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连线与填空

1.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

柴可夫斯基 《三姐妹》

张彦远 《琵琶记》

高则诚 《天鹅湖》

莫奈  《历代名画记》

契诃夫 《日出·印象》

【答案】作家与作品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2.中国盛唐时期的艺术繁荣,史上习称“  ”。

【答案】盛唐之音

【解析】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顶峰,盛唐音乐的繁荣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国势兴盛、经济昌明在音乐文化艺术领域的积极收获,同时也与唐王朝三代最高统治者对音乐文化艺术的特殊偏爱和倡导密切相关。同时盛唐的书法和绘画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涌现出大批的书法家和绘画家,如颜真卿、张旭、柳公权等。

3.话剧《风雪夜归人》的作者是 

【答案】吴祖光

【解析】《风雪夜归人》是吴祖光写于1942年的三幕剧,讲述了京戏名伶魏莲生和官僚宠妾玉春为追求“人应当把自己当人”的理想殒灭的悲剧,尖锐地揭露贫富对立的社会。在这部剧作中,作者首先实现了人物的“陌生化”:魏莲生和玉春是两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戏子”和姨太太两个标签。为了实现人物的“陌生化”,作者对人物进行了多重视角的审视:在陈祥等人的眼中,魏莲生是一个正红得发紫的旦角演员,在红氍毹上的锣鼓声、喝彩声里,颠倒阴阳,倾倒众生;在王新贵的眼中,魏莲生经常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是一件能为自己利用的工具。

4.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兰芳、尚小云、  和荀慧生。

【答案】程砚秋

【解析】“京剧四大名旦”的称谓由沙大风于1921年的《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四大名旦”分别是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程砚秋,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世称“程派”,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玉堂春》等。

5.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提出了“  ”的著名美学观念。

【答案】以美育代宗教

【解析】蔡元培先生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观念。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事物产生敬畏及崇拜,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宗教所憧憬的理想是虚无的,是自我麻醉。与之相反,美育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对现实和万物的鉴赏认知活动,它能促成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以美育代宗教”是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性质和方法等方面的一场革命。

6.德国诗人席勒的著名美学著作是 

【答案】《美育书简》

【解析】《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于1793~1794年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整理而成。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美育书简》一书认为: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是造成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割断了人性内在的联系,造成人性的分裂;游戏的意义和最高社会理想: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就会建立起审美外观的王国,但它“只能在少数卓越出众的人当中找到。”书中关于人性的自我分裂、游戏冲动和审美游戏的观点对后世的艺术理论和美学影响深远。

二、名词解释

1.古典主义

答: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创作方法。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产物,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有: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古典主义强调复古,号召“摹仿自然”,自然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主要描述对象是人性;崇尚理性与理智、排斥感情,讲求共性与规则,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的感情和欲望,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君主专制的利益服务;结构严谨,例如按照“三一律”创作剧本,即故事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情节一致(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时间一致(限于一昼夜之内);采用诗的语言,即把文体和语言分为雅俗两种,粗词俗字不能出现在悲剧中;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

2.写实

答:写实,又称“写实性”,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写实性表现为:忠实于生活本来面貌,把描绘的目光集中在普通人身上。正如别林斯基所指出的,现实主义文学要“忠实于生活的现实性的一切细节、颜色和浓淡色度”,因此,“它的显著特色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如油画《打石工》、话剧《茶馆》、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等,都是根据现实生活塑造的,都以生活的本来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达到了合乎生活本来面貌的真实性。艺术家依照现实本身的逻辑真实地描绘现实,“即使这真实同他个人的喜爱不相符合”,占支配地位的是生活本身的逻辑而不是作者的喜好和愿望。其代表作家作品有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羊脂球》等。

3.表演

答:表演是指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者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再现作品。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对角色塑造的完美化以及性格意义上的出色刻画,其大致分为:影视表演,主要有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电影表演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摄影机前表演情节的艺术,戏剧表演中演员在舞台上可以直接和观众交流;音乐表演,是指借助一定的音乐器材或音乐伴奏而进行的表演;舞蹈表演,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的表演;时装表演,是指设计师、企业或学术团体为提出新的设计主张,引导流行色彩、流行款式,由模特儿穿着时装在舞台、灯光、音乐等条件下所作的表演,分为商业性时装表演和艺术文化性时装表演。

