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
3.1 复习笔记
一、笈多王朝时期的印度
笈多王朝在4世纪初,以恒河流域中下游为基地,迅速统一北印度,形成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的大帝国。笈多王朝处于印度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1笈多王朝的建立
(1)背景
①4世纪初北印度处于分裂之际,利笈多家族逐渐强盛,并制服小邦而成为当地的强国。
②308年,旃陀罗笈多娶梨车部族公主为妻。旃陀罗笈多因婚姻关系而继承了华氏城的统治权,合并了两个君主国。笈多家族的实力和政治地位大为增强。
(2)建立
①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以吠舍离(今比哈尔邦木扎法普尔县的巴塞尔)为首都,建立笈多王朝(320~540年)。
②旃陀罗笈多一世(320~335年)在位期间,为新兴笈多王朝的强盛奠定牢固的基础。
③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期(335~380年),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为印度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西征,征服恒河上游地区和印度河流域东部地区。
b.东征,征服恒河下游直至三角洲的大部分。
c.南征,进抵奥里萨和德干高原东部。德干的一些小国,甚至南印度大国帕拉瓦王国也臣服于笈多,向沙摩陀罗笈多纳贡。
2超日王时期的强盛
(1)国家的统一
①旃陀罗笈多二世(超日王)即位后,首先致力于国家的统一。388~409年间,超日王先后征服马尔瓦(今中央邦)、古吉拉特和卡提阿瓦(苏拉什特拉)。笈多王朝的领土扩及阿拉伯海沿岸,控制了北印度东西海岸的繁荣城市和港口。
②迁都华氏城(今巴特那),建立马尔瓦行宫,巩固对西印度的统治。
(2)政治制度
①实行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是大王,皇亲贵族和婆罗门高僧构成王室顾问和各部门重臣。
②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设县。各省总督多由大王任命王子或其他亲属充任。县级地方官由总督任命和管辖。
③协助国王进行统治的顾问大臣和各级官吏,都从国王府库中直接领取薪俸。
3法显旅印
在超日王时期,中国僧人法显旅印求经。
(1)法显(约342~约423年)
东晋名僧,俗姓龚,山西平阳郡武阳(今襄垣县)人。因中国经律舛阙,律藏不备,于399年从长安出发,经新疆,越葱岭,过中亚,约于402年进入北天竺(印度河流域),赴印度(天竺)求经。
(2)《佛国记》(又称《法显传》)
413年,法显回到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后将历经15年30余国的求经见闻写成《佛国记》,书中详细地记载了所历各国的山川地势、风土人情、物产气候、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4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迅速发展
①超日王重视水利灌溉,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北印度农业的迅速发展。
②铁制农具已普遍推广使用,施肥、轮作等农业技术也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③谷物种类繁多,有小麦、大麦、水稻、黍类、豆类、芝麻等;种植的经济作物有棉花、大麻、甘蔗、亚麻、生姜等;也有园艺作物(蔬菜)和果树与香料培植。特别是印度的棉花远近驰名;并且把棉花的培植技术传入邻近的许多国家。
④饲养各种家畜,其中包括黄牛、水牛、骆驼、驴、绵羊和山羊。在西北地区的一些地方,也有养马的习惯。
(2)手工业发达
①棉织业、丝织业、毛织业、武器制造、金属加工、珠宝首饰、采矿冶金等行业都很发达。
②印度的造船业成就非凡,他们建造的大型多桨帆船适于海上远航。
③印度的纺织业技艺精湛。织成的薄棉布,轻软透明,适作面纱;绫罗绸缎则行销于国内外。
(3)贸易活跃
①印度的各大城市之间及其周围地区有一定的交换关系。交换的商品多系贵族所需要的奢侈品。
