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1.创造良好访问条件的重要性及其内容是什么?
答:(1)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搞好采访,有时功夫在采访外。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任何活动要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创造一系列相应的良好条件并服务于活动前和活动中。
人们常讲新闻采访有相当的“难度”,而这个难度则主要表现在访问上。因为记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所需要的事实材料,然而,采访对象的性格等心理反应又各不相同。面对心理反应不一的采访对象和种种复杂的采访局面,记者又要限时限刻、有质有量地完成访问任务,除了掌握熟练的采访方法、技巧和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外,访问前和访问中还必须创造各种良好的访问条件,否则,访问效益实难兑现。
(2)创造良好采访条件的内容
①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由于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职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工作、生活规律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记者很难在访问时机上作出统一的规定。根据有关原理,结合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宜访问时机的选择,有两个环节应掌握:
a.让采访对象自己约时间。这样做可以直接产生两个功效:采访对象自己约的时间,一般是其感到最空闲、最方便的时间,因而便于注意的指向、集中和稳定;对方一旦约了时间,人皆有之的守信心理随之产生,在这一心理的支配、驱使下,对方届时便会守约,即使临时又有“程咬金杀出”,采访对象因考虑有约在先,也会自觉排除干扰,保证注意的指向和集中。
b.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常有这样的情况,对方约的时间太迟,记者不能接受,而记者约的时间,对方又不能产生注意,此时此刻,记者不妨“入乡随俗”、“客随主便”,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
②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记者的服饰打扮有个原则,即主要不是指华丽、漂亮,而是指得体、大方,主张同采访的场合与采访对象的服饰习惯相吻合。正如有些记者所说的那样:做记者的在穿戴上是没有个性可言的,记者应当是什么衣服都能穿的人。具体而言,记者的服饰打扮从两个方面予以设计:
a.若到机场、会场、剧场、宾馆等场合采访外宾、领导、专家、演员等,不妨着意修饰、装扮一番;
b.若到车间、大田、连队、矿井、牧区等场合采访普通群众,则尽可能朴素平常。
③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④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调节应遵循原则与步骤有序地进行。原则是先避开正题,拣对方最熟悉、最感兴趣、最易回答的事物和问题为话题,与对方闲聊片刻。步骤则一般分为三步:
a.只需简单表明身份和来意;
b.趁落座之机,迅速用眼光扫视一下室内环境的布置和装饰,然后将视线停留在某一物体上,如或是墙上挂的全家合影照片,或是一幅山水画,或是茶几上放的一只花瓶等;
c.以这一事物为话题,与对方闲聊片刻。
⑤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记者处理自己的态度和摆正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的总的原则应当是:不卑不亢,谦虚庄重,对任何采访对象都应扫除等级观念,除少数敌对者外,均应以礼相见,以诚相处。具体可从两方面看此问题:
a.见了外宾、领导、名人、专家等采访对象,不要低三下四、阿谀奉承;
b.见了基层普通群众,也不要眼睛朝天、盛气凌人。
⑥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调动五官去感受。采访的妙不可言之处正在这里。这种语言主要由表情手段构成,具体为三个方面:面部表情;体态表情;手势。
⑦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具体做法包括:强调采访意义;约束神情语态;排除外来干扰;变换活动方式。
2.记者仪表风度的设计有哪些意义与原则?
答:(1)记者仪表风度设计的意义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共性需要,也是增进采访双方关系的重要和最能发生影响的因素。“首因效应”,或是“第一感觉”、“第一印象”,它关系到交往双方对对方的评价,关系到彼此的交往能否持续。一般而言,若是首因效应或第一感觉、第一印象好,交往双方就会产生较强烈的交往愿望,反之,则厌恶交往。实验和实践证明,穿戴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语言,通过穿戴打扮,可以了解一个人,也可以让人了解自己。
(2)记者仪表风度设计的原则
一般说来,记者的服饰打扮有个原则,即主要不是指华丽、漂亮,而是指得体、大方,主张同采访的场合与采访对象的服饰习惯相吻合。正如有些记者所说的那样:做记者的在穿戴上是没有个性可言的,记者应当是什么衣服都能穿的人。具体而言,记者的服饰打扮从两个方面予以设计。
①若到机场、会场、剧场、宾馆等场合采访外宾、领导、专家、演员等,不妨着意修饰、装扮一番,面料、款式、品牌应有所讲究,甚至连擦去皮鞋灰尘、抹点鞋油等细节也不应忽略。
②若到车间、大田、连队、矿井、牧区等场合采访普通群众,则尽可能朴素平常,若是修饰过头,则恐难在情感上与普通群众沟通。
3.怎样认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相互关系?
