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3.1 复习笔记

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身体的发育

1.身高、体重的发育

出生第一年,儿童身体发育非常快。从外部指标看,出生后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以上,半年后有所减慢,每月约增长1~1.5厘米,1岁时,身高可达70~75厘米。体重增加得更明显,1岁时可达9~10公斤,等于出生时的3倍。

2.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

婴儿的骨骼肌肉系统发育得也较快,从2~3个月开始,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相继形成,肌肉的力量也不断增强,儿童逐渐能支撑住身体重量,逐渐能抬头、翻身、坐、爬、站,甚至能走上几步。但婴儿的骨化过程远未完成,骨骼仍易变形,肌肉也易疲劳,所以让婴儿练习各种动作时,必须注意适时适量,不要过早让儿童坐、站,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1.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

(1)脑的发育

婴儿脑的发育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快。出生时头围约34厘米,1岁时可达46厘米左右,而成人的头围也不过55厘米。

1岁儿童的脑重可达900克,比初生时增加了一倍多。这是因为,婴儿脑细胞的体积显著变大,树突的分支增多,轴突变长,大脑皮层的厚度增加,因而婴儿的脑重增加了,皮层的沟回也增多和加深了。

(2)神经突起的发育

神经突起的发育使神经突触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就为建立复杂的神经联系提供了可能。婴儿的神经纤维开始了髓鞘化过程。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的是感觉神经,其次才是运动神经。在联络皮层各部分的神经纤维中,与高级智力活动直接有关的额叶和顶叶部分髓鞘化的过程开始得晚,大约7岁时才接近完成。

2.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婴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皮质兴奋机能增强

明显表现为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不断增加。新生儿每日可睡20个小时,周岁时已减少到14个小时左右。另外,婴儿形成条件反射比新生儿容易得多,也巩固得多,这也是皮质兴奋机能增强的表现。

(2)皮质抑制机能开始发展

皮质抑制机能可分为两类:无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

无条件抑制

新生儿的无条件抑制是与生俱来的,产生于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无条件抑制有两种形式: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a.外抑制是指外界环境和机体内部的额外刺激制止了正在进行的活动。例如,室外的喧闹声打断了儿童听故事的活动,身体不适妨碍儿童注意力的集中等。

b.超限抑制是指当刺激超过一定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降低,从而进入抑制状态。

条件抑制

条件抑制是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只能产生于大脑皮层。大约在新生儿生长的后半期,皮质抑制机能开始出现。条件抑制(也称内抑制)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a.消退抑制

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条件刺激不再受非条件刺激物的强化,其信号作用就会逐渐丧失,而不再引起反射行为。消退抑制在婴儿以至整个人生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都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儿童适应新环境。在教育工作中,利用消退抑制的原理,可以帮助儿童矫正不良习惯。

b.分化抑制

条件反射形成初期,不仅条件刺激物本身有效,与之相似的刺激物往往也能引起反应,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如果以后只强化原来的条件刺激物,而不强化类似的刺激物,那么,对类似刺激物的反应就逐渐减弱乃至消失,这就是分化抑制。分化抑制是精确的辨别力发展的基础。

c.狭义的条件抑制

条件反射形成后,另一个无关刺激物的出现,往往会使原来的条件刺激物也失去信号意义,这种现象就是狭义的条件抑制。4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了狭义的条件抑制。

d.延缓抑制

条件刺激物出现后,稍稍停一会儿再用非条件刺激物进行强化,这样,反应出现的时间便延缓了。延缓抑制出现得最晚,大约在半岁左右才出现。

3.条件反射建立方式的变化

条件反射建立方式的变化,是婴儿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表现。新生儿的条件反射,主要是在无条件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婴儿期,由于儿童各种感觉性和运动性反射的巩固,条件反射的形成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使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的强化作用相对逐渐减小,定向反射等的强化作用逐渐增加。

(1)定向反射强化的方式

积极的定向探究反射

积极的定向探究反射是在非条件定向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性定向反射,是一种有目的的积极行动。定向探究反射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成认识动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连成人的创造动机等都与定向探究反射有密切的关系。

