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
科目代码:440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A卷)
一、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你对“冲击式排版”的理解。
2.如何看待电视民生新闻的现象?
3.简述深度报道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
二、分析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就“全国新闻现场直播江西宜黄强拆事件”,分析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媒介联动”现象。
2.上网已成为人们持续存在的一种状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试从不同时期的媒体形态看传播科技如何改变新闻报道的形式与内容。
3.交通广播成为中国城市广播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请你分析交通广播成功的动力、条件与因素。
三、写作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把下面的新闻资料改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述评性消息。
11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首次公布20年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提出要分期分批选送优秀人才到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挂职。东城区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干部急需扩大国际化视野。到国外挂职,比到国外大学单纯的理论学习效果更好。近几年来,东城区一直都选派优秀人才到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学习,并选送干部到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挂职。(《北京晨报》11月23目)
高层对公款出国考察制度的收紧,似乎并未影响到东城区干部公款出国挂职的步伐。挂职者能否积极践行制度初衷,掌握货真价实的先进学识,回国后能否积极付诸实践,这是衡量出国挂职制度效果的根本。不过,现实往往让人颇觉迷茫。
几年前,山东临沂原市委书记李群在美国纽黑文市挂职市长助理时的学习心得,因披露中外市长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曾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李群的心得里有这样一则“花絮”,市长对我说:“按照中国的礼仪,我要请你吃顿饭。可按规定,在外公款请客超过9美元视为行贿。还是到我家吃饭吧。”想必出国挂职官员有过不少类似经历,然而,任凭出国学习官员摩肩接踵,这样的“美谈”显然未能成功“拿来”为我所用,否则势头凶猛的公款吃喝消费不至于居高不下。
学而不能用,许多人往往归咎于国别“特色”,或强调国民劣根性,流露出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因为地域、民族和炙化等差异,“特色”必不可避免。然而,同是沐浴儒家文化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无论是社会法治还是廉政建设,却能积极汲取国际先进经验。而像我国的香港地区,其廉政建设不仅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其法治建设成就更是有目共睹。记得曾有人感叹内地城市与香港堵车现象时得出结论,认为正是对法治的高度信仰,使得这个人口密度远较内地许多城市更高、汽车拥有量更大的“弹丸之地”,居然鲜见大规模拥堵现象。
过于强调国民劣根性,实际是刻意回避对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群体的交锋。放眼许多政策,并不乏初衰值得称道之处,但这些政策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往往遭遇“歪嘴和尚”后没有挺直腰杆。如果现有环境无法对积极力量形成强力支撑,无论是走出国门走马观花的学习,还是赴国外挂职,又有何能耐施展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显著作为。
更进一步看,我国早已跃入人才大国之列,甚至为发达国家输送了大量各类人才,但是人才外流的客观现实,到底是因为我们人才大量富余,还是无法为体制有效吸纳?到底是因为公务员体系人才过于独特,社会无法培养和供给,还是非得寄望于既有干部体系五花八门的培养?到底现有信息手段无法提供更多先进知识,还是非得派人出国挂职……
国人一直特别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面对一些地方层出不穷出国学习考察包括挂职的高昂热情,纳税人最担心的莫过于,这些钱是否用在“刀刃上”,尤其是会不会沦为腐败的盛宴。否则,很难说那些刚被公款出国旅游政策打压的地方,不会蠢蠢欲动,勇步“后尘”。
效果和清廉,这当是挂职政策最令人期待之处。
2.百年人计,教育为本。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昨天亮相。《规划纲要》将是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有哪些亮点?据此我们如何展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某都市报要做一次相关的专题报道,请你列一个可行的采访报道计划。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
武汉大学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
科目代码:440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A卷)
一、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你对“冲击式排版”的理解
答:冲击式排版是指将文字、图片、图形等可视化信息元素在版面布局上调整位置、大小,使版面布局条理化能够更加吸引人,给人带来更大的冲击力。
