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

答:广义上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

答:教学是指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几个基本途径之一。另外,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还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自学紧密联系。

3校长负责制

答: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学校管理的一种领导体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掌管学校的人事工作,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队伍建设,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工作等。校长对学校工作有决策权和指挥权。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是审议机构,协助校长进行决策;学校党委对学校行政工作实行保证监督,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工作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校长负责制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党组织必须发挥监督保证作用。

4智力多因素论(或多元智力理论)

答:多元智力理论,又称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及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的。他根据哈佛教育研究所多年来对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不同文化知识发展及人类潜能开发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提出“智力应该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他后来补充的自然观察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区别于其他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但这些智能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他认为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这些智能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有差异的。加德纳也指出,多元智能理论所包含的八种智能模式是暂时性的。除上述八项智能之外,仍可能有其他智能存在。多元智能理论带来的教育新内涵,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实施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5经典条件反射

答: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

6教育制度

答: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和。它包括教育制度环境和教育制度安排两方面。教育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指导教育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则。教育制度安排是支配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按照制度变迁理论,制度环境的变化将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变化,而制度安排则是制度环境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为了保证我国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制定的。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表述虽经过了多次变动,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总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他们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寄生虫,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什么社会角色,都要为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谋生、自立、自强的手段,也是个人为他人、为人民作贡献的形式。只有诚实地创造性地劳动,个人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要求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方面的发展。其中,智的发展,包括科学文化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驾驭自然、驾驭社会的能力;德的发展,除了伦理学上所说的道德品质外,还包括思想观点、政治态度,主要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美的发展,包括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发展,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美的追求。

(3)具有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即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一个追求主宰自己的人,才能富有理想。懂得自尊、自立、自强、自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才能具有对社会、对人类的使命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意见,善于同他人平等相处、合作共事。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我国教育的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2简述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对于教育对象的经典论述。教,是教育;类,是类别。就是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而被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平民”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孔子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宣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事实上,在孔子时代,是不可能达到“普及教育”的程度的。从这一角度看,孔子招收学生并非真的“无类”,因此,对孔子的“有教无类”亦不宜过分拔高,须作客观公正的评价。

3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

答:(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运用语言直观,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要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因此教师要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在教授知识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便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以达到知识巩固的效果。

(7)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4简述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答:(1)斯巴达教育是古希腊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对公民子女所实施的教育。斯巴达以农立国,实行贵族奴隶主寡头专制政体,并实行全民皆兵,以尚武为国家的灵魂。其教育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把斯巴达子弟养成国家需要的武士,也就是对奴隶残酷暴虐,对贵族服贴恭顺,能死心塌地为维护军事农业贵族的利益而效力的人。作为一个武士,首要条件是身强力壮。因此,斯巴达的儿童一出世,就受到严格挑选,只有被认为体质合乎健壮标准的,才准许留下来,身体虚弱的,便弃之荒野,任其死去。斯巴达的儿童属于整个国家,母亲只对七岁前的孩子有养育的职责。

(2)教育内容包括忍耐劳苦训练、军事体育训练、道德教育等。斯巴达儿童属国家所有,男孩出生后即送给长老检查,健全的交给父母代国家抚养,体弱或畸形的弃于山谷或交给奴隶抚养。7岁以前以养护身体为主,稍懂事即讲授英雄故事、希腊神话以培养其爱国敬神思想。男孩满7岁入兵营式的国立教育场接受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教育。教育场生活艰苦,训练严格,绝少文字教育,但重视政治道德的灌输。年满18岁经拷打而不哭叫者可升入埃弗比接受2年正规军事训练,参加军事演习,学习战术和使用武器,还要参加“秘密服役”。年满20岁驻扎边境,开始实战训练。到30岁才获得公民身份,成为现役军人。

(3)斯巴达也重视女子教育。妇女在家庭中接受与男青年大致相同的教育,亦学五项竞技、跳舞、唱歌。斯巴达人认为,只有健壮的妇女才能在男子远征时守卫国土,生育健壮的婴儿。

(4)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鄙视思考和言辞,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同时,斯巴达教育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着世界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向。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

答:(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与纵向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作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教育的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作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了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教育之所以具有社会流动功能,是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学历、能力和人格,创造了能够流动的条件与可能。在现代社会,学历是社会衡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拥有知识、技术多少的标志;特定的能力是许多职业的必然要求;高尚的人格则是进入一些重要岗位必不可少的条件。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对个人来说,通过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可以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找到更好的工作地点、单位、岗位与境遇,在职务、薪酬与地位上获得逐步晋级与提升,得到多方面的个人利好与家庭的幸福,或实现更为崇高的目标与理想;

