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答案】B

【解析】从教育整个历史发展看,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直觉为主的观察时期;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形成独立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发展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重思辨轻实践经验。A项的自然类比和C项的经验描述属于直觉观察时期;D项的科学实验属于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8题略。

9.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

A.《学会关心》

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

D.《社会与道德教育》

【答案】B

【解析】《生命线》是由麦克菲尔等人编制的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设身处地》《证明规则》《你会怎么办?》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

10.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

A.职业倦怠

B.职业迷茫

C.职业逃避

D.职业道德失范

【答案】A

【解析】职业倦怠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生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答案】D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上述表述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采取最合理的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2.结合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

A.正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答案】A

【解析】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积极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积极地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的作用,对人的成长发展起着消极阻碍的作用。题干所述是教育社会动能的实现,属于正向显性功能。

13.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特有(  )。

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

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

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

【答案】A

【解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个别辅导是一位辅导老师对单个学生进行的辅导;分层教学是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发挥每小组个成员的作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三种教育措施均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不利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行因材施教。

14.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

【答案】D

【解析】西周学校的“六艺”课程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有“大艺”和“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西周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

15.《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

C.“当其可”

D.“盈科而后进”

【答案】D

【解析】“盈科而后进”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流水在前进的过程中,要填满每一个坑,然后才能继续向前。而教学也应当像流水那样,注意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注意学习的知识的连续性,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ABC三项均出自《学记》,“不陵节而施”是指不能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学不躐等”学习不能超越次第,都是阐述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当其可”当其可”是对于及时施教原则的阐述,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

16.汉代实施察举制度,贯彻儒家“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谓“材”是指(  )。

A.经述之才

B.吏治之才

C.辞章之才

D.货殖之才

【答案】B

【解析】“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意思是量度他的才能给他官职,根据他的德行决定他的位置。这里的“材”是吏治之才。这是董仲舒为了克服官吏任用过程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提出的,是对官吏管理和选拔的规定,即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经过考核再加以录用,使学校培养出来的的人才和社会上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任用官员任官唯贤。

17.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  )。

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

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

【答案】A

【解析】唐代中央设有“六学”和“二馆”。“六学”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

18.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

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

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

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

【答案】C

【解析】察举制就是推荐,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科举制是自愿报名、逐级考选的。

19.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认为无须外求,只须明内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  )。

A.孟轲、王守仁

B.孟轲、朱熹

C.荀况、王守仁

D.荀况、朱熹

【答案】A

【解析】孟轲认为良知是人的道德观念和知识是先验和本质的存在,人是一个道德主体。王守仁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荀况、朱熹是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基本观点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0.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  )。

A.武学

B.医学

C.阴阳学

D.社学

【答案】D

【解析】明朝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是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

2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蒙学教材。这类教材在编写上除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

A.联系儿童生活

B.采用韵语形式

C.图文并茂

D.内容生动有趣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蒙学教材,多采用韵语及对偶句式,读来琅琅上口。流传最广的“三、百、千、千”四种蒙学教材,更体现了这一特点。《三字经》,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句叶韵;《千字文》全书千字,四言叶韵,共250句,无一复字;《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易学易记;《千家诗》,无论作品朝代,无论作者何人,无论五言七言,无论绝句律诗,都是句句对仗,平仄准确,读来押韵,听来顺耳。又如《名贤集》,句式对偶整齐 ,有四字为句,五字为句,也有七字为句 ,但句句叶韵;《弟子规》仿三字经》体例,三字成句,句句叶韵。

22.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

【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中开展的文学革命,使文学作品逐渐使用白话文,其中出现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

23.1927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  )。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答案】A

【解析】大学区制是法国教育行政体系中的划区管理体制。1806年,拿破仑设立帝国大学为政府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实即国民教育部),1808年划全国为29个教育行政区,称为“大学区”,其辖境与司法区重合。

24.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

A.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的现实世界的能力

B.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

C.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

D.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

【答案】B

【解析】奥古斯丁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现实世界)。他反对把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轻视自然科学的学习。

25.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根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答案】C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

26.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  )。

A.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

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

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

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

【答案】C

【解析】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卢梭提出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不要选择那种养承认乖戾性情、磨灭人上进心的职业。

27.在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设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前提和基础地位的教育活动是(  )。

A.身体的养育

B.知识的学习

C.德行的塑造

D.礼仪的培养

【答案】A

【解析】洛克认为,绅士需要学习的最需用和最常用的事物体现在身体、德行和学问三个方面。相应的,绅士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洛克把健康教育看成绅士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把它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

28.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十分重视技术教育和专门学校的发展,曾被其喻为“能下金蛋的母鸡”的教育机构是(  )。