答: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往往也是关系到采访效益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在这个问题上,记者的态度端正与否则是关键。记者应当自尊与尊重采访对象。只有自尊,才能产生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只有尊重对方,才能有深化交往、发展关系的基础。
应当特别强调记者要尊重采访对象,因为这是对对方的自我价值的肯定行为。采访对象如果感觉到记者对自己不尊重,那他就会因自己的自我价值未得到记者承认而感到委屈和不快,随即便会对记者产生厌恶情绪,以致使原有的需要心理减弱和转移,使采访受到影响。而相互尊重,则给人的心理以强化作用,使交往双方因对方对自己的肯定行为而提高了与对方交往的需要。
综上所述,记者处理自己的态度和摆正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的总的原则应当是:不卑不亢,谦虚庄重,对任何采访对象都应扫除等级观念,除少数敌对者外,均应以礼相见,以诚相处。
4.形态语言具体构成方面有哪些?
答:实践与实验都证明,在采访所获得的信息中,来自语言的大概有七八成,剩下的二三成,则基本靠形态语言手段。人是通过自己的整个身体表达信息的,采访者在这方面也要充分地调动五官去感受。采访的妙不可言之处正在这里。这种语言主要由表情手段构成,具体为三个方面:
(1)面部表情。这是人类最主要的表情动作,在采访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该表情主要集中在眉间、眼睛和嘴这个三角区内,而以眼睛表情最为丰富。心理学家确认,女记者比男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换目光更频繁,因而所得的答复与材料更多,男记者从男采访对象那儿所获材料相对少些。
(2)体态表情。人的站、坐姿态和举手投足等,均可表达一定的信息。
(3)手势。这是人们在交谈中用以加强言语效果的表情动作,恰到好处的手势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在交谈中,记者切忌表情呆板,态度不能过于严肃,不能停留在“公事公办”的神情上,应注重情感的双向交流及与谈话的有机结合。
5.注意转换有哪些意义和做法?
答:(1)注意转换的意义
心理学把注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有意注意,即指有自觉目的和通过一定努力、自制产生的注意,如采访对象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向记者叙述材料就属这种注意;另一种叫无意注意,即指那种自然发生、不需要任何努力、自制而产生的注意,如记者与采访对象正在交谈时,一个外来的声音,或一个人推门进来诲问什么事等,皆会立即引起交谈双方的自然关注,从而分散、转移了原先的注意力,这种现象就属无意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两种注意对采访活动都会发生积极和消极的效果,两种注意且随时都能转换,记者若能在采访中灵活机动地处理,则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益。
(2)注意转换的主要做法
①强调采访意义。当记者与采访对象刚见面,采访对象的注意力还没有转入有意注意状态时,记者可反复强调这次采访的意义,促使对方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因为目的和需要是引起及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目的和需要越明确,采访对象对采访活动的愿望才会越强烈,注意力才会越集中。
②约束神情语态。当采访对象注意力高度集中、谈兴正浓且谈得对路时,记者的表情不宜过于丰富,动作不宜过多,包括倒茶、点烟、吐痰等,能忍则尽可能忍耐一下,因为这些都可能使采访对象产生无意注意,从而影响活动效益。
③排除外来干扰。记者与采访对象交谈时,常可能发生外来干扰,譬如,记者在某公司采访某经理,忽然秘书推门而入请示、汇报某件事,或是突然来个电话等等,使采访对象产生分心而不知所云或停止谈话。遇上这类现象,记者干脆搞些无意注意,如借机倒茶、点烟等,过片刻后,可用慢节奏语调启发对方。这样,就可促使对方有效地进入回忆状态。在这里,倒茶等动作属无意注意,而慢节奏语调的启发和引起的回忆心理状态则属有意注意,两种注意经如此转换使用,原先分散、转移的注意力,即可重新转换、集中到原来的话题上来。
④变换活动方式。靠有意注意维持的活动,经实验和实践证明,一般不能维持太久,通常在一二个小时之内。因为这种注意是靠紧张、自制的努力维持的,过了一定的时间限度,人们便会产生疲劳,引起一系列功能性紊乱,从而降低活动效益。
6.提问有哪些形式及注意事项?
