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
2.1 复习笔记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一)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结构的本质属性
符号是用来代表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的物质形式是声音,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也完全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但符号一经由社会“约定”,就有强制性,社会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变更。
(2)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
由作为备用单位、用来构成符号的形式的音位和作为使用单位的音义结合的符号——语素及符号序列——词、句子等层次构成,这就形成了语言大系统下面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分支系统。以语义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语言系统及其分支系统、甚至每个符号内部,都是依照一定结构规则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运作的。
(3)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特征的启示
①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要掌握音义的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②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各分支系统。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个要素及其相关系统。
③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1)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①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
②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个人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即运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组成具体的话语。
(2)对外汉语教学应注意言语和语言、言语层次的教学与语言层次的教学的统一
①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
②从言语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当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掌握。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
3.语言有生成性
(1)语言有极大的生成性,可以用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每种语言的音位只有几十个,但语素则有几千个,由语素构成的词有几万个,而能生成的句子则是无穷的。
(2)语言的生成性的启示
①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汉语的能力,而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强调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能用有限的语言材料理解和表达丰富的思想。
②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规则。学习第二语言不能单凭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而是要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灵活运用目的语。一定的操练模仿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停留在这一步,而是要帮助学习者归纳、掌握语言的生成规则,并能在各种情况下运用自如。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艺术创作的工具。语言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交际工具。
(2)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活动进行表达和理解。表达往往采用读和写的方式,理解往往采用听和读的方式。
(3)启示
①交际工具是语言的本质功能,这就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也是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
②为了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语言课就要充分体现工具课、技能课的特点。不能仅仅教授或学习语言知识,而是要加强技能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能力,最终能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1)思维的含义
①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技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
②人类的主要思维活动——概念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词和句子),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进行。
(2)启示
①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介绍汉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
②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课堂中要尽量用汉语进行教学,要求学习者用汉语来理解和表达,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或媒介语。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1)语言离不开民族或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成为文化的载体。理解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负载该文化的语言。
(2)启示: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1)语言只有人类才具有,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类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除了交际的实际需要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即发达的大脑和完善的发音器官。只有人类才先天具备学习语言的能力,并能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学会并运用语言。
(2)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这一特征给人们的启发
①语言是可以学会的。一个具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的正常人,都能掌握自己的母语,也能学会第二语言。
②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到语言学习。
③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性质,人类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有很多共同之处。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和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
(二)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1.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心在德国。奠基人为19世纪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德国语言学家格里姆和葆朴。
(1)方法:该学派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2)意义: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研究,弄清了世界上很多语言的同源关系,建立了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3)局限性:它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比较,忽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缺乏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
2.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
20世纪初语言学进入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索绪尔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
(1)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一系统由很多小系统组成;符号由“能指”(形式)和“所指”(概念)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任意性的,一旦形成以后又是约定性的;符号系统内部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意义
索绪尔的学说突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20世纪前半叶,以索绪尔的学说为基础。欧洲语言学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