当今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每当我们翻阅报纸、杂志或上网浏览新闻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图片,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能够吸引人的视觉去注意它、感觉它、欣赏它、认识它,新闻摄影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效果、对其所表现的新闻事件,对读者的情感导向,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读者看报主要是获取信息,报纸要靠内容丰富来满足读者,版面设计的目的在于吸引读者阅读,而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确是那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版面大照片。因此,编辑在版面设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幅图片刊发在哪个版面,哪个位置,多大尺寸,加不加标题,效果截然不同。处理得当,一张好图片可以产生“一图胜千言”之功效,加倍提升图片的冲击力。处理不当,再好的图片也难发挥其效果。《闽东日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例如“防台抗台,灾后自救,重建家园”等重大题材,在第一版以醒目标题《抗天灾 保安宁》,大图薄文,整版图片刊发军民共同抗台抢险,保卫家园的报道。让版面产生视觉节奏起伏变化,画面造型生动活泼,真正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活”起来,达到很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在版面编辑中,图片大小相等的情况下,居中比周边的好,这是因为它符合人眼的视觉观看习惯。中、上、左、右、下顺序巡视。许多版面编辑都注意到这问题,在编排版面时,将主打照片或大照片放在中央或偏上位置,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在版面的设计中,合理运用图片大小,均衡对称,调和对比,粗细搭配,虚实疏密,变化统一等,既体现艺术性,又蕴藉艺术美,让静止的版面产生流动感,使无声的版面产生韵律感,展现给人们是详细的新闻信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浓郁的现场气氛,强烈的视觉效果。
2.如何看待电视民生新闻的现象?
答:(1)电视民生新闻的含义
电视民生新闻是指以城市居民的日常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为主要报道内容,用大众视角和民间语态进行表述和解读,以市民阶层为主要传播对象,报道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关联度较高的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件。
(2)电视民生新闻内涵
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和理念。电视民生新闻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传播平民化的生态环境下媒介功能与受众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产物,是地方电视媒体为应对市场竞争、服务受众而首创的一种新闻运作模式,更深层次上反映出平民化为先导,以记录百姓生活状态、生存问题、现实需求、情感困惑为主题内容,以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为基准的新闻传播模式和理念。
(3)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最早从电视动态新闻中的社会新闻发展演变而来,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演进为都市新闻,之后又与都市新闻中的经济、财经、法制和娱乐等新闻题材相分离,逐渐成为具有独自特征的新闻类别。在我国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2002年元旦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开播的《南京零距离》。这档节目开播后逐渐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各地城市频道纷纷举起“民生新闻”旗帜,争相开办民生新闻栏目。
(4)电视民生新闻的意义
①电视民生新闻的兴盛是对“新闻本位、受众本位”意识的回归和再确立,对“人本”意识的倡导与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在我国新闻报道活动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②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生活,探讨大众话题。民生新闻早已成为反映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平台,是政府和各部门了解工作情况,检查监督自身工作状况的重要途径,是沟通政府和百姓的桥梁。
(5)现代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①电视民生新闻繁荣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隐患,节目同质化,取悦观众的主观评论、新闻戏剧化播报、错误的社会导向性和“把关人”角色趋于流失等问题突出。
②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变媒体本位为受众本位,真正融入人民群众。
3.简述深度报道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
答: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1)深度报道对采编工作的要求:把握深度报道的规律和要素,运用更为有效的采编策略与方法。
①深度报道包含事件、新闻背景、新闻前景、新闻过程、新闻分析、主观感性、新闻预测、图片说明、对策建议等,注重原因和过程。要求新闻采编不能停留于事件本身,应该立足直接,分析横向,追究纵深;分析意义,注重结果,预测未来。追根溯源,并持续追踪。
②深度报道是系统反映社会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具有思考的科学性。这要求新闻采编工作应进行多维思考,不孤立报道单个事件,应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
③深度报道的目标是主流化的,关注显著的新闻事件。这要求新闻采编中要注意新闻价值判断和把握,要考虑准备报道的事实读者是否关心,事实在多大程度上关系到多少读者的利益。选择新闻性强,事实包含多项新闻价值的、内容丰富的事件。
④深度报道是一个系统化的报道,要求新闻采编是做好周密的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灵活调整计划。
(2)深度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抓住生活中大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使题材具有普遍意义;要努力从纵横两方面挖掘事物的背景材料,全面历史地认识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透过事实,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出作者的真知灼见;写作方式上,可以直叙事实,也可以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并非都要长篇大论,可以大中小结合,也可以写得轻松活泼;深度新闻最忌盲目追求虚荣的“深”,空发的“大”,动不动就是“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故弄玄虚,搞“假、大、空”,过分地表现主观意识,片面地理解深度报道要具有“历史纵深感”。
