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

5.1 核心讲义

一、欧美戏剧

(一)发展历程

1.第一个高峰期及衰落

(1)高峰

西方戏剧是由古希腊人创造、发展成熟并流传下来的,主要分为悲剧和喜剧两种题材样式。古希腊戏剧是人类戏剧的第一个高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戏剧史上第一部戏剧理论经典。

(2)衰落

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中世纪,宗教的思想禁锢导致宗教戏剧独霸剧坛,而民间戏剧后来发展为讽刺和批判宗教黑暗的笑剧。

2第二个高峰期

(1)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戏剧的第二个高峰伴随文艺复兴中强调的人文主义思想而出现。这一时期西方戏剧的最重要的代表是西班牙的洛卜·德·维迦和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

(2)古典主义时期

特点

17世纪法国艺术进入延续了二百年之久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戏剧以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为思想基础,以崇尚理性为古典主义戏剧人物创造的原则。

代表人物

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是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

3多元化时代

(1)概况

18世纪下半叶

在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影响下,博马舍、哥尔多尼、莱辛、席勒等戏剧家的剧作中都反映了科学发展,自由民主思想深入人心的时代主题。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戏剧发展,古典主义戏剧衰落。雨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这个新时代的开始。19世纪是现代非理性哲学为思想基础的多个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组成的现代戏剧的开端,也包括易卜生、肖伯纳、契珂夫、布莱希特等各有特色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

20世纪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两位戏剧家各自创立了两种不同但都极负盛名并且影响至今的演剧学派。

(2)代表人物

尤金·奥尼尔

创作了《毛猿》、《榆树下的欲望》、《安娜·克里斯蒂》、《走过黑夜的漫长旅程》等杰作,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阿瑟·米勒

创作了《推销员之死》。

(二)古希腊戏剧

1.概况

戏剧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时古希腊人的酒神祭祀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在本质上起源于对生活的模仿,行动是戏剧的本质,情节是戏剧的目的。古希腊戏剧的繁荣得益于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民主执政的希腊的黄金时代中,雅典的文化事业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古希腊戏剧先有不少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但取材于神话的悲剧,后有喜剧。

2代表人物

(1)埃斯库罗斯

概况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曾写过70部悲剧,但留存下来的只有7部,其中6部的题材来自神话。

代表作

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一出历来被视为反抗暴政和不正义的权威的象征的英雄悲剧。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成为一种追求民主的精神象征。

(2)索福克勒斯

概况

索福克勒斯生平写过120多个剧本,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索福克勒斯相信神是正义的。他的悲剧人物的性格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剧情结构也非常出色。

代表作

a.《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本人成为犯下弑父娶母罪孽的怀疑对象,但是俄狄浦斯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他在遭命运拨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使观众对他充满同情。《俄狄浦斯王》创造了一种至今仍在戏剧创作和影视创作中被反复运用的封闭式戏剧结构的典范。

b.《安提戈涅》

这部悲剧表现了政府法律与神律之间的冲突。安提戈涅的两位哥哥因争夺王位双双战死。国舅克瑞翁下令将引入外国援军攻打自己的祖国的叛徒波吕涅刻斯暴尸荒野。但安提戈涅按宗教道德的“不成文法”必须亲手埋葬她的哥哥,政府法律与神律之间产生冲突。

(3)欧里庇得斯

概况

欧里庇得斯大概写了90多部戏剧,流传下来的有18部。

特点

欧里庇得斯戏剧活跃期处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时期。他的剧作特别关注两性问题和家庭问题,尤其深刻揭露了当时贵族阶层中品性恶劣的现象,并通过艺术形象为妇女进行辩护。

代表作

a.《美狄亚》

写美狄亚以杀死亲生孩子的惨烈方式向另结新欢的丈夫伊阿宋展开激烈的报复。这部剧对于女性角色心理的深入细致的描绘,借助剧中人物对作者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展示了一种新的创作面貌。

b.《希波吕托斯》

写希波吕托斯因拒绝继母王后的追求而遭诬陷并在放逐中被杀的人伦惨剧。该剧也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对王后表示极大的同情。欧里庇得斯描写的性格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为古希腊悲剧创作乃至对后来的欧洲戏剧、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