4.神韵

答:神韵,又称“韵”,是指含蓄蕴藉、冲淡清远的艺术风格和境界。神韵以抒写主体审美体验为主,追求生动自然、清奇冲淡、委曲含蓄、耐人寻味的境界,使人能从所写之物中冥观未写之物,从所道之事中默识未道之事,即获得古人常说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意味无穷”的美感。“神韵”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天生化成而无人工造作的痕迹。

5.大象无形

答:“大象无形”是老子提出的美学观点。“大象”原指一切事物的本原,后引申为封建帝王一统天下。“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谈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6.感悟

答:感悟是因有所感触而领悟或醒悟。它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由于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出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和体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或渐渐领悟,或瞬间开悟,它可以使人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感悟的产生,看似是因偶然触发而在无意识当中创造性的发生,实际是建立在艺术家长期艰苦思考的基础之上。

7.游戏说

答: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靡一时。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游戏就是过剩经历的发泄。斯宾塞进一步拓展了席勒的理论,认为游戏与审美的共同特征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去。游戏与艺术虽然有共同的特征,但是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未能科学、全面地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其把“游戏”看做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人类社会所专有。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因此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未能揭示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8.数字艺术

答:数字艺术,又称“数字化的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其作品一般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数字技术手段。数字艺术包括:交互媒体设计,是指以互动媒体为载体的设计。例如以万维网为载体的网页设计、网络游戏设计,以手机为载体的彩信设计、WAP设计、手机游戏设计等;数字影像艺术,包括数字动画、DV电影、数字影视广告和片头等;虚拟现实设计,是指数字博物馆、数字商城这一类虚拟空间设计;新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和材料的纯艺术形式,它与传统美术、雕塑相对应。

9.艺术符号

答:艺术符号是符号学文学批评的术语之一,语出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人论》。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或符号体系”,它是对“人类经验的构造和组织”。艺术符号与日常言语符号的差别不在手段而在目的,前者表现美感,后者表现概念。后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符号”,她认为艺术符号不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是浓缩情感记忆的生命精神。艺术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即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

10.艺术史

答:艺术史是指艺术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是艺术理论的重要任务。艺术发展的规律包括:艺术发展的模式,是指揭示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阐释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联系;艺术发展的动力,是指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阐释艺术作品与社会发展原因的关系。从艺术发展模式上来看,各门艺术呈现出后世艺术对前世艺术不断继承与革新的特点,继承中革新,革新中有继承。从艺术发展动力来看,经济、政治、道德、宗教、科技对艺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经济,往往决定了艺术发展的繁荣与衰败。学习艺术史对了解艺术发展规律有着重要价值,对现代的艺术创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简答

1.简述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答: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而技术则是功能与理性的良好表述,它的不断更新又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多样性。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为例,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艺术创作过程中离不开技术

艺术创作要经过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过程,艺术创作者要将头脑中形成的审美意象(艺术构思)物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传达)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媒介或者工具,这就需要技术的支撑。郑板桥画竹子有个过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倘若没有精湛的绘画技巧,娴熟的笔墨运用,胸中之竹是无法很好的演变为手中之竹的。由此可见技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

(2)技术不能脱离作品的内容和观念而独立存在

再高超的技术也应服从艺术家的审美表达,与艺术家的情感、创意内容相结合,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高超的技术往往与艺术作品本身浑然天成,一味玩弄技巧往往会显得华而不实,显得空洞而缺乏情感,没有生命力。

(3)艺术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训练提高

技能是艺术的表现方式,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加强和提高的。但同样的训练技能不能培养出相同水平的艺术家,天赋也是影响艺术家成就的一个因素,此外还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审美观念的培养等综合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艺术创作离不开技术支撑,但是技术应为艺术创作本身服务,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

2.为什么说艺术需要以情动人?