二、分析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就“全国新闻现场直播江西宜黄强拆事件”,分析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媒介联动”现象。
答:江西宜黄强拆事件引起全国媒体广泛关注,全国新闻现场直播该事件。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媒介联动”现象。
(1)中国传媒业市场巨大,前景看好,但市场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在对既有的市场份额的争夺中,有实力、有眼光的传媒开始选择了走“强强联合”之路,“媒介联动”应运而生。“媒介联动”是指不同类型媒介为了最大限度开拓传播空间,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而以优势互补的方式联合。
(2)江西宜黄强拆事件在全国新闻现场直播中成为舆论焦点并得以解决,体现了“媒介联动”的社会意义和强大力量。
①宜黄事件成为一场现场直播的全国新闻,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广泛关注迅速地推动了政府部分的态度,不断推动舆论和事件的发展,直到问题解决。
②微博应该是这场“媒介联动”的主力军,宜黄事件真正成为舆论热议的对象源于被网友们称为“女厕攻防战”的微博直播,微博的参与不但使宜黄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且进一步推动事件的升级、发展,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促进事件的最终解决。微博在突发事件中加快舆论的生成和扩散,打破时空限制进行现场直播,引导突发事件的舆论走向。微博舆论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充当正反两面角色,既是信息公开的助推器,突发事件的社会监督员,突发事件的救援平台;同时也是谣言传播的载体和不满情绪的导火索。
③宜黄事件中千千万万网民通过微博平台表达对钟如九的支持和强拆事件的不满,民间舆论场的关注又引发了官方舆论场和政府介入;同时宜黄事件中官员投书《透视强拆自焚事件》抛出“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谬论,这是别有用心者利用微博发布谣言,扰乱民心,需要我们加以辨别和政府加以监管。宜黄官员投书在财新网发布后,引发很大的舆论风暴,一时间对该官员的谩骂、斥责之声充斥网络,在媒体记者纷纷撰文呼吁网民不要一味谩骂而应理性应对的情势下,这种不满情绪才得到及时的控制。
(3)媒介联动是在传媒业市场竞争激烈背景下,媒体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地开拓传播空间,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而进行的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纸媒、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联动,弥补了纸媒的时效性和视听性缺陷,也弥补了电子媒体稍纵即逝的不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网络鱼龙混杂现象。三方互动,对于新闻传播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4)媒介联动应该建立导读机制,如电视导读机制下实现多媒介联动,无论是同质媒介间的导读文本还是异质媒介之间的导读文本对建构频道形象,建设频道品牌;促发多媒体联动机制及竞合关系;制造媒介议题,形成媒介事件都有着重要意义。
2.上网已成为人们持续存在的一种状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试从不同时期的媒体形态看传播科技如何改变新闻报道的形式与内容。
答:在人类传播史上经历了五次革命——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动传播(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传播媒介经历了早期符号媒介→手抄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不同时期的媒介形态下的传播技术都不断改变着新闻报道形式和内容。
(1)早期符号媒介
早在人类从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人类就通过类似于动物的尖叫、呼喊和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和信号来交流信息。他们根据一些彼此理解的意义规则来使用发声、手势信号、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进行简单的传播。
语言的产生和运用,拓展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和传播范围,运用简便,易于控制。但覆盖范围狭窄,传受双方必须处在同一时间、较近距离之内,传播才有可能实现,且转瞬即逝,难以保存。
(2)手抄媒介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的传播有了新的媒介。古人使用各种可以用来刻写的事物记录文字和图画,如石头、甲骨、羊皮、铜鼎、简帛等。大量的古代文化典籍正是通过手抄媒介才得以保存和传播的。
(3)印刷媒介
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及,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成为人类传播的主要工具。它可以长期保存、方便取阅,而且种类繁多,适合各种读者的需求。
(4)电子媒介
20世纪初,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发明和普及标志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介的出现,为社会带来了许多便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人们经由广播电视获知消息,了解社会国家大事,也借以消遣、娱乐和打发无聊的时问。电子媒介依靠声像传播信息,感染力极强,使受众的接受能力大大增强,与以往的印刷媒介大为不同,因此电子媒介更容易被不同文化程度的大众所接受和理解。
(5)新媒介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的科技含量日益加重,出现了众多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信息传播手段,如互联网、数字音频广播、有线电视、直播卫星电视、高清晰电视等新媒介。受众拥有了更多的媒介选择,而且能更主动地使用媒介。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依托多媒体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使新闻报道集声音、图画、文字、影像等符号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互动性,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
