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大脑中有一种先天的“______”。[2012年真题]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
【解析】内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这一特殊机制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关系,在十二岁以前发生作用。
2.先天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______。[2011年真题]
【答案】乔姆斯基
【解析】乔姆斯基是先天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具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部普遍语法,在后天的某种语言的接触中,通过普遍语法和外在语言的磨合,慢慢学会这种语言。在这以理论的影响下行成的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法理论。
3.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有5个阶段:(1)前语言阶段,(2)独词句阶段,(3)双词句阶段,(4)______,(5)复杂句和语篇阶段。
【答案】电报句阶段(实词句阶段)
【解析】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有5个阶段:喃语阶段(前语言阶段,半岁至一岁),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电报句阶段(实词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复杂句和语篇阶段(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电报句又称实词句,在这一阶段儿童突破了双词句,出现了多词句。
4.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叫做______,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的、促进的作用叫做______。
【答案】迁移;正迁移
【解析】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促进的作用,称为正迁移,有的起阻碍的作用,称为负迁移,也称为干扰。
5.中介语偏误的“化石化”现象表明中介语的偏误具有______特点。
【答案】顽固性
【解析】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或“化石化”(fossi1ization)的现象,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僵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6.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___。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
【解析】乔氏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这一特殊机制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直接关系,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
7.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这种语言系统叫做______。
【答案】中介语
【解析】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8.乔姆斯基反对模仿说,认为儿童不可能对一种语言的所有句子进行模仿,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唯一可能解释就是,儿童生来就具有______。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
【解析】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这一特殊机制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直接关系,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
9.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起消极作用的影响称之为______。
【答案】负迁移
【解析】在习得第二语言的时候,学习者已形成了一整套第一语言的习惯,因此就存在第一语言习惯的迁移问题。迁移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促进的作用,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有的起阻碍的作用,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
10.在非汉语环境中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掌握汉语的过程和方式属于语言______。
【答案】学习
【解析】习得(acquisition)与学习(learning)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一种语言;学习则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
11.______是一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系统,可以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答案】中介语
【解析】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基础上形成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12.由于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因此第二语言教学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______开始。
【答案】说话
【解析】言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学习目的语的学生不具备起码的能力,因此第二语言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说话。
13.人的行为有两类,一类是“本能行为”,一类是“习得行为”,人类的行为绝大部分都是______的结果。
【答案】学习
【解析】习得是指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大量接触语言在交际中掌握语言;学习指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我们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二、选择题
1.“儿童对第一语言的获取过程,可以使用( )这一术语概括。[2012年真题]
A.学习
B.习得
C.获得
D.学得
【答案】B
【解析】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叫做语言学习,无意识地学习语言叫做语言习得,习得是从本能的要求开始的,与其生理和心理 的自然发育、成熟同步进行的过程,儿童是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第一语言的,因此是习得的过程。
2.提出“普遍语法”存在的是( )。[2012年真题]
A.刺激——反应论
B.先天论
C.认知论
D.语言功能论
【答案】B
【解析】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大脑中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这种语言习得机制离开人类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其最终目的是使语言规则(即普遍语法)内化。A项,刺激——反应论属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不断的纸笔练习,由公式强化连结。
3.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2012年真题]
A.中介语理论
B.认知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答案】C
【解析】对比分析假说由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于1957年提出,主张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进行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共时的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预测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4.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是( )。[2011年真题]