定向探究反射“自我强化”的表现

a.引起定向反射的刺激物本身所具有的新异性,能维持巩固儿童的定向探究反射;

b.儿童的定向探究活动又不断发现着刺激物的各种新异性。

儿童就在这种积极的定向探究活动中,认识了各种物体的属性,认识了物我关系,掌握了对各种物体所应采取的不同行动方式。

(2)模仿的方式

在定向探究反射发展的基础上,儿童开始通过一种新的途径——模仿来建立条件反射。

模仿是儿童的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从婴儿期起,儿童就开始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们首先必须注视、探究榜样的行为,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形象;然后,根据这种形象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动作等,并将他们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相对照。这只有在定向探究反射形成以后,在皮质抑制机能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模仿。

(3)动觉强化的方式

这是指用一种运动所产生的动觉刺激来强化这种运动与某种无关刺激物的联系的学习方式。当某种无关刺激物与儿童的某种被动性动作多次结合以后,这种无关刺激物的出现就会引起儿童同样的主动性动作。年幼儿童的很多运动性技能(如拿勺、握笔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掌握的。

(4)言语强化的方式

婴儿末期,成人的言语交际,在形成儿童的暂时联系中开始起作用。随着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言语强化方式在暂时联系的形成上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儿童借助于词语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是动物无法比拟的。这也正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本质特点。

在儿童条件反射的形成上,言语的强化作用不是一下子就能奏效的,中间要有一个发展过程。

a.起初,成人的言语只是一种条件刺激物,只能诱发儿童的某种反应,并不具有强化作用(参看动觉强化的方式)。

b.之后,成人的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因素共同起强化作用。随着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成人的词不仅具有条件刺激物的作用,而且强化作用越来越大,这时,成人用词表示的要求、赞许、斥责,已经可直接指导儿童的行动。

在整个婴儿期,言语强化的作用还很小,以此方式建立的条件反射也是很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强化逐渐成为儿童形成条件反射的主要方式。条件反射形成方式的变化,是儿童适应环境能力上的又一次大进步,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二、婴儿动作的发展

儿童的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的动作发展。动作本身并不是心理,但是动作和心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常把动作作为测定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

婴儿的动作发展受身体的发育,特别是骨骼肌肉的发育顺序及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所制约。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非专门化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运动神经纤维一开始没有髓鞘化的结果。以后,这种泛化性的全身动作才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婴儿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头部动作,然后自上而下,学会俯撑、翻身、坐、爬、站,最后才学走路。这体现了身体动作发展的首尾方向(如图3-1所示)。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大肌肉动作比小肌肉动作发展早,其表现为儿童躯体的动作比四肢动作发展早,手指动作发展最迟。这一发展顺序与身体发展的近远方向(中心到边缘)相一致(如图3-1所示)。

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婴儿的动作起初是无意的,当他做出各种动作时,既无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后逐渐出现有目的的动作。6个月以后,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动作。

图3-1  身体动作发展方向

(二)躯体和下肢动作的发展

1.动作的发展

(1)顺序不变

身体和大脑的不断发育,使婴儿有可能学习、掌握一些人类的基本动作。尽管因营养和训练等条件的不同,使儿童在动作发展的快慢上存在个别差异,但婴儿动作的发展顺序是不变的,他们都是依照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的顺序来发展的。

(2)交叉进行

婴儿学习动作不是先学会一样再学另一样,而是交叉进行的,如站立是在11~12个月时学会的。但在5~6个月时,便可以依靠成人扶住腋下,站立片刻;7~8个月时又可以由成人拉着双手站立;再往后,他会自己扶住东西站立,在这期间,他同时又在练习坐、爬、蹲等动作。

2.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婴儿1岁以前学会的动作都可看作是为行走做准备。但这些动作在婴儿心理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婴儿通过坐和站起来,视野变得开阔了。爬行中移动身体,可以主动接近事物。动作发展使婴儿从躺卧姿势和成人的怀抱中解放出来,开始练习着自己活动,主动接触更多的事物。

(三)手的协调动作的发展

手是人进行活动的主要器官,也是人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研究证明,训练儿童手指的动作,可以加速大脑的发育。婴儿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双手动作的发展相联系的。手的动作从不灵活到灵活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