②对外贸易比较活跃。印度与亚、非、欧诸国自古以来就有贸易往来,到笈多王朝时,这种贸易关系又有了新发展。超日王时期集中主要力量征服西部和西北部地区,与争夺西方出海口和控制西北商路有直接关系。
(4)印度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间地位
①向东方通过恒河口的耽摩栗底港与东南亚和东亚诸国建立海上贸易联系。印度商人从这里出发在印度支那和马来群岛建立了商业殖民地。
②向西方通过古吉拉特阿拉伯海岸的港口与东部非洲、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沿岸诸国建立贸易联系。
③西北部印度河流域是陆路贸易必经之地,北上中亚地区与丝绸之路相接,是连接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④在对外贸易中印度输出的商品有棉花、谷物、挂毯、香料、靛蓝、象牙制品等;印度输入的商品都是各国珍奇物品,如丝绸、茶叶、白铜、瓷土等。
5封建因素的产生
(1)背景
笈多王朝时期在村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度已经衰弱,开始出现封建因素的萌芽。
(2)表现
①《政事论》
a.印度在公元最初几世纪完成的政论著作《政事论》中已经提出不要把自由民变为奴隶的要求,并规定了奴隶要求释放的条件。
b.主张奴隶主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必须向主人缴纳一定数量的收获物,并要服劳役。
②《佛国记》
在法显《佛国记》中也透露出印度封建关系因素的出现。法显提到了拥有大量土地的教俗大地主,耕种王地、缴纳租税的自由农民。
6文化方面的成就
(1)宗教
笈多王朝时期印度教已经兴起,大乘佛教依然盛行,各种宗教都在自由发展。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成为笈多王朝及其以后的文化和学术中心。
(2)文学
梵文语言大师迦梨陀娑,被誉为超日王宫中的“九宝”之一。他留有作品七部:诗歌四部和剧作三部,如《云使》、《鸠摩罗出世》、《沙恭达罗》,其作品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
(3)艺术
笈多王朝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代表作是阿旃陀石窟和爱罗拉石窟,在世界享誉盛名。
①阿旃陀石窟开凿于瓦古尔纳河谷的花岗岩陡壁上,共29个洞窟,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650年间先后凿成,构成了印度艺术的综合宝库。在29个石窟中有4座佛殿和25座僧房。在建筑方面充分表现了印度风格。
②爱罗拉石窟始建于公元3世纪,完成于1300年。它包括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三种宗教的庙宇。庙宇僧院,规模宏伟,建筑精美,雕像硕大,绘画生动。
(4)天文和数学
②大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亚利雅巴达,精确地算出圆周率的数值为3.1416。他断定地球是绕着自己的轴旋转的球体。
③1881年发现的笈多王朝《巴赫沙利》手稿,其中处理了包括不定方程和不尽根逼近在内的算术和代数问题。
(5)其他
笈多王朝时期印度的医学、兽医学和药物学、冶金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7笈多王朝的衰落
(1)国内矛盾激化
超日王之子鸠摩罗笈多一世(约415~455年)时期,国内矛盾日益激化。部族普士亚密多罗人掀起叛乱,反对笈多王朝的统治。
(2)哒人入侵
①5世纪中叶,厌哒人从西北方入侵印度笈多王朝,大批涌进西印度和中印度。塞建陀笈多出兵打败哒人,暂时挽救了笈多王朝的危亡。
②5世纪70年代末,厌哒人消灭了印度河上游犍陀罗地区的贵霜残余势力,实力不断加强。于6世纪初大举入侵印度,在500年前后哒人进占了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
③约于531年,摩醯逻矩罗率军进抵今中央邦的瓜廖尔城,并建太阳神庙。
④摩醯逻矩罗死(约540年)后,哒人对北印度的统治即行瓦解。约558~567年间,在萨珊波斯与突厥人部落联盟的夹击下,哒国遂亡。