(3)30年代有三个学派
①强调语言符号的功能的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
②强调语言符号间各种关系的哥本哈根语符学派;
③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4)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①创始人:美国人类学家鲍阿斯(F.Boas)和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
②代表人物:《语言论》一书的作者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
③主张:用共时研究的方法,通过可以观察到的语言材料科学地、客观地描写语言的内部结构,揭示系统内部的关系。
(5)结构主义学派的贡献
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描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分析和结构描写的方法。不仅对语言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方法论也影响到其他学科的研究。
(6)结构主义学派的问题:只集中于语言形式、结构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3.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1)时间:20世纪中期。
(2)标志: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姆斯基(N.Chomsky)的《句法结构》一书的出版。
(3)主张
①乔姆斯基提出区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人们内化了的语言规则体系和“语言表现”(linguistic performance)——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语。认为语言表现不能全面反映语言能力,只就有限的实际话语(语言表现)进行结构分析,不能揭示语言的本质,无法解释人类语言创造性的特征。
②语言学需要研究的是能使人掌握语言的规则体系、说出无限话语的人类的认知结构中的语言能力。为此,他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和“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假说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
(4)意义: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出现,称为“乔姆斯基革命”,开拓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转换生成语法仍是当代语言学中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4.功能主义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60年代末、70年代功能主义语言学兴起,标志着语言研究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这是语言学研究领域又一次拓宽。
(1)代表人物:英国的韩礼德、法国的马丁内等著名语言学家。
(2)中心:欧洲。
(3)主张
在对语言的系统和结构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着重探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研究语言如何使用,分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言功能与语言系统的关系。韩礼德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系统语法”为框架论述语言功能。
(4)影响
功能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这一理论影响了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
(一)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1)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表现
①能正确组合声音和语素;
②能区分是否合乎语法的句子;
③能区分结构相同或相似但意义不同的句子;
④能区分结构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子;
⑤能区分同一结构的歧义;
⑥能区分句子中的语法关系;
⑦最根本之点是能运用这一有限的规则体系创造出无限的句子。
(2)“语言能力”主要是与语言形式结构有关,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法能力,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人的内部心理机制。
(3)交际能力
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既用口头形式,也用书面形式;既指说、写的表达能力,也指听、读的理解能力。
(4)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
①语法性——指语法上是否正确;
②可接受性——在交际中能否被接受;
③得体性——在一定的语境中是否恰当,是否合乎社会文化习惯;
④现实性——是否是现实中常用的。
(5)卡纳尔概括的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
①语法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包括语音、拼写、词的组成、词汇、句子结构等规则,并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就是语言能力。
②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涉及参加者(性别、年龄、社会身份、共同的背景知识)场合、交际目的和话题、会话的规则等。
③话语能力——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④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如避免交际中断或增加交际效果等),策略地处理语言的能力。这些策略有解释、更正、强调、重复、夸张、迂回、回避、圆场、委婉、猜测等,也就是指应变能力。
2.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1)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2)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3)韩礼德认为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就掌握的七种功能
①工具功能——用语言来达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②控制功能——用语言来支配或控制别人的行为;
③交往功能——用语言与别人交际;
④表达个体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个性、感情,发现自我;
⑤启发功能——用语言询问以认识周围的世界;
⑥想象功能——用语言创造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⑦信息功能——用语言传递信息,是儿童掌握的最晚的功能。
(4)成人的语言功能
①观念功能——表达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
②交际功能——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
③话语功能——使语言的组成部分连贯衔接。
3.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
(1)话语:是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2)话语分析
①定义: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②提出: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于1952年提出
③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句子间的结构衔接与语义连贯、句际关系、话语结构、会话分析、篇章结构、话语与语境、话语与信息等。
④由于语话是口头表达的一种常见形式,对日常会话的结构与规律进行分析的“会话分析”已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3)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萨克斯等分析自然话语指出会话的特点
①“话轮替换”,发话人从头至尾连续的一段话称为一个“话轮”,会话中每次须保持一人说话;
②发话者与受话者不断变换角色,轮流发话。会话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毗邻应对”,即会话双方的发话与应对一前一后紧密相连;
③有时也会出现“插入序列”甚至出现打断发话者的“分岔序列”;
④在做出请求、邀请、宣告前,为避免遭到对方的拒绝,常用“预示语列”以进行试探;
⑤一般会话都有“开头序列”和“结束序列”。
⑥会话规则主要体现在语义的连贯性和双方共有知识,以及格赖斯的“合作原则”
4.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1)言语行为理论
①提出:50年代末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Austin)提出
②理论内容
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2)会话含义理论
①提出:6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提出,他认为会话能顺利进行需要双方互相配合,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②格赖斯提出“合作原则”
a.质的准则——所说的话要真实,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b.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不要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c.关系准则——所说的话必须是有关的,要切题。
d.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清楚,有条理,简练,避免晦涩、歧义。