(5)阿里斯托芬

概况

阿里斯托芬共写过44部喜剧,流传后世的有11部。在雅典衰落时期已千疮百孔的民主政治状况下他赞成民主政治。

代表作

a.《鸟》

剧中有两个雅典人和一群鸟一起在天和地之间建立了一个“云中鹁鸪国”。剧中讽刺了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乌托邦理想社会的作品。《鸟》也被认为是阿里斯托芬结构最完整,最优秀的喜剧作品。

b.《阿卡奈人》

这是一部反映对战争的态度的戏剧作品。全剧通过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讪笑打诨的场面来反映生活,但该剧从反对无谓战争的思想高度去俯视脚下的现实来挖掘生活中的丑陋本质。

(二)中世纪宗教戏剧

1.概况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开始了建立在封建社会基础上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这个时期宗教既是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也是政权基础。此时的戏剧也成为封建宗教宣扬宗教信条和教义的重要手段。宗教戏剧由于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因此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联系现实。

2发展

(1)奇迹剧

产生背景

13世纪,宗教戏剧日渐衰落,宗教戏剧变种的民间戏剧奇迹剧发展起来。

代表作

法国作家博德尔写的《圣尼古拉剧》和罗特波夫写的《德奥菲勒的奇迹》为当时奇迹剧的代表作。

(2)神秘剧

产生背景

活跃在教堂之外的一般城市中产阶级和广大市民阶层的神秘剧取代奇迹剧来反映现实社会矛盾的任务,但它遭到教会及上层中产阶级的反对。

概况

15世纪时,神秘剧在西欧戏剧界占统治地位,而又以法国神秘剧最为著名。

代表作

当时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奥尔良之围》表现了圣女贞德的英雄事迹,颂扬了法国人的爱国精神,鞭挞了贵族的卑劣行径。

(3)道德剧

产生背景

道德剧的出现与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其对自身价值体系的宣传需要有关。

特征

将各种抽象道德观念拟人化和寓意化,贪婪、腐败、诚实等等都是道德剧的人物形象。

代表作

英国最著名的道德剧作品是《忍耐的堡垒》。故事讲述了人类受“恶”诱惑,贪图享受而灵魂被拒于天堂之外,最终借“仁慈”之力得到上帝原谅,是一个劝人向善的抽象道德说教。

(4)笑剧

产生背景

道德剧后来从抽象说教转向对社会腐败现象的实际批判,为迎合观众的需要并渐渐糅进喜剧成分的笑剧诞生。

代表作

《巴特林的笑剧》是当时最完善的一部笑剧代表作。全剧表现生活贫困的巴特林运用计谋、智慧甚至骗术戏弄布商,为自己赢得实惠。体现了中世纪城市生活的兴起后,人们企图摆脱封建教会的黑暗统治的意愿和反宗教情绪的高涨。

(三)文艺复兴戏剧

1.概况

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许多人文主义艺术家在意大利创立了学校和学院。英国大学里的许多人文主义学者专心研究古代戏剧,并将它们翻译过来,进行演出,戏剧知识得到广泛传播。

2代表人物

(1)德·维迦

概况

德▪维迦是西班牙人文主义戏剧最完善的多产作家,据说曾创作过1800部喜剧和400部名叫“奥托”形式的戏剧作品。

代表作

a.《狗占马槽》

表现贵妇人德安娜在足智多谋的仆人的帮助下终于追求到超脱世俗的真正爱情的故事。这类剧中的丑角代表了维迦的民主思想。

b.《羊泉村》

《羊泉村》取材于1476年西班牙历史上的一次农民反抗封建领主的暴动。骑士团队长费尔南在驻地羊泉村企图污辱劳伦霞,青年费隆多救出了劳伦霞,二人彼此相爱。费尔南破坏这对青年的婚礼引起抗暴斗争。全村人民起来攻占了城堡,杀死费尔南,并迫使国王赦免了他们。是充满现实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人文主义杰作。

理论观点

维迦的《今日新的编剧艺术》肯定了古代戏剧理论中的模仿说以及悲剧和喜剧所表现的对象有所不同,并提出了正剧在后来应运而生的最早的理论上的预言:主张悲剧和喜剧的因素在一个剧本里可以并存,而不能截然分开。

(2)威廉·莎士比亚

概况

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代表人物是莎士比亚,其悲剧与喜剧达到极高的思想与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共留传下产生跨越时间和民族影响的37部戏剧作品。