对社会来说,通过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可以激励与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选贤任能,有效地调节社会各系统、单位、层次的人才结构,使其得到改进、优化,以改善其效率、水平,提高其整体功能,从而使社会得到发展与进步;

对教育来说,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流培养人,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尽可能好的社会流动条件,以冲决社会的保守与封闭,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在提高服务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效能中,使教育自身得到发展,并使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得到改善。

(3)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期望改变个人现状,为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境遇乃是人之天性。但为获得个人更好的发展的空间、条件和机遇而实现社会流动并非易事,不仅需要个人作长期艰苦而又创造性地努力奋斗,而且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途径。自古以来,这些途径主要有:从军建功、从商致富、务工谋生、读书做官。其总体格局延续至今,并没有根本变化。然而,其中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地位和作用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而日益提升,对个人的社会流动起着基本的主要的作用。

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因为在今天无论是参军、打工,或是经商,都要在社会上生存、生活、流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和品质,也就是必须接受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我们必须认识到:“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在今天我国农村,年轻一代要成功地进行社会流通,尤其是纵向流通,只有经过教育,甚至只有经过优质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在智力资源作为发展因素与物质资源相比将越来越占优势的未来社会,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性只会与日增加。”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正充分展现其主要的社会流通功能,保证了人口与人才的调整、转换和供应。

教育的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若作更深入的探讨,我们将看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对社会成员来说,实质上是一种关乎发展权利和生存方式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是一种关乎自我实现的教育资源的获得和利用的问题。由此也就产生了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教育机会均等的认识与要求是不同的。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柏拉图等人就已经有了注重个人素质(天赋、努力、德性、理性)的思想,但并未得到实现。至近现代,从要求入学的机会均等,发展到要求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从要求初等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到中等教育机会均等,再发展到要求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但是,直至今天,不仅教育结果不可能机会均等,而且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乃至入学机会的均等,也远未实现。教育机会是对个人素质的回报,还是人人各取所需的人权,尚在权衡取舍、争论不休。财富、权力乃至居住地、出生地对人的教育机会也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在教育机会上存在明显的差距。世界各国纷纷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制度,普及义务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权利。在当今世界,如果连优质的普及义务教育也未能得到,是无法生存的,更不要说参与平等竞争和实现人生价值了。

由于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社会成员的职业岗位获得与社会地位提升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教育竞争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竞争,其突出表现就是“学历主义”抬头,“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愈演愈烈,教育机会均等的呼声强烈,对教育流动功能的认识分歧也日益激化。有人把个体的教育程度与他们可能获取的职业岗位和社会地位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实现社会流动的个人权利,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条件和表征,为教育竞争作辩护;有人则持反对的观点,批评教育竞争必然强化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导致个性发展的扭曲,促进社会差别扩大,貌似公平实质上则是社会不平等再生产的手段。这类争论看来还会持续下去,问题的解决,可能不是非此即彼,而是需要寻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2试论述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答:“中体西用”是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也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劝学篇》中。

(1)“中体西用”的含义

“中体西用”的含义也就是张之洞所指出的“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这个思想。

“中体西用”的基本思想是指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其中他尤其强调“明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重要意义。这是针对当时已经进入高潮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中维新派提倡民权,反对君权,主张男女平等等思想而提出的。西学包括西史、西艺和西政。西史即西方各国历史;西艺包括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技能;西政则指西方的学校、通商办法、赋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他还主张,小学堂应先学西艺,再学西政;大学堂则要先学西政,再学西艺,并且学习西艺的时间还要长于西政。

关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他强调“中学”是立国之本,“西学”必先通“中学”;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他将“中学”中的伦纪、圣道、心术看作是不可变更的立国之本,而法制器械、工艺等“西学”,则属于可变的附庸。他的“中体西用”说的基点是立足于“中学为体”上的。他强调“中学”是本体,绝不能改;“西学”可以用来补助、强化、保存“中学”,而绝不能替代“中学”。

(2)“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说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又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它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就其内涵来看是充满矛盾的“二重思想”。

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性,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

“中体西用”思想重视了知识分子的作用,肯定了科技知识是救时富强之实政;扩大了学习西学的范围,主张在更大规模上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在封建旧文化根深蒂固的封建时代,如果没有维护“中体”的名义,要引进西学是根本不可能的。“中体西用”思潮的流行,给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争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从而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讲,他的“中体西用”说也并非一无是处。

把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学习引进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