(二)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1)语法方面汉语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词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位。
(2)语音方面汉语只有400多个基本音节,加上四声的区别一共也只有1300多个音节,这就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全部音节。而且,汉语声、韵、调的音节组成,汉语声调的变化都有较严格的规律可循,没有不发音的哑音节,易于掌握。
(3)词汇方面汉语的词音节少,便于记忆;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也便于记忆。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1)语法方面:汉语词没有形态变化固然带来方便的一面,但对习惯于屈折变化的学习者来说,要学会一种新的语法手段来代替早已熟悉的语法手段,则比多记一些不规则的动词变化更为复杂。
(2)语音方面:汉语语音最大的难点在于声调。
(3)词汇方面:汉语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大量的固定的四字成语,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不少古汉语的词语。
(4)汉字:汉字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一)语言的生理——心理基础
人脑主管全身的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所在地,也是言语中枢的所在地。人的语言能力得以形成与发展,与大脑有密切的关系。人的高度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以及发达的发音器官,是语言的生物基础。
1.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
(1)皮层感觉区
①视觉区——位于枕叶,是视觉的最高中枢;
②听觉区——位于颞上回,是听觉的最高中枢;
③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中央后回,接受来自全身的冷热、痛等感受。
(2)皮层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主管全身各部分的运动。
(3)皮层联合区:是大脑皮层进行分析加工、储存信息、支配人的言语和思维、规划并确保人的行为等高级心理活动的部位。
2.言语活动在大脑皮层上的机能定位
(1)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空间等跟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善于感知音乐、图形、整体性的映像和几何空间,为空间定向优势和情绪优势
(2)左半球主管抽象思维,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能力,为言语、思维优势和认知优势。
①布罗卡区的前言语区,主要与语言表达功能有关;
②韦尼克区的后言语区,主要与语言理解的功能有关;
③位于顶叶、枕叶、颞叶联合区的上言语区,与咽、喉、腭和舌的活动有关
大脑左半球侧面示意图
3.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
(1)提出:伦尼伯格(E.Lenneberg)于60年代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或称“临界期”假说。
(2)定义: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而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
(二)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
1.记忆的类型
(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保存和提取,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第二语言记忆:是指第二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保持和再现,是第二语言学习者主动积极的活动过程。
(3)记忆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等
①形象记忆
对已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的记忆,如对第二语言的字母、音素、词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记忆。
②逻辑记忆
对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的记忆,如对第二语言语音规律、词汇规律、语法规律的记忆。
③情绪记忆
对已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如第二语言学习中从某些对话、朗读或表演等活动中体验过愉快情绪的记忆。
④运动记忆
对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的记忆,常常是一种对技能的记忆,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技能都包含有运动技能如发音和书写动作的记忆。
(4)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①感觉记忆
也称感觉登记或瞬间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
②短时记忆
又称操作记忆,典型的例子是人们在拨电话时记住刚查找的号码,打完电话马上就忘掉了。短时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操作的系统,是动态系统。
③长时记忆
在头脑中长期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度的,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也有特别强烈的感知记忆一下子直接进入长时记忆。
2.第二语言记忆的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的四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
(1)识记
第二语言的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识别并记住第二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是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者叫记忆痕迹的过程。
①识记按其目的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a.无意识记:常常是由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激发起情感的、符合他们的对象引起的。这种识记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选择性。
b.有意识记:是具有明确预定目的、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和必要的意志努力所进行的识记,是一种自觉、主动进行的识记活动。
②识记依照材料是否有意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a.机械识记:是对没有意义或学习者尚未理解其意义的材料,依照机械重复进行识记。
b.意义识记:是在对识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跟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并纳入已建立的知识结构之中的识记。
(2)保持
第二语言的保持是对已识记的第二语言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也是对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痕迹加以巩固,使之长期存留在脑中以备应用。这是记忆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
(3)再认和重现
这是记忆的第三个阶段,即恢复记忆的两种形式,是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记忆痕迹恢复的过程。
①再认: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取决于识记保持和巩固的程度,也取决于当前呈现的第二语言材料与过去识记过的材料所形成的记忆痕迹的接近程度。
②重现:重现也称为回忆,是指已经识记过的第二语言知识和技能虽然并未再度呈现、但在脑中重新回想起来的心理过程。重现按有无目的分为有意重现和无意重现。无意重现是没有预定目的触景生情而自然产生的回忆,有意重现则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回忆。
再认和重现都需要一定的线索进行联想,以恢复已经建立的联系。所谓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想到具有某种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联想可以分为四种:类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关系联想。
3.遗忘的规律与加强记忆
(1)第二语言的遗忘:即记忆过的内容不能保持也不能正确地再认或重现,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不能巩固。
(2)遗忘分为部分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①暂时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但在一定条件下还可恢复。
②永久遗忘:是指已识记过的内容不经复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
(3)心理学对遗忘产生的理论解释
①衰退说:认为由记忆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由于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甚至消失,因而产生遗忘。
②干扰说:认为由记忆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由于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而产生抑制,所以产生遗忘。
(4)干扰信息保持的因素
①前边的学习活动对现在的记忆的保持所产生的影响,称为前摄抑制,也就是旧的记忆干扰新的记忆;
②后边的学习活动对现在的记忆保持所产生的影响,称为倒摄抑制,也就是后边的新的记忆干扰旧的记忆。
(5)影响遗忘的因素及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①从识记的时间来看,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衡的
