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滢《实验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引 论

1.1 复习笔记

一、实验与观察

(一)实验

实验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在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它能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因果性的说明。其特点为:带着特定的实验目的。实验者设置的实验条件为他的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实验者设定了明确的实验条件,其他研究者可以重复实验,对他的结果做独立的检验。实验者可以合理控制实验条件,判断实验结果是否由此条件引起。

(二)观察

观察的方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通过直接观察或者借助仪器观察而搜集事物信息的方法。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依靠观察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其特点为:能动性。选择性。客观性。

(三)实验与观察的比较

1.实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观察只能等待所要观察的事物出现时才能进行,或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观察。

2.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观察则不能。

二、心理学实验和它的各种变量

(一)心理学实验

1.心理学实验要求额外变量保持恒定,而仅仅操纵自变量去影响因变量。

2.虚无假设:因变量的平均值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如果所获得的实验数据拒绝(或否定)虚无假设,那么实验者就得到了一个可靠的结论,即因变量明显受自变量影响。

3.心理学实验框架:一是实验设计,即怎样操纵自变量去影响因变量;二是数据分析,即对虚无假设进行显著性检验的问题。

4.心理学实验中主试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人与动物都可以作为被试。

(二)变量

一项心理学实验包含3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

1.自变量

(1)自变量的定义

自变量即刺激变量,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2)自变量的种类

刺激特点自变量。如声音和光刺激、强弱不同的刺激等。

环境特点自变量。如温度、是否有噪声、白天或晚上等。

被试特点自变量。如性别、年龄、内外向的性格特征,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的人格特征等。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当被试来到实验室时,他们在各方面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当主试对被试进行分组时,各组被试之间便产生了差异。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2.因变量

(1)因变量的定义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2)因变量的测量与选择

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

信度是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结果)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那么这种因变量(或测量被试反应的方法)是不可靠的,它缺乏一致性。

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

效度是指确实是由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由自变量造成的,而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则说明这种因变量是无效的,或者产生了自变量的混淆。

因变量的敏感性

a.因变量的敏感性是指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发生变化。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说明这个因变量是不敏感的。

b.不敏感因变量的两类典型:一种是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则说明实验中出现高限效应。另一种是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则说明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3.额外变量与自变量的混淆

(1)额外变量又称潜在的自变量,是指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2)自变量混淆是指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它们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变化的现象。

三、实验范式

(一)实验范式的定义

实验范式是研究某种心理现象或心理过程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它的设计一般是为了使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以及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或新提出来的概念。

(二)实验范式举例

1.斯楚普测验

斯楚普测验是研究语言过程的一种实验范式。在斯楚普测验中使用一系列颜色词(红、绿、黄等),但词义与书写该词的颜色不匹配。例如,“红”字用绿色写,“黄”字用红色写等。实验中当要求被试尽快说出字的颜色时,被试常常自动地首先把字读出来了,这就是颜色命名的过程与读字过程的竞争。由于阅读是一种自动化过程,因此人们倾向于先读字,这样,字义的自动加工过程就干扰了有意的颜色命名的过程。

2.加工水平效应

非随意学习中,要求被试回答有关单字的各种问题,如这个单字是否是用大写字母写的,这个单字能否归为动物一类。这些问题要求进行不同水平的加工,而后来的记忆成绩则是不同水平加工的函数。深层的有关意义的加工(如归类)导致最好的保持,其次是语音的加工,最差是字形的加工。

(三)实验范式的应用

有些实验范式只局限于某一领域,有些实验范式经改动可以适用于许多领域。如启动效应中的补笔。有些实验范式随着研究内容的变化而逐渐被淘汰。如记忆研究中对偶联合范式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已逐渐停止使用。

四、心理学规律的性质

(一)心理学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问题

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Simon,从心理学规律的性质的角度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的问题。心理学有一些定量的规律,但心理学的规律现在和将来都是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其普遍性是有限的,因而它主要是定性结构的规律。目前,心理学所提出的一些一般化的定理还不能给出精确的定性描述,还不属于定性结构的规律。

(二)心理学的发展不能以物理学为标准

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既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又受人的大脑的约束,因而人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过程。因此,心理学的规律更类似于生物学的规律而不似物理学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