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会计报表与现金流量[视频讲解]
2.1 复习笔记
会计报表与现金流量分析是公司理财决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据。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值得注意的是,懂得如何确定现金流量有助于财务管理人员更好地制定决策。
1.资产负债表编制
资产负债表指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和描述的内容在会计上的准确表述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中,所有者权益被定义为企业资产与负债之差。原则上,所有者权益是指股东在企业清偿债务以后所拥有的剩余权益。分析资产负债表时,财务管理人员应注意三个问题:会计流动性、债务与权益、市价与成本。“会计流动性”指资产变现的方便与快捷程度;“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在规定的期限内偿付有关债务的责任;“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剩余资产的索取权;“市价”是指有意愿的买者与卖者在资产交易中所达成的价格。
2.损益表
损益表亦称“利润表”或“收益表”,是指反映一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把一定期间的收入与相关的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利润的会计定义等式为:
收入-费用=利润
分析损益表时,财务管理人员应注意的问题是:公认会计准则、非现金项目、时间和成本。按公认会计准则中配比原则的要求,收入应与费用相配比。在损益表上,与收入相配比的费用中有些属于非现金项目,并不影响现金流量,比如折旧和递延税款。通常把未来的时间分为“短期”和“长期”。财务会计人员对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不作区分,而通常将费用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3.净营运资本
净营运资本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当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时,净营运资本为正,净营运资本变动额等于两个年度净营运资本的差额。
4.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法定会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说明了现金及其等价物是如何发生变动的。资产的现金流量(由企业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即从企业的营业活动中得到的现金流量)CF(A),一定等于负债的现金流量(流向企业债权人的现金流量)CF(B)加上所有者权益的现金流量(流向权益投资者的现金流量)CF(S):
CF(A)≡CF(B)+CF(S)
确定企业现金流量的第一步是计算“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性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包括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引起的现金流量。企业现金流量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固定资产的变动额。通常把企业的总现金流出分成两个部分:向债权人支付的现金流量和向股东支付的现金流量。发行新债是现金流量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通常把现金流量划分为几种类型。“经营性现金流量”等于息税前利润加上折旧减去税金,它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包括资本性支出和净营运资本支出。经营性现金流量通常为正,当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长期为负时,表明该企业已陷入困境,因为其经营活动的现金入不敷出。“企业总现金流量”是经过资本性支出和净营运资本支出调整后的现金流量,它有时为负。当企业以较高的增长率成长时,用于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支出就可能大于来自销售的现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