⑤哒人的入侵使印度遭受严重破坏,经济残破,政治分裂,统一的笈多王朝分袭为许多小国。笈多王朝的地方长官和藩属的统治者都变成割据一方的独立君主。
二、戒日王朝的兴衰
1北印度再次分裂
(1)概述
6世纪末和7世纪初,北印度呈分裂状态。各地诸侯纷纷独立,割据称雄。经过一个时期的纷争后主要形成四个较强的王国,其两两结成互相敌对的政治军事集团。
(2)王国
①坦尼沙王国的普西亚布蒂王朝,于6世纪初为原笈多王朝的纳罗伐弹那所建,统治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建都坦尼沙城(位于今德里北)。
②穆克里王国(即羯若鞠阁国),于6世纪中叶为穆克里族伊桑那伐尔曼所建,统治恒河中游地区,建都曲女城(今北方邦卡瑙季)。
③高达王国,于7世纪初为笈多王朝的封臣高达族设赏迦所建,统治恒河三角洲地区,建都羯罗拿苏伐刺那城(今金耳城)。
④摩腊婆王国,为笈多王朝的旁支马尔瓦的提婆笈多所建,其领土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昌巴尔河流域。
2戒日王朝的建立
(1)背景
①604年,坦尼沙国王波罗羯罗伐弹那病逝。此时高达王国国王设赏迦联合摩腊婆国王提婆笈多进攻曲女城,穆克里国王格腊哈伐尔曼战败被杀,城陷。坦尼沙城也面临敌军进攻的威胁。
②605年,坦尼沙国王的长子曷罗阁伐弹那即位为王,亲率大军驰援曲女城,后收复曲女城,但不幸为高达国王设赏迦谋杀。
(2)建立
①606年,曷利沙伐弹那继承坦尼沙王位,是为“喜增”,号称“戒日”。戒日王即位后,立即兴兵为兄、姊复仇。自西徂东,征伐不臣。
②612年,在戒日王正式继承曲女城的王位,坦尼沙和穆克里合并,被称为“曷利沙帝国”或戒日帝国,定都曲女城。北印度的政治重心西移,恒河和朱木拿河流域的曲女城取代了恒河下游华氏城的地位。
3戒日帝国的征略
(1)612年戒日帝国形成后,戒日王继续南攻北伐,东征西讨,使北印度基本上处于戒日王政权的统治之下。
(2)7世纪20年代,戒日王企图征服南印度,完成次大陆的统一事业,但其扩张遭到挫败,纳尔马达河成为戒日帝国的南部边界线。
(3)戒日王对东方恒河下游的征服经历了长期的战争过程。637年,高达国王设赏迦去世后,孟加拉地区终被征服。由此完全控制了恒河下游摩揭陀地区。
(4)东北印度的迦摩缕波王国,与戒日王结盟,承认戒日王对北印度的宗主权。
(5)643年,征服了康戈达地区(奥里萨的甘杰姆县),领土向东南扩展。
(6)在西方,征服伐腊毗国。戒日帝国在西方的版图达到古吉拉特和信德地区。
4玄奘旅印与中印文化交流
(1)玄奘(602~664年)旅印
①唐代著名高僧,通称三藏法师。本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往天竺求法取经。
②631年,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法师。5年后游历天竺数十国,所至讲经论难,人多尊服。
③642年,戒日王在首都曲女城为玄奘举行无遮大会,由玄奘宣讲大乘教教义,说法18天,众莫能诘,赢得“大乘天”的尊号。
(2)中印文化交流
①贞观19年(645年)玄奘返回长安,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520夹,657部。
②玄奘把唐代的乐舞《秦王破阵乐》和老子的《道德经》的梵文译本传入印度。大乘教佛经《大乘起信论》在印度已经失传,玄奘将这部经书的汉译本转译为梵文,再传入印度。
③玄奘求经归来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这个时期有关印度和中亚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5权力的分散和帝国的衰亡
(1)权力的分散
①戒日帝国的统治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以及庞大军事力量。
②戒日帝国是许多小王国的松散的政治联盟,由于封建关系得到发展,各地的封臣和藩王的势力不断加强。戒日王的中央政府不得不考虑地方臣属的利益,做出必要的妥协。
③帝国末期,地方割据的倾向愈益强化,各省总督和藩王,俨然成为独立王国,中央的权力更加削弱,地方分权极为明显。
(2)帝国的衰亡
647年,戒日王死后,帝国随即瓦解,各地封建主纷纷割据,北印度重新陷于分裂的局面。
三、封建制的发展和印度教的兴起
1封建制的建立
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于笈多王朝时期,在戒日帝国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并最终确立。
