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从括弧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30分,每小题各2分)
1.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
A.仅仅存在于发达经济体
B.仅仅存在于发展中经济体
C.存在于所有经济体
D.在将来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消除
【答案】C
【解析】效率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平是指收入更加平等的分配。效率的提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平的增进,而公平的增加也不一定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公平和效率的冲突是存在于所有经济体中的,也不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消除。
2.PPF向外凸出的形状( )。
A.应归因于资本积累
B.反映了生产中技术的不均衡应用
C.应归因于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增的情况
D.应归因于存在着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
【答案】D
【解析】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减少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生产,所能够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生产量递减,从而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
3.如果蔬菜价格的上涨导致了对蔬菜总支出的增加,则说明( )。
A.蔬菜的供给富有弹性
B.蔬菜的供给缺乏弹性
C.蔬菜的需求富有弹性
D.蔬菜的需求缺乏弹性
【答案】D
【解析】蔬菜价格上涨将会导致蔬菜的需求量下降,但对蔬菜的总支出增加,意味着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蔬菜需求量下降的幅度,由此可知,蔬菜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4.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处在最大值点时,( )。
A.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位于该曲线的下方
B.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该曲线相交
C.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位于该曲线的上方
D.产量水平最高
【答案】B
【解析】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当两者相等,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曲线是先升后降的,因此当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5.资源的价格和总收入都增加的可能原因是( )。
A.资源需求减少并且资源供给具有弹性
B.资源需求增加并且资源供给具有弹性
C.资源需求减少并且资源供给无弹性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当资源需求增加时,在资源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资源价格上涨。同时,资源供给富有弹性,即资源价格上涨,导致资源的供给大幅增加,从而使得资源供给者的总收入增加。
6.某铜矿炼制厂污染了一家渔场的水源,两者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很低,那么( ),水污染处于有效的污染水平。
A.当水源的产权给予渔场或铜矿炼制厂的任何一方时
B.当水源的产权给予渔场而非铜矿炼制厂时
C.当水源的产权给予铜矿炼制厂而非渔场时
D.没有正确选项
【答案】A
【解析】根据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都很小或为零,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题中,铜矿炼制厂和渔场之间的交易成本很低,符合科斯定理的要求,因此无论财产权在哪一方手中,最终都能使污染处于有效的污染水平。
7.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指( )。
A.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答案】D
【解析】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而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决定。ABC三项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8.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A.提高通货膨胀率可以降低失业率
B.通货膨胀率是促进就业的成本
C.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
【答案】A
【解析】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以一定失业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下降。
9.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 )。
A.出口等于进口
B.外国投资等于对外投资
C.净出口等于对外净投资
D.没有外债
【答案】C
【解析】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10.经济中存在显著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公司所得税
C.提高个人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答案】A
【解析】经济中存在显著失业时,政府必须刺激经济,即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
11.根据三一规律,假定每小时劳动的资本一年增加了3.6%,每小时劳动的实际GDP一年增加了3%,那么技术变革对实际GDP增加的贡献是( )。
A.0.3%
B.O.6%
C.1.8%
D.2.1%
【答案】C
【解析】三一规律是指不存在技术进步时,每小时劳动占有的资本量增加1%,每小时劳动的实际GDP就增加1%的1/3。本题中,每小时劳动的资本增加了3.6%,因此每小时劳动的实际GDP就增加1.2%。又因为每小时劳动的实际GDP一年增加了3%,因此技术变革对GDP的贡献是:3%-1.2%=1.8%。
12.在一个没有政府的封闭经济中,总体均衡的条件是( )。
A.收入减投资等于储蓄
B.消费等于储蓄
C.消费等于投资
D.投资等于储蓄
【答案】D
【解析】在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中,,,变形可得均衡条件:。
13.工具变量选择的原则是:( )。
A.工具变量与所替代解释变量相关,而与残差不相关
B.工具变量与所替代解释变量不相关,而与残差相关
C.工具变量与所替代解释变量相关,也与残差相关
D.工具变量与所替代解释变量不相关,且与残差不相关
【答案】A
【解析】工具变量是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与随机干扰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被选择为工具变量的变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②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③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以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
