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______、心理学规律、教育学规律共同决定的。[2012年真题]

【答案】语言学规律

【解析】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其教学规律包括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教育学规律。语言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等语言现象本身的科学。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教育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必须遵循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规律。

2.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其最本质的是______功能。

【答案】社会

【解析】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艺术创作的工具。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是其最本质的社会功能。人们运用语言互相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人们在交际中学会使用语言,语言也在交际中得到发展。

3.在教育系统中______中心,是教育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

【答案】教学

【解析】教育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但它是最重要的,是实现教育目的、特别是进行智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是中心,是教育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

4.教育史上有多种课程理论,影响最大的是______和活动课程论。

【答案】学科课程理论

【解析】课程论是指导课程设置的理论。教育史上有多种课程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学科课程理论和活动课程论。学科课程论在我国孔子时代和欧洲的希腊罗马学校中早已有之,17世纪的夸美纽斯和18世纪著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hart)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至今仍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大多数学校所采用。活动课程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这是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括了各方面的知识,课程的编排应与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

5.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______。

【答案】概念

【解析】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技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其中概念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6.教师和______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答案】学生

【解析】教学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授和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7.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和对______发展的影响。

【答案】社会

【解析】教育的作用对社会来说,在于传授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知识、技能和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对个人来说,在于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使人类自身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得以满足。因此,教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教育的基本功能。

8.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 Hymes)首次提出______的概念。

【答案】交际能力

【解析】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在60年代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既用口头形式,也用书面形式;既指说、写的表达能力,也指听、读的理解能力。

9.一般来说,17世纪夸美纽斯的著作______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答案】《大教学论》

【解析】在教育发展史上,17世纪捷克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的划时代著作《大教学论》(1657)即标志着教学论的开端。

10.听和读的技能属于第二语言的______能力。

【答案】语法

【解析】根据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M.Canale)等的理论,语法能力是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包括语音、拼写、词的组成、词汇、句子结构等规则,并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其他三种能力分别为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

11.记忆分为两种类型:语义记忆和______。前者存储意义信息,后者存储事件信息。

【答案】情景记忆

【解析】E.托尔文把记忆区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需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作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情景记忆即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

12.记忆按保持状态和时间分为______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过程中的四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实际上是体现了信息的输入、储存和______的过程。

【答案】感觉;输出

【解析】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基本环节。这实际上体现了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的过程。其中,再认识和重现是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记忆痕迹恢复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是信息的提取也是信息的输出。

13.记忆按内容可以分为形象记忆、______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答案】逻辑记忆

【解析】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等。形象记忆是对已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的记忆;逻辑记忆是指对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的记忆;情绪记忆是对已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运动记忆是指对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的记忆。

14.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______。

【答案】语义编码

【解析】长时记忆中储存信息的记忆代码主要是语言的,特别是语义编码,主要储存概念和规则。也有表象编码,储存语言材料的视觉和听觉形象。运动编码则储存运动技能,如发音、书写的技能。

15.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_____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答案】感觉记忆

【解析】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也称感觉登记或瞬间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短时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操作的系统,是动态系统;长时记忆是在头脑中长期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

16.第二语言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______四个环节。

【答案】重现

【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基本环节。这实际上体现了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的过程。

17.所谓记忆,也就是对信息的______、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答案】输入

【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理论来看,识记阶段就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保持阶段是对信息的再加工并储存,再认和重现阶段是对信息的再加工并储存。

18.10~12岁前,大脑的可塑性好,学习能力强,因为是用左右脑运作语言。10~12岁以后,大多数人的语言功能逐步转移到左脑,语言学习的能力减退。这就是所谓的______假说。

相关试题:______假说试图解释语言习得和学习的最佳年龄。

【答案】关键期

【解析】语言习得关键期,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而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

二、选择题

1.几百年的不同教学论思潮所形成的教学过程模式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大体有以下四种,传授式、发现式、活动式和(  )。

A.发展式

B.启发式

C.产生式

D.任务式

【答案】A

【解析】在教育发展史上,从17世纪夸美纽斯(J.A.Comenius)发表《大教学论》建立教学论开始,几百年间不同教学论思潮所形成的教学过程模式多种多样。其中代表性的模式有四种,即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和发展式。

2.语言是一种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要素的(  )。

A.助能

B.符号

C.意义

D.系统

【答案】D

【解析】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由作为备用单位、用来构成符号的形式的音位和作为使用单位的音义结合的符号——语素及符号序列——词、句子等层次构成,这就形成了语言大系统下面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分支系统。

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普遍的教学原则(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答案】D

【解析】普遍的教学原则包括九条。即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知识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的培养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

4.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  )。

A.导向作用

B.示范作用

C.价值判断活动

D.惩戒作用

【答案】C

【解析】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思维是以(  )为基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A.感性材料

B.理性材料

C.推理

D.表象

【答案】A

【解析】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技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

6.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B

【解析】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技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7.人们能把一张张静止的画面看成连续活动的电影,正是(  )作用的结果。