答:情感性是艺术的审美特征。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情感始终起重要作用。艺术作品需要以情动人,原因在于:

(1)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具有重要作用

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中的动力作用

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因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例如,1995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出动了数千架飞机对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南斯拉夫进行狂轰滥炸,并且丧心病狂地袭击、炸毁了我国驻南大使馆。这激起了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义愤,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在当天仅用三个多小时就创作完成了一幅巨型壁画《格尔尼卡——1999年5月7日午夜》,其中饱含着创作者的眼泪、激情和愤怒,饱含着中国青年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其视觉冲击力、精神震撼力和正义感召力在美国驻华使馆前的示威中充分显示了出来。

情感在艺术欣赏中产生的美感作用

例如高尔基曾谈到他幼时读一部小说时的心情:“我记得,我读福楼拜的《朴素的心》,是在一个圣灵降临节。傍晚,我爬到杂物间的屋顶上念这本书,因为要躲开那些热闹节日的人们。我完全被这小说迷住了,简直变成了聋子、瞎子。……为什么能够使我兴奋到这个田地,我实在难以理会。这里一定藏着不可思议的魔术,有好多次,我想在字里行间找出魔术的秘密,很机械地,像野蛮人所做的一样——我并不是故意夸张——把书面向太阳映照着望。”高尔基所说的“不可思议的魔术”即指美感或审美情感。正是这种审美情感,使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完全迷恋,而感到非常兴奋、满足、陶醉。

(2)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情感是一切艺术都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之一

艺术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中,无不渗透和凝聚着创作主体真挚的情感。在整个审美认识、审美创造以至审美欣赏的过程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因素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

情感是区分艺术形象和非艺术形象的界限之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凝聚着创作主体浓烈的情感。

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艺术作品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欣赏者思想提升,心灵净化。因此艺术要以情动人。

3.如何理解艺术中的“形象大于思想”?

答:(1)“形象大于思想”的内涵

“形象大于思想”,又称“主观思想大于客观思想”,是指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超过了艺术家的主观认识。

(2)“形象大于思想”现象产生的原因

艺术家的主观动机

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就是由“面”到“点”,由“多”到“一”的过程,他要尽量做到以一当十,言有尽而意无穷,寓永恒于一瞬。但艺术家的思想往往又具有局限性,无法预知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作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读者的审美再创造

欣赏主体受欣赏客体制约的同时,又可以主动积极地突破制约,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和“再评价”。艺术欣赏要求欣赏者能够主动积极地体验和想象,做到由一到十、由点到面、由有尽之言到无穷之意。

歌德提倡的“自由大胆”的欣赏、被动中的主动、制约中的能动就是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形象再创造、再评价。它表现在欣赏者不但能够“复现”、领悟和理解艺术形象(与艺术家“相似”或“相近”),而且能够对原有艺术形象进行补充、变动、改造、深化和提高(与艺术家“有所不似”、“有所远”)。

艺术形象本身的特点

艺术形象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它立体地、多向地、多层面地反映生活。虽然艺术家只是从自己感受的特定角度来创造形象,但他们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具有的这种立体性、多向性、多层面性往往比艺术家主观上对现实的把握丰富、深刻、活跃得多。

四、论述

1.什么是艺术思潮?试举出你所熟悉的中外艺术史上任一重要的艺术思潮并对其兴起原因、代表作家作品、主要特点、历史地位进行分析。

答:(1)艺术思潮的内涵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如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等。艺术思潮的产生具有特定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艺术思潮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哲学思潮有密切的关系,还与艺术自身的发展和对艺术思想提出新的要求密切相关。

(2)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内涵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兴起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众多艺术流派和创作主张,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野兽派绘画、新浪潮电影等。西方现代主义的萌芽始于19世纪中叶的象征主义,标志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问世。

兴起原因

a.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和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应运而生。

b.哲学基础

第一,尼采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人的信仰;第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继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之后对人类自身进行了一次最遥远的放逐;第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的革命使人们对传统和理性的怀疑等陷入了精神危机。从而导致人们对社会及自身的重新审视,使传统的重客观、重理性的文化思想蒙上了虚幻的色彩。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强烈地冲击着文艺界,使现代主义作品的主题含有譬喻性等。

代表作家作品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代表作家作品有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勒东的《可溶解的鱼》,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意大利诗人、剧作家马里内蒂编选的《未来主义诗集》等。

主要特点

a.思想内容上的特点

现代派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所表现的是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的深切危机意识和紧迫变革意识。它集中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b.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第一,主观性、内向性是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

它往往侧重于以本能为主导的多变化的内心来反映现实,把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搅拌起来表现,追求的是现实世界挤压之下的心理世界的真实以及心理世界扭曲之下的现实世界的真实。

第二,主题思想的譬喻性、模糊性和多义性

由于现代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心理学等广泛渗入艺术思潮,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注重“对于理智的强调,对于辩证的兴趣,对于悖论逻辑的爱好以及象征、譬喻、寓言等手段的运用。这说明了他们对于作品中一种哲学品性的自觉的追求。