遗忘规律启示我们,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对已识记的材料应赶在遗忘以前迅速地、及时地进行巩固、复习、重现和运用,并且要经常复习,复习的间距由短拉长。
②从识记的内容来看,有意义内容的识记比无意义内容的识记遗忘得慢;熟悉的材料、难易程度适合的材料比生疏的材料遗忘得慢;学习者感兴趣、所需要的内容比不感兴趣、不需要的内容遗忘得慢。
③从识记的数量来看,识记的数量越大,遗忘得越多。即使是有意义的材料,当识记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也会遗忘得很快。因此在第二语言教材中要掌握好“量”的因素。每课内容要适量,采用分散识记的原则,每次识记材料不宜过多,复习也应采取分散的方式。
④从识记的程度来看,一定的范围内识记的程度越高,遗忘越少。如果把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那么过度学习达150%时遗忘最少。低于这一限度,记忆的效果就会下降;而超过这一限度,记忆效果也不再继续上升,成为无效劳动。应鼓励学习者采用“过度学习”的策略。
⑤从识记的方式来看,信息如果结合一定的情景并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多通道输入,比孤立地呈现、只凭视觉或听觉的单通道输入,遗忘要慢得多。第二语言教学要充分利用情景,多采用实物、图片或多媒体以加强形象化教学,并调动视觉、听觉、动觉多种感官,增强记忆能力。
(三)心理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l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为标志。
1.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1)奠基人:冯特。
(2)典型代表人物:冯特的学生、英国心理学家铁欣纳(E.B.Titchener)。
(3)主张:通过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结构,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并将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4)研究方法:强调内省的方法,将内省与实验相结合,运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在实验者对自己的直接经验做精确的观察与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2.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的学派。
(1)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
(2)代表人物:杜威等人。
(3)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主张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为各个元素;着重研究的不是意识的构成成分,而是意识的作用与功能,即人的心理机能在有机体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4)研究方法:主张采用内省法,更重视客观的实验和测量。
3.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1)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考夫卡(K.Kafka)和柯勒(w.Kohler)。
(2)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研究方法:强调采用综合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主要采用演示和主观报告的方法,并在知觉、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展开大量的实验研究。
4.行为主义(Behaviorism)
行为主义是20世纪美国心理学界出现的反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另一种思潮,是强调学习过程和测量外显行为的心理学派。
(1)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
(2)后期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
(3)两个主要特点
①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
②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的方法。
(4)影响:行为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派,直接影响到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并推动了心理学在医疗、教育、人事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在第二语言教学方面,成为听说法、视听法、程序教学法等很多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法流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5)缺点:行为主义心理学片面强调人与动物共有的外显行为,把人等同于动物而忽视人的思维活动
5.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1)创始人: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
(2)理论来源:精神疾病治疗的临床经验。
(3)主张
①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这种本能和冲动以无意识支配着人的思想,并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动之中。
②人出生后的愿望由于不容于社会标准而受到压抑,不能得到满足,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这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通过与病人谈话、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引导病人说出来,紧张心情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缺陷:这一学说过分夸大了无意识因素在人的整个活动中的作用,认为基本上是由盲目的本能和冲动所组成的无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这种观点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拒绝。
6.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1)创立
①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Neosser)发表《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②广义的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并把认知作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过程。
(2)主张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人脑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强调对人的内部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
(3)影响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现了当代心理学互相融合的新趋势,其影响不但遍及整个心理学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认知心理学已成为认知法教学流派的理论基础。
7.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1)创始人:马斯洛(A.Maslow)。
(2)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罗杰斯(C.R.Rogers)。
(3)主张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认为既不要把人神化,也不要把人兽化。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有自由的意志,有发展自身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还认为人有自我指导能力,能认识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正确方向,要关心人,信赖人,真诚待人。。
(4)研究方法:强调用与抽象思辨和元素分析相对立的整体分析法,对人做出全面的描述,把人当作一个理智与情感的整体来研究。
(5)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代表着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它已成为60年代以来兴起的咨询法、默教法等人本主义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
(6)总结:就第二语言教学而言,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习理论的影响最大,从而也对一些教学法流派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
1.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
(1)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狭义的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和培养的活动。
2.教育的作用
(1)对社会来说:在于传授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知识、技能和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2)对个人来说:在于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健全人的个性,使人类自身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得以满足。
3.教育的目的
为社会培养人才,而科学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所需要的人才。