(1)王田
印度的土地在原则上归国王所有,统称为“王田”。王田被划分为四个部分:
①充国用,祭祀粢盛。“国用”即由国家直接征收田赋的土地。
②作为禄田和食邑,国王用来封赐宰相和大臣。
③国王用来赏赐给具有聪明才智、学识高深的学者。
④国王用来分赠给不同的宗教团体,以求福德,故称为“福田”,实际上就是“教田”或“寺田”。帝王将大量土地布施给宰相、大臣、婆罗门教祭司等,使他们成为封建大土地所有者。
(2)赐地证书
①戒日王曾对教俗大贵族大量封赐土地,而颁发的铜牌赐地证书。
②土地封赐具有永久性,成为领受者自由支配的世袭财产,使得封地和赐地脱离政府的行政管辖,成为教俗封建主享有特权的独立王国。
2封建依附农民和租税
(1)农民
①戒日王的土地封赐和布施与村社农民转化为依附农民同时发生。分封和赏赐的土地均由村社农民耕种。
②租佃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作为土地的附属物,为封建主生产地租和赋税,并提供各种劳役。
(2)租税
①戒日帝国时期封建剥削的主要形式是实物地租。农民负担的租税占多大比重,官府并无明文规定。
②农民负担除地租之外还有其他的实物贡纳和货币税,而“诸侯家族能要求的一切”费用,都要由农民承担。农民还有一定的劳役负担,为封建主从事各种杂务劳动。
3种姓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背景
戒日帝国时期封建制度基本确立,随着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关系的形成,种姓制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变化。
(2)发展和演变
①婆罗门和刹帝利
这两个高级种姓,仍然保持其统治阶级地位。他们从历代君主那里得到大量土地封赐,占有定居此土地上的数万计农户,对农户实行租税剥削、司法审判和超经济强制。
②吠舍
此种姓原为从事农、牧、商业的平民集团,随着封建制的形成,从事农牧业的居民逐渐沦为依附农民,与原来的首陀罗农民地位接近。戒日帝国时期的吠舍种姓,专指从事商业的居民,不包括农民在内。
③首陀罗
原为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7世纪时,首陀罗中的分成制农民和租佃农民逐渐转化为封建依附农民,而吠舍种姓下层村社自由农民地位下降,也沦为租佃王田和僧俗贵族土地的依附农民。戒日帝国时期的首陀罗种姓是专指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封建依附农民。
⑤阁提
在中古时期,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四种姓之外,按照行业组成各种“阁提”。阁提内部职业世袭,阁提之间互相隔绝,不准通婚。
4早期封建经济的发展状况
(1)背景
封建关系的形成,使部分村社农民随着土地的封赐变成依附农民。但印度的封建农业照例在村社的基础上进行,仍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具体表现
戒日帝国时期印度的大部分地方都呈现富庶繁荣景象。
①农业
a.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利灌溉设施也有扩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比较完备,水车被广泛利用。
b.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产品的产量相当可观。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农作物;稻米和麦粉是印度人的主食。此外还有豆类作物和油料作物。蔬菜和水果种类繁多。
②手工业
a.中古时期,印度的棉纺织业最为著名,产品行销国内外。毛纺织业也有发展。
b.金属冶炼和武器制造发达。
③贸易
a.印度社会的基础是村社制度。村社的自给自足性很强。商品交换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印度的国内外贸易还是具有一定规模。
b.贵金属交换和奇珍异宝交易在印度的国内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戒日帝国首都曲女城,扼水陆交通之便,商业贸易繁盛。坦尼沙是印度内地商业城的典型。
