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复旦、武大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5年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武汉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辨析题(40分)

1.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答:略。

2.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答:略。

二、论述题(60分)

1.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

答:(1)媒介融合的含义

“媒体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也就是说,“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2)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

技术融合和所有权融合导致传统媒体产业之间的进入壁垒逐渐消失,产业间的边界趋于模糊。例如三网融合,网络上互联互通,业务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媒介生态环境。媒介融合延伸了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改变了现有传媒市场的版图,使旧的传媒运作架构和盈利模式日益式微,建构了新的集约化、数字化的新闻生产模式,创造了新的产业价值链,成为未来新闻生产的主要目标。

从粗放单一的新闻生产到集约化的新闻生产

传统的媒介产业经营是单一的、线性的经营,未能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媒介资源,导致媒介产业盈利模式单一,更多的依赖广告,增加了经营风险。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异军突起,加速了传媒产业中不同形态和门类在同一操作平台上的渗透和融合,消除企业界限,协同生产尤为必要。协同生产使得采编人员、客户、设备和新闻资源实现集约化使用,实现媒介产品的广度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达到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体化、经济规模化。例如凤凰集团的电视媒体、凤凰网、《凤凰周刊》等按照自己的业务目标开展融合新闻业务,实现集约化经营,产品的形态由栏目及其组合、DVD系列、丛书、短信系列服务,不同的媒介产品对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挖掘和利用,达到信息的多重升值。

从封闭独立的新闻生产到数字化的融合新闻生产。

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基本有着独立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细分市场。这种产品单一的运营方式很难应对市场变化和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在数字化生产以前,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不同的产品形态是不能兼容的,数字技术打破了这个壁垒,不同内容的产品内容经过数字化的处理和传输,内容生产逐渐走向融合,数字化使媒介产业之间的联动乃至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从专业工作者的新闻生产到全民参与的新闻生产。

在传统的媒介生产环境下,受众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参与内容的生产,但是程度和规模都十分有限。在融合媒体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双向互动传播成为可能,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内容生产主体日益多元化。普通公民借助手机、博客、微博、播客、BBS、SNS社交网站等,发布新闻和表达观点,“草根”记者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产生了一次次的轰动效应。例如伦敦地铁爆炸东南亚海啸、克林顿丑闻等,第一时间发布报道的是公民记者而不是专业记者。虽然专业媒介组织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新媒介正在改变大众传播的面貌,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网络已经形成,传受一体化和全民参与新闻生产成为新的趋势。

总之,以融合编辑室为枢纽的集约化、数字化的新闻生产模式是一种新的新闻生产观。通过报道主体的多元化、编辑管理的多元互动化、报道过程的集体协作化、报道手段的丰富多样化、传输终端的多渠道化,实现协同传播、融合生产、延伸新闻生产链,最终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信息整合、多媒体故事生成、多渠道信息发布的新闻生产流程。当然,这种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期实验阶段,不仅受制于国家的媒介政策,也受制于媒体人的融合新闻理念、融合文化的生成和融合组织的重构。

2.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商业化运作导致大众传媒蜕变变成了文化工业,并以快感麻痹人们思考的神经,导致受众变成了“单向度的人”,请对此观点进行论述和评价。

答:(1)文化工业含义

文化工业,即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一般把“文化工业”术语的发明权归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法兰克福学派将文化工业所呈现的这种生产方式称为标准化、齐一化或程式化。所谓的标准化就是一种缺少独特的内容与风格,但适合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批量生产、机械复制。程式代替了一切,雷同代替了个性,平庸代替了高雅,低俗代替了崇高。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消融到文化产品的程式化和齐一化模式的表现中,每一个体极富有生活情趣的个性特点以及创造性都因顺从这种齐一化模式而变成了泡影,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媒介极力推崇的样板生活的拷贝。艺术作品被彻底世俗化、均质化、商业化。

(2)文化工业具有以下特征:

艺术生产的工厂化、工艺化或制作化,因此可量身定做、机械复制、批量生产,艺术不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精神生产”;

艺术作品的商品化、消费化,因而艺术从精神领域蜕化成只具使用价值的器物,从而剥夺艺术本应具有的任何反抗和批判功能;

文化工业的大众传播形式使其传输给大众的信息具有两重性,表层信息往往是自由、平等、幸福,反抗不公和极权主义等等,深层隐藏的信息却传播给大众适应与接受现实秩序的必然性;

文化工业的升华是伪升华,它不断地供应文化快感和幸福承诺,用伪审美假升华遮蔽人性压抑的真实,无限期地延长支付它开出的快乐支票。“文化工业不是纯化愿望,而是压抑愿望。”(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页。)

文化工业还具有伪个性主义特征。“个性化”是它倾销文化商品的典型伎俩,大众常常被款待得像主人一样,似乎它的产品只为您一个人生产。而且它总是给文化商品打上天才的独创性和独特个性的迷人光辉,以掩饰其情感与形式的标准化、格式化以及风格的千篇一律性。

文化工业的伪个性主义,不仅是由于生产方式的标准化,更是由其意识形态本质所决定的。它按照社会所喜欢所需要的样子塑造所谓的个性,“个性被归结为普遍的能力,偶然性,只有当它完全具有普遍的特性时才能存在下去。”1967年阿多诺说得更直截了当:“文化工业的绝对规则不再与自由有任何共同之点。它宣示于众的是:你应该循规蹈矩,即使是在未被告之任何规矩的情况下;应该与任何已经存在的东西保持一致。像其他任何人那样思考。”

