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美术创作技法与鉴赏
2.1 考纲解读
1.知道美术主要类别和技法理论,了解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2.了解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结果。
3.知道相关技法理论。如:色彩、解剖、透视、材料等知识。
4.了解美术创作(含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5.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2 核心讲义
一、美术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分类方法
(一)美术的基本概念
美术指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塑造可视的艺术形象,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类艺术形式。美术也被称为“造型艺术”或者是“视觉艺术”。
(二)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
1.从美术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
(1)审美性艺术:主要是供人们欣赏的美术形式,如绘画、雕塑、书法等。亦称观赏性艺术或“纯艺术”;
(2)实用性艺术:兼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如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建筑艺术等。
2.从表现形式及作品媒介划分
(1)绘画
①含义
绘画是一种二维的艺术,它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材料(画笔、刻刀、颜料等)在一些平面上(纸张、画布、墙壁、物品的表面等)创造出各种艺术形象。人类原始社会的洞窟壁画、岩画以及彩陶器上绘制的形象就是绘画发展的最早形式。
②分类
由于使用的物质媒介不同,绘画又可以分为油画、中国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铅笔画等。
③两大绘画体系
a.西方绘画体系: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重视写实,重视表现明暗、体积、空间感等能够反映现实视觉经验的因素;
b.东方绘画体系:中国传统绘画重视运用线造型或者通过笔墨的变化来表现形象,不追求对明暗、体积等因素的表现,形象具有平面化的特征。中国画主要包括壁画和卷轴画两大类,从表现手法上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
(2)雕塑
①含义
雕塑是一种三维的、占有一定空问的艺术形态。雕塑就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等手法,创造出各种立体艺术形象的艺术门类。
②分类
从形态上主要分为圆雕、浮雕、透雕三类。
(3)建筑艺术
①含义
建筑艺术是指人类用某些物质材料(石头、木材、砖、钢筋、水泥等),按照特定的审美标准修建或者构筑的居住或者活动的场所。
②表现手段
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筑外观的造型、结构、装饰,内部空间的组织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来体现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特征的。
(4)工艺美术
①含义
工艺美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它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又赋予了物品以审美特性,因而可以说是功能性、工艺性与审美性三者的结合。
②分类
根据工艺美术品的用途不同,可以将工艺美术划分为两大类:
a.生活日用品:以实用为目的,经过审美加工的生活用品,如服饰、器皿、编织等;
b.装饰欣赏品:专供欣赏,没有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如牙雕、玉雕、景泰蓝等。
(5)书法艺术
①含义
书法艺术是在汉字书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强调在用笔用墨、间架结构、章法布局、节奏韵律等方面追求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感,并且以此来表现书写者的情感、气质、品格等精神层面的因素。
②主要书体: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6)现代设计
①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
a.联系:既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功能;
b.区别:现代设计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主要是为了满足现代机械化和批量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艺术创造活动。
②现代设计的三个领域
a.产品设计;
b.环境设计:包括城市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
c.视觉传达设计。
(7)摄影
摄影是科学技术和艺术语言结合的产物,具有纪实性和瞬间性的特点。
3.从视觉形式及认知归类划分
(1)具象美术
①主要特征:艺术家所表现的形象基本上是对现实世界中人或事物的较为客观的反映。
②题材:包括宗教、历史、社会生活、肖像、风景、静物等。
(2)意象美术
主要特征:艺术家的创作出发点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人的情感、主观感受、幻想、梦境等。
(3)抽象美术
①含义
抽象艺术这个概念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领域,它指没有具体形象的表现,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艺术家情感的一种绘画形式。
②代表人物:俄国的康定斯基、荷兰的蒙德里安以及20世纪中期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一些艺术家,如波洛克、罗斯科等。
二、造型原理与色彩知识
(一)造型原理
1.点