(1)德育是指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确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并贯串于教育的始终。
(2)智育是指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
(3)体育指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及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
(4)美育指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并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互相渗透,对整个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教学和教学论
(1)教学的定义: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与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为实现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教学论定义: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研究称为教学论
(4)教学论的研究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的效果检查等。
2.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直接同客观事物打交道、去亲身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而是通过书本和课堂接受前人总结的实践经验,形成基本知识,然后再应用到实际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靠自己摸索,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不只是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而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
(4)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要求,而是在教师和课本影响下进行的。
3.教学过程的模式
(1)教学过程的四种代表性模式
①传授式,即在教师主导下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的模式。
②活动式,即在教师辅导下,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模式。
③发现式,即既主张学生学习最新的、系统的、有严密逻辑结构的科学知识,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④发展式,与前三派不同,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智育的过程,而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2)启示
①应当提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不同的教育模式适应不同的教育阶段。
②要强调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4.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2)普遍的教学原则
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指对学生传授的科学知识应体现科学的正确性,能体现本学科的发展水平,同时还要在科学性中包含并渗透思想性。本项原则体现了对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两项紧密结合的教学任务。
②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指既要使学生积累知识,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并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③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知识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⑤统一的培养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⑥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⑦直观性原则。
⑧巩固性原则。
⑨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中对知识的数量、质量和难度的要求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3)总结
①上述九条原则,既包括了用现代理论阐述的传统的五条原则,也包括了反映当今时代教育特点并被实践检验了的新的原则。
②其中,第一至第五条为总的原则或基础性原则,第六至第九条原则涉及到教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这些原则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③这些原则长期指导教学实践,被认为是反映教育规律的普遍性原则,对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在内的第二语言教学都是适用的。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普遍原则,形成本学科教学的具体原则。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与课程论
(1)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课程设置。
(2)课程的含义
①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学习者所提供的一切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除了作为“正式课程”的必修课、选修课及课外活动外,还包括作为“隐性课程”的学校教育环境,如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等。
②狭义的课程则指某一门教学的科目。
(3)课程论的含义: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
(4)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是学科课程理论和活动课程论
①学科课程论
在我国孔子时代和欧洲的希腊罗马学校中早已有之,17世纪的夸美纽斯和18世纪著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是一种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以各门学科知识固有的逻辑体系来组织课程,对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考虑不多。
②活动课程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这是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括了各方面的知识,课程的编排应与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这种课程论强调要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倡“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适应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活动课程论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但对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逻辑顺序注意不够,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
(2)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教学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和效率。同时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以及形成健全的个性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
①教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随着对教学规律以及学习规律认识的加深,就会出现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
②教学手段不断地改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手段不断扩大和改进,促进新教学方法的产生。
③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变化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原则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教学方法的改革。
(4)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①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启发式”,即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己去学习。
②创造某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法或局限于几种限定的教学法的主张,早已被证明是不现实的。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多种教学法的组合,关注指导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5)主要教学方法
①以语言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②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
③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④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