1.本能的抓握

3~4个月前的婴儿,抓握物体还带有无条件反射的性质,即先天就有的抓握反射在这段时间里仍然影响着儿童手的抓握动作。这种抓握的特点是:

(1)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偶然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

(2)手指配合不当,拇指和其余四指方向一致,整只手弯起来,好像一个大钩子,无论什么物体,都是一把抓。

(3)手的动作不能同视线协调起来,看见眼前的物体,伸出手却抓不准。

2.眼手协调

婴儿要想准确地抓住物体,必须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密切配合联合行动,这种将各个不同系统的行动合而为一的能力在5~6个月左右开始形成。婴儿在视觉引导下,能有目的地抓取物体,说明视力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双手活动。

(1)眼手协调动作的发展阶段

眼手协调动作,即看见东西并能抓住它,亦即眼睛控制手的活动,并把手准确地伸向物体所在的方位,可以作为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动作的发展经历以下3个阶段:

先学会看物体。婴儿在抓握之前必须看清物体的形象,判断出物体的空间位置。

在学习取物动作之前,随着视力的发展,婴儿必须学习手的动作及手指的张开和紧闭。儿童掌握人类特有的抓握动作是在同成人的交往中产生的,是学习的结果。

当婴儿拿到物体后,会用眼睛仔细地察看它的颜色和形状,用手不断地玩弄,使其发出声响,还可能用嘴去咬,以便更详细地了解物体的硬度、重量、大小等特性。这些既满足了求知欲望,又发展了视觉及手的动作。

(2)眼手协调动作的特点

眼手配合,能按照视线去抓取物体。

既能无意地摇动物体,又能做出一些简单而有效果的动作。例如,把东西拉过来,推开它,晃动手里的发响玩具,使其发出声音等。

动作虽有目标,但还伴随一些不相干的动作。例如,拿皮球的时候,不仅动手,还动起脚来,这是因为他还分不清哪些是必要动作,哪些是多余动作。

不会用两手分别抓取物体。当婴儿手里拿着一块积木时,再给他一块积木,他们会把手里的积木丢掉,去拿刚看见的积木,或者用手里的积木敲打旁边的积木,而不会用另一只手去拿。双手之间似乎存在一个“神秘的中线屏障”。

3.手的动作逐渐灵活,成为认识活动的器官

出现眼手协调动作之后,儿童手的动作日渐灵活,出现了双手的配合活动。他们会把物体从一只手倒向另一只手,手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1)兴趣中心的转移

从6~8个月开始,婴儿在同物体反复接触中,兴趣中心逐渐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动作的对象。这时他们会将各种东西乱敲、乱投、乱撕,或扔到地上,想以此来了解自己的动作能带来什么影响。这个年龄的儿童喜欢做重复的动作,这一现象不但说明他们对自己动作产生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可以说是他们认识事物因果关系的开始。

(2)对工具的利用

9个月以后,婴儿手的动作进一步复杂化,他们似乎知道可以借用工具来达到目的。例如,婴儿想拿玩具,但是自己够不着,他们会抓住成人的手,朝玩具的方向拉。在这之前,儿童只有行动的目的,即看见东西知道去拿,现在儿童有了行动的方法。另外,他们也开始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如抱娃娃睡觉、用小勺吃饭、拿手绢擦鼻涕等,这是人运用工具最初的苗头,也是游戏活动的萌芽(如表3-1和表3-2所示)。

表3-1  3岁前儿童全身动作发展顺序

表3-2  3岁前儿童手的动作发展顺序

三、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婴儿期是心理初步发展的时期,因而也是为以后的发展作准备,打基础的时期。

(一)亲子关系与婴儿心理的发展

每一年龄阶段,都有一种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要作用的活动。对于婴儿来说,对其心理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活动是与成人的交往。这种交往主要是在儿童与父母亲(和其他直接照料他们的人)之间进行的,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人们也常常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子关系。

1.母子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儿童的心理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汲取人类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文化财富而发展起来的。成人是文化的传播者,没有成人的教育,不与成人交往,儿童的心理就不可能正常发展。

(1)母亲对婴儿发展的重要性

在婴儿的发展中,母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母亲是婴儿生活环境中的核心因素。母亲不仅是他们一切生理需要的直接满足者,而且也是他们与客观物质世界的“中间人”。婴儿与环境的接触,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直接照顾他们的成人而实现的。因此,母亲也是婴儿心理发展需要的直接满足者。

