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答案】C

2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答案】D

3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答案】B

4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答案】B

5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  )。

A.归因理论 

B.强化理论

C.自我实现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答案】A

6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  )。

A.反馈信息 

B.合理设置课堂环境

C.创设问题情境 

D.作业难度

【答案】C

7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  )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A.自我实现 

B.高级 

C.缺失性 

D.成长性

【答案】C

8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把个体的需要、(  )、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

A.评价 

B.记忆 

C.注意 

D.认知

【答案】D

9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麦克里兰德 

B.阿特金森

C.布鲁纳 

D.斯金纳

【答案】AB

10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有(  )。

A.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B.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答案】ABCD

11可以划分学动机的维度有(  )。

A.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 

B.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

C.动机起作用的大小  

D.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

【答案】ABCD

二、概念题

1自我效能感(北师大2003研,华南师大2003研)

答: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自我效能感具有一些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的情绪。

2归因

答: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就是观察者从可能导致行为的多种因素中认定原因并判断其性质。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通常可分成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前者将行为归结于行为者本身内在的原因,如人格、情绪、能力、努力程度等;后者将行为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如工作设施、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影响等。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偏差。归因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有关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和运气机遇等。

3归因维度(华中师大2004研)

答:归因维度是归因理论中用来描述个体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的概念。归因理论有三个维度(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内外因维度: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稳定性维度: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如人的情绪、努力程度、态度及心境易变,而人格特点、能力、品质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像气候条件、人事关系则易于变化;可控性维度: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动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

三、论述题

1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答:(1)成就动机指具有取得成功或实现一个渴望的目标倾向性或内部动因。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公式:Ts=Ms×Ps×Is(Ts-动机强度;Ms-成就需要;Ps-成功的可能性;Is-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从公式可以看出,个体的成就需要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成功带来的满足感越强,个体所具有的动机就越强。其中Ps和Is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即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成功带来的满足感越小。

(2)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3)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2根据动机的认知理论,如何激发人们工作的动机。(北师大2004研)

答:(1)动机的认知理论包括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归因理论等。动机的认知理论认为,人们不是只对外部事件或对象,如饥饿那样的生理状况做出反应,而是对这些事件的理解作出反应。强调内部的作用。例如:学习的满足或成就。这与皮亚杰理论中的平衡有些类似,平衡基于将新的信息合理地吸收进原有的认知结构。在认知结构中,动机作用是以选择、决策、计划、兴趣、目标以及对可能的成败的分析等为基础,特别是对成败的分析,在动机作用的成就理论和归因理论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也吸收了一些认知学派观点,既考虑行为的结果,又考虑个人的信念等的影响。个体达到目标的期望和目标对于个人的价值。其中缺少一个因素都不能激起有效的个人行为。

现代动机理论学家采用认知观点,来说明激发人类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例如,奖赏本来是用来奖励一些我们要鼓励的行为的,但它是否能发挥出正强化的作用,要看获奖人对它的解释。我们如果不相信奖赏是由于自身努力获得的,那么这个奖赏也就失去了进一步激励其自身努力的强化作用。认知理论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即强调人的思维对行为的调控作用。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研究者非常强调期待在引发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估计或期待越大,动机力量就越强。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其中,动机力量是指目标激发人的内部力量的强度,效价指目标对个人的价值,期待是指个人依据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从中可以看出,动机强度与期待的高低成正比。

(2)工作动机的激发是要把潜在的工作动机转化为工作的行为。利用一定的诱因,使人们产生工作的愿望。激发人们工作的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引导人们工作的兴趣,提高积极性;

利用工作效果的反馈,让人们及时了解工作效果,知道自己的进度和相对位置以及发展方向,得到鼓舞和奖励;

正确运用评比、竞赛和考核。发挥考核、评比的优势,但要注意消极作用;

要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相结合,提高人们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工作能力和道德素质;要注意人的个别差异的影响,科学客观地分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