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新闻(中南财大2018年研;中山大学2016年研;上海大学2015年研;上外2014年研;中传2011年研;湖南大学2009年研)
答:新闻是指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新闻以真实、迅速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为明显、最为独特的标识,向人们传递世界的最新变化。新闻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新闻的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2新闻本源(厦大2018年研;北大2017年研;中传2015年研;湖南大学2014年研;复旦大学2007年研)
答: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它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回答“新闻是什么?”“新闻从哪里来?”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3新闻来源(山东大学2014年研;北工商2012年研;深圳大学2012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复旦大学2008年研)
答: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出处。在新闻报道中,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都明文规定,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在中国,也已有相当一部分,尤其重要新闻都交代新闻来源。交代新闻来源的目的是:①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②揭示提供或散布新闻的意图。新闻来源的三条途径是:①记者采访他人;②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③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
4新闻要素(华东师大2018年研;华中农大2017年研;华中师大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4年研;暨大2013年研)、新闻五要素(华南理工2013年研)
答: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都以W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W”。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①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②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③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5硬新闻与软新闻(南开大学2010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硬新闻(山西大学2017年研;西南大学2016年研;北师2014年研;湖南大学2014年研;暨大2011年研;上海财大2010年研)、Hard News(上海大学2015年研)
(2)软新闻(华南理工2018年研;暨大2017年研;华东师大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4年研;电子科大2013年研;华中农大2011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
答:(1)硬新闻(Hard News)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订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硬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在有些场合,可能失之分秒,差之千里。硬新闻的另一个要求是报道要尽可能的准确,信息要尽可能的量化。
(2)软新闻(Soft News)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供人们茶余饭后作谈资。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它耐“压”,早一天迟一天往往无碍大局。
二、简答题
1辨析: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新闻本源和新闻来源是不同概念,前者侧重于新闻的实质,而后者侧重于新闻的出处。
(1)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交代新闻来源的目的是:①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②揭示提供或散布新闻的意图。
因此,题中“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的观点是错误的,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2简述新闻的本源与来源的区别。(中南财大2008年研)
答:新闻的本源与来源的主要区别是新闻本源侧重于新闻的实质,而新闻来源侧重于新闻的出处。
(1)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交代新闻来源的目的是:①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②揭示提供或散布新闻的意图。
3简述新闻的分类。(贵州大学2008年研)
答:新闻有各种分类的方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以新闻内容来分类
在中国,可以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有些称工交新闻、财经新闻)、文教卫生新闻(包括文艺)、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综合性日报往往以此把报社分为政法部、经济部、教卫部、体育部等。报纸内版面有些也以此划分。不同内容的新闻对采访、写作,对记者的知识结构有特殊的要求。
(2)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
一般的地方报纸、电台、电视台,把新闻分为三大块: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报纸往往按版面来划分。比如上海的《解放日报》,每天出16个版,新闻有6个版,除去第1版为要闻版外,其余5个版中,国际新闻2版,全国新闻1版,本地新闻2版。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的版面配置,反映出一家新闻媒体的编辑方针,也折射出该媒体的新闻观念。
(3)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
这种分类把新闻划分为两大类: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空难、火灾、车祸等)。这类新闻常常是新闻媒介的主角。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物价在慢慢降低等。突发性新闻有明确的发生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几秒;而延缓性新闻却很难有明确时间,往往只能以“近来”“最近”“近日”之类模糊词汇来写出时间的概数。
(4)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
这种分类把新闻分成硬新闻与软新闻。硬新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同时还要求报道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软新闻是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延缓性新闻;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它耐“压”,早一天迟一天往往无碍大局。
4简述硬新闻与软新闻的区别,及其在新环境下的发展。(复旦大学2017年研)
答:(1)硬新闻与软新闻
①硬新闻(Hard News)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订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硬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在有些场合,可能失之分秒,差之千里。硬新闻的另一个要求是报道要尽可能地准确,信息要尽可能地量化。
②软新闻(Soft News)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供人们茶余饭后作谈资。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它耐“压”,早一天迟一天往往无碍大局。
(2)硬新闻与软新闻的区别
①区分硬、软新闻的关键在于重要性、趣味性和时间性。硬新闻重在迅速传递信息,强调时间性与信息的精确性,多为动态新闻和现场报道;软新闻对时间性不做过多要求,重在引起读者兴趣和情感呼应。
②不同的人(或群体)对新闻有不同的需求。但从总体上说,人类必须在硬新闻获得满足以后才会需要软新闻;新闻媒介也是以传播硬新闻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
③不同的新闻媒介对新闻有不同的需要。一般来说,严肃的高级报纸(在中国以党报为代表)以刊登硬新闻为主;大众化通俗报纸(在中国以晚报为代表)有更多的软新闻。
(3)硬新闻与软新闻在新环境下的发展
①硬新闻在新环境下的发展
a.硬新闻的“软化”。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信息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形式多样、写作灵活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得到读者的喜爱。在这种新环境下,用来报道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硬新闻开始“软着陆”。硬新闻的“软化”,就是在保持新闻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新闻结构、改变传播模式和方法,以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具体表现在软策划、软包装和语言平实化三个方面。
b.硬新闻的文本特征发展。随着媒介生态环境变化的加剧,硬新闻的文本特征在精炼和开放性两个方面有大的发展。精炼是求简,理念上是标题即新闻、导语即新闻。精炼属于文本优化,其主要手段是一遍化写作——记者制作的硬新闻,受众只需要接收一次就可以领会其意思。文本开放性的涵义更为广泛,包括表达意见、利用各种编辑手段等,突出表现在硬新闻对深度的追求。
②软新闻在新环境下的发展
a.软新闻的“硬化”。当下新环境中,在保持服务性特色的同时,软新闻在优化信息结构、提高新闻质量方面正着力提高信息的品味。
b.软新闻的报道形式更加平民化。在内容选择上表现为:抛开时事政治而关注百姓生活;注意力集中在新闻事件本身,偏爱暴力、灾害类新闻,多揭露阴暗;不注重问题的解决,满足于揭示和展示等;在报道方式上语言多轻松幽默,主观色彩浓厚,加强新闻的故事性,注重情节,放大细节;传播方式上加强与观众的互动,积极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