创作分期

a.早期

莎氏早期作品主要是历史剧和喜剧。

b.中期

中期作品主要是悲剧。

c.晚期

晚期作品主要是传奇剧。

创作主题

莎士比亚崇尚现实主义,他创作的戏剧作品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他那个时代的生动写照。莎士比亚拥护王权,担心篡夺王权的行动可能给国家带来内忧外患。这种情感在他的四大悲剧中都有不同的反映。

(四)古典主义戏剧

1.概况

自文艺复兴以后直到17世纪末叶,西欧戏剧主要是发展古典主义戏剧。古典主义戏剧强调为君主政治服务,反对封建割据和分裂倾向,维护国家统一。古典主义哲学家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为古典主义戏剧提供了哲学基础。古典主义戏剧的特征是致力于塑造以理性为基调的类型化人物,强调理性服从情感,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己任。而鞭挞宗教腐败与批判资产阶级的堕落是莫里哀古典主义喜剧的特色。

2代表人物

(1)高乃依

高乃依的《熙德》中骑士罗德里克与贵族之女施曼娜有仇。但在大敌当前之际放下个人恩怨,率军击退摩尔人的进攻,俘获敌酋。最后国王赐予其“熙德”的称号,并劝其与施曼娜完婚。

(2)拉辛

拉辛的《费德尔》从不可遏制的情感会造成悲剧的角度反证了理性的重要性。王后费德尔因为得不到国王前妻之子希波吕托斯的爱情,向归来的国王进谗。为此,希波吕托斯于放逐途中为海神所杀,最后费德尔亦自杀身亡。

(3)莫里哀

创作主题

莫里哀的创作了讽刺了宗教的伪善。

代表作

a.《伪君子》

骗子达尔杜弗以宗教谎言骗得主人公奥尔恭的信任,进而成为主人公家庭生活的主宰。最终奥尔恭家里的所有人都识破了达尔杜弗的虚伪面貌,终于把他赶出家门。

b.《悭吝人》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高利贷者。他想不花钱续弦,恰巧他想娶的女子是他儿子的恋人。父子间产生了冲突。最后因为他的儿子能够归还他失去的财产,让他的意中人与其子成婚。

(五)启蒙主义戏剧

1.概况

启蒙主义戏剧开始于17世纪,到18世纪下半叶有了长足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戏剧的代表人物分别有法国的博马舍、意大利喜剧家哥尔多尼、德国的莱辛与席勒。

2代表人物

(1)博马舍

概况

博马舍积极响应狄德罗曾经提出的严肃戏剧的主张。

代表作

博马舍创作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也被称为政治喜剧或严肃戏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讲的都是民费加罗与贵族阶级之间展开斗争为自己赢得幸福的故事。费加罗对于现实生活和阶级统治的不满,充分显示了“第三等级”的力量,说明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期不远了。

(2)哥尔多尼

概况

意大利喜剧家哥尔多尼是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他一共写过200多部剧本。哥尔多尼要求戏剧不仅应娱乐观众,还应教育观众。

代表作

a.《女店主》

哥尔多尼对勤劳聪明追求精神自由米兰多琳娜作了热情的赞美。米兰多琳娜戏弄了贵族追求者,最后与自己钟情的仆人结了婚。

b.《一仆二主》

仆人特鲁法尔金诺则利用自己的智慧,在两个主人之间不仅周旋得游刃有余,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3)莱辛与

概况

18世纪上半期莱辛在理论和创作上都为德国戏剧作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作

a.《汉堡剧评》

此剧探讨了戏剧艺术的规律。他提倡向莎士比亚学习,反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在创作上强调的清规戒律。

b.《艾米莉·迦绿蒂》

女主人公在未婚夫被追求她的意大利王子杀死后,宁愿让父亲杀死自己来保持个人纯贞。集中反映出莱辛重视道德观念和对封建贵族荒淫无耻行为的批判。

(4)席勒

概况

席勒对黑暗现实充满反抗精神,他的戏剧创作富于现实主义魅力。

代表作

a.《强盗》

是一部反对贵族和僧侣阶层,歌颂强盗反抗现实的英勇行为的作品。

b.《阴谋与爱情》

是一部讲述宰相封·瓦尔特为促成儿子的一桩政治婚姻,陷害儿子费迪南的未婚妻,导致费迪南逼迫未婚妻与自己同归于尽的悲剧。这部戏深刻揭露了封建专制宫廷的黑暗,号召人们与这种统治进行斗争。

