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复旦、武大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34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能力D卷

一、辨析题(共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是“由私人集合的公众领域”,因此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来分析大众传媒是不恰当的。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答: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分析大众传媒是否恰当,需要具体分析。

(1)公共领域的概念

公共领域是指一种概念上的、存在于社会中的“空间”,这种空间位于私人生活领域以及倡导自身目标(有时也是公共的)的机构与组织之外。在这个空间中,导致民意形成的公共联系和公共辩论是存在的,这些又可以导致政治运动和政党的形成,以监督私人利益。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对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出版《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其核心概念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此后,公共领域成为欧洲主流政治话语的一部分,欧美各国学者的专题性著作和论文层出不穷,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受到高度审视。现在,媒介可能是公共领域的主要机构,而公共领域的品质则有赖于媒介的品质而定。从极端方面看,特定的媒介结构倾向,包括集中、商业化与全球化,都会对公共领域产生危害。

(2)大众传媒的概念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这两类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传播工具,因而报纸有许多优点。

(3)如何用公共领域的概念分析大众传媒

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公共领域是指国家与社会的交叉、居间、过渡区域,大众传媒是国家与社会的连接渠道,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关键性节点,因此要理解公共领域与传媒的关系,必然要从特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着眼。在公共领域的问题上,媒体一方面处于公共舆论形成的关键位置,与民主参与、社会表达、政治合法性问题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传媒作为公共领域的建制性因素,媒体报道什么,怎么报道,不报道什么,遮蔽什么,都是与国家与社会关系、阶级和权力关系相互构建的结果。

大众传媒不是一个可以单独抽离出来的中性系统,相反它是国家意识形态构建的重要机制,是各种社会力量彰显和博弈的场域。特别是在当今,传播媒介作为权力的核心矢量和重要的社会抗争场域的角色越来越难以回避。而且传播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行为,不应陷入某种狭隘的“传播本质主义”和“媒体中心论”,在分析传播现象和实践时不应忽视权力问题和淡化社会历史背景。

中国传媒研究热衷于从传播技术、传播形态的角度探讨中国互联网的公共领域建构意义,甚至宣称可以重构哈贝马斯所说的已然消解了的公共领域,这种研究的潜在动机是把网络看作与传统媒介绝然异质的管道,并寄予中国公共领域在此实现的希望。其研究立场是把西方的“公共领域”分析范畴脸谱化、去历史化、去政治化地简单套用于中国现实,陷入一种所谓“中国也有”的情结,其后果是回避了公共领域理论所意涵的国家—社会相互构建的核心问题,背离了哈贝马斯论述所提示的国家—社会关系分析路径,从而在本质上架空了公共领域理论,削弱了公共领域概念对中国传媒现实的解释力。

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传媒研究和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研究一样,在连接西方理论和中国语境时都必须首先辨明中西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并以此为前提去辨明西方概念借鉴公共领域理论所提示的从一种国家—社会动态变迁分析的路径去理解中国的媒体实践与政治社会的关系。

因此,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用来分析大众传媒的。但是要注意方法和论证过程。最根本地是要运用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把传媒研究视为综合性学术行为,建立一种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的研究路径,发展一个整体性的理论架构,使不同层次的大众传播过程彼此相关,使它们彼此与社会结构、社会进程的诸多面向关联起来,从而形成对传媒与国家、社会关系的充分认识。

2.美媒介生态学家认为,媒介改变了思想和社会组织模式。因此传媒技术的改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媒介的本质,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答:传媒生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传媒内部与外部各要素及其关系的总和。传媒生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市场因素、管理因素、生产因素等。而技术因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从40年代末起,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从美国发源,然后迅速扩展到西欧、日本、大洋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涉及到科学技术各个重要领域和国民经济的一切重要部门。