3.交通广播成为中国城市广播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请你分析交通广播成功的动力、条件与因素。
答:交通广播发展和成功的动力、条件和因素包括交通市场环境的发展、频率专业化趋势、媒介联动和科学技术发展等等。
(1)交通市场环境的发展
汽车的普及使“流动”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特点,这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于“伴随性”媒体产生更多的需求,给以“伴随性”为最大优势的广播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随着汽车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复杂的城市交通网络也为提供交通信息和生活资讯为主的交通广播的发展提供了不断壮大的对象群和信息素材。
(2)广播频率专业化
信息爆炸,媒体丰富化的今天,大众市场已经饱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小众化传播开拓具有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已经成为广播媒体发展的共识。广播媒体按照不同的听众对信息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对广播频率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广播整体风格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个特定领域的听众,凸显了广播特点,扩展了广播优势。交通广播正是广播频率专业化的产物。
(3)媒介联动
媒介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和媒介自身追求宣传效益的“扩张”,媒介联动和媒介资源整合成为媒介发展趋势。交通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发挥行业优势和群体优势,交通广播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产业经营为交通广播的成功和发展创造了新条件。
(4)科学技术发展
媒介内容的传播受到媒介技术形态的限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导致新的传播方式出现,从调频广播到数字音频广播到网络广播的开通,广播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交通广播乃至整个广播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还有与其专业性内容息息相关的交通系统新技术的发展也为交通广播发展提供新动力。
三、写作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把下面的新闻资料改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述评性消息。
11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首次公布20年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提出要分期分批选送优秀人才到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挂职。东城区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干部急需扩大国际化视野。到国外挂职,比到国外大学单纯的理论学习效果更好。近几年来,东城区一直都选派优秀人才到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学习,并选送干部到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挂职。(《北京晨报》11月23目)
高层对公款出国考察制度的收紧,似乎并未影响到东城区干部公款出国挂职的步伐。挂职者能否积极践行制度初衷,掌握货真价实的先进学识,回国后能否积极付诸实践,这是衡量出国挂职制度效果的根本。不过,现实往往让人颇觉迷茫。
几年前,山东临沂原市委书记李群在美国纽黑文市挂职市长助理时的学习心得,因披露中外市长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曾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李群的心得里有这样一则“花絮”,市长对我说:“按照中国的礼仪,我要请你吃顿饭。可按规定,在外公款请客超过9美元视为行贿。还是到我家吃饭吧。”想必出国挂职官员有过不少类似经历,然而,任凭出国学习官员摩肩接踵,这样的“美谈”显然未能成功“拿来”为我所用,否则势头凶猛的公款吃喝消费不至于居高不下。
学而不能用,许多人往往归咎于国别“特色”,或强调国民劣根性,流露出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因为地域、民族和炙化等差异,“特色”必不可避免。然而,同是沐浴儒家文化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无论是社会法治还是廉政建设,却能积极汲取国际先进经验。而像我国的香港地区,其廉政建设不仅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其法治建设成就更是有目共睹。记得曾有人感叹内地城市与香港堵车现象时得出结论,认为正是对法治的高度信仰,使得这个人口密度远较内地许多城市更高、汽车拥有量更大的“弹丸之地”,居然鲜见大规模拥堵现象。
过于强调国民劣根性,实际是刻意回避对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群体的交锋。放眼许多政策,并不乏初衰值得称道之处,但这些政策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往往遭遇“歪嘴和尚”后没有挺直腰杆。如果现有环境无法对积极力量形成强力支撑,无论是走出国门走马观花的学习,还是赴国外挂职,又有何能耐施展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显著作为。
更进一步看,我国早已跃入人才大国之列,甚至为发达国家输送了大量各类人才,但是人才外流的客观现实,到底是因为我们人才大量富余,还是无法为体制有效吸纳?到底是因为公务员体系人才过于独特,社会无法培养和供给,还是非得寄望于既有干部体系五花八门的培养?到底现有信息手段无法提供更多先进知识,还是非得派人出国挂职……
国人一直特别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面对一些地方层出不穷出国学习考察包括挂职的高昂热情,纳税人最担心的莫过于,这些钱是否用在“刀刃上”,尤其是会不会沦为腐败的盛宴。否则,很难说那些刚被公款出国旅游政策打压的地方,不会蠢蠢欲动,勇步“后尘”。
效果和清廉,这当是挂职政策最令人期待之处。
答:
官员出国挂职意义大不大?