(六)浪漫主义戏剧

1.概况

19世纪初,欧洲的浪漫主义戏剧崛起。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要求创作自由,运用多方面的历史传说题材,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强调个人感情的重要性。浪漫主义作家力图在自己的作品里尽量反映各种感情和情绪,借以表明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抗和理想社会的憧憬”。

2雨果

(1)内容

雨果创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取材于16世纪的西班牙。讲述没落贵族子弟欧那尼遭到陷害,最后为了一个承诺,与恋人双双死于非命的凄美故事。雨果在剧中歌颂了欧那尼的勇敢诚实、敢于斗争的英勇气概,批判了贵族的自私虚伪、冷酷无情。

(2)意义

雨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

(七)现实主义戏剧

1.概况

西方戏剧并没有出现过专门的现实主义戏剧运动,但一直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西方的现实主义戏剧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中世纪笑剧,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的一系列喜剧作品,启蒙运动时期的市民戏剧等,都有对现实生活本质矛盾的集中反映和尖锐批判。

2易卜生

(1)概况

19世纪末,挪威戏剧家易卜生通过《玩偶之家》、《人民公敌》和《社会支柱》等一系列集中描绘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力作,以“社会问题剧”这种形式为现实主义戏剧赢得了更加广泛的声誉。在易卜生之后的现实主义戏剧家还有英国的萧伯纳、俄国的果戈理、奥斯特洛夫斯基、契珂夫等。

(2)代表作

《玩偶之家》

被认为是最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剧中通过娜拉的遭遇对资本主义家庭关系和夫妻关系的虚伪性作了深刻揭露。主人公娜拉本是个沉浸在家庭幸福中人,可是在经受考验的时刻,(丈夫)海尔茂却暴露出他的虚伪和狭隘,这一时刻将他们虚假的幸福揭露得淋漓尽致。

《人民公敌》

a.创作背景

易卜生本人的生活是非常孤独的。他曾经因戏剧创作受到攻击而自我放逐到国外生活了很多年。易卜生特意以这个骂名为题目写成同名剧本,刻画了斯多克芒医生这个大无畏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

b.内容

浴场医生斯多克芒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想把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众,人们使用了各种手段剥夺了他的发言权。他的生存受到威胁,但他仍毫不畏惧地向绝大多数人的谎言和整个社会政治上的腐败发起攻击。在这个戏里,人物生存环境的典型性、生活细节的真实性,作者的政治倾向性都十分鲜明。

(八)现代派戏剧

1.概况

到十九世纪末西方戏剧渐次分化成两大截然相反的的创作阵营:其一,沿着现实主义的戏剧传统演进,如萧伯纳、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等人的戏剧;其二,撇开现实主义的戏剧美学原则,开创了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等全新的戏剧天地。我们把这些与现实主义戏剧相对立的、以西方各种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戏剧流派称为现代派戏剧或现代主义戏剧,主要包括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派戏剧等。

2象征主义戏剧

(1)概况

19世纪80年代法国文坛出现的象征主义诗派,掀起了波及整个欧洲的象征主义戏剧运动。象征主义戏剧在哲学上受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史威登堡“对应论”思想的影响,这一理论认为自然界万物之间与不可见的精神之间有互相契合的情况。其特点是“神秘的内容、象征和艺术感受性的扩充”。

(2)经典作家作品

梅特林克

梅特林克的《青鸟》中除两个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的小主人公外,其他所有的人物都是拟人化形象。剧作家把人类对幸福的不同理解所形成的不同的幸福观全部设计成拟人化的“幸福”形象在剧中出现。

霍普特曼

概况

霍普特曼一生写过包括许多现实主义戏剧在内的40多部剧本。

代表作

《沉钟》是19世纪90年代末正值德国工人运动陷于低潮时期的一部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了非现实化的一个铸钟人铸钟成败的故事。暗示着逃避现实没有出路。

约翰•沁孤

在《骑马下海的人》中,主人公是一位老妇,家中所有的男性最终都在海难中死亡,但老妇仍带着女儿平静地面对生活。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最为优秀的独幕悲剧,在构思和结构上可见希腊悲剧的影响,它歌颂人与大自然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时表达了生存的残酷性和人对命运的不可把握。

