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大学61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科目代码:613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赫伯特·斯宾塞
2.网络社会
3.本土方法论
4.城市化
5.后工业社会理论
6.历史循环论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2.简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3.简述社会均衡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联系中国现实社会,论述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2.试述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
3.你认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有什么不同?
答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赫伯特·斯宾塞
答:赫伯特·斯宾塞,英国哲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提出一套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的学说。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在类比思想方法的支配下展开的。他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也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生物界生存竞争的原则在社会里也起着支配作用。人类有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优秀个人和低能个人之分。劣等的、低能的种族与个体应当在竞争中被淘汰。他还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人为地干预。他既反对国家计划和社会福利,也反对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认为这些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2.网络社会
答:网络社会是指信息时代的社会,由加拿大学者卡斯特创用,并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网络技术作为新经济的重要力量,成为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动力,只有融入全球的网络互动中,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与竞争才能得以实现。信息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的传递,主要依赖对象既不是人的体能,也不是物质能源,而是知识和信息,网络化与信息化是社会的基本特征,塑造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网络社会”,它以全球经济为主导力量,彻底动摇了以固定空间领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或组织的既有形式。
3.本土方法论
答:本土方法论是指分析人们在日常社会相互作用中所遵循的全部规则的社会学方法。其创始人是加芬克尔。本土方法论又称民族学方法论、民俗学方法论,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观社会学学派之一。它的基本假定是:社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社会仅仅在它的成员觉察到它存在时才存在,因此必须对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所处的社会时所使用的方法进行详细考察。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组织社会活动,并使活动具有共同的意义。这套规则和程序就称为本土方法论。
4.城市化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和趋势。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生活方式、组织体制和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区传播。其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①农业人口增加,耕地相对减少,加之技术进步,资本代替劳力,导致农业劳动力剩余严重,催生了农民入城就业的推力;
②城市工商业发展,劳动力供给不足,工资上升快,催生了农民向城市流动的拉力。城市化的形式主要有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大工业的出现引起社会结构发生急剧的转型,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5.后工业社会理论
答:后工业社会,又称“后工业化社会”,是指继工业社会之后的一种社会形态。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在1959年首次使用该概念,1973年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作了全面阐述。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前工业社会(包括渔猎社会和农业社会)经过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的。在后工业社会里,“理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已成为革新与变革的直接力量。一般认为,后工业社会有五大特征,包括:
①经济上从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
②社会的领导层由企业主转变为科学研究人员;
③理论知识成为社会核心,是社会革新和决策的根据;
④未来的技术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技术评估占有重要地位;
⑤制定各项政策需通过“智能技术”。
6.历史循环论
答:历史循环论是指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它是主张人类社会的变化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过程的历史理论。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答:个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包括:
(1)社会强制性
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是任何个体都必须经历的一种社会过程。个体从呱呱落地来到世界后,便把自身置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开始接受社会环境各种各样的影响和制约,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均是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
(2)个体能动性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积极主动地认识社会,影响和作用于周围的环境。个体在社会化中的能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个体自身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和人格特质等因素影响、引导着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不仅有选择地将社会价值文化内化,还将内化了的社会价值文化有创造性地外化;
②社会化的个体之间相互作用,个体被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化,个体既是社会化的客体,也是社会化的主体。
(3)终身持续性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在适应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完善自己的人格。由于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变迁和发展之中,个体和社会交互作用,无法造就固定不变的模式,从而使人也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一个终身不间断进行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
(4)相互性
相互性是指社会化过程中主体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正向、反向和侧向三种影响类型。通常而言,正向社会化比较明显,而反向社会化则不易被察觉。在正向社会化中,施化者往往是主动地、有目地、有意识地去影响受化者。而在反向社会化中,施化者则往往是无意识地、无明确目的地对受化者产生影响。
