之后,责任主体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的承担
法律责任的承担,是指责任主体主动地或被动地履行应负的法律责任,从而使法律责任得以实现。
(2)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从各国的法律实践来看,法律责任的承担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①惩罚。惩罚是指以剥夺或限制责任主体的人身自由、财产利益和其他利益为内容的责任承担方式。相对补偿而言,惩罚是一种更严厉的责任承担方式。特别是刑罚中的死刑,它直接剥夺责任主体的生命权,是一种最为严厉的责任承担方式。惩罚(制裁)包括:刑事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
②补偿。补偿是指以责任主体的某种作为或不作为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补偿包括:防止性的补偿、回复性的补偿、补救性的补偿等不同责任方式。补偿的作用在于制止对法律关系的侵害以及通过对被侵害的权利进行救济,使被侵害的社会关系恢复原态。补偿侧重强调事实,较少掺人道德评判,目的主要在于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在我国,补偿主要包括民事补偿和国家赔偿两类。
3简述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
答:在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免责的情形可以分为:
(1)时效免责。指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国家不再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2)不诉免责。指对于那些“不告不理”的违法行为,当受害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提出控告或起诉时,国家不追究和认定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3)自首、立功免责。对那些违法之后自动投案或有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
(4)补救免责。对于那些已经实施违法行为,但在国家机关追究责任之前采取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责任。这种免责的理由是违法者在国家追究责任之前已经超前履行了其责任。
(5)协议免责。加害人和受害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协商的方式减轻或免责法律责任,即“私了”。
(6)自助免责。自助免责是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自助行为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
(7)人道主义免责。人道主义免责主要适用于财产责任。由于财产责任的承担是以责任主体的财产数额为基础的,当责任主体没有能力履行全部或部分财产责任的情况下,有关的国家机关或权利主体可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免除或部分免除责任主体的财产责任。
(8)赦免。指国家依法免除或减轻责任主体的罪责或刑罚的制度。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特赦,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
四、论述题
论述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
答:根据现代法律精神和我国法律规定,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种类由法律预先规定。
②法律责任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等由法律预先规定。
③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承担主体也需由法律预先规定。
遵循责任法定原则,就意味着要排除责任擅断: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之外随意创设法律责任,或者随意加重或减轻法律责任;它要排除“非法责罚”;它要排除有害追溯。
(2)因果关系原则
此处所言因果联系包括两个方面:
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即特定的物质性或非物质性损害结果(包括既成的结果和即成的结果)是不是由该行为引起的。
②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者的行为是不是其思想支配肉体的结果。
(3)责任相当原则
责任相当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其基本含义是法律责任的大小、法律惩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的轻重相适应,做到“罪责均衡”“罚当其罪”。
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②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
③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公正原则
公正是归责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基础。在归责问题上,公正原则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下列几项具体的原则:①有责必究原则;②责任平等原则;③责任自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