安德烈·耶夫

《人之一生》是将一个人的一生浓缩在一部戏中,宿命色彩充满象征意义。

3表现主义戏剧

(1)概况

产生与发展

“表现主义”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01年巴黎画展,表现主义戏剧兴起于20世纪初。1904年,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创作的戏剧作品《去大马士革》三部曲,被公认为第一部表现主义剧作。1907年他又写出了最具表现主义戏剧代表特征的《鬼魂奏鸣曲》。此外,德国的凯撒、托勒与捷克的卡佩克被公认为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

观点

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丑恶现象使艺术家对现实绝望,反映在创作上谋求新的表现方法。表现主义戏剧反对印象主义表象地模仿自然的主张,要求突破表象去寻找世界和人们“一切原始性的、本质的东西”。它否认以一种纯主观的态度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只求对内心真实的表现,甚至采用荒诞变形的表现方式,帮助有些作品尖锐批判了对资本主义现实。

(2)经典作家作品

斯特林堡

《鬼魂奏鸣曲》让死尸、亡魂、木乃伊与活人同台表演,表现了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倾轧、仇视的情景,把那个“永远罪孽深重、痛苦无边”的世界揭露得淋漓尽致。一面将西方当代社会描绘成“是疯人院、是妓院、是停尸场”。一面又宣扬“死”就是“解脱”,就可以“早登仙境”。

凯撒

在《从清晨到午夜》中,通过一个银行出纳员盗款逃亡的过程,相当深刻地揭露了西方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本质。

托勒

托勒是一位左翼剧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而且有反军国主义、反法西斯的倾向。另一方面,这些作家的创作也有消极的倾向。凯撒和托勒在揭露社会丑恶的同时,也表现了追求乌托邦幻想等等局限。

4超现实主义戏剧

(1)概况

超现实主义戏剧主要以倡导一种“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的“自动书写”的创作方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西方世界理性破产的精神危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西方创作界影响的结果。1917年,得名于法国作家阿波利奈尔给自己的剧本《蒂蕾西亚的乳房》定位为“超现实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将是法国作家布勒东,他曾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

(2)经典作家作品

蒂塞尼

a.《刀子的眼泪》

一个少女爱上了绞刑架上的一具死尸,她非常绝望,因为她的爱人是那样的冷漠。

b.《黄莺》

素以美丽动听的歌声闻名于世的黄莺却是个一生也不会吭声的哑巴。

科克托

其名剧《奥尔菲》中,一位诗人从马的蹄声中寻找作诗的灵感。剧中主人公的头会离开自己的肢体发出大段独白,寻找自己的身体。

5存在主义戏剧

(1)概况

存在主义戏剧在20世纪3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40年代,尤其在战后发展到顶峰。存在主义戏剧的思想哲学基础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学说。这一学说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认为人有绝对的选择自由,但又并不具备理性的基础;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孤独而没有意义。存在主义哲学迎合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理性哲学的灾难性冲击。剧作内容的哲理性是存在主义戏剧的重要特点,存在主义戏剧经常让剧中人作为存在主义哲学观点的体现者。

(2)经典作家作品

萨特(1905~1908)

a.特点

萨特笔下的人物都面对多种选择,不得不重新估价其人生观,创造新的生活准则。萨特力图使人们看到对自己的行为的责任,将个人的道德观念置于对社会和政治的忠诚之上。

b.代表作

第一,《苍蝇》

借助一个古希腊的悲剧故事,寄寓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这部剧作是在德寇占领期间上演的,剧中寄寓着强烈的反法西斯的情绪以鼓舞人们的斗志。

第二,《正义者》(1905)

取材于俄国1905年革命期间一次刺杀事件的剧本,革命者卡利亚耶夫因为现场出现了两个孩子而放弃了暗杀行动,受到组织的责难。卡利亚耶夫为此与上级围绕正义与清白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卡利亚耶夫始终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完成了任务。

第三,《死无葬身之地》(1946)

萨特在作品中塑造了几个栩栩如生的抵抗运动战士的形象。他揭露美国种族主义黑暗现实的剧本

第四,《可尊敬的妓女》(1946)