答:(1)提问的主要形式
一般说来,提问的主要技能与方法皆可纳入下述三种形式,即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而且,各种类型的采访对象也分别适用这三种形式。
①正面提,即提问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单刀直入,不要转弯抹角兜圈子。此形式一般适用于两类采访对象,一是记者熟悉的;二是干部、学者、演员、外宾等。
②侧面探,即运用启发引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对以往的新闻材料产生回忆。该形式通常适用于想谈但一时对往事不能产生回忆的采访对象。
③反面激,即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的感觉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此形式通常适用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和身份高而不屑谈等采访对象。
(2)提问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采访活动效率的顺利兑现,在提问三种形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下述事项。
①提问宜简洁。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事先在其用语的长短上应当精心设计、推敲,原则是宜短勿长。
②提问宜具体。记者在提问时就应按照事物形成、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将一个大韵、总的问题破开,化成若干个具体问题,一个一个地细细问清了,也就是说,提问具体化了,大的、总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③提问宜间接。在具体发问时,可以是直接发问,即就新闻要素中的“什么”要素发问,这属封闭型发问,对方遇此发问,限制性较强,不欲多言,一般以“是”或“不是”之类片言只字了之,新闻内涵较少,交谈形式也较呆板。
④提问宜深刻。特别是在采访干部、专家、学者等对象时,提问应有深度,这样对方才有思考的空间,答得才有深度,往往可以出其不意地掏出颇有价值的材料来。
⑤提问宜自然。提问是谈话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提问艺术是记者谈话艺术的概括和集中。采访是真正寓问于谈的交谈式,还是搞成一问一答的僵化式,这是检验一个记者成熟、老练与否的标志,也是采访深入、报道深刻与感人的前提。既是谈话,首先就得有亲切、自然的谈话气氛,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则是要求记者将所要发问的问题设计成讨论式的,然后,双方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就容易谈得自然、亲切、深刻。
⑥提问宜节制。到一个地方采访,记者不能以“无冕之王”自居,谈话提问不能随心所欲,要有一定的节制和自我约束。具体分为两个方面:a.谈话提问要得体、贴切;b.谈话提问要讲究分寸。
7.调查座谈会有哪些益处及注意事项?
答:(1)调查座谈会的益处
①节省时间
比较个别访问及其他采访形式,调查座谈会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迅速收集较多的新闻线索和材料,大型及综合性报道的采访若采用此形式,收效则尤为显著。
②互相启发
个别访问时,采访对象若一时产生不了回忆,得靠记者启发引导,虽也能见效旭因为情况不太熟悉,故难免受到局限,记者也颇感吃力。熟悉情况的几个采访对象一起座谈时,若是某人对有关材料回忆不出,知情者们稍加启发或提示,便可产生回忆。
③及时验证
几个人一起座谈时,一个人说得不全面或说错,众人可以补充或纠正;某人想要糊弄记者,即使是说谎老手,脸上不露一丝痕迹,但记者只要心细,也可以从知情者脸上,或多或少地捕捉到“此人在说谎”的信息,以便及时对所述材料进行验证。
(2)调查座谈会的注意事项
①事先通知对方
即记者要在采访前把座谈的内容、目的及要求告诉对方,以使对方早有准备。前面已经提及,明确活动的目的,是活动有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之一。参加座谈的采访对象,只有事先明确了要谈什么、为什么要谈及怎样谈等事项,才能尽早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②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
a.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知情者参加;b.选择对某事物持不同意见的人员参加;c.要选择那些不仅了解情况而且对新事物热隋、对新闻报道工作支持的人员参加。
③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
每次座谈会的人数以三五人或六七人为宜,实践证明,这个人数可以保证谈得深刻、具体,记者也容易主持。
④不要轻易下结论
调查座谈会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甚至发生争论,是常有的事,也是正常的事,此时此刻,记者千万不可轻易表态或作结论,只能因势利导。这是因为,正在争论的双方,此时正处在极度兴奋状态之中,记者若是轻易表态和下结论,既堵塞言路、破坏对方的积极思维,又有碍自己对事物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
⑤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记者要做有心人,捕捉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将它们储存在记忆中,待座谈会一结束,再一一作个别的深入采访,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8.为什么要强化视觉功能?