(2)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心理机制上剥夺母子交往的危害

为了了解母子之间的交往关系,即亲子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学家做了许多研究。这些研究包括“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和孤儿院儿童调查研究。

a.实验研究——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

恒河猴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把出生不久的小猴子单独放在一个有良好物质条件的环境里,它的一切生理需要都能充分满足,但失去了与其他猴子,特别是与母猴交往的机会。一年以后把它再放入正常的猴群中,结果发现这些被隔离过的猴子表现出许多不正常的行为:恐惧、畏缩、无探究行为、不会与其他猴子正常交往。甚至长大以后不会当母亲,对待自己的儿童冷酷无情等。

b.剥夺婴儿与母亲的交往,使其失去形成亲子关系的可能,给儿童心理发展造成重大损害的可能原因:

第一,婴儿失去与母亲的交往,也就失去了被爱与爱的权利

爱这种情感需要,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内部力量。同时,爱与被爱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失去它,儿童就会变得焦虑、烦躁、神经质,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

第二,母亲是婴儿与客观世界的“中间人”

婴儿虽已具有反映现实的感知能力。但如果没有母亲抱他们四处走动,没有母亲向他们呈现各种刺激,婴儿所能接触的事物就会极其贫乏。而丰富的感觉刺激,是婴儿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精神营养。

第三,缺少与成人的交往。婴儿的环境就变成了没有“应答性”的死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婴儿的自发行为(如微笑、发声、手舞足蹈等),由于得不到成人的任何反应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成人对儿童行为的反应(应答)具有强化作用,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及时强化,婴儿活动的积极性就会丧失,而且会因自己的“努力”毫无结果而丧失“信心”,形成被动、退缩的行为模式。

生理机制上剥夺母子交往的危害

有的专家还从生理机制上探讨了剥夺母子交往的危害,并指出,母子交往的方式之一是身体接触,母亲抚摸、搂抱、摇晃婴儿所产生的触觉和运动刺激,是婴儿的愉快情绪中枢系统发育的条件。缺乏这种刺激,会使情绪中枢发育不良,儿童的情绪情感也会产生障碍。可见,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

决定母子交往积极与否的条件

母子交往、亲子关系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主要取决于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养育方式。

a.充满爱心、温柔体贴、善于理解婴儿各种要求的母亲容易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b.粗心、冷淡、急躁、过于关心自己的母亲,与婴儿建立的关系多是消极的。因缺乏交往而建立的消极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儿童的发展。

2.婴儿交往行为的发展

在母子交往、亲子关系中,母亲固然是关键的一方,但婴儿的作用也不可等闲视之。在事实上,婴儿也往往是母子交往和母子情感关系的发动者、维持者和促进者。新生儿阶段由于根本不理解自身行为的含义,也不能对成人发出的交往信息作出应答,所以还没有形成交往行为。但这些本能反应在母子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婴儿交往行为的基础。而婴儿的交往行为有一个发展过程:

(1)天真活跃反应

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当成人的脸出现在婴儿的视野中,他们便中止原来的动作,注视成人的眼睛,进行片刻目光交流,然后开始微笑、发声,并手舞足蹈,表现出欢快的样子。“天真活跃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由于成人经常照料婴儿,给他们以生理上的种种满足,引起各种舒适感。当这些舒适感与人的视觉形象联系在一起时,人脸就成了舒适的信号。这时,每当成人出现在婴儿面前,他们便以“天真活跃反应”来作应答。

婴儿应答性的“天真活跃反应”,往往被成人理解为儿童向自己发出的交往信号,于是也报之以微笑、抚摸、亲吻、搂抱、引逗等。而成人的这种反应更强化了婴儿的行为,同时也加强了双方的情感联系。

(2)婴儿主动与成人交往

半岁左右,婴儿开始主动地与成人交往。当母亲不在时,儿童已能自觉地发出各种信号呼唤成人,其中最常用的手段是哭。这时,儿童的啼哭并非是因为饥饿或身体不适,只是因为无人理睬,妈妈只要把脸凑过来和他们讲话,哭声就停止了。