在《可尊敬的妓女》中揭露了美国种族主义黑暗现实,剧本中的人物形象,颇有现实主义的光彩。即便在宣扬“他人就是你的地狱“的哲学观念的《间隔》这样以地狱为题材的剧本中,死人的形象也充满形象感。

加缪(1916~1960)

a.代表作

剧本有《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者》(1949)等。

b.特点

加缪强调世界的荒诞性,提倡人的“反抗”。他对戏剧的特殊贡献来自他的论文《西叙福斯的神话》,文中对“荒诞”一词的定义,为以后的荒诞派戏剧张本。

意义

a.尽管萨特和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诞的、非理性的,但他们的戏剧保持了传统的形式,具有比较完整的人物、情节,用理性的手法来表现非理性的内容,为荒诞派戏剧作了准备。

b.存在主义戏剧从60年代起减弱了势头,但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戏剧作品还有相当广泛的观众。

6荒诞派戏剧

(1)概况

产生与发展

荒诞派戏剧于20世纪50年代初崛起于法国剧坛。自1952年,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首演成功,直到1960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了一本名为《荒诞派戏剧》的书,人们才正式将这个戏剧流派称为“荒诞派”。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源自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兼小说、戏剧家阿尔贝·卡缪的“荒诞哲学”。

观点

荒诞哲学认为,世界是荒诞的。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所有的行动”都“毫无意义,荒诞不经和毫无用处”。“人与生活的分离……和环境的分离,真实地构成了荒诞的感觉”。荒诞派戏剧正是强调、扩大了存在主义哲学中这种有关“荒诞”的成分,并相应以“荒诞”的戏剧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2)经典作家作品

贝克特

a.《等待戈多》(1952)

在《等待戈多》中,那个被等待的戈多到底是谁,无人知道。贝克特自己也声明,“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然而,我们从两个主人公无望的等待中,确实可以感到,他们似乎除了“等待”外,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观众透过荒诞性可以获得理性认识并能够认识到那个社会现实的本质方面。

b.《快乐的日子》(1961)。

尤金·尤奈斯库

a.《秃头歌女》(1950)

在《秃头歌女》中,一座“大钟”时而敲十七下,时而敲九下,时而敲二十九下;一对男女在谈话中确认了彼此之间的夫妻关系,但很快又被女仆介绍的情况推翻了。荒诞派戏剧最大的特点是剧作内容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家把荒诞哲学运用于观察、评价社会现实以及创作的原则。他们认为自己就生活在一个非理性、无逻辑的、虚假和荒诞不经的世界,必然构成作品内容的非理性化和荒诞性。

b.《椅子》(1952)。

热奈

《女仆》(1951)。

爱德华·阿尔

《动物园的故事》。

品特

《生日晚会》。

(九)美国戏剧

1.概况

尤金·奥尼尔和阿瑟·密勒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两位美国戏剧家。奥尼尔被称为现代美国戏剧之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戏剧家。

2代表人物

(1)奥尼尔

《天边外》(1981年)

该剧标志着奥尼尔戏剧的成熟。描写了农场两兄弟爱上同一个姑娘,两人因此都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结果遭到失败。这部戏反映了主客观生活的矛盾,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并存。

《毛猿》

是一部表现主义的剧本,主人公杨克寻找自我身份四处碰壁,将动物园中铁笼打开后,却死于被他引为同类的大猩猩的一抱之中。这部戏反映了美国社会中普通白人与上流社会、异化了的工会组织之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琼斯皇帝》(1920年)

描写了一个叫琼斯的美国黑人囚犯越狱潜入西印度群岛中一个岛上以欺骗手段当上皇帝,愚弄、剥削土著黑人,引起民怨,在逃跑途中被土著枪杀的故事。这部戏中鼓声的运用造成了主人公“意识流”的反常心理活动,成为致其死亡的诱因。

《安娜·克里斯蒂》(1920年)

写水手布克与船长的女儿安娜相爱而船长不允。当暴露出因父亲之故安娜沦为妓女的事实,布克仍答允与安娜结婚,船长却提出婚礼必须等他与布克返航后才能举行。但冒着浓雾出航的他们能够生还吗?剧本留下了一个“社会问题剧”式的结尾,也体现出奥尼尔受到希腊悲剧的强烈影响。

《榆树下的欲望》(1920年)

