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623  满分:150 分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唯名派

2.群体关系

3.文化的传递性

4.开放性角色

5.女权主义

6.文化震惊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

2.乔治•米德的“自我”概念:

3.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4.家庭对于人的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5.性的阶层规定

6.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网络谣言的传播,谈谈网络谣言的加工方式

2.阐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3.结合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谈谈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623  满分:150 分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唯名派

答: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是指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2.群体关系

答: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群体关系,是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与个人关系相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它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束

3.文化的传递性

答:文化的传递性,是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它通过各种方式向周围辐射。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代际传承,即子代通过社会化学习生活技能、谋生技巧、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将社会的文化内化于己。文化的内容不能通过遗传方式来获得,只有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的基本社会化,才能一代接一代地向下传递。文化的传递不是简单复制或全盘接受。

4.开放性角色

答: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5.女权主义

答:“女权主义”这一术语在19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英文当中,是指那些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政治权利的思想或者主张。自那时起,它的意义一直处于演变之中,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的最为宽泛的一般意义,是用来指称这样的理论或理论家:他们认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政治权力的问题,而不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并且认为这一问题对于政治理论及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女权主义一般都把“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核心。

6.文化震惊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处理得当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

答: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如下:

(1)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是以夫妇关系为核心的,因而称为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妇,一代人(无子女)或两代人(有子女),家庭关系比较简单,通常家庭规模也较小。

核心家庭是适应工业化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的家庭模式,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家庭形式,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2)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与其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它是核心家庭纵向扩大的结果。主干家庭中有两代或三代人,由于代际层次增多,家庭关系较核心家庭复杂。

现代社会中,随着核心家庭化,主干家庭数量减少,但在家庭总量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不过,与传统社会中的主干家庭相比,现代社会主干家庭的性质和家庭关系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干家庭在赡养老人、抚育子女方面有不可代替的优势,今后仍将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形式。

(3)联合家庭

联合家庭,是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的夫妇与其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是兄弟们结婚后不分家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家庭中至少有两对同代的夫妇关系。现代社会中,这种家庭类型已越来越少。

(4)其他家庭

其他家庭,是指除上述三种家庭类型以外的各种家庭,如由鳏寡孤独产生的单身家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组成的隔代家庭,因离婚、丧偶或未婚生育而形成的只有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单亲家庭。

在不同社会中,各种类型的家庭所占的比例会有不同。目前,中国的家庭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2.乔治•米德的“自我”概念:

答: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出生之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提高,人开始将“我”作为一个符号,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思考,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产生了。

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

(1)“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

(2)“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3.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答: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1)无效的文化传递

无效的文化传递,是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无效文化传递的一个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青少年犯罪便是无效文化传递的典型表现。反社会人格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进行校正。

(2)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是指一些社会化的过程使个体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户籍制度长期存在,使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的机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种不利于农村青年社会化的机制。

4.家庭对于人的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答: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家庭是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家庭对于政治社会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家庭出身往往决定了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而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显然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

(2)家庭是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的重要传播场所,长辈的政治立场和知识会对孩子的政治社会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人格会影响到他将来的政治行为模式。古今中外都有一些“政治世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性的阶层规定

答:特定社会总是把占据优势地位的那些阶层的性关系与性行为模式,规定为总人口的典范或准则。

(1)各阶层不仅把“正常”规定为符合本阶层的行为规范,把“不像话”看作丧失既有社会地位的罪由,而且还常常用性方面的某些表现来标志和界定本阶层的成员,这就形成了各阶层之间以至各民族之间相互的性偏见。当阶层间良性运行时,性偏见不过是笑谈;但当阶层发生冲突时,它又常被当作最锐利的武器,而且往往奏效。例如,近年来中国流行的“荤段子”里,就有大量的政治内容。

(2)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同时也接受了本阶层对其他阶层的性偏见,又据此不断地对本阶层进行美化,直到他(她)决意投入跨阶层流动时为止。因此,某阶层的后加入者,常常容易产生性的躁动与盲动。例如,当前某些“暴发户”的“包二奶”和“养小蜜”就是如此。各民族之间也常常发生性偏见,例如,一些中国人把美国视为“性的天堂”,而某些美国人则夸大中国当前的“性解放”。

6.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答:(1)社会分化的含义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2)社会分化的后果

个人角色分化

个人角色分化,是指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分离。个人角色的分化造成个人更有效地承担角色,按角色规范实现角色的社会功能,同时,造成个人之间的角色互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社会组织的分化

社会组织的分化表现为,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组织功能从传统的功能多元化的组织中分离出来。而高度专门化的、功能单一的社会组织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从而更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

社会地位的分化

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有助于各种社会角色的发展,社会成员可通过各自的专门角色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分配途径和获得也日益多元化。这种社会地位的分化,有助于促进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和理性化,从而推动各种社会创新活动的成长,刺激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调动与有效使用,同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网络谣言的传播,谈谈网络谣言的加工方式

