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戏曲史
2.1 核心讲义
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一)概述
1.概况
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但直到宋金时代才形成比较完备的戏曲艺术形态。
2起源
中国戏曲是多源的,其源头主要是民间歌舞、民间说唱和滑稽表演。同时民间的庙会和瓦舍勾栏的艺术活动,以及聚合各种艺术和娱乐的民间“百戏”,都促进了戏曲的形成。
3发展
宋代的汴梁、临安等都市里,出现了称为“瓦子”、“瓦舍”、“瓦肆”的专门娱乐场所。瓦子里有叫做“勾栏”专门的表演场所,瓦子勾栏里汇聚了各种娱乐品种,组织了常年性的稳定的观众群,出现了人数众多的专业的戏曲表演和创作队伍。因此戏曲艺术便成为一种名为“杂剧”的可以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艺术门类。
(二)戏曲源头略说
1.民间歌舞
原始社会以来,民间娱乐和祀神的歌舞中孕育着戏剧性的因素。在各类全民性的祭祀仪式活动中都出现以歌舞娱神的表演。秦汉时代的民间“百戏”中产生了戏剧性很明显的《东海黄公》。南北朝、隋唐以来的民间歌舞中出现了《大面》、《钵头》、《踏摇娘》等著名的歌舞戏。
2民间说唱
韵散相间的叙事性的说唱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戏曲剧本的样式和戏曲音乐唱腔的形成。《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汉魏乐府诗已经包含了丰富的故事性的因素。唐代都市的市坊间和寺院里都有生动的说唱活动。宋代也产生了鼓子词和诸宫调等能说唱大规模的故事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民间说唱艺术奠定了戏曲的形成的文学基础和音乐基础。
3滑稽表演
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宫廷娱贵族之家就出现了一种以滑稽表演娱乐其主人的奴隶——优。史传戏曲的雏形源于春秋时代楚国优孟装扮孙叔敖的精彩表演。唐代的宫廷里也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色的“参军戏”。
4傩舞与傩戏
傩是中国古代以卫生防疫为目的的一种全民性的民俗仪式活动。周代由巫装扮“方相氏”率领着队伍到各个宫室跳跃呼号来完成该仪式。到了宋代,宫廷驱傩的队伍里出现了由教坊艺人装扮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等人物。宋以后的傩仪中出现带有一定的情节性的假面舞蹈。某些地方傩舞发展成戴着假面表演人物和故事的傩戏。
(三)词语释例
1.优孟
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载,优孟化妆模仿孙叔敖,来讽谏楚庄王当时做贪官要犯罪,做清官会受穷的情况,以帮助已逝楚相孙叔敖的儿子摆脱穷困境况。后人常把“优孟衣冠”作为演戏的代称。但是优孟的表演它是一次性的,不是真正的戏剧。
2《东海黄公》
起于长安附近的“三辅”民间的汉代百戏节目。讲述的是东海黄公本会能制服蛇虎的法术。其老年时,由于酗酒导致了法术失灵,在灭东海白虎时反被咬死的故事。这个节目以两个角色(黄公与虎)表现矛盾冲突,表现完整的故事。人物有特定的装扮、台词、道具,而且有虚拟表演,一般认为它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3《踏摇娘》
起于北齐河朔民间,后进入宫廷唐代歌舞戏。讲述的是苏某酒醉后殴打妻子,苏妻挨打后将满腹委屈向邻里倾诉的故事。因为在表演时且步且歌,不断摇动身体,而得名“踏摇娘”。踏摇娘有故事,有人物装扮、歌唱、舞蹈及帮腔,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作歌舞戏。
4《大面》
起于北齐,盛于唐代的歌舞戏。也称“兰陵王”、“代面”。唐《教坊记》记载,北齐时兰陵王长恭,勇武过人,但是容貌俊秀,不足以威慑敌人,于是他就戴上木雕的狰狞面具出战,常常获胜。北齐人将此事编成带有简单情节的男子独舞,并配以《兰陵王入阵曲》。表演时,扮兰陵王者,戴面具,“衣紫,腰金,执鞭”。
5《钵头》
传自西域的唐代歌舞戏。又称“拔头”、“拨头”。唐《乐府杂录》记载,从前有人因其父被虎咬死,就进山寻父亲尸首,将虎杀死的复仇故事。通过载歌载舞的表演,来描绘情景。
6参军戏