答:强化视觉功能的重要意义在于:
(1)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许多新闻报道失实,或是人们感到可信性程度不墙,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记者仅凭采访对象的口头描述或摘编文字简报进行报道。若是取新闻事实发生的实地看个究竟,事实的真伪就容易验证,笔下出来的新闻报道就能具体、实在且具有真情实感,人们也就信服了。
(2)能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灵感的产生虽然有诸多激发条件,但要数人的直觉因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可能性为最大。
(3)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实质是个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深化、飞跃的心理活动过程。较好地发挥视觉功能,正是促进这一心理活动正常进行,从而使人的认识逐步深化、飞跃的一个必要条件。
(4)能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常会遇到一些难以介绍、叙述的事物,特别是采写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活动报道,因涉及的专业技术术语较多,身为不太在行的记者,在认识事物的心理活动中,就会出现干扰、紊乱、受阻现象,最终导致对事物不能取得认识。若是记者置身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视觉去感觉一番,就容易理解、认识并容易产生形象思维,将报道写得通俗易懂。
(5)能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采访时,记者不但要强化自己的视觉功能,同时也应注意调用采访对象的视觉功能,这样,便可加速采访目的实现。
9.现场观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现场观察应注意以下事项:
(1)明目的
目的明确后,方可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指向一定的观察目标。因此,每次到现场之前,记者一定得先用大脑思索一番:我这次是为了什么需要而观察?到现场后应重点观察哪些事物?等等,否则,毫无目的、漫无目标的随便看看,则一定没有观察效率可言。
(2)多请教
在现场观察中,记者应主动请教采访单位的行家或是熟悉情况的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请行家陪同观察。若是请位行家坐在身边,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请教;说错了,也可当即得到行家指正。这样,便可提高观察效率,保证对事物认识的准确性。
(3)抓特点
人记者进行现场观察时,应在俯瞰全面的基础上,凭借锐利的“新闻眼”,突破全面,烛幽探微,抓住富有个性特征的事物,继而达到对事物认识、反映的目的。通俗讲,就是要顺应观察的程序,即先面后点,抓取特点。
(4)选地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记者在观察某一目标时,自己应置于何处,这并不是随便可以决定的,应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精心设置,否则,将直接影响观察效率。观察点的选择与设置应注意两个方面。
①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
②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
(5)善用脑
看不同于察,看是指眼睛注视一定的对象,察则指分辨事物,要开动脑筋思索。这就要求记者在强化视觉功能时,要同勤于、善于用脑思考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脑勤方能眼尖,心明才能眼亮,那些只有在头脑中反复思考、渴望求之的事物,一旦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记者才能及时感知、辨别和捕捉它,并可预见它的到来。
10.听觉的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其运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人在获取知识和从外界接受信息中,听觉的功能仅次于视觉而强于其他感官。就一般意义而言,记者、记者,顾名思义,主要是通过发问、交谈,然后记下采访对象所叙述的材料的人。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听是起桥梁作用的,因此,听觉的作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估的。也可以这么说,除了现场观察、查阅资料方式外,在个别访问、开座谈会、蹲点、参加会议、电话采访等采访活动方式中,听觉的作用甚至大于视觉。
