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新精神分析

3.1 复习笔记

一、个体心理学

(一)阿德勒生平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l912年,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1937年病逝于苏格兰。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论神经症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等。

(二)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1.器官缺陷与补偿

(1)基本理论

阿德勒认为几乎所有人在生理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陷,这些生理上的伤害给人的身心机能的正常运转及发展造成种种问题,因而有必要给予解决。

(2)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有两条:

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

发展其它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

(3)器官缺陷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为个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不便;

有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

2.自卑感

(1)儿童通过和成人比较产生自卑感;成人通过社会比较产生自卑感。

(2)自卑感虽然是消极的、不愉快的感受,但自卑感也会成为推动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3)阿德勒认为,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克服自卑感。后来,阿德勒将“侵犯驱力”改为“男性反抗”。

3.追求优越

(1)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追求优越。

(2)追求卓越的双重性

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

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优越情结”。

4.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三)生活风格与造性自我

1.生活风格的定义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2.生活风格的类型

(1)根据社会兴趣可大致分为两种:

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

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

(2)阿德勒根据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

统治-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

索取-依赖型:这种人喜欢依赖别人的劳动,向别人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回避型:这种人总是回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企图碌碌无为而避免失败;

社会利益型:这种人能正视问题,试图以某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生活风格的形成

阿德勒认为产生错误风格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

(1)器官缺陷;

(2)溺爱或娇纵;

(3)受忽视或遗弃。

4.生活风格的途径

阿德勒概括了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

(1)出生顺序;

(2)早期记忆;

(3)潜意识梦境的分析。

5.创造性自我与活动程度

(1)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认为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人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

(2)活动程度

阿德勒所指的活动程度,是指每个人活动的范围和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表现出不同的力量、勇气、气质、自我约束力和冲动性。

(四)个体心理学简评

1.积极意义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把人从古典精神分析独断的泛性论中解放出来,不仅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而且重视意识自我的作用。

2.局限性

(1)阿德勒把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当做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这使他的理论涂上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2)阿德勒虽然重视人格的统一整体性,但他忽视了对人格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把人简单地看成是追求优越的单一动机驱使的个体;

(3)阿德勒提出社会兴趣的概念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把它看做是人的一种先天的合群利他的趋向,而不是当做人类生产劳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非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4)阿德勒虽然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但他所说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根本没有触及社会的本质,因而不能完全说明心理疾病的社会根源。

二、自我心理学

(一)从本我心理学转向自我心理学

1.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研究

(1)创伤范式理论

在其理论发展的初期,弗洛伊德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经验”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所谓的创伤范式理论。

(2)内驱力范式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一样,具有欲望以及追求自身的满足;同时认为自恋就是自我本能欲望的一种表现,并把自恋解析为“自体性欲的满足”,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思想还是一种本能理论,把自我看做一种先天的内驱力。

(3)自我范式

弗洛伊德虽然强调本我的核心作用,认为自我依从于本我,且为本我服务,但他不再把自我看做简单的本能力量,而把它看做人格结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2.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1)安娜的三要素说

安娜继承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要素构成的学说。安娜重视自我的作用,认为本我对心理活动并没有绝对的支配作用;相反,自我对本我可以起到约束和指导的作用。

(2)安娜的自我防御机制

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她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归纳了弗洛伊德提出的十种防御机制,又补充了自己提出的五种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的十种防御机制:

压抑(repression);

否定(denial);

禁欲(asceticism);

投射(projection);

利他主义(ahruism);

移置(displacement);

自我约束(turning—against-self);

反向(reaction.formation);

反转(reversal);

升华(sublimation)。

安娜归纳的五种机制:

心力内投(introjection);

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with—the-aggressor);

隔离(isolation);

抵消(undoing);

退行(regression)。

(3)安娜的自我“发展路线”

定义

通过对儿童自我生活的分析和观察,她为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称为“发展路线”。

六条发展路线

a.从依赖他人到情绪上的自信;

b.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

c.从大小便不能控制到能控制;

d.从对管理自己身体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

e.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

f.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

评价

a.安娜的自我发展路线不仅强调了自我适应生活需要的能力,还注意到了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而且注意到了人际关系的要求和个人的要求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b.与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相比,安娜的思想无疑更接近人的现实生活,在精神分析理论从本我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1.创始者

创建自我心理学的是海因兹·哈特曼(Hartman H.,l894~l970)。l939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正式建立。

2.自我心理学

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包括自我的起源、自我的自主性发展、能量的中性化和自我的适应过程等。

(三)埃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1.埃里克森

(1)生平

埃里克森l902年出生于德国,l960年,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埃里克森的主要著作有《同一性和生命周期》(1959)、《理解与责任》(1964)、《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游戏与理由》(1977)等。

(2)主要贡献

埃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用的思想,提出了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的理论,并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方面考察自我的发展,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渐成说(psychosocial theory)。