清末教育改革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废除了科举制度,建立了新的学制系统,制定了统一的教育宗旨,开办了大批新式学堂,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几千年来封建传统教育的瓦解,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制度在形式上正式确立。这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中国教育,从此才有了统一的教育宗旨,完备的、互相衔接的学校体系和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管理机构,这是从封建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重要一步,对以后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全国学校迅速发展,学生数量猛增。

有选择性地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中体西用”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强调了“中学”的“经世致用”的成分。“中体西用”强调中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强调只有在学好中学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掌握学习西学。其同时指出不能全盘吸收接纳西学,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其强调以中学为本,选择性地学习西学,有助于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维护。

(3)“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中体西用”固守“中学为体”,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传统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意识形态,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摆脱以新卫旧、以西补中的目的,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总之,在当时中国封建主义的儒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能把“西学为用”作为办学宗旨,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是中西文化在当时的一种特殊的结合方式,虽然其根仍为中学,但毕竟给僵化的封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的解体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3试论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答:杜威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问题,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遗产。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丰厚的文化成果和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切之上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他的代表作。

(1)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教育本质的论述中,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和“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的崭新的教育观,表明了他认为教育要加强和社会的联系、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的观点。

“教育即生活”实质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教育即生长”是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儿童的充分生长和发展来助于民主社会的达成;“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和水平,顾及儿童兴趣,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利于儿童发展的外部条件。

在教育目的方面,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即把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体现了他尊重儿童的观念。同时他也强调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即教育是民主的工具,教育是为了民主的,教育也应是民主的。

杜威还设想了理想中的人的具体素质,即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

在课程和教材上,他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压制,认为课程和教材都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从做中学”,主张以“教材心理化”来使儿童同时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在思维与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倡反思思维,并把思维的五步法运用到教学方法上,帮助学生积累知识锻炼智慧。同时他还视科学思维为革除社会弊端、实现社会理想的最重要手段,并把它与民主主义联系起来。

在道德教育上,他提倡与人合作的新个人主义,重视理智的作用,并主张在社会性的情境中实施道德教育。

(2)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整个时期里几乎统治了整个教育舞台”。杜威一生访问过许多国家,如日本、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等,他的不少教育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杜威的教育观体现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希望通过教育这种手段使不完美的现实走向完美的理想。他的教育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结合,使教育过程本身是有乐趣的,有益于儿童个人的;又是富有实效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他的教育观立足于新现实、新理论,宣告了旧教育理论、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

杜威的教育理论在20世纪对东西方都有深远影响。他曾去过日本、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访问,他的不少教育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他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杜威的教育思想也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存在一定问题。他对教育抱有过高的期望,企图通过教育达到变革社会的目的,是典型的改良主义唯心史观。而且他对许多基本教育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不切实际,在教育实践的运用中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和预期的结果。

总之,虽然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其不完备之处,但是他提出的许多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直到今天仍然有启发意义。他的教育理论着重要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包括教育与社会的脱离、教育与儿童的脱离和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这可以说是困惑每个时代教育家们的问题。同时杜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他理论所反映的总体精神,如加强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尊重儿童的发展水平、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等,对现在的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而且杜威在具体论述中所提出的不少观点,如要求克服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克服教学中知识与行为相对立、感性与理性相对立等,对我们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4分析论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答:(1)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利用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使学习者从没有学习动机到形成了学习动机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动机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多种途径: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教师应通过观察、调查和谈话等诸多方法,了解学生需要的特点,并选择有效强化物,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经验,以及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训练和间接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训练包括意识化、体验化、概念化、练习、迁移和内化六个步骤。

帮助学生设置有效的目标,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

帮助学生确定可以实现的、挑战性的、现实的、具体的以及短期的目标。

引导学生做积极的归因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面对成功或满意的结果时,做稳定的、内部的归因;引导经常体验失败的学生做不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归因。

设置榜样

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的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学生掌握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特点。

(2)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

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要通过设疑使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促使学生产生探索行为。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

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a.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

b.运用测验和分数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教师应将分数视为掌握知识程度的衡量标准,而不是能力的衡量标准;视测验为个人努力程度的标志,而不是去与其他人比较的尺度。

c.运用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说来,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但是只依靠内部动机,学习的需要会衰减;而只依靠外部动机,推动力量又不足。年幼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尚不成熟,需要更多外部鼓励;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学习的内部动机逐渐增强。

注意个别差异

在激发动机时,教师应特别考虑到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应帮助学生以其动机中独有的优点补偿其弱点;帮助每个学生确定的具体学习目标;教学工作要有足够的变式和不同的进度,使每个学生有机会成功;针对学生本人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采取帮助措施;特别要注意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归因要科学客观。

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模型,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