14.多重共线性最突出的危害是:( )。
A.造成解释变量的t-经验不显著
B.解释变量太多
C.解释变量的经济意义出现悖论
D.残差不平稳
【答案】C
【解析】多重共线性会产生以下问题:①近似共线情况下增大OLS估计量的方差;②完全共线情况下,使参数估计量不存在;③参数估计量经济含义不合理,各自的参数已经失去了应有的经济含义,常表现出反常的现象;④容易使通过样本计算的t值小于临界值,误导作出参数为零的推断,可能将重要的解释变量排除在模型之外,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模型的预测功能失去意义。
15.在考察分年龄组的消费函数时,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一样的。因此最合适的计量模型方法是:( )。
A.在常数项增加虚拟变量
B.在变量系数中增加虚拟变量
C.在常数项和变量系数中都增加虚拟变量
D.分不同年龄组分别建模
【答案】B
【解析】在消费函数中,不同年龄段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一样,说明估计方程的斜率是不同的,因此要使用乘法方式,即在变量系数中增加虚拟变量。题中并未告知截距项不同,因此不需要在常数项中使用加法方式增加虚拟变量。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给出简短解释(本题共20分,每小题各4分)
1.与其它商品一样,劳动的供给曲线也总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
【答案】×
【解析】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左上弯折的曲线。原因在于,当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工资的上涨带来的收入效应将大于替代效应,从而使得劳动者增加闲暇,减少劳动供给。
2.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政府对价格的干预在经济上总是无效率的。( )
【答案】√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会自发实现均衡,政府实行最高限价将会使得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实行最低限价会导致供过于求,造成产品过剩,价格限制的行为都将使得社会福利受损,在经济上是无效率的。
3.在信贷关系中,通胀预期的偏离总是损害债权人。( )
【答案】×
【解析】当预期通货膨胀高于实际通货膨胀时,事先按照预期通货膨胀率签订信贷合同的债权人会因此而受益。
4.中国独立的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可以并存。( )
【答案】√
【解析】根据三难悖论可知,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通常,要维持独立的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必然要对资本的流动进行限制,即放弃资本的自由流动。
5.平稳时间序列指的就是各个时点的均值相等。( )
【答案】×
【解析】平稳时间序列是指其均值、方差和相关统计特性都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三、计算证明题(本题共70分,每小题各10分)
1.已知某商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为:,。
(1)求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以及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2)求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3)若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求此时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4)若征收从量税,求此时消费者和厂商各承担多少税收份额?(10分)
解:(1)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则有:
解得:。
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供给价格弹性为:。
(2)消费者剩余为:;生产者剩余为:。
(3)最低限价,消费者剩余为:;生产者剩余为:。
(4)征收从量税,因为税收转嫁因子。因此消费买方承担的2/3的税收(即税收为2),而生产者承担1/3的税收(即税收为1)。
2.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购买商品和,效用函数为。
(1)设和的价格分别为,,求消费者均衡时的和;
(2)假定下降为10,不变,试求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0分)
解:(1)根据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特性可知,消费者在每单位商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份额为。因此可得:,即,。
(2),,而,则,。总效应为1。
在保持原来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在新的价格水平下,求的需求量。此时,最优化问题是:
可得出时,达到了原有的效用水平,且为经过调整后的最优消费束。所以,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为。收入效应为。
3.一个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函数为:,成本函数为:。
其中均为大于零的常数,分别为产量、单位价格和单位成本。求这个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10分)
解:垄断厂商反需求函数为:。
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均衡产量为:,均衡价格为:。
4.在一个开放经济中,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税率()均未变,但是,边际进口倾向增加了1个百分点(达到0.1),那么投资乘数会有什么变化?(10分)
解:开放经济中,投资乘数为:。
边际进口倾向达到0.1,则。
由此可得,投资乘数减小。
5.在规模产出效应不变的前提下,请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或指数型生产函数)解释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核心结论。进而通过历史比较,我们发现:前后两个经济发展阶段的增长率分别为6%、9%,而投资增长率和劳动力增长率保持不变,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10分)
解:假设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且。
人均生产函数。
设人口增长率为,储蓄率为,资本的折旧率为,人均消费水平为,则稳态经济下:,即。于是:;。
经济增长率为:。
前阶段的增长率为6%,而后一阶段的增长率为9%,但劳动和资本增长率不变,则说明必然存在技术进步,而且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3%,则。
6.一个经济体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0%,货币发行增长率为15%,因此通胀率为5%。请从理论上分析上述命题成立的条件。(10分)
答:上述命题成立的条件是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根据费雪方程,其中表示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流通速度,为价格水平,为实际收入水平。变形可得:
只有当,。
7.证明:相关系数的另一个表达式是:,其中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次项系数的估计值,、分别为样本标准差。(10分)
证明:因为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次项系数的估计值,则。