A.偏误
B.错误
C.失误
D.疏忽
【答案】C
【解析】在语言学习中,偶尔出现的错误由主观和客观原因出现的错误是失误,是可以自行避免的。而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
5.在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的学者为( )。
A.拉多
B.舒曼
C.科德
D.塞林克
【答案】C
【解析】科德于1967年在其《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中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
6.( )提出“输入假说”。
A.塞林格
B.科德
C.克拉申
D.拉多
【答案】C
【解析】从70年代末开始,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1985年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正式归纳为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系列假说,总称为输入假说理论。
7.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 )的干扰。
A.母语
B.目的语
C.中介语
D.教材
【答案】A
【解析】对比分析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音(母语)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易产生的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
8.在教学中,教师输入的信息应有控制,比如输入的内容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稍高出一点,使学生借助一定条件即可理解,这种方法的依据是( )。
A.自然顺序假说
B.监控假说
C.i+1理论
D.i+0理论
【答案】C
【解析】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也就是在自然顺序上所处的某一阶段。i+1则是下一阶段应达到的语言结构的水平,即稍稍高出他目前的语言水平。输入的语言水平应控制在i+1程度上,因为i+2学习者难以理解,i+0则无法发展其语言能力。
9.如果一个母语为英语的学生说出“我要结婚他”这样的句子,其偏误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B.母语负迁移
C.文化因素负迁移
D.简化
【答案】B
【解析】在习得第二语言的时候,学习者已形成了一整套第一语言的习惯,因此就存在第一语言(常常是母语)习惯的迁移问题。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由于受英语句子结构的影响,动词和宾语的位置通常会造成负迁移。
10.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理论”是由下面的哪位学者提出的?( )
A.乔姆斯基(Chomsky)
B.皮亚杰(Piaget)
C.克拉申(Krashen)
D.塞林格(Selinker)
【答案】C
【解析】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Krashen)1985年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正式归纳了输入假说理论,具体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系列假说。
11.中介语是( )。
A.语言课堂教师用语
B.学习者语言
C.偏误
D.国际通用语
【答案】B
【解析】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12.中介语这一概念是二语习得专家( )于1972年提出来的。
A.乔姆斯基(Chomsky)
B.赛林格(Selinker)
C.韩礼德(Halliday)
D.克拉申(krashen)
【答案】B
【解析】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于l969年提出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
13.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 )心理学。
A.认知论
B.建构主义
C.行为主义
D.心智主义
【答案】C
【解析】对比分析假说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解释完全是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听说法、视听法等重要的第二语言教学法,特别是句型替换操练的理论基础,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目的语的错误因长期缺乏充分反馈和及时纠正而难以彻底改正,这种现象称之为( )。
A.内化
B.介入性干扰
C.阻碍性干扰
D.化石化
【答案】D
【解析】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的现象。僵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第一语言的影响无法消除;也可能是学习者意识到该偏误并不妨碍交际、甚至还得到过积极的反馈,便满足于已取得的进步而停滞不前;还可能是对目的语的某些方面形成偏见无法接受等。
三、术语解释题
1.泛化[2010年真题]
答:泛化是第二语言学习中常出现的现象。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泛化现象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应用上的一种偏误,是指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规则,用推理的方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的新语言现象上,也称为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一般出现在学习的中级或高级阶段。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大部分都是成年人,这些人抽象思维的能力比较强,在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经常根据自己的内在理解去类推运用已学到的语言规则。
2.失误与偏误[2010年真题]
答: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这种错误没有什么规律,即使操本族语的人也常常会发生,说话人可以自行纠正。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学习者对于偏误往往自己难以觉察和改正,需要教师及时帮助纠正。通过对学习者偏误的分析,可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3.中介语[2011、2010年真题]
答: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中介语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在其1972年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来的。塞林格认为负责中介语建构的认知过程有五种,分别是语言的迁移、训练的迁移、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目的语材料的过度泛化。后来有关中介语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中介语的可渗透性、可变性、系统性三个特征方面。
中介语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第二语言学习看作是一种心理过程,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这种心理过程,这为后来人们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介语是语言知识的一种表征。这为后来认知理论进一步探讨这一表征的性质,及这种表征在第二言语学习中的作用打下了理论基础。但其不足主要在于它并没有明确说明中介语系统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以及是怎样影响语言输出的。
4.迁移与泛化
答:迁移是指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学习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即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具有负迁移作用。