是一部深受希腊悲剧影响、思想深刻的现实主义悲剧。写美国老农场主年轻貌美的新婚妻子艾比爱上他的儿子伊本。艾比杀死新生婴儿,以表示她重视与伊本的爱情甚于继承权的名义上的儿子。结果她与伊本双双入狱,剩下老农场主孤独地守在农场。这部戏是一部带有反清教的色彩的现实主义戏剧。

(2)阿瑟·密勒

《推销员之死》(1949年)

表现推销员威利在精心策划了一场能够为妻、儿赢得巨额保险的“意外”事故之后,临死前回顾了自己“美国梦”破碎的心路历程。戏以威利自说自话和电影化的“关键情景再现”的结构方式,以心理现实主义的风格,表现了作者对“美国梦”实质的冷峻客观的呈现。

《考验》

以北美殖民地时代一桩“逐巫案”造成的思想迫害和肉体毁灭的悲剧,来影射20世纪50年代美国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以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名义进行的范围广泛的政治迫害事件,体现了密勒是一位极具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伟大的戏剧家。

(十)现代西方演剧学派

1.概况

在20世纪的西方戏剧中产生过两个非常重要的演剧学派。一个是以前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名字命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另一个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创立的“史诗剧理论”(亦称“叙事体戏剧”理论)。这两种演剧学派既相联系又有重要不同,现实主义演剧方法之间也可以存在重要区别。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1)概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毕生创作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包括了表演、导演、戏剧教学和方法等系统专业知识的演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并发表有《我的艺术生活》和《演员自我修养》等书,被认为是对“体系”的在实践基础上的全面理论总结。

(2)特点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演员和导演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角色创造和整个演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根据剧本要求在舞台上再现角色形象为表演艺术的任务,但要把形象体现得真实和深切就要求演员进入体验过程,在自己的天性中找到角色的依据,并且把自己完全转化为角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我国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3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理论

(1)概况

布莱希特的创作分为大众剧、寓意剧和史诗剧。

(2)代表作

《三毛钱歌剧》、《伽利略传》(1938年)、《四川好人》(1938~1940年)、《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年)和《高加索灰栏记》(1944~1945年)。

(3)特点

布莱希特反对强调逼真和赚取眼泪的“亚里士多德式”的传统戏剧,反对演员尽可能地进入角色,而“代之以叙事文学和叙事诗所采用的手法,如表现上的超然,对于剧中事件的批判性的、自在从容的观察”,强调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清醒认识和革命性批判。

(4)“疏离效果”(亦译“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

在戏剧创作中避免步步推向高潮,并事先说明结果以免造成悬念。

超然平静的表演风格。

避免采用任何旨在使观众忘记自己是在看戏的手段,即不引起错觉的布景。

采用无遮饰的照明用具和全剧通场使用耀眼不变的照明,以防止通过动情的灯光效果来引起情绪和感情的波动。

音乐和剧中设计脱离台词,而且并不因此强化台词,而是以对位法的方式对于表演进行批判性评注,即以刺耳的音乐表现情歌的虚情假意,以腐烂尸体的投影来评注一席爱国言论。

以此表明剧中演员并不等同于所扮演的角色,使演员能直接对观众说话。

二、中国戏剧

(一)西方戏剧的传入与话剧的产生

20世纪初西方戏剧传入中国,为了与中国戏曲相区别,20年代末被改为曾引起广泛争议的名称——话剧,至今仍然沿用。

(二)近代中国戏剧

中国话剧开始于1907年欧阳予倩等人组成的戏剧团体春柳社在日本东京上演了《黑奴吁天录》。鲁迅在1907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文章中最早向国人介绍易卜生。1914年《俳优杂志》创刊号上发表陆镜若的《易卜生之剧》介绍了易卜生的11部戏剧。同年,春柳社还在上海上演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但当时影响不大。

(三)现代中国戏剧

1.五四运动后到20年代末的戏剧

五四运动以后,契珂夫的全部五个多幕剧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他的短剧《天鹅哀歌》、《蠢货》、《求婚》也频频上演。到20年代末,中国话剧主要是演出翻译剧和依据外国剧本的改译剧。

21927年到30年代的戏剧

从1927年起,中国戏剧界的田汉、欧阳予倩、洪深等人致力于创作和演出本土作品。田汉、欧阳予倩组织了“南国社”有名的“鱼龙会”。田汉的《名优之死》是中国探索话剧民族化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330年代后的戏剧