(1)技术改变了传媒社会组织模式

技术因素使得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发生了不定期、不定向的互换,从而使得传受的角色出现融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至30年代的传播理论中,“魔弹论”或是“皮下注射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能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在这种观点中,新闻专业人员拥有着绝对的垄断地位,每一条见诸报纸上的新闻都有着不容怀疑的权威力量,读者或受众与传播者的互动只能从读者来信、热线电话中得到体现,甚至这种为数不多的小小的交流也是掌控在专业传播者的手中。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报纸这一种媒介可以让受众表达自己的意见。除了后来出现的广播、电视以外,数字化的出现,无疑是所有处于信息传播不平衡状况中的受众的盛大狂欢。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是这样一种情况:网络媒体披露新闻,传统媒体再深入跟进报道,在这种情况下,传播者就是原本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而这里的受众却是传统媒体中专业的传播人员。

这种传受角色的互换无疑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有益改变,同时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角色逐渐融合也是推动民主前进的一大步伐。专业新闻工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专门从事传播活动的主体,不仅仅因为他们掌握了媒介技术,还因为他们往往经过相应专业培训,获得有新闻采写编辑等方面的业务技能和经验,另外,专业新闻从业者已经得到的在采访、报道、传递和新闻批评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社会赋权也是其成为专业传播者的原因之一。而这一切却并不是每一位普通公众都能够拥有的。因此,对数字时代的公众来说,在技术上取得与专业传播者的平等可能相对容易,但是,要想取得与传统媒体同样的社会赋权和完全的平等权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2)技术改变了传媒的形式

技术因素使得传播媒介的单一属性发生变化,技术发展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新媒体的出现。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美国的《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里的新媒体必定是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媒介融合的一种体现。媒介的生态不再是单一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因为技术发展的因素各种媒介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多种媒介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报网合一、视网合一、手机报、流媒体。

技术因素消弭了媒介的介质边界,当然最得益的还是社会公众,公众从不同信源得到了不同的信息,放在一起分析比较,即使真相被隐藏,受众也能更近距离地窥视真相。但是这里有一点令人担心。随着技术的发展,是否可能导致某种媒介形式的消失。2009年3月16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西雅图邮报》发行人罗杰·奥格尔斯比向工作人员宣布将在17日发行最后一期纸质报纸。当日,赫斯特公司宣布旗下的《西雅图邮报》脱离纸媒,完全转变成电子报纸。这是首个彻底脱离纸媒的大型美国报纸。

近些年,美国报界广告收入持续下滑,广告商更愿意向费用低廉的网络传媒进军,而自去年以来的经济衰退更是令报纸广告营销举步维艰。因为网络传媒的受众广、成本低等特点,广告这个众多报纸赖以生存的经费来源已经将目光转向了网络传媒。我们也不知道在十年后,二十年后,五十年后,纸媒是否会成为技术发展、数字化崛起的牺牲品,完全消失。

(3)技术没有改变传媒的本质

虽然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媒体的全面挑战,但是就目前而言传统媒体还是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无论是从受众的接受习惯还是传统媒体长久以来的社会权威而言,新媒体都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取代传统媒体,更加可能出现的情况不同媒介的相互融合,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谋求共存的解决之道。

技术再怎么发展,期望受众与传播者站在完全平等的地位是不切实际的,特别是就中国现阶段的民主平等发展程度而言,单凭技术因素是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中的众多不平等现象的。不仅仅报纸和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就是现在较为自由的网络也存在网管、电子警察之类的特殊职位。受众虽然可以直接参与传播、拥有成为传播者的技术可能,但是传媒生态中专业的传播者还是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信息传播的不平等现象还是会长期存在。

二、论述题(共1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请从国际传播的视角论述如何在国际舆论中竖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答: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对近年来国际主流媒体涉华报导和主要民调机构研究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际舆论对中国形象的描绘开始出现“两分法”的发展趋势。但从总体上讲,中国要建立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要在国际社会形成自己道义上的感召力和形象上的亲和力,任务还相当艰巨。下面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环保等领域加以介绍。

