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钧辉《普通生物化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维生素化学

6.1 复习笔记

一、维生素的概念和类别

1维生素的概念

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需要量很少,但对维持健康十分重要的有机物质。有些生物体可自行合成一部分,但大多数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的主要功用是通过作为辅酶的成分调节机体代谢。长期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导致相应的疾病。

2.维生素的类别

根据溶解度的性质,可将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溶于脂肪,有维生素A、D、E、K四小类,后者溶于水,有维生素B、C两小类。

(1)维生素A、D、E、K和C的特点及功能(表6-1、表6-2)

表6-1 维生素A、D、E、K和C的分类及来源

表6-2 维生素A、D、E、K和C的特点、功能、缺乏症

(2)维生素B族的特点及功能(表6-3、表6-4)

表6-3 维生素B族的特点及来源

表6-4 维生素B族的辅酶、功能及缺乏症

(3)其他维生素的功用性质

硫辛酸: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生长需要;

对氨基苯甲酸:细菌代谢产物,为叶酸成分,作用不明;

胆碱:可作为甲基供体,防止脂肪累积,是卵磷脂成分。

二、维生素的吸收

1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由肠道吸收,在体内过剩可随尿排出,很少蓄积。

2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溶解于脂肪,经胆汁乳化,在小肠部位进行吸收,再由淋巴循环系统进入到体内各器官。体内可储存大量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D主要储存于肝,维生素E主要存于体内脂肪组织,维生素K储存较少。

三、维生素的作用机制

维生素主要功能是作为某些代谢物质的载体或作为某些酶的辅助物参加各种代谢反应。它们的作用机制如表6-5所示。

表6-5 维生素的作用机制

四、维生素的制备和测定

1维生素的制备

制备维生素的方法:从动植物组织中分离、半人工合成和人工合成三类。

2维生素的测定

(1)动物法

利用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会发生各类疾病的原理作为测定维生素含量的依据。优点是结果专一性高,缺点是需时长,费用高。

(2)微生物法

许多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维生素,在一定限度内,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与有关维生素的含量呈正比的。

(3)物理法

利用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和吸收光谱,再通过运算,即可测定某种维生素。

(4)化学法

利用某种维生素与某一试剂作用产生特异的颜色或荧光,即可用比色法或用荧光计分别测定样品中的维生素含量。

五、维生素的拮抗物

维生素拮抗物是指可与某些维生素发生反应并导致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减弱或消失的某些物质。维生素拮抗物的分子结构常与其有关维生素的结构相似。拮抗的机制是拮抗物与有关维生素竞争某种酶系,而使维生素失其应有的作用。

表6-6 维生素及其拮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