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逻辑记忆

D.感觉记忆

【答案】D

【解析】感觉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瞬间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人们能把一张张静止的画面看成连续活动的电影,正是感觉记忆的作用。

8.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时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C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而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9.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答案】D

【解析】行为主义是强调学习过程和测量外显行为的心理学派。行为主义者认为意识是看不见、不可靠的,因而无法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到、可以测量的外显行为。

10.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功能主要定位在(  )。

A.大脑左半球

B.大脑右半球

C.脑干

D.小脑

【答案】B

【解析】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为: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空间等跟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善于感知音乐、图形、整体性的映像和几何空间,为空间定向优势和情绪优势;左半球则主管抽象思维,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能力,为言语、思维优势和认知优势。

11.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研究人脑加工的内部机制和过程的心理学是(  )。

A.行为主义

B.格式塔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结构主义

【答案】C

【解析】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不是把人看做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人脑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强调对人的内部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

12.记忆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逆向性遗忘

【答案】B

【解析】遗忘分部分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暂时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但在一定条件下还可恢复,如一时提笔忘字或话到嘴边说不出来,过一段时间就能想起;永久遗忘是已识记过的内容不经复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

13.保持信息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阶段是(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登记

【答案】B

【解析】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也称感觉登记或瞬间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感觉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存一分钟左右;长时记忆是在头脑中长期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

14.言语阅读中枢是(  )。

A.布洛卡区

B.韦尼克区

C.角回区

D.中央区

【答案】C

【解析】角回区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顶叶的沃尼克区后部。其主要功能是把语言转换为视觉信息,使人能写下听到的话语;又能把文字信息转换为语音,使人能诵读诗文,从而在书面语的视觉表象与口语的听觉表象之间建立起联系。它被称为言语阅读中枢。

15.言语表达中枢是(  )。

A.布洛卡区

B.韦尼克区

C.角回区

D.中央区

【答案】A

【解析】布洛卡区是主管说、写的运动言语中枢。1861法国医生布罗卡的研究表明,这一区域受到损害的病人丧失了说话能力:说话缓慢、发音走样,只能说一些孤立的词,缺少语法成分。

三、术语解释题

1.应用语言学

答: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2.非言语交际

答:非言语交际指运用各种非语言信息符号进行的人际交往。它与“言语交际”共同构成交际的两个层面,在人类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言语交际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指人在传达信息时,会使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例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音调等,来辅助说明的意旨。通常我们先注意一个人的语言或文字,因为这是最方便判别的外显特征。但因为言语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注意他或她的非言语表达,这有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

3.第一语言

答: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4.第二语言

答: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可以叫第二语言。

5.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答: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H.A维特金对知觉的研究。

(1)场独立性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目标从他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善于进行知觉分析,能把所观察到的因素同背景区分开来,知觉较稳定,不易受背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场独立性又称为分析型知觉方式。

(2)场依存性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而场依存性的人在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以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6.认知风格

答:认知风格指的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习者来说,也是其学习方式。认知风格存在着个体差异,体现为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沉思型、冲动型,容忍倾向与排他倾向等认知方式的差异。

7.知觉的恒常性

答:知觉的恒远性指对于熟悉的物体,不管它的透明度、颜色、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在知觉中的映像始终保持不变。

四、简答、论述题

1.在汉语作为第二种语言教学中,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有哪些?

答: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改革、变化,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主要有:

(1)教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随着对教学规律以及学习规律认识的加深,就会出现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不断地改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手段不断扩大和改进,促进新教学方法的产生。如录音录像技术的提高为语言教学视听法创造了条件。今天电脑辅助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将对教学方法产生极大的影响。

(3)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变化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原则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教学方法的具体选择,则决定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教师的条件和学生的特点,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

2.简述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主要特点。

答:(1)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

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主张对活的语言(口语)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因而该法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从教说话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

心理学基础

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把人和动物的行为都纳入到刺激——反应轨道之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别是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认为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习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

(2)听说法的主要特点

听说领先,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是第二位的,读写为辅。

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形成习惯。

教学内容以组成语言的基本结构——句型为中心,通过句型练习掌握目的语。

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或表达。

对比母语与目的语以及目的语内部的语言结构,找出学习者的难点,以确定教学重点。

严格、及时地纠正学习者的错误,避免养成错误的习惯。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从多种途径强化刺激。

3.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一语言学习的差异。

答: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的主体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多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两者的学习主体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2)学习的起点不同

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他是通过 “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并认识它。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并认识它。

(3)学习的条件与环境不同

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言环境比较单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

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时间有限。课堂以外,一般没有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语言学习总处在一种双语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外语,课下使用母语。外语在生活中没有跟母语相当的地位。

(4)学习的动力不同

儿童习得母语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跟社团的成员交往,因而动力强。他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各异,主要包括考试、求职、专业、喜欢、加入另一社团等。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儿童的第一语言基本上是不用“教”的,是自然习得的。输入和习得的是同一种语言。父母输入的语言是“照顾式语言”,其简单、清楚、有重复、速度慢、伴随着丰富的体势语、有具体的语言环境。

第二语言输入的情况则异于儿童第一语言输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