样本的标本差:,。
。
四、论述题:分别给出观点与分析过程(本题共30分,每小题各15分)
1.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土地价值的不断攀升、农村劳动力工资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那么农产品价格上升对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数量、消费者剩余和实际收入有何影响呢?政府可采取何种手段来应对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呢?(15分)
答:(1)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数量减少,消费者剩余减少,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
根据需求与价格的关系可知,农产品价格上升,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会下降,但由于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的上升对需求量的影响是很小的,也就是说需求量的下降幅度将会小于价格的上涨幅度。同时,由于生产农产品的机会成本较高,我国的农产品供给也没有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增加,甚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进一步使得农产品价格上涨。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农产品涨价之前,消费者能够用较低的价格购买更多的产品,由此可知,消费者剩余减少。
农产品价格上涨,城市居民花费在农产品上的支出必然增加,从而导致其实际收入减少,消费者因此而调整消费结构。
(2)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
①转变宽松型的货币政策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收到了刺激经济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使我国经济面临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的货币政策也要随之调整。
②加大农产品的管理,增加供给
流动性过剩是造成物价上涨的基本原因,农产品供应缺口是造成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
首先,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的补贴,尤其是对粮食类作物的补贴。
其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第三,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生产,一是为社会的大量闲置资金找到新的投资渠道,减少社会的游资;二是可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为增加农产品供给提供物质条件。
③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管理,限制农产品的炒作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管理,加强对农产品价格的监控,完善农产品市场的预警机制。同时,应加强国家对农产品的储备,以平抑价格。
④做好低收入者的补贴工作
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受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家庭,他们的生活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着手研究和开展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建立一个指数体系,以对补贴起指导和联动作用。
2.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原理。据此分析促进收入公平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并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扼要列举可能的举措。(15分)
答:(1)收入公平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
①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用来增加储蓄的比例越来越大。按照该理论,由于中低收入者具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可以促进我国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
②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三大猜测之一是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这意味着穷人的平均消费倾向比富人高,当富人和穷人的收入都增加一单位时,富人比穷人将更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储蓄。按照该理论,由于中低收入者具有更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从而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可以促进我国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
③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国民收入分配情况会影响社会总体的消费情况。人们越是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因此,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会消费曲线就越是向下移动。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更加注重公平性,这样就会使得消费曲线向上移动,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拉动居民消费。
综上所述,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收入分配政策不当,造成贫富差距扩大,那么将会直接影响一国的消费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2)中国目前可能采取的举措
为实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可采取以下政策手段:
①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改变就业结构,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②继续健全并实施再分配政策,进一步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降低居民住房利息支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效率。
③注重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一是通过税制变动直接影响收入初次分配结构;二是实现收入再分配,从而调整收入差距;三是利用差别税率的行为课税来调整收入差距;四是利用财产税制来调整财富差距;五是利用流转税和企业所得课税手段增强弱势群体收入获取能力。
④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通过这一强有力的国家财政手段合理地调节社会财力的分配,以缓解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历史原因等而引起的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收入分配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