点是最简单的造型元素。美术领域中的点,为适应视觉效果的需要,被赋予了位置、形状、大小的概念。
2.线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美术领域中的线为满足造型的视觉需要,同时具备长度与宽度变化。
3.面(形状)
(1)含义
美术领域所使用的点、线、面三大元素中,面是最大的形态、它可在大小、位置、形状、虚实、层次方面变化,是具有最多样外形特征和运用最广泛的造型元素。面的外形可以称之为形状。
(2)面的形态分类
①几何图形:具有简洁、数理性、秩序感的特点。包括三种基本形态:正方形、正圆形、正三角形;
②非几何图形:包括偶然形、不规则形等。
(二)色彩
1.色彩的属性
(1)色彩的三要素
①色相:各种颜色的色彩相貌,通过色彩的名称来体现。如红、橙、黄就是指色相。
②彩度:又称纯度、饱和度。
③明度:不同颜色对比而产生的明暗程度。七种基本色相中,紫色明度最低,黄色最高。
(2)原色与间色、复色
①原色:指红、黄、蓝三种颜色。三原色的特征是,其自身不能由其他色彩的颜料混合而成,但三原色却可以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调配出各种色彩。
②间色:由两个原色混合所产生的颜色被称为间色。
③复色:把原色与一种间色或者间色与间色之间进行混合,所产生的颜色被称为复色。
(3)冷暖色与补色
①补色:位于十二色相环任何一条直径两端的颜色互为补色。
②冷暖色:在十二色相环上,由黄——紫这条直径分割的两个半圆上的色群,一半为冷色群,一半为暖色群。有绿、蓝、紫倾向的色彩,被称作冷色;有黄、橙、红倾向的色彩,被称作暖色。
(4)背景关系
颜色会受其邻近其他颜色的影响。某个固定的颜色可能会因为其旁边颜色的影响而变得看起来更强或更弱。
(5)色彩的情感表达
人的情感变化与色彩的关联极其微妙。在表现情感方面,色彩具有点、线、面所不具有的魅力。
2.艺术家运用色彩的方法
(1)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以使用固有色为主,主要用于儿童绘画、装饰绘画、抽象绘画创作。这种方法与对事物的一些概念性的认识有关系。
(2)象征色彩
象征色彩通常被用来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
(3)写生色彩
写生色彩着重研究物体受周围环境光影响而导致的色彩变化问题,主要用于绘画写生和写实绘画创作。
三、美术技法理论
(一)空间与透视
1.空间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空间指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空间与深度的问题。
2.透视法
(1)含义
指绘画中运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物象立体效果的一种方法。依据人的视觉呈像中的近大远小原理,以视点、消失线和消失点等辅助手段,塑造物象的立体形状。
(2)线性透视的三种类型
①平行透视:是表现三维空间最简单的方法,通常只存在一个消失点,并且视域范围是在60度角之中。对象物的位置,即视点处在与画面平行的状态。
②成角透视:指透视对象物在水平线上会存在着两个消失点,利用这种观测点,可以建构起房屋或其他物体的主体表现形态。成角透视的视域范围仍然以60度角为限。
③倾斜透视:倾斜透视分为三种情形,即物体自身的倾斜面产生的倾斜透视、视点太高产生的俯视倾斜透视、视点太低而产生的仰视倾斜透视。
后两种透视中都有三个消失点,故也称“三点透视”。
平行透视图
成角透视图
三点透视图
(二)男女人体的外观特征
1.女性
女性通常肩膀比男性窄,而骨盆和臀比男性宽。臀部是女性全身最宽部位,宽于肩。臀部前后距离大于男性。臀部的高度小于男性。骨盆向前突出,有更明显的弧线。手臂就全身而言较短。肘的位置就躯干而言较高,而手的位置就大腿而言较高。
2.男性
男性躯干相对于全身来说较短。下肢就全身而言较长。脖子就头而言较短。肩比女性宽。骨盆和臀部比女性窄。臀部前后距离小于女性。臀部高度大于女性。骨盆较垂直,弧线不明显。肩是全身最宽部位,宽于臀。手臂就全身而言较长。肘的位置就躯干而言较低,手的位置就大腿而言较低。
(三)明暗与色彩
1.明暗变化所产生的造型效果与对心理感受的表现
通过对光线照射所带来的明暗效果的表现,艺术家既可以表现事物的结构与体积感,也可以诱发不同的心理感受。
2.不同光线中的色彩变化
光线对物体的色彩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切物象的色彩都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1)各种物象都有它的固有色,以此来区别于其他物象;
(2)可见的任何物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会处于某一具体环境之中,它既受当时光源的影响,又受所在环境光反射的影响,这使任何物象又会以条件色的面貌呈现。
(四)材料与质感
1.质感的含义
质感是指事物表面的肌理特征,不同类型的材料表面的质感也是不同的。
2.质感的分类
(1)真实质感:指客观现实中具体存在的物质表面质地,它能够通过触觉被感受到。真实质感可分为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2)模拟质感:画家运用特定美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对真实质感进行细微刻画创造出来的视觉质地效果,并可以通过视觉被感受到,比如粗糙和光滑等。
3.运用不同质感来激发不同的心理感受
四、美术与设计的创造
(一)创作主体
1.美术家
(1)美术家是指掌握了某种美术专业技能,专门从事美术创作活动的人。
(1)美术家的艺术生命在于不断地创造,而创造的根本条件在于其深厚的修养。
(3)美术家的修养包括艺术天赋与专业技能,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文化素养和生活体验等。
2.设计师
(1)设计师是专门从事设计活动的专业人才。
(2)设计师的设计活动更多地受到社会需求的限制,要体现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3)设计师除了必须具有审美意识、艺术造型技能之外,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技术素养与相关知识。设计师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也十分重要。
(二)创作过程
1.美术的创作
(1)美术创作要经过美术家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是一种复杂而又艰苦的精神生产活动。
(2)美术创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具体化、形象化。
(3)美术创作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者是美术创作中的观察和构思阶段,后者是美术创作中的传达阶段。