A.巴黎机械与化学工艺学校

B.圣苏尔特种军事学校

C.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D.巴黎理工学校

【答案】D

【解析】拿破仑极为重视教师和学者的作用,尊重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对于在大革命处于生死关头创建起来并发挥重大作用的巴黎理工学校,他更有着特殊的感情。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称帝。第二天就在战神广场上亲授理工学校一面旗帜,上写“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当时的领旗人,学校首届毕业生阿拉戈,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一八一四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校学生要求参战。面临灭顶之灾的拿破仑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

29.19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  )。

A.宗教神学知识教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并重

B.贵族子弟与中产阶层子弟同堂学习

C.古典学科与现代科学并行不悖

D.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管理

【答案】C

【解析】19世纪前半期英国的城市学院的课程中除古典语文、宗教与道德外,也开设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商业、现代语等,还聘请著名法律和医生来校教授法律和医学等。

30.教育思想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性,认为天才可能和美德出自茅舍的要比出自宫廷的多得难以计算的法国教育者是(  )。

A.爱尔维修

B.狄德罗

C.拉夏洛泰

D.卢梭

【答案】B

【解析】狄德罗认为“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数目跟宫廷的数目的对比,就如同一万跟一的对比一样,而依照这一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

3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贺拉斯曼关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目的与作用理解的是(  )。

A.社会机器的平衡论

B.社会人才的锻造炉

C.社会差异的复印机

D.社会意识的均衡阀

【答案】C

【解析】贺拉斯曼曾说:“除了人类所创造的其他一切手段以外,教育是人们的情况的伟大均衡阀——它是社会机器的平衡轮。”赫拉斯曼把公立学校看成一个熔炉,从中锤炼出美国社会所需要的形形色色的人才。

32.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日本教育改革领导机构是(  )。

A.中央教育审议会

B.临时教育审议会

C.学生管理局

D.教学局

【答案】B

【解析】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包括:1984年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和1987年文部省成立的“教育改革推进本部”。

33.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是(  )。

A.追求优异

B.生计教育

C.提高效率

D.教育公平

【答案】B

【解析】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教育,它要求以职业教育为中心重新建立教育制度。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生计教育法》,采取实际步骤推行生计教育。它的实施把幼儿园、中小学、大专院校学生以及成人都作为教育对象,中小学阶段是生计教育重点实施阶段,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1~6年级是使学生了解和选择职业阶段;7~10年级为探索和学习阶段;11~12年级是职业决定阶段。

34.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

A.吃一堑,长一智

B.近墨者黑

C.因噎废食

D.温故知新

【答案】B

【解析】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ACD三项都属于迁移。B项,近墨者黑比喻不良的环境和他人对个体发展的不良影响。

35.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题标题与未加相比,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最适宜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A.同化论

B.生成论

C.联想轮

D.图式理论

【答案】D

【解析】图式描述的是具有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识,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题目中给短文加上主题标题就是把杂乱的、没有表面联系的知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标题,属于图式理论。

3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儿童,他们的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这说明儿童已经具备了抽象概括思维的能力,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37.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而学习遭受挫折的学生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能对这种态度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A.认知失调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效果律

D.准备律

【答案】C

【解析】桑代克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效果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38.在上“圆柱体体积计算”这节课时,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测量体积,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测量是(  )。

A.接受学习

B.操作性条件学习

C.发现学习

D.观察学习

【答案】C

【解析】发现学习是一种让学生独立学习自行发现问题,并掌握科学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要求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材料与教师提供的信息,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形成正确的结论与概念。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

39.定性研究区别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

A.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

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

C.研究更多地运用理性思维

D.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

【答案】D

【解析】定性研究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定性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不同事物、现象的意义及特征;而定量研究关注的是有关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40.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1200名学生合住的200间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答案】D

【解析】整群随机抽样,是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划分成群或集体,以群或集体为单位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若干群或集体,作为总体的样本,并对抽中的各群中每一个单位都进行实际调查。题干中的宿舍就是已经划分好的群或集体,题干所述的方法就是从整体200个宿舍中抽取15各宿舍,属于整体随机抽样方法。

41.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价的分类,这属于(  )。

A.外部评价

B.内部评价

C.事实评价

D.价值评价

【答案】A

【解析】外部评价在于评价文献的有效性,它是确定文献效度的工具,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文献是否真实、可靠。文献研究中的内部评价在于评价文献内容的意义和可信程度,强调的是文献内容本身。文献的版式属于外部信息,对其进行鉴别和评价属于外部评价。

42.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  )。

A.与理论的分离

B.实践问题的解决

C.教师的独立研究

D.研究结论的迁移

【答案】B

【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是指针对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