泛化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认知过程中,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放宽所学到的语言规则,从而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5.教学模式
答:教学模式是指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6.刺激——反应论
答:刺激——反应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语言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同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语言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而获得的,在刺激——反应——强化以养成语言习惯的过程中,强化是非常重要的,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所不可缺少的关键。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7.“习得机制”假说
答:“习得机制”假说是心灵主义(内在主义)关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理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8.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包括工具动机和综合动机。工具动机指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综合动机指学习者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9.偏误分析
答:偏误分析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其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10.习得与学习
答:(1)语言学习是指学习语言的活动或行为。包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无计划学习)和在学校里的课堂上学习(有计划的学习)。
(2)语言习得是指通过学习而获得语言,是通过学习而获得语言的过程。
(3)我们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习得”是一种过程;“学习”是为了“习得”,“习得”是“学习”的结果;“学习”中包含着“习得”,但是“学习”不等于“习得”;“学习”和“习得”的关系是一种包容关系。
11.中介语理论
答: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12.语言对比分析
答:语言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异同点,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13.言语技能
答:言语技能是指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它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运用语言工具顺利进行信息传递时运用的技能。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研究和实践表明,人的言语技能是在言语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与成人的交往活动或接受系统的教育而习得和逐步发展起来的。
14.言语交际技能
答:言语交际技能是指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即语言能力的外化。言语交际技能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它以言语技能为基础。言语交际技能除了受语言规则制约外,还要受语用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言语技能要通过操练才能获得。
四、简答、论述题
1.常常听到有的留学生说这样的话:“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去教室了。”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并简要说明在教学中你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2011年真题]
答:(1)偏误原因
出现这类偏误的主要原因是:复合趋向补语的处所宾语位置不对。“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去教室了。”这句话中,“出去”是“走”的符合趋向补语,“教室”是处所宾语,应该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
(2)正确表达
这句话应改为: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教室去了。
(3)教学方法和对策
针对这类问题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对策是:在讲授动词的复合趋向补语时,用比较法,将动词的一般宾语和处所宾语的位置进行比较,不同类型的宾语,在“V+复合趋向补语”中位置不同,处所宾语要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
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处所宾语放在中间这样的概念,强化训练,通过反复,让学生明白并且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偏误。
2.外国学生常说“我见面了我的朋友”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2011年真题]
答:(1)偏误类型
这种偏误出现是对离合词的语法特征的理解不当造。
(2)偏误出现的原因
把离合词“见面”等同于自己母语中相应意义的及物动词。而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不能接宾语的,只能单独使用的,而例子中的离合词“见面”去加上了宾语,是外国学习者将自己母语中的同一意义的及物动词泛化到汉语学习中来的结果。
(3)句子修改
改正句子,例如:a.我和/跟朋友见了(一)面。或:b.我见到了我的朋友。
(4)教学对策
“离合词”的教学对策:说明离合词的结构和用法特点,把离合词作为动宾短语处理,把离合词同动量补语、时量补语等的教学结合起来。
3.试分析“我吃饭在五道口”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说明避免这类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2010年真题]
答:(1)偏误类型
这一偏误主要是受母语影响造成的,句子应改为:“我在五道口吃饭。”
(2)偏误原因
这一偏误是学生对汉语状语位置的错误使用造成的,主要是受到英语中状语位置的影响,英语中的状语位置是较灵活的,可以用在动词前面也可以用在动词后面,而在汉语中语序是重要的语法表现形式之一,是不能随便变化的。汉语中的状语只能用在动词之前,不能用在动词之后。
(3)教学对策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这一偏误问题,必须使学生意识到:汉语中语序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和归纳法。与其母语进行比较,将表达同样意义的句子分别用汉语和英语进行表达,比较中使学生意识到,汉语中语序的重要性,句法成分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同时,对汉语中的状语成分进行位置的变换,归纳出位置不同时表达意义之间的差异,再从各例子中归纳出汉语中状语的固定使用位置,加深对汉语状语语序的认识。
4.请比较幼儿学母语和成年人学外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幼儿学母语属于第一语言习得,成年人学外语属于第二语言习得。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包括学龄前的自然习得阶段和入学后的学校教育阶段。成人第二语言习得大都是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下进行的,也有可能是在目的语环境里的自然习得。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表现为:
(1)相同点
①两种语言习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无论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或成人习得第二语言,都是主体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主观条件,主体必须具备健全的大脑和语言器官,大脑受损伤或发声器官、视听器官有缺陷,会影响到语言习得。作为客观条件,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环境。