(1)在政治民主与政治制度方面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代中国人外争独立、内争民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至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摸索形成了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西方媒体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中国的发展模式,承认中国存在某种“中式民主”。西方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发展道路引起了世界关注,得到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拥护;承认中国近30年来年均10%的经济增长及在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使“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视为“华盛顿共识”和“西方模式”的替代品。

国际媒体注意到,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居住在他们想居住的地方,出国旅行的人数不断增加,财产权得到更多法律保护,人们可以利用手机和互联网进行通信联络或寻找信息。民调显示,中国民众各个方面的满意度都较高。

舆论也肯定近十年来中国在引入大陆法系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称尽管该进程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然而发展趋势令人鼓舞。中国正进一步开展“司法改革”,缓解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西媒也承认,中国虽与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分歧明显,但在外交和贸易活动中,能把意识形态放在一边,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不要求其他国家实施内部改革。

(2)在经济发展及成就方面

国际舆论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外国媒体密集报道中国经济总量、外汇储备、引进外资、对外投资等方面的相关数据。中国GDP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部分媒体也注意到中国GDP人均水平落后。2010年8月,美国《新闻周刊》推出的“全球最好国家排名”中,中国名列第59,处于中下游位置。西方媒体热衷于渲染中国经济在全球“快速扩张”,抢占别国市场。2009年,中国以12016亿美元的出口总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到2016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贸易国。

西方媒体还影射中国的经济发展威胁到了西方经济体系。称来自中国的大量出口对发达国家本地工业形成了冲击。称中国进行不公平竞争,完全依靠大规模剥削劳动力才得以延续,由此造成了大量“现代奴隶”。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币值被低估应为西方贸易逆差、失业等问题负责。

(3)在军事实力方面

“中国军事威胁”在西方舆论中影响颇广。西媒称中国对外公开的军费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除公布的预算之外还包括相当数额的军事相关经费。美欧的军事机构普遍认为,这种“隐形的国防开支”相当于已公布数字的1.5至3倍。“中国军事威胁加剧”被认为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东移的重要动因之一。日本媒体特别强调,中国空军实力增长速度在亚洲国家中最为突出,而海军正从“近海防卫”向“远海防卫”转变。中国的“太空战略”也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的航天活动被指责为“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2007年中国击毁废弃在轨卫星的外空试验引发诸多非议。欧盟认为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含军事用途,考虑停止在伽利略卫星导航项目上与中国合作。且网络成为新的“战场”,美担心中国利用美“网络软肋”挑战其信息优势和对战场的控制权。

在炒作“中国军事威胁”的同时,部分媒体也提出了关于中国军事实力和军事透明度的相对客观的看法。认为中国军力尽管获得了长足进展,但面临发展瓶颈,尚未达到可与美国抗衡的地步。中国军队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装备来源单一,俄罗斯几乎是中国唯一的武器供应国。中国在增加军事信息透明度、同其他国家军方增强联系方面有所进步。例如,中国开放国防部网站的举措得到西方媒体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4)在科学技术及综合水平方面

西方特别关注中国在航天、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西方媒体大量报道中国2003年的首次载人飞行、2005年的第二次载人飞行和2008年的“太空行走”,称中国在航天领域实现了欧洲尚未实现的目标。2011年11月中国进行的飞船与目标飞行器的首次交会对接,西方认为这一突破使中国在建立有驻留人员的长期空间设施方面向俄罗斯和美国又靠近了一步,为中国在2020年前建立一个60吨的轨道综合设施打下基础。中国的外空计划正在高密度发展。中国正在海南岛文昌市附近建造第四个航天发射场,而这里恰巧是中国庞大的海军力量发展的重点地区。中国现在使用的三个发射中心都在内陆。海南的发射场将是中国的首个沿海发射场,有助于中国在全球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上攫取更大的份额。

