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答: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由以下要素构成:
(1)传播者
传播者又称信源,是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
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
(3)讯息
讯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4)媒介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邮政系统、电话系统、大众传播系统、互联网络系统,都是现代人常用的媒介。
(5)反馈
反馈是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五种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在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中,它们都是缺一不可的。
2.传播过程的特点。
答: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
传播过程的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序列性
传播过程的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备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人们不能设想传播双方同时向对方发送讯息的情况,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是传播过程序列性的体现。
(3)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除了总体结构以外,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例如传播的传受双方都是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统一体,讯息则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等等。
把握传播过程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探索人类传播活动的规律性。
3.“5W”模式?
答:“5W”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其后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是沿着拉斯韦尔的这条思路形成。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
答:(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包括“5W模式”与“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①“5W”模式。“5W”模式是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的。这一模式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
②“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美国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1949年提出“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该模式描述了电子通信过程。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噪音的概念,对考虑传播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影响具有启发意义。直线模式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到反馈的因素,没有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
(2)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
由美国学者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该模式中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传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这个模式体现了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较适用于人际传播,但在说明大众传播过程方面仍有局限性。
5.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
答:(1)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是指考察具体、单一的传播过程并不能完全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还必须用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看问题。较为有名的系统模式有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和马来兹克的系统模式等。
(2)在系统模式下,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信息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信息系统的本质特点:①每个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联结,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或组织,形成群体和组织传播;③群体和组织传播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关系。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6.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答:(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是战后日本传播学者提出的一种理论,以田中义久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这种理论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体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2)总过程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成三类: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信息交往。信息交往也即是传播,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3)总过程理论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总过程理论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是基于唯物史观的第一个系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