半岁到1岁,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婴儿开始学习人类特有的动作和语言。与此同时,与人交往的愿望更加强烈,交往行为也更复杂了。

(3)依恋情感的产生

与成人的交往,使婴儿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依恋,并伴随有一系列行为表现。例如,特别喜欢亲近母亲,不喜欢生人;母亲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不愿离开。一旦离开,婴儿就会焦虑不安,甚至哭闹,等等。依恋既加深了母子之间的情感,也增加了母子之间交往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依恋对象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到其他亲近的成人,如祖父母、老师等。

3.婴儿认知情感的发展和言语发展的准备

婴儿具有巨大的心理发展潜力。这种潜力在与成人的积极交往中逐渐被引发出来。在婴儿的心理活动中,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最先达到比较完善水平的是感觉和知觉。

(1)感知觉的发展

新生儿生来具有感觉能力。他们的肤觉很发达,被褥凉、尿布湿、牛奶烫都会使他们感到不舒服。他们能看、能听,很早就显示出对鲜艳的颜色、复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的偏爱,人的形象和声音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如果成人及时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婴儿的感觉和知觉能力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

(2)动作的发展

婴儿动作的发展相对落后于感觉的发展。感觉的发展,特别是视觉的发展,对其动作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鲜明的视觉形象常常引起婴儿活跃的动作反应。在成人的帮助下(拿物体和他们一起摆弄),这种动作反应逐渐发展为对象性动作——摆弄物体的动作,这就为动作思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出现较早、对后来的发展影响很大的心理现象。儿童先天具有与生理需要相连的情绪反应。新生儿末期,开始出现与交往等社会性需要有关的情感。从此,儿童情感逐渐分化和复杂起来。成人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们,用什么方式养育他们,不仅直接影响其情感的性质,并且影响整个心理状态和他们对世界的基本态度——信任还是不信任,积极还是消极。

(4)语言的发展

在母子之间的积极交往中,婴儿开始学习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语言。成人对儿童的直接交谈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婴儿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辨别和模仿发音两方面。婴儿从出生七八个月起,开始能对个别语音形成条件反射,如听到喊他们的名字会转头;妈妈说“再见”,他会摆摆手等。从九、十个月起,开始能模仿成人发出的简单的音节。婴儿期是言语发展的准备时期。

(二)婴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婴儿期是新生儿期的继续,婴儿的营养、睡眠、卫生保健仍是成人首先要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对婴儿的保育中,不可忽视教育问题。

针对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父母及婴儿的照料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善于辨别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这是保持婴儿良好情绪状态的重要条件。父母均有爱子之心,都希望儿童健康、活泼、愉快。但不少年轻父母在儿童啼哭时感到束手无策。父母们必须细心,尽快了解儿童生理活动的规律,学会分辨他们用不同的哭声表达的不同要求,及时满足他们。而保持婴儿良好情绪状态是婴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和接受教育的基础。

2.多和婴儿交往

成人的笑脸和温柔的声音会使婴儿愉快,并能促进其视觉、听觉的发展,提高与人交往和说话的积极性。成人抱小婴儿是有利于他发展的,所以,成人尽量多抱小婴儿。当然,当婴儿能坐能爬了,就可以少抱了。抱惯了的婴儿不抱就会哭。可以通过和他们一起玩,引导他对玩具和其他物体产生兴趣。

注意依恋关系的适度。母亲一方面要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人,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对物质世界的兴趣,其方法就是让他们和其他儿童一起进行实物活动。

3.鼓励和训练婴儿的动作

要多给他们自由活动的机会,依次发展各种动作,尤其要注意发展“爬”的动作。现在不少儿童不经过爬就会走,这对心理发展是不利的。爬是婴儿最先掌握的自由移动身体的动作。研究表明,爬对婴儿的交往能力、警觉性情绪、空间知觉等方面的发展均有益处。不让儿童学爬,就延缓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同时,要提供机会发展婴儿手的动作。

4.培养婴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婴儿年龄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在生活实践中,成人如果坚持赞许好的行为,抑制不好的行为,儿童逐渐就会懂得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父母的行为态度会对婴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安详、温存的父母带大的儿童,一般也安静温和;暴躁的父母,其子女也往往急躁难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