43.某考试将考生考试的最终结果分为及格与不及格,这种测量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答案】B

【解析】定序测量,也称顺序测量或等级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鉴别,如名次、等级。题干中的及格与不及格是等级的评定,属于定序测量。A项,定名测量用来说明数据的属性,如性别、是否党员等;C项,定距测量有相等单位,无绝对0点,可加减,不能乘除,如人的智商、家庭人数等。D项,比率测量有相等单位,有绝对0点,可加减、乘除。如分数、百分比等。

44.下列教育家中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  )。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拉伊

【答案】B

【解析】日记描述法,又称婴儿传记,是一种儿童研究方法,它记录了儿童生长和发展的信息,主要是儿童身上发生的新行为或新事情。一部完整的日记描述往往是一部儿童发展生长史。1774年裴斯泰洛齐首创了日记描述法。

45.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61、94、76、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76

B.78

C.80

D.82

【答案】B

【解析】中位数是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正中间的数。如果是中间是两个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题干中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56、61、72、76、80、87、92、94。中间为76和80,所以中位数是78。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46.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

答:错误。

理由:教育受制于社会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的确定并不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教育受制于社会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宗旨、目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除此之外,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人的因素,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47.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

答:正确。

理由: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是指教育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个别差异性要求对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整体性要求教育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48.认知风格就是认知策略

答:错误。

理由:认知风格就是认知策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模式,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它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认知策略是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简述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教学论,是从进步主义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克伯屈、拉格和康茨等;20世纪50年代后,使改造主义以新的面貌出现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布拉梅尔德。其基本观点如下:

(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改造主义教育家提出,教育的职责就是要设计并实现一种“理想社会”:具有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富裕的经济、发展的教育、繁荣的科学和艺术。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教育应该有一个清楚明白而又切合实际的社会目的,培养一种“社会一致”的精神,通过共同协商而能消除阶级分歧的一致意见,不仅在口头上一致,而且在行动上一致。

(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在改造主义教育家看来,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行为科学,以行为科学为指导。

(4)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在改造主义者看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固然有其价值,但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将其所学运用于社会,此外,学生也可以从社会中学到很多东西。

(5)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基于“社会改造”这个目标,改造主义教育家强调首先应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统一于所谓理想社会这一目标,并把社会问题作为中心。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6)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家反对灌输式的教育和学习,强调教师应该通过民主的讨论、劝说教育,说服学生去“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

50.简述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希伯来教育的共同特征。

答: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希伯来同属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它们的教育发展大致具有以下的特点:

(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2)各国(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总的来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结构相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主要招收奴隶主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被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

(3)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与教育内容的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

(5)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但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

(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过断层期,在此基础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51.简述二战后日本政府颁布的《学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答:战后日本采取了经济兴邦的战略,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学校教育法》由9章108条构成,法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1)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中央文部省权力被削弱,新设教育委员会管理各地学校行政事务。

(2)采用六三三四制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原来的六年义务教育延长到九年。儿童6岁入学,男女儿童教育机会均等,一律实行男女同校制度。小学阶段培养儿童用科学态度观察、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自然现象的能力,正确理解人类相互关系等。小学必须使用经文部大臣审定的教科书或以文部省名义著作的教科书,教科书要符合教育目标的精神。

(3)高级中学以旅行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从设课上看分为单科制和综合制。单科制高中是只设专业的高中,又称职业高中。从时间上看分为全日制和定时制。定时制高中学制有时超过四年,但课程与全日制高中相同,毕业生也可以升大学。

(4)将原来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大学以学术为中心,传授和研究更高深的学问,培养学生研究和实验的能力。大学一般为四年制,医科及口腔科大学为六年制,实行学分制,毕业合格者获学士学位。在大学基础上设研究生院。

此外,《学校教育法》还对教员、校长、教育经费、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幼儿园教育、特殊教育等做了一些规定。

52.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答:(1)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学习的概括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先期学习A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这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2)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加强原理教学

教师要加强对原理的教学,在讲解原理、原则时,要列举最大范围的例子,枚举各种变式,使学生正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强调概括总结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概括化的原理,培养和提高其概括总结的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原则的迁移。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迅速的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原理和规则,又要变化问题,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定时的消极作用。

重视学习策略

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是可教的,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教学生一些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将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实际学习中,老师可以教给学生划线,或画结构图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学习内容。

53.试列举教育实验设计的三种类型,并写出相应的格式。

答:略。

四、分析论述题:54-55小题,每小题45分,共90分。

54.试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

答:(1)生活教育和活教育的含义

生活教育理论的含义

a.“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与生活具有一致性、从属性和改造性。

b.“社会即学校”。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也含有社会的意味。学校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c.“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活教育理论的含义

a.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人”有五方面要求: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

b.课程论。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课程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c.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