(4)美术的观察、构思和传达过程要互相结合、反复进行的。
(5)美术中的创造即是运用新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方法表达出新的艺术思想和情感。
(6)从美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创作方法包括西方的古典主义创作方法、自然主义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等。
2.设计的创意
设计的创意过程大致分为四个过程:
(1)准备阶段:进行市场调查,搜集资料;
(2)展开阶段: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分析问题,提出设计概念与设计构思;
(3)深入阶段:对设计方案具体化和不断优化的过程;
(4)作品制作阶段:设计的完成。
上述过程可归纳为:需求——创意——概念——视觉——工程——实物——产品——商业这几个阶段。
(三)创作结果
1.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包括两个要素,即内容和形式。
(1)内容
内容是作品中的客观现实及作者对其认识评价的统一体。它既包括客观因素,又包括主观因素,而且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内容的具体构成因素,包括主题和题材。
①主题:又称“主题思想”,即美术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②题材:美术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体现主题思想的一定社会、历史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2)形式
形式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就是用以显现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结构和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
2.设计产品
设计产品主要有三类,分别对应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三个领域。
(1)视觉传达设计
主要是运用一定的视觉符号来传递某种信息,并且这些符号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并且使人能够记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由于其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包括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包装设计等不同形式。.
(2)产品设计
主要是指对人们所使用的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经济、美观、实用的产品。其作品形式包括家具设计、服饰和纺织品设计、家电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
(3)环境艺术设计
指对人们所生活的室内、室外空间进行设计,使之能够达到提高人们居住和生活质量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涉及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领域。
五、美术的社会价值
(一)美术的认识功能
1.美术的认识功能体现在美术作品所描写的对象上
美术往往通过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欣赏者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2.美术的认识功能体现在美术这种特殊的描写方式上
(1)美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会因此而有可能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人认识的对象。
(2)美术作品的形式,比如风格样式、结构特征等也可成为人们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主体精神面貌的依据。
(二)美术的教育功能
1.美术之所以能产生教育作用,是因为美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反映现实,而且对现实生活作出评价,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体验和感受。
2.美术的教育功能在不同的美术种类和形态中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我们应该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美术的教育功能。
3.从整体和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伦理态度。这种态度包括对生命的崇敬,对苦难的同情,对罪恶的愤慨。
(三)美术的审美功能
1.在美术的认识、教育功能中,实际上已包含着审美的作用。
2.从美术作品的形式角度看,美术的审美功能体现在不同的美术形态中。
六、美术鉴赏的方法
(一)形式鉴赏
形式鉴赏是针对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要素进行的一种鉴赏方式。构成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包括线条、色彩、构图、形体、比例等,分析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运用了哪些形式要素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形式要素,有助于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社会学鉴赏
社会学鉴赏就是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某种美术风格的形成或某一美术作品的出现等问题是受哪些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造成的。
(三)比较鉴赏
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较鉴赏法既有其自己的特点,也是对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