一种中国古代戏曲形式。五胡十六国后赵石勒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来讽刺一名参军官员贪污,参军戏由此得名。参军戏的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被戏弄者参军,戏弄者苍鹘(hú)两个角色。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男女角色同出场。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7梨园
唐玄宗时专门训练乐工的宫廷机构。唐玄宗酷爱音乐舞蹈,通晓乐律,选拔最优秀的乐工在梨园教习乐舞,号称“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弟子”遂成为乐工的代称。当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艺术兴盛后,戏曲演员也被叫做“梨园弟子”,戏曲界也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
二、宋辽金杂剧
(一)概述
1.发展概况
至宋代,中国戏曲已经成为独立存在的艺术。在北宋、南宋以及与北宋对峙的辽朝及与南宋对峙的金朝的宫廷与民间,都有活跃的戏曲演出。
2.特点
宋人称当时的戏曲艺术之为“杂剧”,金人称之为“院本”。其内容多为带有一定讽刺性的短小的滑稽戏,往往与歌舞相结合。
3脚色
宋杂剧和金院本的脚色有5种——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称作“五花爨弄”。
4演出内容
宋代杂剧的演出由三部分组成。先演寻常熟事一段,叫做“艳段”,接演正杂剧,意犹未尽则再加一段“杂扮”。
5流传情况
宋杂剧和金院本都没有剧本流传下来,仅流传下来透露出当时戏曲演出信息的两张剧目单——《官本杂剧段数》和《院本名目》。
(二)词语释例
1.官本杂剧
宋代流行的戏曲。宋末元初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录《官本杂剧段数》,开列南宋时临安宫廷和民间演出的杂剧剧名280目。所谓“官本杂剧”,是经过官府审查可以通行的杂剧,不包括一些政治色彩强烈的剧目如《三十六髻》、《二胜环》。
2院本
金朝流行的戏曲。元末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院本名目》,记录院本剧名690目。所谓院本即经过辽朝和金朝管理乐舞艺术的机构“宣徽院”审查后可以流行的剧本。一说艺人、妓女等人聚居的“行院”中流行的剧本叫院本。
三、宋元南戏
(一)概述
1.含义
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永嘉戏曲”、“戏文”等,是北宋与南宋之交温州戏曲艺人首创的扮演大规模故事的戏曲样式。其故事来源于可以表现复杂的情节的民间说唱,曲调是民间流行的唐宋词曲调和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其首创剧目是《赵贞女》、《王魁》。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外、末、贴等。
2发展
南宋末年,温州杂剧已传播到京城临安和福建、江西等地。从南宋以至元代,南戏是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品种,出现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著名剧作。元代末年,瑞安人高则诚在民间流传的《赵贞女》戏文的基础上,整理写定了南戏杰作《琵琶记》。
3流传情况
南戏剧本今知有二百余种,多已散失。现在可见的比较接近原貌的有明初抄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明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明成化本《白兔记》、清陆贻典抄本《琵琶记》等。
(二)词语释例
1.书会
宋元时代为艺人写作剧本、曲本的民间创作组织。其成员称“书会先生”、“书会才人”。著名的书会有九山书会、古杭书会、敬先书会、玉京书会等。
2九山书会
南戏的原创地温州的书会。今存《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张协状元》剧本,标明是九山书会所创。
四、元杂剧
(一)概述
1.含义
元杂剧是金末元初形成,流行于整个元代的一种以大套北曲来演唱故事的主流戏曲形式。故名“元杂剧”,别称“北曲杂剧”或“北杂剧”。元杂剧每本大体四折,每折唱一套同一宫调,一韵到底的北曲。元杂剧只由正末或正旦唱曲,其他的脚色没有唱曲的任务。由正末唱曲的,称“末本”;由正旦唱曲的,称“旦本”。
2代表作家与作品
元杂剧的著名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著名的剧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元杂剧的剧本流传在世的还有160多本。