(2)生活教育理论和活教育理论的相同点

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

两种理论都打破了学科组织体系,发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而致使教育脱离生活的现象。

a.“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

“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他强烈批判以书本、以文字为中心的“老八股”和“洋八股”教育一书本为中心的做法。强调通过生活来教育,教育与生活要有高度的一致。

b.“活教育”强调以活动为中心

“活教育”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即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联贯性的“五指活动”(“五组活动”)形式:

第一,儿童健康活动(包括卫生、体育、营养等);

第二,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时事等);

第三,儿童科学活动(包括生、数、理、化、地等);

第四,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美、工等);

第五,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等)。

按“五指活动”的设想,儿童活动代替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它追求的是完整的儿童生活。而以“五指”作比喻,是因为这五种活动犹如一只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联的整体。

强调做的重要性

a.“生活即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要点:

第一,“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第二,“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

第三,“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教有学”;

第四,“教学做合一”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b.“活教育”强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陈鹤琴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它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首先,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其次,陈鹤琴看到儿童的“做”往往带有盲目性,因此在鼓励学生积极“做”的同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它们同样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

都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

两者都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都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和“活教育”理论是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其反对以书本为中心,强调做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两种理论的精神至今都未过时,不少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富有启发。

55.请在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做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道题的成绩计分。

.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一样,社会认知理论也很重视发展学生对学习作出自我调节的能力。例如,1993年班杜拉就曾谈到:“正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智慧工具、自我效能、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一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请回答:

(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义。

(2)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点?

(3)从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涉及哪些活动?

答:(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义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包括直接强、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望”,包括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指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

(2)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的有效切入点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和情境条件等。这几个因素也是提升学生自我效能的有效切入点。

直接经验

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它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就要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

替代经验

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要让学生看到榜样的不断成功,由此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言语说服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束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教育者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正确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效能。

情绪的唤起

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要为学生创造合适的紧张氛围,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

(3)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涉及的活动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运用恰当的有效的技能与策略从事和管理学习活动的风格。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观,是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齐默尔曼。社会认知观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涉及的活动包括三个阶段(即计划阶段、操作和意志控制阶段、自我反思阶段)和三个水平(观察水平、模仿水平、自我控制水平)。

三个阶段

a.计划阶段,是指活动之前的准备过程,主要体现为任务分析和自我动机。任务分析包括:目标设定和策略计划。自我调节的个体必须不断调节其目标和策略的选择。

操作和意志阶段,是指注意、意志过程以及努力的阶段,分为自我控制和自我观察两个方面。自我控制涉及自我指导、使用心理意象、集中注意和运用任务策略等,它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努力,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

c.自我反思阶段,是指在努力之后发生的并对个体产生影响的过程。自我反思过程主要包含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包括自我评价和对结果的归因;自我评价则指把自我监控的信息与标准作比较。

当人们以能否达到目标为依据确定是否自我满足时,就确立了自己行为的方向,并产生自我激励。

三个水平

a.观察水平,是指学习者根据对榜样行为的观察,作出推论的技能或策略。研究表明,榜样在解决复杂问题中表现出的坚持性会影响到观察者的坚持性。

b.模仿水平是指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和榜样相似的程度。一般来讲,学习者不可能精确地复制榜样的行为,但他可以模仿榜样的行为风格。反馈和社会强化都能提高观察者的准确度。

c.自我控制水平是指学习者在榜样出现之外的情景中,仍然能够使用已掌握的技能。在这一阶段,学习者注重基本过程而不重视结果,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技能。

.某研究者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调查。

(1)试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2)调查中如何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答:(1)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优缺点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而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又称问题表格法。

a.优点:方便实用,省时,花钱少;由于可以不署名,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本信息资料,收效大;便于整理归类,能做量的统计处理,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b.缺点:如果问卷中的问题不明确或题量过大,或被调查者小合作都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应用范围较广,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还不能深人了解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真实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问卷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编制问卷,选择被试和结果分析。

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a.优点: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

b.缺点: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另外,无法控制被试受主试的种种影响(如角色特点,表情态度,交往方式等)。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

(2)综合利用两种调查方法

在实际调查中可以讲访谈法可以作为问卷法的补充方法,综合运用两者的优缺点。首先运用问卷法的优点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但当问及一些态度题目时,在问卷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可以采用访谈法,更加深入的获得更可靠的资料,以克服问卷法的不足。所以在做调查时,两者的综合使用可以克服对方的优缺点,提高研究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