2.简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答: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环保等。非盈利组织的特征主要包括:
(1)组织性
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必须是一种机构性实体。因此,这个组织必须有一个组织章程、组织运行规则、工作人员或其他一些相对持久的指标。正如作为盈利组织的公司在设立时必须有公司章程、固定经营场所、最低限额的注册资金等一样。
(2)独立性
非盈利组织一般是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自身活动的组织,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一般不受政府控制,有自己的董事会,独立地完成组织的使命。
(3)自愿性
这种组织使命的完成通常是团体成员自愿参与的结果,特别是一些公益服务组织,其会员、成员从事服务时,通常是义务的、无偿的、自觉的。
(4)不分配利润
非盈利组织并不意味着组织不能靠自己的经营行为创造收入、创造利润,而是不能把利润分配给那些管理和经营这个行业的成员或会员。非盈利意味着不为业主或管理者个人谋利,而是把多余的收人也用在完成组织的使命上。
3.简述社会均衡理论。
答:(1)社会均衡理论的含义
社会均衡理论是有关社会变迁的根源和机制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均衡理论同社会进化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进化的均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历史的进化进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新的资源,由此导致社会系统新的分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整合,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和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等。
(2)帕累托的观点
①社会系统的各种主要特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如果其中某一特征发生变化,其他特征会做出相对的反应。这类反应可能有两种结果,或者消除变化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者也做出相应的变化,达到一种新的均衡。
②帕森斯对社会系统所作的全部社会学分析中,中心问题就是社会系统的均衡问题。他认为,任何社会系统都有其组成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必须相互配合,以便使社会系统能够存在。社会系统的总趋向是系统内部的均衡问题,这种均衡既是社会变迁也是社会系统从一种均衡状态向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转变。
(3)社会均衡论的基本观点
平衡是社会的常态,而变迁则是暂时的,变迁最终也是为了达到新的平衡。社会均衡有稳定的均衡和不稳定的均衡两种基本类型。
①稳定的均衡可进一步划分为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类。
a.静态均衡表明社会系统的结构是固定的、无变化的。
b.动态均衡表明在均衡状态中含有活动和变化,但这类活动和变化并不意味着改变社会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基本关系,因而变化和活动将很快被均衡的趋势所矫正。
②不稳定均衡是指在社会系统中,一种轻微的失调将会引起没有任何调整性干预的进一步的失调,它将会逐步使社会系统本身或是毁灭,或是建立一种新的平衡结构。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联系中国现实社会,论述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转型社会是一个有别于其他社会发展形态的独特社会,它围绕“变”这一基本特点,具有鲜明的转型时代的特征。
(1)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结构的重组
转型时期的社会,其社会各阶层处于分化与组合过程中。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的分化,权力和财富的转移,社会制度和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利益结构被打破,新的利益结构在重组,这种变化重组的利益结构既是社会转型的一项基本内容又是社会转型的基础。
(2)传统权威的流失和社会权力的转移
当社会产生了新的因素和新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权威往往固守于传统的关系、规范和秩序,必然与这种新的因素及其发展要求产生冲突。因此,对传统权威的怀疑、诘难、挑战、批判、反叛从而导致传统权威资源的流失就成为转型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传统权威的流失,必然要求一种新的权力结构来取代旧的权力结构。
(3)社会制度(体制)的变迁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和传统权威的流失、权力的转移,建立在原有利益结构基础上并用以维护这种利益结构的社会制度和体制开始向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和体制变迁,这是社会转型一个最突出的表现。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社会权威、权力系统的转移,社会制度和体制的变迁,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使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新的方向与旧的方向在相互冲突中相互牵扯,可能使社会发展方向发生偏移,甚至后退。这就使得社会转型呈现一种振荡式、波浪式的变化曲线。
(4)社会群体之间、个体之间、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加剧
①代表社会转型方向和推动这一转型和变革力量的社会群体与代表旧有的社会形态并力图阻止社会转型和变革力量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
②在转型时期,由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和流向的改变以及社会成员能力和机遇的不同,使得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对社会资源的拥有和职业安排方面的差异拉大竞争加剧。尤其要防止那种不平等、不公正的竞争、不正当的社会财富的积聚和剥夺,社会在协调和解决这种冲突时要考虑贫弱者的利益和少数人的权益。
(5)信仰的危机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当社会处于转型变革时期,由制度、规范等变革深入到信仰价值体系的时候,社会转型开始真正地触及到人们的灵魂深处,其震撼力超过了社会转型的其它变项。在转型时期,社会发展出现新的变项,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无法把它纳入自己的诠释和整合体系中。当这种“反常”因素不断积聚、壮大,并从中孕育产生新的价值体系,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不可避免地陷入危机甚至瓦解之中。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体系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嬗变“打倒孔家店”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这种传统价值体系面临危机和瓦解的历史场景。
(6)社会心理的焦虑和迷惘
从社会心理方面看,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突出的特征是社会大众由于生活和未来的不确定以及竞争的压力带来的心理焦虑,由于对生活的目标、价值和方向的不明确带来的心理迷惘。
尽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一种理性的、有序的、稳步推进的过程,但与历史上所发生的社会转型一样,它不可避免伴随着社会失范现象,进而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形成影响和冲击,引起普遍性的焦虑、浮躁心态和人文价值、意义方面的困惑。因此,上述关于转型社会一般特征的分析对于我们把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具有同样的方法论意义。
2.试述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
答: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家庭结构仍保持着多样性。在社会变迁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主要包括:
(1)城市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
①家庭结构的变迁
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社会变迁改变着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收入格局,改变着家庭成员的职业及与此相连的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这三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家庭的各个方面:家庭的诸项功能、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收入格局、家庭成员的职业与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是中间环节,即社会影响家庭的人口。
②家庭功能的变迁
城市家庭变化最显著的是其消费功能。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市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社会经济的运行已带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随之而来的是处于不同地区的城市,以及城市中各类企事业单位之间剧烈的竞争和分化。这种竞争和分化的一个结果是一批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和因企业不景气导致结构性失业。这一现象的出现强化了家庭与个人的收入分化,但同时也增强了居民的市场经济的意识与市场风险的意识。随着国家和作为国家代表的单位从个人私生活领域的退出,一种“个人隐私”的价值观在城市居民身上悄然滋长,从而使家庭日益变成一个私生活的场所而与社会的公共领域分离。这是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总趋势。
(2)农村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
①家庭结构的变迁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大大加速。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所以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正在不断被打破。抛开地区之间的分化,中国农村家庭在经济上的变化可以用“非农化”来刻画。“非农化”的主要含义是农业不再成为农民家庭的主业。
②家庭功能的变迁
农村家庭变化最显著的是其收入构成。来自农业的收入已经不构成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民的生活中,农业生产已经成为一种兼业,或者已经被农民看成是一种兼业;以往作为农民命根子的土地正因为各种原因日益减少,最终的结果是农民没有了土地,甚至农民完全与农业无缘,彻底转向其他行业,成为一个非农业劳动者;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日益趋同于城市居民。总之,中国广大农村虽然由于区域分化而在家庭变迁方面程度不同,但总的趋势则都是在家庭制度的诸方面向现代城市家庭靠近。当然,对仍处于单一农业经济的保持小生产的生产方式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这种家庭变迁或者可能还处于萌芽状态,或者是刚刚开始。
3.你认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有什么不同?
答:现代化是自16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梯次展开的大变革过程。依据一个国家现代化起始的时间以及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因素的来源,可以将现代化分为两类,即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二者主要在现代化的启动时间、所需条件、推动力量、发展手段、发展过程等五个方面有所区别,具体内容如下:
(1)现代化启动的时间
①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启动的时间较早。如世界上最早启动现代化的国家英国,早在1500年左右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萌芽。法国、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欧国家也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掀起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
②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启动的时间较晚并且有明确的以电气化为代表的时间。此外,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仅现代化的起始点在时间上相当明确,而且这种起点往往以某一届政府、某一个或某一批领导人为标志。
(2)现代化启动所需的条件
①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内生性。这些国家开始现代化发展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其他的现代化先例存在。对于这种“原生型”现代化而言,既没有明确的“既定的”前景,也没有可供借鉴的现代化道路,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制度和组织形式上,都要带探索和创新。推动这种现代化的,都是来自社会内部,是社会内部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的结果,具有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特点。
②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最初现代性因素不是发端于本国社会内部,其现代化的启动多是源于外部的刺激与挑战。俄国、日本和中国这些后发现代化国家都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开始了现代化的启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启动普遍具有防御性的特点。
(3)现代化的推动力量
①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主要是自己内部的现代性因素不断生长和积累的结果,现代性的成长带有明显的、自发的、渐进的特点,其推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很少直接介入社会生活。
②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在其现代化建设之初,起点都比较低。缺乏现代化的积累和民间力量的支持。政府不仅要直接介入现代化过程,而且往往成为现代化的实际组织者,并且在政府的干预下自上而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4)现代化的发展手段
①创新在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创新既包括科学技术层次的创新。也包括在组织和制度层次上的创新。前者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提高,而后者则为这种进步与提高提供了基础和制度上的保障。
②后发型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是采借,并在采借的基础上创新。当后发型现代化开始启动的时候,早发国家的现代性已经积累到相当高的程度,无论在制度层次还是在组织管理或技术层次上,都已较为完善。这就使得后发国家不必重复同样的创造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通过直接模仿或采借来迅速推进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从而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投入,避免了不必要的探索过程,提高了社会发展的效率。
(5)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①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现代化发展较为顺利,不存在大的失调与错位。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发展是一种内源性的发展,是传统中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孕育、成长的结果。在现代性不断积累的同时,传统因素被渐渐被削弱,现代性在传统的土壤里渐次成长。所以,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性成长是其社会内部因素的替换过程,是一种近乎自然的过程,不存在大的失调与错位。
②在后发型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的特殊条件制约,会出现诸如错位、失衡、畸变、两难窘境等难以解决的特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