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模块二 核心讲义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

第1章 信息技术专业基础知识

1.1 考纲解读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1.2 核心讲义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与客观性;

载体依附性;

价值性;

时效性;

共享性;

真伪性。

2.信息技术的含义

(1)信息技术的概念

就技术的本质意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具体而言,信息技术被定义为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2)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感测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和智能技术;

控制技术。

(二)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发展史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三)信息技术教育及相关概念

1.信息化

信息化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2.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2)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可以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3)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3.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4.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虚拟教育

虚拟教育包含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给学生的课件、教室和学校。信息技术虚拟教育所涉及的就是信息技术本身的主题。

2.机器人教育

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二、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伦理道德、法律法规

(一)信息危机

1.信息污染

(1)互联网上充斥了宣扬色情、暴力信息的网站。

(2)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垃圾遍地都是,人们容易受到消极信息的侵蚀。

(3)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网络进行文化渗透意识形态入侵。

2.信息滥用

(1)网络成瘾,不利于自身人格完善,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2)侵犯版权,缺少知识产权或版权意识。

(3)攻击心理,借助网络的虚拟性,不负责任地攻击他人,造谣诽谤,恶语中伤。

3.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涉及物理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三个层面。即“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二)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1.计算机病毒

(1)概念

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特点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具有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可触发性、不可预见性及寄生性等特点。

(3)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盗版光盘和软盘等。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安装知名厂家的正版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

(2)经常将硬盘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

(3)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浏览不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

(4)不要轻易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移动磁盘,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杀毒处理。

(5)使用复杂的密码。

(6)计算机发现病毒或异常时,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立刻断网,以防止计算机受到更多的感染,或者成为传播源,再次感染其他计算机,然后马上进行杀毒。

(7)了解一些计算机病毒知识,并关注各种媒体提供的最新病毒报告和病毒发作预告,以及时做好预防措施,使自己的计算机免受病毒破坏。

(三)计算机黑客问题

黑客是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人;其常用的攻击手段包括后门程序、信息炸弹、拒绝服务攻击和网络监听等。对黑客的防范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装网络防火墙,关闭一些不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端口

2.选用安全的密码

3.实施存取控制

4.定期分析系统日志

(四)计算机知识产权问题

1.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的创造性劳动所产生的权利。

2.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包括两个方面:工业产权和著作权。

3.特点

知识产权的最主要特点是专有性。除非权利人同意或法律的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权利。

4.相关条例、法规

(1)我国政府于l991年6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未经他人(著作人)同意随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2)我国政府于2001年颁布了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即计算机软件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可以随便复制、盗版。

(3)我国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办法》、《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和《有效保护计算机实施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

(五)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1.尊重并维护个人和他人的隐私信息

2.使用合法软件,抵制非法、盗版软件

3.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

(六)中小学信息伦理道德与网络使用规范

1.信息伦理道德

(1)“信息伦理道德”,指“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借助现代技术发布、传播、获取、开发利用信息的各种道德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2)我国有研究者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认为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为集体、祖国与人类社会造福。

遵守信息法律法规。

抵制不良信息。

批评与抵制不道德的信息行为。

不损害他人利益。

不随意发布信息。

培养合作精神。

倡导道德自律。

2.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2)培养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3)树立信息化社会中健康的艺术审美观和价值观。

(七)信息技术教师应了解的信息法律法规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