为了使听觉功能能得以正常发挥,采访时记者应当注意下述事项:
(1)悉心闻取线索
记者无论是在采访交谈中,还是在平时的上下班、节假日走亲访友及出差的车船中,皆应悉心用耳注意周围人的交谈,及时捕捉新闻线索。闻名全国的典型人物张海迪的信息,就是得力于记者悉心用耳而获取的。
(2)适时调节音强
记者在采访时就必须注意:所处位置不能离采访对象太远,否则就难以听清对方所述内容;采访对象叙述时,出于主客观原因,声音可能过轻、节奏过慢或是声音过响、节奏过快,这都可能影响听觉的感受性,记者应适时有礼貌地要求对方进行调整;尽可能不在分贝过高、声音嘈杂的环境中采访,特别是个别访问,应建议采访对象换个环境静心交谈。
(3)着力训练听力
要使自己的听力功夫过硬,记者当着力抓住下述三个方面的训练:
①专心。用心倾听对方的语音声调,用心思考每句话的情感、含义和价值;紧迫对方的思路,甚至超出对方,即当对方下一句话未出来之前,记者便在努力猜想、思索;边听边回味、小结、分析对方所讲内容,是否准确、符合实际和具有新闻价值;不仅要辨析出对方所讲内容的直接含义,而且要辨析出其中的话中之话;边听边产生联想,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将采访引向深入;边听边对所听材料迅速进行整理、归类、编码,从而把最有价值的材料记在心里或笔记本上。
②虚心。记者要具有虚心倾听的态度和谦虚好学的习惯,并总善于在采访中给采访对象创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气氛,即使他们有时并不完全赞同对方的意见,但仍以平等的态度和商讨的方式与对方交换看法,而绝不会好为人师,动不动就设法堵住人家嘴巴,弄得人家不敢开口。这样,采访对象也就乐意配合记者采访,尽心倾吐记者所渴望求之的新闻材料。
③耐心。采访大部分时间是采访对象用以叙述材料,要叙述事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还要掺杂个人的意见、想法等;再则,采访对象所叙述的常常并非完全符合实际,也并不一定完全可以写进新闻稿中。此时此刻,就需要记者耐心,要沉住气让对方把话讲完。
11.记录内容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答:记者虽已将主要的、大部分的注意力分配在记录上,但因为注意力毕竟同时指向几个方面,加上注意力有转移性和分散性,况且,一支笔永远赶不上一张嘴,因此,在具体记录时,对所记内容也应有所侧重和选择。一般说来,记者应注意记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1)记要点
采访时,记者不可能也没必要记下采访对象所述的全部内容。因此,注意力首先应当放在记录要点上。要点,是指新闻事实的关键材料或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之处,其中包括:事件的起因、转折及产生的后果,人物及其活动的典型细节,工作的主要经验与教训,重要的背景材料等。
(2)记易忘点
这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名、数字及各类业务的专用术语等。这些材料不太容易长时记忆,也容易搞错,因此应当场笔录。
(3)记疑问点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采访对象所述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符,或与记者掌握的、旁人介绍的有出入,使记者产生某种疑问。对这些疑问,记者应及时笔录,可以在所记的该材料旁,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或简短文字注明,等对方谈话告一段落时,再请对方作补充说明,或向知情者核实。
(4)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
即指记录采访对象思想的“闪光点”和能反映其心声、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话语。思想是新闻人物从事活动的原动力,语言是新闻人物思维心理活动的生动体现形式。新闻报道在某个关键时候,若能展示一下新闻人物特定的思想“闪光点”,或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二句人物有个性的原话,一则能展现人物的思想特征与风貌,二则能增强报道的亲切感和可信性。
(5)记观察所得
在西方记者看来,首先是记采访对象的谈话,仅次于此的则是捕捉记录对方的神情、装束及环境布置等,如手势、相貌、动作变化、服饰、环境布置陈设及天气等自然景色。这对新闻报道生动感人、有立体感,对揭示新闻主题、刻画人物个性,常常起到独特的作用。
(6)记记者的联想
在听采访对象叙述时,记者常会产生一些联想,如这个材料好,可修订或充实原已选定的新闻主题;那个材料虽不错,只是浅了些,还需要深挖等等。这些联想可能稍纵即逝,因此,记者必须及时简录在所记的同类材料旁。这实质也是个边采访、边构思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采访一结束,稍加整理,便可进入写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