11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首次公布20年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提出要分期分批选送优秀人才到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挂职。近几年来,东城区一直都选派优秀人才和干部到国外和香港地区学习和挂职。挂职者能否积极践行制度初衷,掌握货真价实的先进学识,回国后能否积极付诸实践,是衡量出国挂职制度效果的根本。可现实却是,官员出国挂职是学而不能用。
几年前,山东临沂原市委书记李群在美国纽黑文市挂职市长助理时的学习心得中披露中外市长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市长对我说:‘按照中国的礼仪,我要请你吃顿饭。可按规定,在外公款请客超过9美元视为行贿。还是到我家吃饭吧。’”想必出国挂职官员有过不少类似经历,然而,任凭出国学习官员摩肩接踵,这样的“美谈”显然未能成功“拿来”为我所用,否则势头凶猛的公款吃喝消费不至于居高不下。
到底是因为公务员体系人才过于独特,社会无法培养和供给,还是非得寄望于既有干部体系五花八门的培养?到底现有信息手段无法提供更多先进知识,还是非得派人出国挂职……为何学而不能用,不是因为国别“特色”,也不是国民劣根性,而是现有环境无法对该政策形成强力支撑。
2.百年人计,教育为本。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昨天亮相。《规划纲要》将是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有哪些亮点?据此我们如何展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某都市报要做一次相关的专题报道,请你列一个可行的采访报道计划。字数不限。
答:
采访报道计划
(1)采访主题:百年人计,教育为本——我们眼中的教育改革发展蓝图
(2)采访人物:教育工作研究者、教育工作从业者(各类教育涉及到的若干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
(3)采访主题及可行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对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了指导性规划,规划者为何要如此规划?该意见稿的亮点何在?教育工作研究者如何解读?教育工作从业者如何理解?教育的接受者—学生对这样的教育规划有什么样的心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和解读的内容。作为一个都市报,采访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的采访是有难度的。但我们可以侧重于社会对于这份意见稿的解读、理解和反应作深度挖掘。
(4)采访时间:2月27日—2月28日
(5)采访问题:
①对教育工作研究者的提问
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近日发布,您认为这次的意见稿有哪些亮点?
b.您认为这些亮点的突出说明什么问题?
c.您如何解读意见稿中的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教育开放的规划?
d.对比以前,此次规划有什么新的特点?
e.对于此次意见稿您有什么看法?做何评价?
f.从该规划纲要看,您认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②对教育从业者的提问
a.从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领域看,该教育规划纲要的亮点在哪?
b.您认为该规划纲要对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领域有什么样的意义?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c.从您的教育/教学角度,您对该纲要意见稿有什么看法?做何评价?
d.您认为从该规划纲要看。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领域未来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前景如何?
③对家长的提问
a.您对这次的教育规划纲要有什么看法?
b.您有什么建议?
④对学生的提问
a.从学生的角度看,你觉得该规划纲要有什么亮点?
b.从你的角度,你认为该规划纲要会带来什么?你希望能带来什么变化?
c.你是否支持这样的教育改革,从学生的角度看,你觉得这次改革与你期待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吗?
(6)采访方式:访谈
(7)报道题材:深度报道
(8)传播渠道:本报纸、本报网站、微博/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