与此同时,国际媒体也强调,中国科技综合水平与西方还存在相当大差距。中国在知识、经验和技术基础等方面尚不足以实现突破,短期内无法赶上西方,也不能摆脱技术上对西方的依赖。在很多领域,中国甚至还无法与包括印度在内的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5)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历来备受诟病。外媒称中国的自然资源被野蛮利用。中国工业生产比发达国家的水电消耗高,危害性最大的工业生产基本上没有配备清洁系统,每年工业废水排放超过300亿立方米。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倒数第二,半数大城市出现水荒,经济每年因此损失112亿美元,地下水资源已基本耗尽。中国空气污染严重,肺癌发病率位居世界前列。

西媒称中国环保发展前景堪忧。为保证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当前尚未完成的城市化,并考虑到较大的贫困人口比例,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无法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实现工业全面转用更高技术或环保设备。西方还指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没有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相应责任。西方批评中国提出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指责中国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阻挠通过相关方案,是“挟持会议的国家之一”。

但西方媒体也注意到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2009年,世界银行委托“世界公众舆论”网站对15个国家13518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个国家的多数受调者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接受相当于其人均GDP的能源和其他货物的提价;6个国家愿意接受1.0%的提价幅度,其中,中国表示同意的受调者比例最高,达68%。

(6)在软实力方面

西方媒体普遍认为,中国影响力上升但尚未承担应有责任。美欧多家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年度报告《跨大西洋趋势2010》指出,只有20%以下的美欧受调者认为,中国在处理国际危机、减贫、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53%的美国人承认与中国有共同利益,可以与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进行合作,但高达63%的欧洲受调者认为中欧之间存在价值观差异,无法进行国际合作。

西方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在增强,但改善形象作用有限。外媒还注意到,中国运用“软实力”尚面临一系列问题: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套综合与连贯的国家软实力战略,其软实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临时采取和反应性的,用以反驳“中国威胁论”和改善中国在国外的形象。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正面形象的建立与实力上升和国际影响力扩大不成正比。西方国家对华好感度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的发展成就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和贡献也越来越大,但在当前的国际舆论中,对中国形象的塑造负面仍多于正面。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应进一步重视国际舆论,在处理好国内事务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国际形象的塑造,加大公共外交力度,让世界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

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

1.2013年10月16日,在美国ABC电视网一档脱口秀节目中,一名美国儿童说要“杀光中国人”,节目主持人基梅尔对此进行了调侃。此举引发在美华人强烈抗议,并在全美爆发大规模华人示威抗议活动。在美华人在白宫请愿网发起请愿,请求停播这档节目并要求ABC正式道歉。请愿书在11月6日收集到了10万份签名。美国广播公司已就此事正式公开道歉,承诺将永久清除该内容,并永久取消发布辱华言论的节目环节。

请从媒介伦理的角度分析该节目为何会引发全球华人的抗议,以及大众传媒应该如何实现自律与他律。

答:媒体伦理,又称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媒体伦理的本质特征是媒体伦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最终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媒体伦理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媒体伦理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童言无忌。从一名6岁儿童口里说出的话,我们不必计较,但媒体就不同了。作为社会公器,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将会产生社会影响,尤其这是一个老少咸宜的节目。

(1)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就当今全球的媒体环境来看,媒体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并不乐观,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体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中间选择了前者。市场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但这并不能作为媒体忽略社会公益、埋头营利的理由。尤其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21世纪,大众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同时媒体自身的发展也要求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

其实,并不是不娱乐的节目就一定没有收视率和市场,不娱乐的内容就一定没有好的经济效益。在当下娱乐至上的大环境下,有内涵、健康向上的内容广泛缺失,这些也正是受众所急切渴望的,各大媒体如果能在这方面做长期的积累和打造,一定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大众传媒的社会伦理