答:(1)网络谣言的传播

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对于某一广泛关心的事件情况不明,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网络谣言,是指在网络上,尤其是社交媒体中,迅速传播的虚假言论,这种言论是一种误导性的信息,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攻破公众观念,其导致的结果可能会很严重,甚至有潜在危险性。它可以是凭空捏造的,也可以通过对正确信息的加工、歪曲而成。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科学知识的欠缺,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

网络推手制造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商业利益的驱动,是网络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

(2)网络谣言的加工方式

网络谣言的加工有四种方式:

简略化。网络谣言传播时可能使原有信息越来越简短、概括,失掉许多重要成分。

片面化。对原有信息断章取义,突出或夸大其中的某些内容。

同化。接受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态度对原有信息添油加醋,再传播给他人。

逻辑化。网络传播者对原信息的空白处、不合理处加以补充以自圆其说后再往下传。当人们无法获得信息,或对正式传播渠道提供的信息不信任时,网络谣言就可能非常盛行。

2.阐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答:(1)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的趋势:

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仅表现在收入上,同时也反映在财富的占有上。

社会分化的细化与聚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是两种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的趋势的交织。这两个趋势,一个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另一个则是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

一方面,社会分层结构越来越细化,越分越细的群体犹如碎片一样,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细化的碎片又正在开始往一起积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聚合的结果,就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

从资源弥散型配置到一体化的资源配置的转变

社会资源从类型上说可以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物质性的财富,即经济资源;二是政治上的权力;三是社会威望或社会声誉。在任何社会中,这三类资源都是稀缺的。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资源扩散的年代。但这种资源扩散的效应,首先并且主要是体现在经济资源上。但在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体户阶层已经逐步失去了在短时间内可以令他们颇为自豪的经济优势地位。而城市中的工人,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逐步失去了种种过去令人羡慕的福利待遇,而且其中有几千万人失去了过去以为不可能失去的“铁饭碗”。

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趋势

a.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

阶层之间的边界,往往是通过多种方式建构起来的,最显而易见的是不同居住区域的分离。这些贫富在居住上的分区,从外表上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或者说这是最表面化的“社会区隔”的标志。

b.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

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是与阶层之间的边界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们正是从这种边界中萌发出“我们”与“他们”的概念和意识的。

c.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

在20世纪80年代,包括在90年代初期,阶层之间的流动是相当频繁的。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上述路径的社会流动已经在明显减弱。“下海”的大潮已过,由于经商的门槛越来越高,白手起家的可能性已较以前大为减小。

(2)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介入使得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产生差异与分化,其生活方式选择和生存状态差异是家庭阶层的直观映射,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将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型乃至阶层的转换。原有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使得进入同一工作职位的人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不同的表现。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使得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日益带有功利化色彩,在社会分层背景下,社会资源拥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个人今后的成败,社会成员比过去更加渴望扩大自己交往的范围和层次,渴望接触社会中的上流人士,期望从中获得自身发展所必要的社会经验和相关的资源,人际之间的交往变得世俗化、复杂化,并充满了金钱的味道。由此,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出现经济化、功利化的趋势。

3.结合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谈谈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理论

答:(1)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城市化滞后和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虽然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的,如农产品的价格偏低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面积的比例关系以及在这样的人地比例下形成的规模过小的经营方式。作为这个问题的背景,除了现实中无法改变的人地矛盾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少说几十年、多达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之后,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中的工业转移的任务并没有实现,城市化的过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过程,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仍然滞留在极为有限的耕地上。城市化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内需不足

城市化滞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量农民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外,这是一种分裂的工业化。于是,当工业开始大规模生产耐用消费品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能够消费这些产品的大量消费者。

从消费总量上分析,我国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3倍,但消费总量仅为城市居民消费总量的91%;从消费结构上分析,1998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44%,属于小康水平,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高达55%,属于温饱水平,其消费支出仍以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为主,在耐用品方面的消费仍相当低。在中国市场上,理应是消费主力的广大农民,消费需求却呈现不足,人数上的优势并没有使他们成为消费市场上的“主导者”,这是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也是城市化滞后带来的后果之一。

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

从5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户籍制度等政策控制了农村人口转入城市,这些政策明显地延滞了城市化进程。此间,60年代的疏散、下放城市人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直接影响。

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内地则发展缓慢。另外,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多,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这使得在城镇人口中,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

(2)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理论的论述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这种思路是把城市和农村放在一个系统中来考虑,全面规划、协调发展。在设计它们的发展时要做到优势互补,并使它们的发展成果相互连接、相互为用,从而使城乡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发展模式可以避免城市、农村片面发展可能带来的弊端,而且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但是,这需要全面而慎重的设计。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优势发展的原则。中国地大物博,一个地区总有自己的自然资源、人文地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只有寻求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城乡社区,这种发展才能持久。

整体发展的原则,即要对城乡发展通盘规划,使城乡社区有机地匹配组合,发挥出比它们各自简单地相加更高的社会效益。

互益发展的原则。一个城乡社区的发展一般应以增益其它社区为前提,如一个新城市的建立,就要考虑它对于周围乡村发展的利弊。

地区平衡发展的原则。城乡发展应当在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与人口等方面力求平衡和协调。此问题是与城市布局理论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