(1)艺术家方面

30年代,田汉与其他话剧艺术家领导中国话剧走上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

(2)学生剧团方面

产生背景

由于爱国热情高涨,本着政治宣传目的的学生剧团活动也盛行起来。

发展

戏剧运动的残烬点燃了爱美剧运动的导火线,几个有组织有力量的剧团的兴起。开始从业余性向专业艺术性过渡。学校戏剧由于只是业余演出,经费没有保证且多在校内演出,因而多数采取了小剧场的形式。而尽管气氛比较浓厚,影响却比较有限。

(四)当代中国戏剧

1.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戏剧

建国后,由于中国话剧的主要力量大多掌握在共产党领导下,所以自觉地向苏联学习便成了必然的选择。几乎所有进步的戏剧艺术家都主动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并运用到艺术实践中去,其他戏剧流派都消声匿迹。

2改革开放后的戏剧

(1)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后,中国戏剧在改革中探索大胆突破“幻觉性”的方式,舞台美术打头阵,导演艺术紧跟其后,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这次改革在思想、观念以至语汇、手段、方法上开放,借鉴更为广泛。

(2)电视产业崛起后的戏剧

概况

由于电视的迅速崛起,文化娱乐方式的极大的丰富,戏剧很快从高峰走向低谷。尽管戏剧产业萧条,戏剧创作却呈逆向发展之势。

代表作

a.《绝对信号》

1982年,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带上舞台,标志着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导引人们在话剧出现危机、大剧场的演出不甚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实验,来实现话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招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

b.其他作品

胡雪桦导演的《中国梦》,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王贵导演的《WM.我们》都是这时期出现的优秀作品。

(五)总结

中国话剧100年的时间里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田汉、夏衍、曹禺、郭沫若、老舍等为中国话剧史留下了一大批值得研究的杰作。

二、经典作家作品

(一)概况

从进入20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之前为中国话剧的探索期,田汉的《名优之死》是当时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品。曹禺的《雷雨》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其后他陆续创作出《日出》、《北京人》、《原野》和《家》等一系列艺术杰作。夏衍的《上海屋檐下》也是一部话剧力作。抗战期间郭沫若的历史剧激发了爱国热情。解放以后,老舍《茶馆》成为“京味”话剧的奠基石。

(二)《雷雨》

曹禺的《雷雨》是一部题材内容和人物塑造完全民族化的、具有浓厚的希腊悲剧色彩的作品。刻画了一个大家族内部的矛盾,全剧以繁漪力图挽回她与周萍畸形的爱情为矛盾的核心,勾连并穿插着各个人物关系之间复杂的矛盾。剧终,周萍与四凤的兄妹关系被周朴园揭穿后,周萍自杀,四凤被电击身亡,周冲也为救四凤而搭上了年轻的生命,繁漪疯狂,以悲剧结尾。

(三)《日出》

《日出》是曹禺结合自己亲自到鸡毛小店中的观察体验,与对上流社会的熟悉,通过高级交际花陈白露的生活轨迹串联起各色人等的生活,刻画出旧的社会现实的一部作品。剧终陈白露在“日出”前的自杀,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本质上是社会原因。

(四)《北京人》

《北京人》是一部将诗意和内在戏剧张力融为一体的现实主义戏剧杰作。故事借描述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来表现这个昔日的钟鸣鼎食之家已经潜藏着深刻的危机。剧终,愫芳与儿媳瑞珍出走寻找新的生活,文清吞烟自杀,曾老太爷的金丝楠木棺材被债主抬走,江泰酩酊大醉。这个昔日的大家终于分崩离析。

(五)《上海屋檐下》

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揭示的是1937年4月日寇占领上海后“孤岛”上小市民的生活情状。尽管国共再度合作,但是民族危机和复杂的政治形势依然严峻。剧本的色调是灰暗的,人物是缺少阳刚气概,自怨自艾的小人物。

(六)《茶馆》

老舍创作的《茶馆》是一部京味话剧。主人公王利发只想过着普通小买卖人追求的温饱安宁的生活,但是从军阀混战、抗战到抗战胜利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茶馆像走马灯似的不断闯进了各类人物和势力挤迫。最后,王利发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