3发展
元代末年,南北戏曲交流加速,由于南曲加入,北曲杂剧的体制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南北合套”的现象。元代以后,北曲杂剧日渐衰微,但仍有传承。
(二)词语释例
1.玉京书会
元杂剧作家在大都(今北京)的创作组织。重要成员有关汉卿、白朴、杨显之、赵公辅、岳伯川、赵子祥等。书会的才人大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为艺人和妓女等写作话本、剧本、曲本借以谋生的文人。
2四折一楔子
至明代万历年间臧懋循整理出版《元曲选》一百种时才形成的元杂剧剧本的结构体制。明代万历以后出版的元杂剧剧本,基本上是每本四折,每折用一套北曲。“折”,是杂剧所演故事的一个段落,它可以包含好几个场次。楔子来补充四折没能完整表现出的全剧的情节。现存的元人杂剧一百六七十种,只有《赵氏孤儿》、《五侯宴》、《东墙记》、《降桑椹》各有五折。
3旦本、末本
元代北曲杂剧的演出,只有正末和正旦两种脚色有唱曲的任务。凡是由正末唱曲的杂剧,称“末本”,如《汉宫秋》;凡是由正旦唱曲的,称“旦本”,如《窦娥冤》。
五、明清传奇与杂剧
(一)概述
1.含义
传奇是指以南戏为基础,吸收一定的北曲成分,演变而成一种新的戏曲样式。这种在正统文人的参与创作中剧本结构和音乐结构等方面逐渐走上规范化、精密化的道路的戏曲样式,被称作“传奇”。
2新发展
明清两代,仍然有人写作杂剧。但杂剧的样式在改变,有的杂剧已经不受“四折一楔子”常例的限制,甚至出现了用南曲创作的“南杂剧”。
3特点
明清两代,传奇以不同的声腔演唱于城乡舞台上。嘉靖、隆庆年间,昆山腔经过魏良辅等专家的成功改良而成为“昆曲”。从明代后期到清代中叶为昆曲写作传奇的人很多,传奇艺术走向繁荣。
4代表作
出现了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传奇名作。
(二)词语释例
1.传奇
“传奇”一词本来是唐代裴铡小说的篇名,后来通指唐人文言小说。宋元时代瓦舍勾栏里流行的话本有“传奇”一类,也称宋元南戏作品为传奇,元杂剧也称传奇。明代传奇成为由南戏演变而成的篇幅较长的、表演大故事的戏曲剧本的专称,近代沿用。
2出
传奇的剧情发展的一个段落的情节分段,有时包含不只一个场景里发生的故事。
3副末开场
明清传奇的惯例,在正戏开始前由“副末”出场演说,用来安定气氛,联络感情。通常是唱一支抒发作剧情怀的曲牌,一支概括剧情大意的曲牌。
六、清代地方戏
(一)概述
1.背景
(1)自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音乐家改良昆山腔以来,昆曲传奇成为文人戏曲创作和演出的主流。但是,康熙以后,昆曲传奇逐渐衰落。
(2)明末清初,一批有着变换自由的板腔节奏和通俗易懂的舞台语言的新兴剧种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乾隆年间,正统文人把它们称作“乱弹”(“乱谈”)。进入了士大夫之家,也被单列为“花部”,而昆曲则被称作“雅部”。但在文化市场上花部与雅部的竞争中,乱弹填补了戏曲市场的空间。传奇艺术衰落了。
2特点
清代戏曲声腔剧种发展的大势是由雅而趋俗,以南北曲为骨干的曲牌联缀的音乐体制日趋衰微,板式变化体的声腔剧种广泛流行,其中最辉煌的成果是京戏的形成。
(二)词语释例
1.雅部、花部
戏曲名词。雅是纯正、高雅的意思,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属于雅部。花是杂乱粗俗的意思,花部即指有着变换自由的板腔节奏和通俗易懂的舞台语言的新兴地方戏。
2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清代前期活跃于戏曲舞台的四种主要声腔剧种昆曲、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的简称。“南昆”指发源于苏州昆山,在南方盛行的昆腔;“北弋”指清初传入北京的弋阳腔;“东柳”指清初流行于冀鲁豫各省及苏北、皖北等地,以唱俗曲曲牌为特色的弦索调;“西梆”即发源于西北山陕一带的梆子腔。反映了戏曲发展至清代以后,地方戏在全国东、南、西、北各地普遍兴起的形势。
3乱弹
清乾隆年间,人们把昆曲视为“正声”,把昆曲以外的梆子腔、弋阳腔、皮黄腔等地方戏称“乱弹”。“乱弹”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流传于浙江一带的,以“二凡”、“三五七”为基本唱调的地方声腔,如绍兴乱弹、浦江乱弹等。
4四大徽班
清代乾隆以后活跃于北京的四个最著名的徽班。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扬州盐商组织阵容强大的三庆徽班进京为弘历帝庆寿。三庆班很受北京观众欢迎,在京城扎下脚根,接着徽班等联翩进京。嘉庆、道光间,活跃在北京城里的四个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实力最为强大,为京戏形成打下基础。