2.自我及其同一性

(1)自我的概念

埃里克森把自我看做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

(2)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埃里克森还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这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

同一性混乱

个体发展到青年期,常常没有来得及认识自我,就要面临生活及社会的多重选择。他们的情绪往往陷入困境,常常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自己的行为不那么迎合别人的心意。他们的自我和本我、超我失去平衡而陷入冲突,产生同一性混乱。

3.人格的终身发展

埃里克森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l岁)

这个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所称的口腔期。属于婴儿期,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这个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所称的肛门期。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主动对内疚(3~6岁)

这个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所称的性蕾期。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勤奋对自卑(6~l2岁) 

这个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所称的潜伏期。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这个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所称的生殖期。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这一阶段埃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

(6)亲密对孤独(20~25岁)

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早期。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繁殖对停滞(25~65岁)

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期,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

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晚期或老年期。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掣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三、社会文化论

(一)霍妮关于神经症人格的理论

1.凯伦·霍妮生平

(1)个人简介

凯伦·霍妮1885年出生于德国。霍妮的主要著作有《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1937)、《精神分析的新道路(1939)、《自我分析》(1942)等。

(2)霍妮的学说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区别

弗洛伊德重视个体的内在因素,而霍妮重视个体的外在社会环境因素;

弗洛伊德强调先天的生物本能,而霍妮强调后天的社会经验。

2.神经症、人格与文化

(1)神经症分为:

情境性神经症,仅仅是病人对特定的困难情境暂时缺乏适应能力,但未表现出病态的人格,他们可以很快治愈;

人格性神经症,是由人格的变态引起的,就是说患者具有某种神经症的人格结构,这是神经症的实质问题所在。

(2)神经症的标准

文化标准;

心理标准。

(3)神经症与文化

她认为导致神经症患者内心冲突的社会文化基础是现存的文化矛盾:

矛盾是竞争、成功与友爱、谦卑的矛盾;

矛盾是人们不断被激起的享受需要与人们在满足这些需要时实际受到的挫折之间的矛盾;

矛盾是个人自由与实际受到的各种限制之间的矛盾。

3.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

(1)焦虑

霍妮把焦虑分成两类:

显在焦虑,产生情境性神经症。

基本焦虑,人格性神经症则以基本焦虑为前提。

(2)神经症需要

为了减轻基本焦虑从而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霍妮称为神经症需要。她列举了以下十种需要:

友爱与赞许;

生活伴侣;

狭窄空间;

权力;

剥削;

社会认可;

自我赞许;

成就;

自主;

完美主义。

霍妮从十种神经症需要中归纳了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

趋向他人(依从型):这种人对友爱和赞许、生活伙伴或狭窄空间有神经症需要。

反对他人(敌对型):这类人对权力、社会认可、剥削、自我赞许和成就怀有神经症需要。

逃避他人(退缩型):这类人对自主、完美怀有神经症需要。

4.关于神经症的自我理论

霍妮把自我区分为三种基本存在形态:

(1)真实自我

是指个体的潜能。霍妮又把真实自我称为可能的自我。

(2)理想自我

是指个体在头脑中所设想的关于自己的理想的自我形象,但往往具有假想的色彩,因而又称作不可能的自我。

(3)现实自我

是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

(二)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论

1.个人生平

埃里克·弗洛姆1900年出生在德国,1980年去世。弗洛姆在其学术生涯中,试图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结合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社会精神分析理论。

2.气质、性格与人格

弗洛姆认为,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了人的人格。人格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也是使人成为独一无二之个体的特征。

气质与性格不同,气质是体质的、不可变的;而性格是可变的,它由人的体验尤其是早期生活的体验所构成。

3.孤独感、逃避自由与积极自由

(1)基本概念

弗洛姆认为孤独感来源于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个性化过程。

(2)解决孤独感采用的措施和方法

从自由的角度解决孤独的措施和方法有两种:

逃避自由;

崇尚积极自由。

4.性格取向

(1)常见分类

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取向是否具有生产性(productiveness),将人的性格分为:

非生产性取向

非生产性取向有四种:

a.接受取向

b.剥削取向

c.囤积取向

d.市场取向

生产性取向

生产性取向的人关心的是人的潜能的实现,其性格特征体现在思维、工作和情感过程中。生产性的思维即理性思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2)其它种类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取向,包括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和机械地自动适应四种不健康的性格取向:

受虐狂者通过屈服于他人,以逃避孤立无助的处境,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

施虐狂者通过使他人屈服来显示自己的伟大,并从被统治者那里获取(剥削)所需要的东西;

破坏性者是由于害怕自己营造的世界(囤积)被侵犯,而主动且非理性地加以消灭和摧毁;

