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自我传播(人大2015年研)、内向传播(西南大学2016年研;中国政法2013年研)、人内传播(华中农大2011年研;湖南大学2010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
答: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自我传播一般是由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和肌体反应等若干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而这些环节和要素同时也是人的身体所固有的功能。自我传播的特点有:①自我传播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它的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的对象也是外部环境。②自我传播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③自我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④自我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自我传播的环节,自我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2人际传播(湖北大学2017年研;同济大学2014年研;西南大学2014年研;河北大学2014年研;北师2013年研;兰州大学2013年研;山西大学2013年研;上海交大2012年研;华科2011年研)
答: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人际传播的特点有: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人际传播的重要动机之一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其中相互认知的程度依赖于自我表达的充分程度。
3亲身传播(上海交大2007年研)
答:亲身传播是指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人体自身为媒介的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亲身传播最常见的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①言语传播,如面对面交谈、远距离电话会谈等;②文字传播,如私人信件、电报、传真、E-mail、手机短信等;③体态语言传播,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④信号传播,如革命时期地下工作者的窗外悬挂物、海上航行时的信号旗等。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其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亲身传播的不足之处在于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4主我/客我(北邮2011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研)
答:主我和客我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提出,是研究作为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而自我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即“有意义的象征符”,“主我”与“客我”的互动形成了人的自我。
5“自我互动”理论(华南理工2016年研;湖南大学2015年研;清华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
答:“自我互动”理论认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该理论由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1968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中提出。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布鲁默的这个观点说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6“镜中我”(华中师大2018年研;人大2015年研;北师2014年研;上海理工2014年研;上海交大2012年研;湖南大学2012年研)、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清华大学2009年研;北师2008年研)
答:“镜中我”理论(the looking-glass self)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是指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方面: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库利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
7初级群体、首属群体(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答: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s)又称首属群体、直接群体,是个人最早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即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关系的群体,与次级群体相对。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初级群体是以感情、习俗和伦理维系的群体,其成员人数较少,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进行面对面的交往互动。家庭、邻里、儿童游戏伙伴等都属于初级群体。一切复杂的社会结合的产生与社会结构的形成,均以初级群体为基点和基础。
8次级群体
答: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s)又称次属群体、间接群体,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群体,与初级群体相对。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学校、公司、社团、政府等社会组织中的工作群体等都属于次级群体。次级群体不受血缘或地缘的限制,它是基于一定的社会需要而组成的,对成员有选择性。次级群体内部有严格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群体成员的活动有明确的规范,成员间的联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所以成员之间主要是角色关系。次级群体是个体拓展社会活动领域和增强活动能力的标志,其接触不一定是直接的,而往往经由多种中间环节。
9基模
答:基模是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称心智结构、认知结构、认知导引结构。基模最常见的类型有涉及个体人物的人物基模、涉及事件程式的事件基模、涉及社会角色的角色基模等。不同类型的基模能帮助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对我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反应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基模的特点有:①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②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③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④基模的功能是在遇到新的信息时,通过动员和组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补足新的要素来进行处理、对新信息的性质做出判定,预测其结果,以确定对新信息的反应。因此,一般也认为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10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答: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由美国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于1973年在《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模理论》中提出。基模是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称心智结构、认知结构、认知导引结构。可以对该模式做如下理解:①当接触到一个新的事件或者信息时,头脑中的相关基模就会被激活,参与到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当中。②当新信息的各项特征与认知基模相吻合的时候,人倾向于按照原有的解释和态度来对它。③当新信息与认知基模有不吻合之处时,人会对新旧信息的各特征进行比较,补足新的信息,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④新信息的处理结果对认知基模会产生两种影响:如果处理结果与原有基模相吻合,会起到强化原有基模的作用;如果有矛盾之处,则会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认知基模。⑤作为每次信息处理的结果,都会作为分析、推理或判断的依据参与到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中。
11“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
答:“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等在研究说服性信息传播之际提出,其具体内容如下:①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沿“核心路径”处理信息,即以详尽的方式,用演进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另一种是沿“边缘路径”处理信息,即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来处理信息。②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有关。③在同一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上述两个路径也许是同时存在的。一般认为,由“核心路径”的详尽信息处理所引起认知结构或基模的变化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