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汉语基本知识及运用

1.1 考点精讲

一、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词

1.古今异义的定义

古今异义就是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已经不同的字词。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2)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4)词义弱化。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现在表示仇恨、怀恨。

(6)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7)名称说法的演变。如:“目”现已换成“眼睛”,“足”现已换成“脚”。

2.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表1-1  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二)多义词

1.多义词的定义

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是一个意思,而在另外一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思,而这些意思又有一定的关联。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现象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的边缘,所以引申为“旁”的意思;“畔”通“叛”,所以又假借为“背叛、叛乱”,“亲戚畔之”中的“畔”,就是假借义。

2.常见的多义词

(1)备bèi

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2)薄bó

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3)策cè

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计谋。“束手无策”

(4)长cháng

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5)次cì

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同上)

(6)当dāng

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将要。“今当远离”(同上)

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抵挡。“锐不可当”

(7)道dào

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道义。“伐无道,诛暴秦”(同上)

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8)度dù

过,越过。“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duó,推测,估计。“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9)发fā

fà,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征发。“发闾左逋戍渔阳”(《陈涉世家》)

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10)分fēn

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11)夫fū

成年男子的通称。“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丈夫。“夫起大呼”(《口技》)

fú,句首发语词,无实义。“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fú,指示代词,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12)固gù

顽固。“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章》)

本来。“人固不能无失”(《弈喻》)

安守,固守。“君子固穷……”(《孔乙己》)

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13)顾gù

回头看,看。“顾野有麦场”(《狼》)

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4)故gù

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论语》)

特意,故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所以,因此。“故克之”(《曹刿论战》)

老朋友。“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5)过guò

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

犯过失。“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二章》)

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16)号háo

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同上)

(17)间jiān

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一会儿。“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

jiàn,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jiàn,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jiàn,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jiàn,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18)将jiàng

将领,名词。“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率领。“上使外将兵”(同上)

jiāng,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石壕吏》)

jiāng,将要。“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

jiāng,搀扶。“出郭相扶将”(《木兰辞》)

(19)临lín

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面对、对着、当着。“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来到、在。“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20)令1ìng

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让,使。“忿恚尉,令辱之”(同上)

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同上)

(21)奇qí

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2)强qiáng

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有余。“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jiāng,通“僵”,僵硬。“项为之强”(《闲情记趣》)

勉强。“不可强以仕”(《墨池记》)

力行。“慕义强仁”(《新书•数宁》)

强悍。“凶强侠气”(《世说新语》)

(23)去qù

离开。“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为学》)

(24)少shǎo

不多。“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shāo,稍微。“宾客意少舒”(《口技》)

不久。“少时,一狼径去”(《狼》)

shào,年轻。“陈涉少时”(《陈涉世家》)

(25)舍shè

旅舍。“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房屋。“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放弃。“便舍船,从口入”(同上)

施舍,shě。“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26)胜shèng

取胜。“弈者胜”(《醉翁亭记》)

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忍受。“高处不胜寒”(《明月几时有》)

(27)食shí

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

(28)书shū

书写。“乃丹书帛日”(《陈涉世家》)

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同上)

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29)属shǔ

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侪、辈。“徒属皆日”(《陈涉世家》)

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zhǔ,连续。“属引凄异”(《三峡》)

(30)数shù

shù,几。“停数日”(《桃花源记》)/“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三)通假字

1.概述

(1)定义

“通”即通用,“假”是借用,“通假”即通用假借,是用读音或字形相同(相近)而意义上没有什么关联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借用的字就是通假字。

(2)来源

大体来说,通假字由两种情况而来。

本来没有这个字,而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代,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均读zhǐ;

本有其字,而作者依据使用习惯或方言用其他的字替代。如“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bèi)通“披”(pī)。

2.常见的通假字

(1)“还”同“旋”,回转。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见”同“现”,表现。如:“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露出,显露。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3)“徧”同“遍”,普遍,遍及。如:“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反”同“返”,回到。如:“及反,市罢。”往返。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归来。如:“出不入兮往不反。”

(5)“惠”同“慧”,聪明。如:“甚矣,汝之不惠。”

(6)“亡”同“无”,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7)“说”同“悦”,高兴。如:“秦王不说。”

(8)“与”同“欤”,吗。如:“轻寡人与?”