5两小戏、三小戏
戏曲声腔剧种形成的初级阶段。以小丑、小旦或小丑、小旦、小生三行脚色为骨干,以简单的曲调来演唱的内容简单的剧目。
6折子戏
戏曲演出形式。即艺人在演出实践过程中,对整本剧作中选取一出或几出戏加以充实、丰富、提炼,然后独立演出的精彩短剧。明代传奇演出中已经有折子戏,清代乾隆年间剧场演出折子戏蔚成风气,《缀白裘》就是折子戏的集锦选本。
七、近代戏曲
(一)概述
1.京剧的形成
(1)乾隆五十年代
进京的徽班是“京秦不分”,有着特色性唱调“二黄调”的杂合戏班。
(2)嘉庆年间
“四大徽班”称雄于京都舞台。随着秦腔由西北涌入长江流域,演变为“西皮”。
(3)嘉、道之际
在湖北的汉班中西皮调与二黄调已经实现合流。
(3)道光年间
①概况
汉班艺人纷纷进京,道光初年,著名的老生米应先进京搭春台班。其后,一批汉班艺人在京崭露头角。
②代表人物
a.汉班艺人
著名的有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
b.北京的徽班
北京的徽班有两大名角,一是四喜班的张二奎,一是三庆班的程长庚。
③特点
余三胜等汉班艺人的语音为“湖广音”,唱腔为“楚调”,其声腔为“皮黄腔”。汉班艺人搭徽班而成为名角,徽班的声腔也就逐渐变得以皮黄为主了,而“湖广音”也成了皮黄腔的舞台语音。以余、张、程“三鼎甲”为代表的京中皮黄戏为集戏曲文化之大成的又一层次的新兴剧种。
(4)咸丰以来的清代
①概况
帝后都喜爱皮黄戏,为京中的皮黄戏班带来特殊的机遇。清廷选拔皮黄名伶进宫演唱,并教太监演戏。同治光绪年间,皮黄戏在北京的发展达到高潮,出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新三派”,声腔表演艺术进入成熟阶段。皮黄戏既拥有广大群众基础,又有最高统治者的扶植,成为北京剧坛盟主。
②皮黄戏 “京化”的特色
a.建立了以皮黄为主,而兼擅昆腔及吹拨诸腔的音乐体系。
b.将北京语音融入演唱,形成“独特的舞台语音体系;确立了以改良后的京胡为主奏乐器。
c.吸收昆曲、乱弹诸腔的优长,曲调和唱法更加丰富和优美。
京班皮黄戏与原生态的徽汉诸班皮黄戏的出现了重大区别。
(5)鸦片战争以后
近代商埠兴起,交通日益便利。北京的皮黄戏班和艺人陆续出京,向外埠发展。外埠的观众则把从北京来的皮黄戏称为“京戏”,以此区别于长江中下游的徽班、汉班演唱的原生态的皮黄戏。
2多层次的戏曲文化
(1)雅俗并存的戏曲文化体系
昆曲艺术,尽管已经衰落,但是仍不绝如缕。“乱弹”戏占有了广大的文化市场,也逐渐走上规范。为增强市场竞争的活力,满足观众雅俗共赏的审美需求,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多声腔共存的混合组班。
(2)新老共生的戏曲文化体系
①古老戏曲舞台
莆仙戏、梨园戏仍旧活跃。
②近代戏曲舞台
a.不断地产生来自说唱、歌舞或者傀儡皮影的新的剧种
清朝末年,南北各地民间一百多种小戏各立门户,占有市场。有的进入城市得到长足的发展,影响力扩大,如越剧、平剧等。新老剧种共生,构成中国戏曲的百花园。
b.清代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创造了戏曲文化
17世纪,五世达赖时藏戏就从宗教仪式中正式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戏剧艺术并在各地流传中繁衍出多种戏曲剧种。乾隆年间,云南大理兴起白族“吹吹腔”。嘉庆、道光年间,侗族地区生成侗戏。广西、云南等地也产生了壮戏。辛亥革命时期,云南德洪产生了傣剧。
3戏曲的改良
(1)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急日益加深,封建主义制度的腐朽已暴露无遗,中国思想界开启了一种变法图新的运动。作为传统文化的中国戏曲也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更新变革的过程。
(2)措施
①戊戌变法时期
梁启超等人带头以传奇、杂剧的形式宣传民主政治和爱国思想。
②变法失败后
一些爱国革命志士自觉地发动了戏曲改良运动来发挥戏曲唤醒民众的政治功能。随着理论的自觉,戏曲剧目的内容发生了革新。在清朝末年到辛亥革命时期兴起的改革图新的潮流中,涌现了一系列的代表改良主流的戏曲团体和戏曲作家。
(二)词语释例
1.戏种
(1)古装新戏
辛亥革命后,由梅兰芳首创演出的一种京剧新剧目。其特征是对旦角的头面服饰进行了改革,穿戴有别于京剧传统服装的“古装”,有专门设计的歌舞表演,配以简单的灯光布景。其代表作有《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天女散花》等。
(2)时装新戏
清朝末年到辛亥革命时期,新编的一种穿着时装表现现代生活的戏曲。如京剧的《孽海波澜》,河北梆子的《惠兴女士》,川剧的《武汉光复》等。又有洋装新戏、清装戏、时事新戏之分。