d.印度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一些港口是国际交通和贸易的中心。恒河出海口的耽摩栗底城,是印度与东方各国交通的要冲。西部地区的伐腊毗,是印度与其迤西各国进行交通和贸易的口岸。
e.在东西方的国际贸易中,印度输出的商品多为棉布、金银首饰、珠宝、香料、象牙、靛蓝等;输入商品主要是中国丝绸、瓷器、阿拉伯马以及西方的金属制品等。
5印度教的兴起
(1)概述
①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融合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思想,又吸收了印度其他的民间信仰,最终演化而成。
②印度教形成过程漫长,从4世纪笈多王朝开始,中经8~9世纪商羯罗的改革,最后定型。
③印度教在某些方面已与古代婆罗门教不同,它是适应封建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但其基本特征和文化传统,仍然沿袭了古代婆罗门教。
(2)婆罗门教的复兴
①笈多王朝时期,婆罗门教开始摆脱只属于某一特定地区之中的特权阶级宗教的狭隘属性,发展成为拥有众多信徒、真正代表印度的宗教(自阿育王以来,佛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在新的形式下得到复兴。
②印度教包罗次大陆所有的宗教派别、哲学思想、信仰观念,是许多宗教和信仰的大会合。印度地区的每个宗教派别都可成为它的一员,只要遵守简单规则即可。
(3)信仰
印度教没有公认的教祖,也没有统一的经典。概括其信仰有:
①信奉吠陀。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和经典,在吠陀教发展成婆罗门教之后,吠陀仍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印度教因袭婆罗门教,也要求在原则上信奉吠陀,并不要求完全恢复古代的吠陀。
②信奉多神教的泛神论。
多数印度教徒都是多神论者,他们尊重多种神祗,但只向一个天神进行礼拜。印度教徒崇拜自己特定的天神或主神(本尊),有湿婆、毗湿奴等。这些神的背后还有一个最高实体,即“梵”。
③相信业报轮回与灵魂解脱之说。
业报轮回思想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根本信仰之一。印度教继承和融合了这种思想,并且加以发挥。认为生死轮回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脱离了生死轮回,则为涅槊。
(4)派别
①尸摩多派(又称传统主义派)
a.崇拜佛教以前的古婆罗门教的传统,尽量遵行古代仪式。
b.奉行多神信仰,承认泛神论是最高真理。
c.此派教徒人数在印度教徒中占多数。
d.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梵天,又称大梵天,被认为是世界的创造者,宇宙的始祖。
②毗湿奴派
a.信徒崇拜毗湿奴为最高神。毗湿奴,意译为遍入天,兼有创造和破坏两种能力,是宇宙的维持者。
b.这派教徒认为通过默念神名和坐禅可以获得解脱。强调禁欲、苦行、素食,宗教活动一般在寺庙里举行。
c.教徒额上划有“u”字标记,主要流行于印度北部和西海岸地区。
③湿婆派
a.信徒崇奉湿婆为最高神。湿婆是毁灭、苦行和舞蹈之神,被奉为破坏与重建之神。
b.信徒认为男性生殖器是湿婆的象征,是再生能力的象征,因而受到崇拜。
c.湿婆有8种(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化身,又称大自在天。
d.湿婆教派流行于克什米尔和南印度等地,还有许多分支。南印度有一派视牛为神圣。
④性力派
a.性力派是从湿婆派分化出来的,其信徒都是一些性力崇拜者,以某些仪式崇拜某尊女神,且其仪式具有色情色彩。
b.崇拜的对象主要是湿婆的妻子难近母、毗湿奴的妻子吉祥天女、梵天的妻子辩才天女等。
c.崇拜仪式秘密进行,以酒、肉、鱼和人体作祭品。
d.性力派不相信业报轮回,反对种姓制度和歧视妇女。
e.流行于孟加拉、奥利萨、阿萨姆、尼泊尔和南印度的喀拉拉邦等地。
6文化和学术
戒日帝国时期印度的文化和学术达到相当繁荣和昌盛阶段。
(1)哲学
①吠檀多派唯心主义哲学
a.吠檀多派唯心主义哲学是印度教基本教义的理论基础。
