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传播学专业)》题库【历年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1.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什么?它的出版有何意义?

答: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割地赔款,民族危机严重。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变法维新的主张,维新思想迅速发展成为社会思潮,导致了一场群众性的维新运动。运动中报刊起到了重要的鼓动作用,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该报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康有为的两大弟子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这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

在《万国公报》创刊的同月,强学会成立,《万国公报》转为该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题目有工商、铁路、邮政、兵制、学校、报馆等。

1895年12月16日,强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仍由梁启超、汪大燮主编。

从内容上看,《中外纪闻》除论说外,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还有上谕等。《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欢迎。1896年1月20日,《中外纪闻》被迫停刊,只存在了一个月零五天,共出18期。

(2)《万国公报》出版的意义

《万国公报》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是康梁维新变法主张的舆论阵地。《万国公报》的出版在京师引起强烈反响。《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识议一变”。

《万国公报》的创办,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次国人办报活动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至1898年三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版的报刊有120种左右,其中80%以上是中国人自办的,它们遍及全国的许多城市,积极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并且打破了外报在华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以及他们的报刊在这次高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简要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的业绩。

答:1896年夏,随着维新活动的重新兴起,维新派报刊也纷纷创刊,将维新派的办报活动推向高潮。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维新运动再度兴起的第一炮。《时务报》创刊后,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

(1)对梁启超的评述

梁启超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之一。他自小熟读经史,17岁中举人,18岁晋京会试,落榜而归,遂拜康有为为师。1895年他和康有为一起晋京会试,其间参与了“公车上书”,之后主编《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开始在舆论界初露锋芒。

梁启超受黄遵宪等人邀的邀请,主持《时务报》笔政。1897年10月,梁启超在主持《时务报》笔政一年零三个月后,接受了湖南时务学堂的邀请,赴湖南长沙就任肘务学堂总教习,并参与《湘报》的筹办事宜。

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他积极参与各项新政话动,并受命筹办京师大学堂和译书局。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海外,先后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报》,在檀香山创办《新中国报》,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国,参加过反袁斗争,主编过《庸言》、《大中华》、《改造》等杂志,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并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29年病逝北京。

梁启超的办报生涯自]895年在北京主编《万国公报》起至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共有27年。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言,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2)《时务报》的业绩

《时务报》每期约30000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创刊初期,梁启超一人担负全部编撰工作,每天除撰写4000多字的评论外,还要撰写、修改20000多字的文稿。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这篇长文,自创刊号起在报上连载了43期,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梁启超在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以启民智,以开风气,以助变法。

《时务报》的出版,曾一度得到过部分地方官员们的支持。正是由于读者的欢迎和官府的提倡,《时务报》的发行量与日俱增:创刊时发行3000多份,半年后增至7000多份,一年后增至12000多份,而最高发行量则达到17000份,创造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最新纪录,成为维新派最重要韵、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3.清末报章文体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答:(1)报章文体的形成

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但是并没有又形成气候,所以在康、梁办报前,我国多数报刊上流行的仍然是桐城派古文。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酝酿着大变革,这种束缚人们思想的旧文体,已经无法表达维新派要求变革的激情;同时西方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大量涌进,旧体文言文已经不能适应介绍新知、新学的需要。于是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应运而生。

(2)报章文体的特点

报章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其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这种新文体出现之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4.简述清末新闻立法活动的基本情况。

答:(1)清末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

1898年6月“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帝发布上谕,正式承认近代报刊具有合法地位,官绅士民得到了自由办报权利。8月9日,康有为在上光绪帝《恭谢天恩条陈办报事宜折》的同时上了附片《请定中国报律折》,在中国首次提出了报律的制定问题,但不久后因变法失败而未果。

(2)清末新闻立法活动的意义

虽然这次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时过短,而且最后以流产而告终,但仍然不失为一次极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

它冲破“言禁”、“报禁”的藩篱,争取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新闻法(当时称报律)的制定第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新闻立法工作开始起步。

5.《中国日报》的创刊有何意义?它早期的宣传内容与特点是什么?