文化工业使工具理性完全凌驾于价值理性,使使用价值彻底臣服于交换价值。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商品要保持纯粹使用价值的幻想,就必须被纯粹的交换价值所取代。文化工业不仅把对于效用的精确计算放在首位,而且充分利用拜物教使文化商品笼罩上一层厚厚的偶像光晕。凭借偶像化这一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手段,在文化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达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殖。

(3)单向度的人含义

它最先是由马尔库塞提出,他指出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甚至生活等方面,都只剩下一个向度,即肯定与维护的一个单一向度,而没有了批判与否定。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也被现代社会所标准化、范式化了,丧失了批判与否定的能力,在“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中,成为维护这个社会的工具和奴隶,成为单向度的人。他们对社会没有了否定批判精神,一味认同现实,认为现在的生活环境就是最适宜的,他们安逸于眼前的生活,不会也想不到更高的要求。他们只会为了更好地迎合现在社会的潮流而一味地去改变自己,丰富自己,屈服自己心灵深处真正的个性,真正的意识,让自己成为整个社会潮流所能接受的个体。

文化工业抹杀了文化的鲜明个性,抹杀了“否定的理性”,造成了人们的虚假需要,把他们禁锢成“单向度的人”。

(4)评价: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提供了一种有典型意义的大众文化批判模式。这种模式把文化工业所操纵的文化活动的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单面性、操纵性、强制性看作是当代工业社会文化艺术的根本性特征。法兰克福学派详尽揭露了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对大众文化的平民化趋向采取激烈的拒斥态度,表现出一种誓死捍卫所谓精英文化的愚顽气,骨子里充满一种守旧意识和贵族式傲慢。

三、材料分析题(50分)

根据数据统计,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主体,青少年使用网络不仅仅能扩大视野,而且帮助青少年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繁杂荒芜以及网络环境不完善,人们担心虚拟的网络世界会影响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对青少年沉迷网络忧心忡忡。结合材料试论“网络媒体与青少年”。

答:(1)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为青少年开拓了求知求学的广阔空间。

当代青少年生长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各种信息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他们的关注点十分广泛,渴望通过捕捉身边的信息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网络的兴起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便利。在网络教育平台上,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青少年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学习技能,极大提高了学习能力,也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比如:可以在网上获取到世界知名大学的公开课,TED演讲等等。

满足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需求。

随着升学、就业、代沟等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倾诉的情况下,网络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个人情绪、探索自多认同、吸引别人注意的场所。在这里,青少年可以摆脱现实社会角色的束缚,可以舒张个性、大胆宣泄,尽情地挥洒自我,可以把平常生活当中不能与人诉说的个人秘密告诉不认识的人,不必担心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

扩展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空间。

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实时性为青少年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社会交往机会,使他们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网际交往过程中,青少年拓宽了眼界,树立了自信,打开了世界沟通的桥梁,逐渐形成一种独立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沟通,就算不会外语,还可以利用翻译软件,为成长和意识打下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2)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拟态环境”下的信息迷航: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

众所周知,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迅速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跟上网络信息快捷的更新速度,从海量信息中获得所需信息,有效规避负面信息带来的影响成了当务之急,而媒介观、人生观、世界观尚不成熟却长期被网络信息包围的青少年则首当其冲。美国学者米勒指出:“当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能处理的极限时,就可能导致紊乱。信息的超载,使人们对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青少年长期身处良莠混杂的海量网络信息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就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一不小心就迷失在了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

社交网络媒体依恋:孤独者的心理诉求

网络依恋又可称之为网瘾,指的是长期地、依赖地、病态地使用网络,对网络的热情取代了其它一切的兴趣,离开网络就心情抑郁、烦闷、难以自拔的心理疾病。美国学者德弗勒指出,“当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站稳脚跟之后,人与媒介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虽然具有双向性质,但人的依赖性则表现得更突出,当人们从依靠媒介而获得了相应的满足,便越是指望再次获得有用信息,对媒介的依赖性就越强烈”。众所周知,当今青少年学业负担颇重,很少有时间和空间排遣内心的烦恼和孤独,而网络具有虚拟性、娱乐性,不仅可以让其开怀大笑,还可以助其在虚拟世界里功成名就,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可以说,青少年是因为网络正好回应了他们迫切的心理诉求而泥足深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

“隐形人”的道德失范:虚拟世界的道德松绑

“道德失范”的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具体到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失范则表现为青少年以“隐形人”的姿态制造虚假信息来招摇撞骗,或恶搞来制造恐慌和混乱以求取不合理的乐趣等行为。涂尔干指出,道德失范是由于社会结构在较短时期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与这种社会类型相适应的传统道德随之衰落,失去了它的权威性。根据涂尔干的理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与网络媒介取代传统媒介占据传播的主导地位有关。网络媒体凭借其虚拟性赋予了青少年“现实身份缺席”的“隐形人”身份,让其可以随意地传播信息,这样青少年在进入光怪陆离的网络社会后,因为缺少现实社会中“他人在场”的压力而摆脱了现实生活中传统道德的捆绑与约束,出现了诸多道德失范的行为。

(3)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影响因素而因噎废食。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防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负面的影响,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网络。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绿色的上网环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青少年的网络活动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高全民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