机械地自动适应就是放弃个性,根据市场效应自动地与他人保持一致。

5.社会性格

(1)社会性格的基本概念

弗洛姆还把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

个体性格,用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的心理差异;

社会性格,它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

(2)社会性格的特征

它是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

它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

四、新精神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一)研究方法

1.儿童精神分析

安娜·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分析法强调对童年期的儿童进行观察,了解其成长过程中的生活体验,以及遇见的困惑和障碍,因为这些困惑和障碍阻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2.心理历史分析法

埃里克森所创造的心理历史分析法是指在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中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埃里克森根据自己的自我发展和同一性危机的理论,结合生活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

3.文化人类学方法

新精神分析学家特别是埃里克森受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和玛格丽特·米德的影响,吸收了人类文化学的田野调查和跨文化研究等方法。

(二)儿童依恋与成人依恋

1.早期精神分析理论

(1)基本内容

早期精神分析理论把依恋看做是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

(2)评价

缺陷

a.精神分析学派,尤其是早期的依恋理论是建立在泛性论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生物决定论的倾向,过分强调了儿童的生理需要满足的意义,过分注重喂养与口腔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忽略了其他交往经验与抚养方式对于依恋形成的影响;

b.把母亲在早期依恋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绝对化,而相应地贬低了其他人对儿童生活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很早就能对多个人建立依恋关系;过分强调了依恋的单向性,忽视了亲子间的相互影响与依恋的双向性。

贡献

精神分析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从需要的意义上讨论了依恋的建立与发展,注重包括依恋在内的早期经验对于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2.对象关系理论

20世纪中期梅拉涅·克莱因等人提出的对象关系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

(1)强调早期经历对依恋关系形成的重要作用,重视婴儿与其作为看护者的父母,特别是与母亲之间的关系;

(2)孩子对其环境中的重要对象即父母产生无意识的表象。当父母不在身边时,这种内化了的父母形象为孩子进一步建立关系的其他人提供了一个参照。

3.工作模式的理论

(1)基本内容

英国学者鲍尔比1969年进一步提出了依恋关系的工作模式的理论。鲍尔比认为,个体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表征是在儿童与其看护者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体验到父母的爱、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当他们长大后,会形成一个安全的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的无意识的内部工作模式。

(2)内部工作模式

基本理论

内部工作模式被假设包括两种互为补充的成分:

a.是关于依恋对象的,主要描述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不是可得的、敏感的和有反应的;

b.是关于自己的,主要涉及的是自我是不是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的。

应用

玛丽·爱斯沃斯等人采用陌生情境法考察了婴儿与其养育者(通常是其母亲)的情感依恋。把母婴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

a.安全依恋型

母亲对孩子的需要很关心,也很敏感,孩子知道母亲是亲切的和可信赖的,甚至母亲不在身边时也能这样想。这种孩子一般比较自信和快乐。

b.焦虑-矛盾或反抗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后会很焦虑,往往大哭大闹,别的成人很难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对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

c.回避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对母亲疏远、冷淡,当母亲离开时不焦虑,母亲回来时也不特别高兴。

(三)焦虑及其应对

1.弗洛伊德的焦虑及其防御的理论

(1)弗洛伊德强调道德焦虑和神经质焦虑以及个体自动的和无意识的防御。

(2)新精神分析家吸取并拓展了弗洛伊德关于焦虑及其应对的理论和研究:

奥托·兰克探讨了婴儿的出生创伤、出生焦虑对其发展的影响;

埃里克森研究了老年人的死亡焦虑及其应对;

安娜把弗洛伊德提及的防御机制系统整理,并从十种增加到十五种;

阿德勒和当代的研究者福克曼和拉热鲁斯等人把弗洛伊德抗焦虑的无意识防御机制扩展到人们用来处理焦虑的有意识的和理性思考的应对方式。

2.舍利的应激学说

1936年,加拿大的生理学家舍利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提出了应激学说,将外部刺激引起的个体的紧张反应(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称为应激。应激可以使机体力量动员起来以应付外部刺激,起到防御和保护机体的作用,使机体的内部平衡状态不致被破坏到难以恢复的程度。

3.摩斯的应对加工概念结构

(1)应对加工概念结构

摩斯在应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加工的概念结构。根据这个结构,个体环境系统中的因素(特别是社会支持和应激)和个人系统中的因素(例如特质和人口统计属性)是相对稳定的,它们造成个体在生活情境(例如生活危机和转折点)中的改变。这些因素通过认知评价和应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2)应对资源

个体的实际应对依赖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应对资源可以分为:

生理资源;

心理资源

心理资源可分为三个方面:

a.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b.个体特质,如坚强、韧性、自我效能、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等;

c.控制感。

社会资源

a.经济地位对应对有显著影响;

b.社会支持对于应对及其效果十分重要。谢菲等人把社会支持进一步分为情绪支持、物质支持和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