答:(1)《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他的战友陈少白主持。

(2)《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包括: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1903年曾与保皇派广州《岭南报》笔战,后又与香港保皇派的《商报》论战。

(3)《中国日报》从经费筹集、设备采购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的。该报由孙中山定名,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意。《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是在该报馆内进行的。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后被多家革命派报馆所继承。

6.《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答:《民报》创刊后,为了抵制保皇派报刊对革命的攻击和清除保皇和君主立宪思想在受众中的影响,主动向以《新民丛报》为代表的保皇派报刊展开笔战。

(1)论战的内容

两报的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a.《新民丛报》否认清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政策,认为满汉之间没有民族矛盾,革命派的排满实际上是“杀尽满人”,造成天下大乱,主张拥戴光绪皇帝,推动清廷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b.《民报》则认为,“反满”主要反的是清政府,因为它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对外奉行卖国政策,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的“守土长官”,所以要想救国就必须进行民族革命,用武力推翻清政府。

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a.《新民丛报》认为,中国革命必须经过专制、立宪、共和几个阶段,不能超越,现阶段“民智未开”,还不具备共和国公民的资格,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

b.《民报》则认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国家秩序和人民权利均无保证,中国人民完全有民权立宪之能力,应该立即废除君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a.《新民丛报》认为,中国不存在土地贫富不均的现象,没有必要平均地权,实行土地国有对农业生产不利。

b.《民报》则用事实驳斥说,中国确实存在“豪右”和“细民”的差别,只有实行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生产才能发展,民生问题才能解决。

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a.《新民丛报》认为,革命是暴烈的行动,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帝国主义乘虚而人,中国就会被瓜分。

b.《民报》则认为,革命只是推翻清朝政府,并不排外,因此不会引起社会动乱和帝国主义干涉。如果不革命,中国越来越弱,才会招致瓜分。

(2)论战的结果

论战深入展开以后,梁启超捉襟见肘,理屈词穷,不但保皇论点缺少根据,就是援引的材料和外文翻译上也接连出错,经《民报》揭发驳斥后,梁启超十分被动。这场大论战持续到l907年冬《新民丛报》停刊,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3)论战的意义

在《民报》与《新民丛报》展开大论战的同时,在香港、檀香山、温哥华、旧金山、新加坡、曼谷、仰光、广州、巴达维亚等地出版的革命与保皇的两派报刊之间,也纷纷展开论战。论战进行得十分激烈,有的一直持续到19l1年辛亥革命爆发,才以革命派报刊的最后胜利告终。

这场论战,不仅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

此外,《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7.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新闻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报刊形式的改变

报刊的形式,在1902年前后,开始由书册式逐步向单张印刷的近代西方报纸靠近,1904年以后,采用白报纸两面印刷的对开日报越来越多,如上海《时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全都是对开大报。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一些报纸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开始发行“号外”。一般报纸已兼有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方面的内容。

(2)报纸版面的变革

在版面的安排上,开始打破“首论说、次上谕或宫门钞,次为各省各埠要闻,次为本埠新闻”的框框。由于电报的普及,新闻专电于开始成为报纸的重要内容。专电、论说或重要的消息和通讯都可以上头条。

编辑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横栏由3栏变成5至7栏,字行缩短,版面也灵活起来。报刊字体不再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内容重要程度使用不同字号字体。

栏目设置越来越细致,甚至出现了《答问》、《邮筒》、《来信》、《来书》等与读者加强联系的栏目。新闻标题一改过去那种按地区归类、一文一题和题文同一字号的做法,出现了大字题和主题、眉题、副题等多行题。

(3)重视报刊评论的写作

各报刊均以论说为重,甚至一天的报纸上有数篇论说,而论说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报纸的社会影响和声望。一般评论已不像维新运动时期报刊评论那么冗长,评论的形式也日益多样,有“社论”、“社说”、“时论”、“代论”、“来论”、“时评”和“编者按”等。

“时评”这种形式始于《时报》,就当日某一新闻配发短小精悍、鞭辟入里的言论,深受读者欢迎。后各报纷起效法,著名的有《神州日报》的“时事小言”栏,《民呼日报》的“公言”栏等。

“编者按”在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当时大多为一事一议,置于新闻的后面,用“按”、“本馆按”、“记者按”、“记者曰”等字样开头,然后就新闻中的某一事件进行评论。

(4)新闻的质量提升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由于通讯设备和印刷技术的改进,加上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多变,新闻报道的数量大大增加,大型日报每天刊登的新闻稿一般有20至30条,多者在50条以上。

新闻报道的面也相应扩大,开始划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等不同门类,在固定的版面上刊载。新闻报道的体裁也日益增多,既有简明扼要的专电,也有篇幅较长的快讯,既有对某一事件的追踪报道,也有对全局形势的综合分析报道。

除消息外,作为新闻新体裁的夹叙夹议的通讯也开始在报上出现,当时称为“通信”或“纪事”。为了及时获得新闻,不少报纸还建立起了一支专业与业余结合的记者队伍,有的报刊还在外埠聘请通讯员和“特派访员”。

(5)新闻摄影图片的广泛运用

1876年上海《格致汇编》最早刊登铜版镂刻照片,1901年《大陆报》和《万国公报》开始刊出影像逼真的铜版印刷的新闻照片。至此,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新闻手段开始登上了中国报坛。

(6)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

《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庄谐丛录》(后改名为《快活林》)等著名的文艺副刊,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