(3)连台本戏
一种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的汉族戏曲剧种。始于汉族民间的节庆演出。北宋末年,汴京中元节有连演七天的《目连救母杂剧》。清代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就以擅长连演整本的三国戏著称。剧情连贯,有文有武,通俗易懂,多用机关布景,但是也夹杂一些荒诞的内容和庸俗的噱头。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消失,近年有整理演出者。
2戏曲社团
(1)易俗社
1912年由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等人于西安创办的秦腔改良团体。易俗社的宗旨是“以编演各种戏曲,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团结了范紫东等一批秦腔作家,编演了《三滴血》等一大批优秀的秦腔新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秦腔演员。
(2)三庆会
1912年成立于成都的川剧改良社团。主要负责人有康子林、杨素兰、萧楷臣、贾培之等。三庆会在组织制度、剧目创作、表演作风等方面都有改革,邀请赵熙、黄吉安等作家整理和编写剧本,集合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声腔的名角组成强大的演出阵容,确立了川剧的独特的声腔体制。
(3)上海新舞台
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落成的中国第一座有先进设备的近代化剧场。创办者为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等,他们顺乎戏曲改良的潮流,不断编演新戏,其时装新戏蜚声沪上。新舞台还吸引了欧阳予倩、刘艺舟等大批新剧家将西方的戏剧观和表演形式引进新编的京剧剧目中。
(4)奎德社
1914年秋,河北梆子演员丁剑云和杨韵谱等在北京创立以改良戏曲为宗旨的女子演出团体志德坤社。1918年改组,更名奎德社。在戏曲改良思想影响下,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编演梆子、皮黄新戏,使用机关布景,采用西洋乐器,以时装新戏驰名京津,集合和培养了许多优秀演员。
(5)警世戏社
平剧初创时期唐山的表演团体,原名庆喜班。1918年改名为“警世戏社”。成兆才是警世戏社的领导人、剧作家和演员。警世戏社对平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人物
(1)李文茂
清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后称粤剧)演员,琼花会馆武行领衔,广东天地会拳师,后成为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农民起义领袖,在广西建立“大成国”。曾编演表现广州人民抗击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三元里打番鬼》。
(2)刘艺舟
戏曲活动家,编剧,演员。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与新剧(话剧)团体春柳社关系密切,回国后与王钟声等人合演新剧,鼓吹爱国思想,揭露清政府的腐败。辛亥革命爆发,刘艺舟任山东军政府登黄都督,后刘艺舟因参加反袁斗争被捕。曾参加上海新舞台的演出活动,自编自演过京剧《皇帝梦》、《石达开》等。
(3)汪笑侬
京剧作家、演员。自编自演新戏达30多种,其中多有激发爱国热忱,抨击社会黑暗的作品。积极从事戏曲改良,1910年在济南被聘为戏剧改良所所长,1911年到天津主持戏剧改良社,兼任正乐育化会副会长。有《汪笑侬戏曲集》。
(4)成兆才
平剧作家、平剧演员,平剧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有《杜十娘》、《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
八、现代戏曲
(一)概述
1.北伐时期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戏曲艺术与革命运动相结合。海南有王文明领导的“海南改良土剧社”,湖北有李之龙领导的“血花世界”,在用琼剧、楚剧等形式表现革命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也在利用戏曲形式宣传革命。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在军阀和国民党统治的城乡,革命运动也和戏曲密切联系。一些明智的人士提倡“新国剧运动”。