b.认为认识的唯一源泉是神的启示。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都是梵天创造的,真理就是对梵天认识的统一,求得梵我一致,是宗教解脱的主要途径。
c.在吠檀多哲学的基础上婆罗门教发展成全印度的宗教。
②印度哲学发展的特点
印度哲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每一派别都以“经”的形式对其理论加以系统化,将哲学教义概括成易懂的格言、公式或规则。要真正领悟这些“经”,必须借助于注释,因此哲学著作多采取经注的形式。
(2)文学
①概述
戒日帝国时期是印度文学由古典梵文文学向中世纪民间各种地方语言文学发展的过渡时期。梵文文学的经典:《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薄伽梵往世书》、《往世书》和寓言集。
②代表人物
a.戒日王
戒日王奖掖学术,鼓励文学创作。他本身是造诣颇深的诗人和剧作家。创作有《妙容传》《珠璎》《龙喜记》三个宫廷戏剧剧本,描写后宫艳史、宫廷风波、王太子恋爱故事,同时也宣传舍己为人、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教义。
b.波那跋陀
波那跋陀是印度著名的三大古典小说家之一,其作品有历史小说《戒日王本行》,叙述戒日王朝早期的事迹,还有梵文叙事诗《伽旦波利》,内容是友谊和爱情的故事。
(3)区域
①在戒日帝国版图内,东部的摩揭陀和西部的伐腊毗是文化学术比较发达的地区。摩揭陀王舍城东的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的佛教文化教育和学术中心。
②印度西海岸的伐腊毗是对外贸易中心,经济繁荣,文化学术也随着发展起来。西部大寺是印度另一文化学术中心,它在文化学术地位上,与东部那烂陀寺齐名。
四、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
1佛教南传的途径
(1)国际交往
印度人通过国际贸易、文化往来和宗教团体的活动,把佛教传入斯里兰卡(锡兰)、缅甸和泰国(暹罗)。传入这三个国家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
(2)国外殖民
印度通过国外殖民把印度文化和印度宗教传入柬埔寨、占婆和爪哇。印度侨民带来婆罗门教,同时也传入佛教。在这些国家里,这两种宗教在体系上基本相同,在实践上互相渗透。
2锡兰的佛教
(1)锡兰即今斯里兰卡,中国史籍中称为“师子国”。
(2)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上座部佛教开始传人锡兰。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和巩固,后来成为巴利语系佛教的中心。
(3)最初的传教者阿育王之子摩哂陀,以首都附近的佛教寺院“大寺”为布道基地,进而把上座部佛教传到缅甸和暹罗。
(4)410年,中国僧人法显从印度乘船到锡兰,参拜和访问了大寺、无畏山寺、佛牙寺等,在锡兰学习了两年。
(5)5、6世纪锡兰的佛教一直很兴盛。到7世纪初,锡兰的佛教一度衰落。
(6)8世纪以后密教传人锡兰,并得到王室支持,在民间广为流行。上座部佛教日趋衰落,连佛事仪式也难以举行。
(7)11世纪后期,锡兰国王遣使缅甸,请高僧重建上座部佛教。由此佛教复兴,其他教派销声匿迹。
3缅甸的佛教
(1)公元1世纪初,锡兰的上座部佛教也传入缅甸。到6世纪时,上座部佛教已在缅甸流行。6世纪后期,佛教密宗的阿阁利耶教也传入缅甸的蒲甘地区。
(2)1056年,国王阿奴律陀(1044~1077年在位)定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尊信阿罗汉长老为国师。
(3)1058年,在上座部佛教巴利文的基础上创制缅文字母,并把上座部佛教三藏典籍音译成缅文,为佛教南宗在缅甸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后缅甸王朝虽几经更迭,但信奉上座部佛教一直未变。
(4)13世纪以后,缅甸在北方的阿瓦大建寺院佛塔,在南方的仰光修建大金塔,存藏8根佛发。塔经历代修葺,敷金补琉,金碧辉煌,为世界上著名佛教圣地。
4暹罗的佛教
(1)暹罗即今泰国。早在公元以前,上座部佛教已传入暹罗。后又有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传入暹罗南部。