②两种语言习得都是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儿童习得母语是为了生存和认识周围世界、进行交际活动的需要,成人习得第二语言也是为了从听说读写方面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③两种语言习得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儿童首先是听和说)的技能。
④两种语言习得大体上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2)不同点
①习得的动力不同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出于其本能,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一种自然的需要,有天然的动力(尽管自己并不一定意识到),可以持久不衰,不需要别人来督促。成人习得第二语言在交际的大前提下有各种目的,除了想融合到目的语社会中去,不存在影响到生存问题;成人已经有了作为交际用的第一语言系统,不学第二语言照样能生活。这种习得的动机是受其意志支配的,也是不稳定的,有时会感到是一种负担,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停止,也可能选择另一种目的语学习,不是非掌握这种目的语不可。
②习得的环境和方式不同
儿童第一语言是在天然的语言环境中获得的,不仅家庭、父母而且整个社会都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输入。儿童根据交际需要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中吸取他能吸收的语言材料,这是一种很彻底的“沉浸法”。从习得语言的时间和语言的输入量来看,第二语言习得是无法与第一语言习得相比的。
儿童从他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那里获得的是简单、清晰、有重复、速度慢、充满了感情、有丰富体势语、而且体现了1+1特点的“照顾式”的语言,非常有利于语言水平的逐步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儿童是以交际活动参加者的身分在与周围人的真实交际中习得并运用第一语言的,不仅能学到地道的语言,而且直接形成了语言交际能力。成人在课堂中习得第二语言要从学发音开始,从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开始,学习的进展完全取决于教学计划和教师的指导。此外还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
③习得的过程不同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建立概念、形成并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语言能力是与思维能力同时发展的。成人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则根本不同。成人由于习得第一语言时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特别是语义系统,并发展了思维能力,尽管由于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也可能碰到一些新概念或自己尚未接触到的概念需要建立,有的概念需要调整或修正,但总的说来不需要从头另搞一套概念系统,而是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符号表达形式。
④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
儿童要成为社会的一员,要按照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去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在第一语言的环境中通过交际自然习得第一语言的同时,也自然地习得文化和社会价值。但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特别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如果没有专门安排,不一定能同时习得该目的语的文化。而且,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异之处可能形成文化冲突,先人为主的母语文化对习得中的目的语文化也会产生各种影响。
⑤主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者都是儿童,而第二语言习得者多为成人,两者年龄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包括认知和情感方面的个体因素。
5.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答:(1)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收效不大
在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教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服从“教”。所以,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却处在被动的地位。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则取决于教师本人对语言的认识和教学的经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成果显著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重点,“教”服从“学”,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教”的依据是“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教学”是师生共同的、互动的活动。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意味忽视教师的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放任自流,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助、促进、引起学生学习比以教师为中心的“精彩表演”要难得多。正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了,教学理论的研究也从单单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转到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语言学习习得过程和学习策略的探讨上来了。
6.简论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
答: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的主体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多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两者的学习主体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2)学习的起点不同
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他是通过 “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并认识它。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并认识它。
(3)学习的条件与环境不同
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言环境比较单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
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时间有限。课堂以外,一般没有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语言学习总处在一种双语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外语,课下使用母语。外语在生活中没有跟母语相当的地位。
(4)学习的动力不同
儿童习得母语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跟社团的成员交往,因而动力强。他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各异,主要包括考试、求职、专业、喜欢、加入另一社团等。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儿童的第一语言基本上是不用“教”的,是自然习得的。输入和习得的是同一种语言。父母输入的语言是“照顾式语言”,其简单、清楚、有重复、速度慢、伴随着丰富的体势语、有具体的语言环境。
第二语言输入的情况则异于儿童第一语言输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