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传播中占据有利地位,除了在媒介技术上不断更新、在媒介内容上扩大国家话语权之外,还要加强媒介伦理观,对外树立良好的媒介国家形象。因此,在国际传播中倡导媒介伦理的理性回归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各种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媒体应强化媒介伦理观,为受众营造理性的舆情环境,以促进国际关系向良性发展。由此可见,大众传媒,特别是在国际传播问题中应该特别注重媒介伦理的重视。美国这档脱口秀节目的观众不仅仅是美国人自己,还有众多华人观众。这无形当中加深了两国人民对敏感话题议论,不利于国际间友好关系的建立。从新闻伦理角度上讲,也是极不尊重人权的行为。

西方媒体强调媒介自由,但是这不能成为不遵守媒介力伦理的借口。当以及媒介从业人员在其媒介行为中对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的认识与抉择等问题的学科。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是,传媒伦理也试图界定那些构成价值与生活规范的,被作为个体、群体或文化共同体的人们所共同认可的原则性的内容。传媒自由主义与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是传媒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伦理理念。

(3)大众传媒如何自律

首先,大众传媒行业组织和媒体自身必须建立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自律规则。当前,大众传媒自律效果欠佳与自律规则的模糊、空泛有直接关系。大众传媒自律规则既需要客观和可量化的标准,也需要依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对相应规则进行细化。同时,必须制定明确可行的奖惩方式,既要借助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又要借助于公众的力量来监督大众传媒的自律,强化大众传媒自律的效果。

其次,必须建立公正独立并具有执行能力的大众传媒自律机构。大众传媒自律机构应独立于媒体和政府机构,避免政府机构和利益团体的干扰。自律机构的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够准确、科学地评估新闻传播行为。同时,大众传媒自律机构的工作必须接受社会监督,让公众参与监督,增加透明度,以避免机构的不作为和不公正。在网络时代,大众传媒的自律显然不能沿用传统的媒体自律方式,自律机构需要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准确和科学地跟踪、评估、监督和制裁媒体违规行为。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必须重视大众传媒的队伍建设。大众传媒的工作最终还是要由全体新闻工作者共同完成,大众传媒的社会形象也需要由全体新闻工作者共同塑造。大众传媒的诚信度和公信力,要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来建设。当前,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新闻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和技术的培养,忽视对专业理念和新闻伦理的教育。正如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所说,“今天大众传播事业所加于大学新闻学院的影响力量,不是要他们变成职业化,而是要将其专业化。”

2.2013年6月11日,在第19届上海电视节开幕论坛“产业融合下媒体新发展”上,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焕斌做了“开放创新突破困局”的发言。在发言中他认为“内容创新是目前电视台的发展掣肘。”他指出“现在的节目制作已经陷入一个循环:从外面找模式,最后再印证模式的效果。”并认为这是“目前内容创新上感到的最大危机。”

请问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面对哪些新变化,又会遭遇哪些新机遇?大众媒介组织应该对此做出什么样的结构调整以突破困局?

答: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1)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变化

时效性不足。在媒介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报纸携带较为便捷,因而成为了人们最热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然而在媒介融合的今天,报纸的传播速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获取时效性的要求,而携带同样方便的手机、PAD等新媒体则以其及时的信息发布满足了受众对于时效性的高要求,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传统报纸在传播内容时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排版、印刷等制作,而新媒体几乎可以使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信息,其信息的发布速度远远快于传统报纸。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传统报纸的报道显得更为滞后。这样便使一些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放弃了传统报纸,改而使用新兴媒体来获取更新更快的消息。传统报纸的受众老龄化以及受众流失现象日益突出。

