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典型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如图3-2-1所示电路受控源的电压为( )。[中国矿业大学2008研]
A.V
B.6V
C.5V
D.V
图3-2-1
【答案】B
二、填空题
1.如图3-2-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08研]
图3-2-2
【答案】2V
【解析】电流参考方向如图3-2-3所示。
图3-2-3
利用运放的“虚短”特性可得,再由运放的虚断特性可得,
因此有
2.如图3-2-4所示的理想运算放大电路中,负载阻抗达到最佳匹配时获得的最大功率 。[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
图3-3-4
【答案】27W
【解析】根据戴维南定理求等效电路图。首先求开路电压,由于放大器是反相比例放大器,
因此有
再将短路后求。根据“虚短”“虚断”得,可知R=3Ω。
所以可得
三、综合分析题
1.求如图3-2-5所示电路中独立电压源和受控电压源的功率。[华中科技大学2007研]
图3-2-5
解:用节点法求解,选参考点如图3-2-6所示。
图3-2-6
节点①的方程
又有
对图示封闭面写KCL方程
又,但,因此可得
于是有 ,,
因此,独立源的功率为 (发出)
受控源的功率为 (吸收)
2.电路如图3-2-7所示,已知:,,,,,,求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浙江大学2005研]
图3-2-7
解:计算电路如图3-2-8所示。
图3-2-8
在回路2中,I2=IS。列回路电流方程,求解得
电流源两端电压,其发出的功率为
流经电压源的电流I1=3A,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3.试如图3-2-9所示电路中电流I及受控源的功率。[大连理工大学2004研]
图3-2-9
解:如图3-2-10所示
图3-2-10
以0为参考点列节点电压方程
又可知,联立各式解得
则有
因此
4.用回路电流法求解如图3-2-11所示电路中及受控源的功率。[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
图3-2-11
解:由回路电流法有
增补方程
解得
受控源发出的功率
5.如图3-2-12所示含理想运放电路,设输入电压Ui=1.5V,分别在下列3种情况下计算输出电压Uo:
(1)R1=0,R2=2k;
(2)R1=R2=2k;
(3)R1=2k,R2=0。[东南大学2005研]
图3-2-12
解:画出题解电路如图3-2-13所示。
图3-2-13
根据节点电压法列写方程
①
(1)R1=0,R2=2k,代入①式,可得
(2)R1=R2=2k,代入①式,可得
(3)R1=2k,R2=0,代入①式,可得
6.求如图3-2-14所示理想运放电路中的电容电流和电阻电流,并画出两电流的波形。已知电路的原始状态为零,电阻中的两电源均为阶跃电压源,且,。[华中科技大学2007研]
图3-2-14
解:设运放的输出电压为,根据“虚断”,可得
因此,电容电流、电阻电流分别为
,
两电流的波形如图3-2-15所示。
图3-2-15
7.图3-2-16所示的电路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试求输出电压。[西安交通大学2007研]
图3-2-16
解:由题意,画出解题电路如图3-2-17所示。
图3-2-17
该电路中存在3个节点,有理想运算放大器,根据“虚短”、“虚断”,对于左边理想运算放大器则有
因此 ,(虚断);
对于右边理想运算放大器,根据“虚短”、“虚断”,则有
,
因此
所以 ,
根据分流原理,可得
由于,所以
故输出电压为
8.电路如图3-2-18所示,已知,,,试求:(1)输出电压?(2)输出电压?[武汉理工大学2009研]
图3-2-18
解:由于理想放大器具有“虚断”特性,且,因此 ,
又因为,所以,即
由于理想放大器具有“虚短”特性,故,所以有
,
,即。
又因为,即,因此
9.由运放构成的简单RC积分电路中,积分常数由RC决定,若RC取值过小,积分漂移会加大;若取值过大,电容漏电或元件寄生参数影响增大。如图3-2-19所示的大范围RC积分电路克服了上述不足,试分析该电路的积分时间常数。[北京大学2005研]
图3-2-19
解:利用“虚短”和“虚断”对第一级放大电路进行分析,可得
①
对第二级RC积分电路进行分析,可得 ②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
所以,积分常数为,时间常数。
10.对如图3-2-20所示含理想运放电路,试证明当负载RL=2kΩ时,RL上可获得最大功率,并求出此最大功率Pmax。[四川大学2005研]
图3-2-20
解:设RL两端为a、b。由“虚短”可得
由“虚断”可得,因此
当RL断开时
当RL短路时 ,
可得等效电路如图3-2-21所示。
图3-2-21
由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知,RL=R0=2kΩ时,最大,且有
11.如图3-2-22电路为一种电流/电压变换器,试证明:。[河海大学2006研]
图3-2-22
证明:如图3-2-23所示,由理想放大器“虚短”特性可知,由虚断可知
图3-2-23
根据VCR可知 ,
又有i1=iS,所以
又知i3+i1=i2,则
因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