(2)11世纪中叶兴起的缅甸蒲甘王朝,逐渐把势力扩展到暹罗北部和中部,同时将其国教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带到暹罗,并得到广泛传播。暹罗北部地区成为上座部佛教中心之一。
(3)在11世纪后期,锡兰王派出僧团,邀请缅甸和暹罗高僧的协助和指导,整顿僧团、严肃戒律,促进上座部佛教在锡兰的复兴。
(4)速古台王朝第三代国王蓝摩堪亨统治时期(1275~1317年),不断征服邻近小国,将缅甸南部的上座部佛教中心勃固城纳入版图。锡兰又把南传佛教传入暹罗南部。1300年前后,南传佛教在暹罗人中已颇为盛行。
(5)1361年,速古台国王从锡兰请来高僧整顿僧团事务,弘扬佛法,使上座部佛教在暹罗广为流行。大乘佛教退居次要地位。
(6)暹罗的上座部佛教在封建君主的护持下,逐渐形成独特的“僧王制度”,佛教僧团首领由国王任命,管理全国的僧务。
(7)速古台王朝第四代君主黎汰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曾一度削发为僧,从此开创了暹罗国王必须一度出家的先例。小乘佛教几乎成为暹罗的全民信仰,对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产生重大影响。
5柬埔寨和占婆的佛教
(1)柬埔寨的佛教
柬埔寨在古代称扶南,其领土包括湄公河三角洲在内。
①扶南时期
a.公元1世纪时,婆罗门教徒混填成为扶南王,在东南亚建立起第一个重要的印度教王朝。随后在扶南建立了强大的僧侣体系,并确定梵文为宗教文字。
b.5世纪时,扶南出现第二次“印度化”。来自印度的婆罗门桥陈如统治扶南,实行印度的法律制度,崇奉湿婆教。桥陈如统治时(卒于514年)大乘佛教传入,与印度教并存。
c.6世纪时扶南的大乘佛教得到较大的发展,影响甚巨。
②吴哥王朝时期
a.9世纪初,吴哥王朝以大乘佛教为国教,成为东南亚的佛教中心。印度教并行不衰。
b.9世纪末始建吴哥城,12世纪建成。苏利耶跋摩二世时(1113~1150年)在吴哥城南郊修建大伽蓝吴哥寺,又称吴哥窟或小吴哥,是佛教与印度教艺术混合的结晶。
c.13世纪后,受外族入侵的影响,高棉吴哥王朝和大乘佛教、印度教都趋于衰落。
d.1369年和1389年,吴哥先后被暹罗攻陷。暹罗的上座部佛教取代了大乘佛教的地位,定为国教。
(2)占婆的佛教
①占婆,意译为“占城”,位于今越南中部和南部的部分沿海地区。占人源出印度尼西亚,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
②6世纪后,占婆国逐渐强盛。其国教是印度教的湿婆教派,以“面生支”(即男性生殖器偶像)的形式崇拜湿婆主神。
③因倾于认为湿婆和佛陀同为一体,故大乘佛教在占婆也存在。但大乘佛教较少享受王室的护持和赞助。8世纪末叶以后,占婆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外族侵袭、征服和占领,大乘佛教势力微弱,不占重要地位。
6爪哇的佛教
(1)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也是南传佛教的中心之一。岛上居民主要是爪哇人和印度人,深受印度文化的熏陶,主要信仰婆罗门教。
(2)公元1世纪时,有相当多的印度教徒移居岛上。5~6世纪时,佛教颇为兴盛。
(4)7世纪末,苏门答腊东南部的室利佛逝王国的首都巨港是当时的佛教中心。佛教盛行,大乘与小乘并举。此外也有密宗系佛教的传播。
(5)8~9世纪,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兴起夏连特拉王朝,其统治者笃信佛教,在中爪哇葛都平原建立了婆罗浮屠塔寺和甫蓝班南陵庙。这些宏伟建筑体现了印度教、大乘和密宗教义的结合。
(6)爪哇和苏门答腊各国的佛教和印度教对东南亚地区影响较大。
①中国密宗创始人金刚智和不空金刚在爪哇结为师徒。后与善无畏并称“开元三大士”,是中国的译经名师。
②8世纪以后爪哇的佛教传播到马来半岛、真腊和占婆,得到当地王室的崇信和护持,密宗尤为兴盛,兴建大批密教寺院,民间也颇为流行。
(7)10世纪以后的爪哇和苏门答腊的各朝各代君主都是崇奉大乘佛教密宗和印度教湿婆派的混合物,视佛陀和湿婆为二位一体。
7补充
在东南亚国家中,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都比较密切。主要神殿都是国家建的大寺院,国王具有某种半神的属性,先王往往具有他们崇拜的某种天神的权威,甚至立有偶像受到信徒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