(9)“尔”同“耳”,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

(10)“具”同“俱”,都,全。如:“百废具兴。”详细地。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1)“属”同“嘱”,嘱托、托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12)“曾”同“增”,增加。如:“曾益其所不能。”

(13)“拂”同“弼”,辅弼。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14)“女”同“汝”,你,你们。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15)“不”同“否”,吗,表示发问。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与不?”

(16)“内”同“纳”,接纳。如:“毋内诸侯。”;放入。如“内所著披袄中。”

(17)“上”同“尚”,提倡。如:“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18)“生”同“性”,天赋。如:“君子生非异也。”

(19)“被”同“披”,披挂。如:“将军身被坚执锐。”

(20)“钞”同“抄”,抄写。如:“道中手自钞录。”

(21)“厌”同“餍”,满足。如:“暴秦之欲无厌。”

(22)“指”同“旨”,意图、旨趣。如:“卜者,知其指意。”

(23)“有”同“又”,再。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24)“支”同“肢”,肢体。如:“四支僵劲不能动。”

(25)“无”同“毋”,不要。如:“苟富贵,无相忘。”

(26)“畔”同“判”,背叛。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7)“罢”同“疲”,疲惫。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28)“而”同“尔”,你,你的。如:“而翁归,自归汝复算耳。”

(29)“倍”同“背”,背叛,忘记,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0)“阙”同“缺”,缺陷。如:“裨补阙漏。”

(四)古今字

1.古今字的定义

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多项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多项意义的字是“古字”。

2.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1)时间上古今字是历时关系,有先后之别;通假字的二字同时存在,属于共时关系。

(2)字形上古今字以古字为基础,另加意符;通假字的本字与借字之间毫无造字相承关系。

(3)意义上古今字一般是有联系的,是最常见的同源字;通假字只有语音上的联系,意义无瓜葛,如“蚤”和“早”,意义上毫不相干。

3.常见的古今字

(1)反——返,《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2)暴——曝,《汉书·王吉传》):“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

(3)被——披,《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披在身上。

(4)辟——避,《史记·张丞相传》:“高祖尝辟吏。”避:躲避。

(5)辟——僻,《史记·范雎传》):“秦国辟远。”僻:偏僻。

(6)采——彩,《荀子·正论》:“衣被则服五采。”

(7)采——睬,杜荀鹤《登灵山水阁贻钓者》:“未声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8)倡——娼,白行简《李娃传》:“长安之倡女。”

(9)臭——嗅,《荀子·荣辱》):“彼臭之而无嗛于鼻,尝之而甘于口。”

(10)垂——陲,《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垂:边疆。

(11)度——渡,贾谊《治安策》:“是犹度江河亡维楫。”度:渡过,越过。

(12)队——坠,《国语·楚语下》:“自先王莫坠其国。”坠:失掉。

(13)奉——俸,《战国策·赵策四》):“奉厚而无劳。”

(14)阁——搁,《新唐书·刘知几传》:“皆阁笔相视。”

(15)共——供,《史记·扁鹊仓公传》:“适其共养。”

(16)何——荷,《诗经·小雅·无羊》:“何蓑何笠。”荷:背,扛。

(17)介——界,《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

(18)厉——砺,《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

(19)两——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两。”

(20)虏——掳,《三国志·吴书·甘宁传》:“虏其人民而还。”。

(21)冥——溟,《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溟:海。

(22)莫——暮,《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

(23)没——殁,《孟子·滕文公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

(24)内——纳,《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内粟千石,拜爵额一级。”

(25)女——汝,《荀子·议兵》:“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

(26)频——颦,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频蹙厄运。”

(27)齐——脐,《左传·庄公六年》:“后君噬齐。”

(28)取——娶,《史记·吴起传》:“吴起取齐女为妻。”

(29)然——燃,《墨子·备穴》:“以须炉火之然也。”

(30)適——嫡,《汉书·杜钦传》):“此必適妾将有宠。”嫡:旧时指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