2抗战时期
戏曲界编演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剧目,激励民心,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等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了旧剧革命的运动。戏剧团队和戏剧工作者采用传统戏曲形式,作抗战宣传鼓动。1942年,延安成立平剧研究院,成功地创作改编和演出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京戏,毛泽东提出“推陈出新”的方针。
3新中国成立后
(1)进步方面
①1949年10月2日,成立了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制定戏曲工作政策,进行演出剧目的调查,拟定剧目审定标准,组织整理改编创作戏曲剧目,团结改造戏曲艺人,培养新生力量,改革戏曲班社。
②1950年7月11日,成立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成为戏曲改革最高顾问机构。
③1951年5月5日,政务院发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从此,中国的戏曲改革就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推向全国。“五五指示”共六条,戏曲界将其内容概括为“改戏、改人、改制”。经过改革,艺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焕发出工作积极性,产生了一批“推陈出新”的艺术成果。
④1952年10月6日起,文化部主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后,全国各地掀起挖掘传统、整理传统剧目的高潮。
(2)经验教训
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也有值得总结的教训,如极“左”的思想倾向,粗暴的作法等。在“文革”后的新时期,戏曲工作者遵循“二为”方针,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
(二)词语释例
1.民众剧团
1938年成立于延安的地方戏曲剧团。以秦腔、眉户宣传抗战,编演过《血泪仇》、《十二把镰刀》等优秀剧目。
2延安平剧研究院
1942年在延安成立的京剧研究和演出的团体。毛泽东为该院成立题词“推陈出新”,成为戏曲改革的指导方针。创作演出过《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新戏,对戏曲改革运动有重大影响。
3新秧歌运动与秧歌剧
新秧歌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发起的群众文艺普及运动,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鲁迅艺术学院实践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具体行动。秧歌剧是用秧歌曲调来表演故事的载歌载舞的小戏。陕甘宁边区著名的秧歌剧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等。
4改戏、改人、改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改戏”是清除戏曲剧本和戏曲舞台上的有害因素;“改人”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艺人改造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改制”是改革旧戏班中的不合理制度,如经励科、养女制、师徒制等。
5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戏曲改革的方针。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要求戏曲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改进,各个戏曲剧种都要在自由竞赛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普遍繁荣的局面。
6三并举
戏曲创作的方针。即既要创作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又要整理改编传统戏,也要创作历史故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