互动性不足。传统报纸的最大特点就是单向传播,虽然也有些报纸开办了读者来信互动的版块,但是当新媒体出现后,这样的互动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网络平台的出现、手机短信的简便等形式,都为受众提供了互动的场所。一些网站的论坛以及当下流行的微博,更使得受众可以对某一事件第一时间进行评论、抒发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同时受众也可以成为一名草根记者,对某一事件进行报道。相比报纸的读者来信互动来说,这样的互动模式受众更容易接受,也更为方便。由此可见,传统报纸在与受众的互动环节上处于劣势。同时,由于传统报纸是单向传播的模式,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无论好坏、感兴趣与否都只能是一味的接收信息,而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信息传播改变了单向传播的局面,受众面对信息时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信息量以及趣味性不足。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每天发布的海量信息相比,传统报纸则由于版面以及出版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传播信息数量方面望尘莫及。同时,传统报纸的版块设置大都以时政、民生、经济、娱乐、体育等为主,传播内容的局限同时也使其趣味性略显不足,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传播的海量信息则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各行各业,并且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如视频、图片等,这样以来其趣味性与可读性均强于传统报纸。

(2)传统媒体面临的新机遇

不可否认媒介融合所建构的新兴传媒环境带给受众许多传统报纸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我国目前的媒介环境正处于媒介融合的起步阶段,媒介融合的准则框架等都较为混乱,因此,新媒体所建构的传媒环境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同样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小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正是传统报纸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可以把握的机遇所在。

新媒体对信息的真实性把关不足。新媒体给公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然而部分人为了获取点击率以及出名等目的,发布大量虚假不实的信息,使得新媒体海量信息库内充斥着诸多不真实的信息,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影响受众的思辨能力。而传统报纸发布的信息都会经过采、写、编、评等环节,最后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信息都是经过许多媒体人审核、把关的信息,是有着正确舆论导向的信息,因此在公信力方面,传统报纸相比新媒体更为可信可取。

新媒体对新闻报道的深度不足。新媒体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时效性的要求,这必然导致其提供给受众的信息比较肤浅,新闻报道的深度明显不足。传统报纸有着长久发展形成的报道模式以及文化底蕴,同时也必然会拥有一支优秀的采编队伍,对某一新闻会进行跟踪报道,挖掘新闻表象背后的真相。因此在报道深度方面,传统报纸更胜一筹。

(3)大众媒介应如何面对

与新媒体合作。纵观传媒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不可能完全取代某一种传统媒体,传统报纸亦是如此。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变迁,传统报纸仍然会拥有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因此所谓的“报纸消亡论”未必会实现。但是,传统媒体面对全新的传播环境,如若不改变自己的发展模式,其发展的空间势必会逐步缩小。面对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传统报纸也应顺应发展的步伐,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使自身能更好的得到发展。传统报纸可以与网络媒体合作开办自己的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打造自身在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力、树立品牌、提高价值。这样既可以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性,也能打破传统报纸单向传播的模式,更好地与自己的读者进行互动。另外报纸也可以选择与手机运营商合作开展手机报业务。当下也有一些报纸与电视媒体合作,开办一些诸如读报类的节目,使得受众对于报纸的兴趣增强,增加受众的阅读欲望。

培养高素质的全能记者。传统报纸相比新媒体而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采写记者,然而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记者只会采写已经不足以满足这一行业的发展。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记者应该是类似于西方冠名的“超级记者”,这些记者掌握较全面的多媒体技能,他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

办有特色的报纸,受众定位明确。在全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报纸应该改变思维模式,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办有特色的报纸来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因为版面的限制,传统报纸在发布的内容上应该有所取舍,力求突出特色,做到内容与众不同而精彩。同时,受众是独立的个体,对媒介的选择自然不同,传统报纸应该明确自己所要争取的受众群体,细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受众群体,从而使得报纸结构更为合理,而是迎合所有受众的胃口。

保持自身良好的传统。传统报纸在与新媒体融合的同时,应该保持自身长久发展沉淀下的良好传统,如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深入等。而不能因为要更好地顺应融合趋势偏离正常的轨道,也不能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而发布不良信息,使自身变得与一些新媒介一样庸俗。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媒介环境竞争日益激烈,传统报业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媒介融合,给传统的报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思维。与新媒介融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成为当前传统报纸的首要任务。如何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立足,如何在融合的道路中走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在稍显庸俗的传媒领域中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传统,传统报纸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