第三,思想方式的“非理性“、主人公的“非英雄化”倾向

第四,艺术作品的结构趋于松散而复杂

随着哲学成分的加重,情节淡化甚至被取消,人物的抽象化、寓意的象征化,很多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思想的载体,追求“较深刻的哲理内涵和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从而启发观众去思考,并且“厌繁求简、返璞归真”。

第五,表现手法上主张“间离”

“间离”即“把人们熟悉的经验陌生化,引起人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这经验”;追求表现的创新,常常使用象征、譬喻、寓言、暗示、无意识、意识流、梦幻、荒诞、悖谬等探索方式和表现手段,从而传递事物背后不可言传的意义。

历史地位

现代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是对传统文学的一个反叛。它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怀疑和揭示,将现代主义逻辑推向了极端。同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这体现了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发展。

2.优秀艺术作品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真善美的统一,试联系当代艺术创作现状讨论真善美的结合情况。

答:(1)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统一

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形象和生动的形式;离不开创造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离不开创造艺术典型。而创造了艺术典型的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真挚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善良,即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真、善、美的统一。

“真”

a.内涵

“真”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文艺上的“真”首先是符合历史的真,即文艺形象的真实性。它具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物理真实、事理真实和情理真实。这三个规定性都由细节真实和本质真实构成。其中情理真实最关键。

b.符合历史的“真”

第一,再现型文艺的“真”

在再现型文艺中,不仅要求文艺作品要符合所反映客体对象的表层形象尺度,具有细节的真实性,而且强调要真实地反映客体对象的内在本质,达到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表现出历史的必然性。文艺的真实要以生活的真实为依据,要通过对现实大量客体对象的典型概括、集中, 在高于个别事物真实的高度上,塑造出鲜明生动和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

第二,写意性文艺的“真”

写意性文艺符合人们心理活动的情理真实,能够真实地再现人的主观世界,从而引起共鸣。

c.情感的真实性

“真”指作家的真情实感,即情感的真实性。古今中外的文艺家在强调真实地反映外部世界时,都十分强调抒发作家的真实感情。如由吴入晋的李密的《陈情表》以情感人、千古传诵。明代的李梦阳针对文人无病呻吟的弊病,发出了“真诗乃在民间”的慨叹。鲁迅先生在要求“全部作品中的真实生活”的同时,要求它们有“跳动着的脉搏,思想和热情”,要求作家要有强烈的爱憎感情。因此,艺术家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是文艺作品基本的要素之一。

“善”

a.内涵

“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本质力量的肯定性实现,是现实对主体所具有的功利性性质。在文艺上体现为主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评价、态度和理想,即主观的倾向性。它是文艺的内在尺度。

b.内容

第一,政治标准

政治标准是社会主义文艺应坚持的首要标准。在我国,文艺只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不能为其他人、其他阶级服务。这是由文艺自身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标准既有其一贯的基本原则,也有不同时期的特定内容。在现阶段,文艺工作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道德标准

道德标准是狭义的“善”的尺度。文艺作品在表现生活、干预生活的同时,总要显示出作家特有的道德观。道德标准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社会主义文艺必须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标准,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和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道德观和个人主义习气,营造健康、文明、高尚的社会新风尚。

“美”

文艺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审美形态。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塑造,充实丰富创造主体。在文艺作品中,不论是社会形态的美,还是自然形态的美,都能得到比普通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的体现。

(2)倡导文艺“真善美”的统一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已经影响到一切人、一切生活领域。作为以人为中心,产生于社会实践中的情感——心理平衡需要的文学艺术自然也不例外。文艺商品化给文艺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从总体上极大地解放了文艺生产力,文艺思潮日趋多元化,文艺作品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则使文艺在某种程度上蜕变成一种特殊的商品,进而边缘化、娱乐化。不少作品为迎合市场的猎艳审丑需要,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格调低下,矫情夸张,内容庸俗,创作手法粗糙,对文艺和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因此,提倡坚持文艺的“真善美”品格极为必要,且刻不容缓。

综上所述,美的尺度就是对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象构思与传达能力高低的评价尺度,是通过意象结构的和谐度与新颖度、意象传达的完美度和奇巧度来实现的。评价一部作品是否优秀,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主要看其能否体现出艺术的认识、生活和思想教育意义,是否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只有坚持文学艺术的真善美品格,才能促进文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