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 复习笔记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1.描述

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发展心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

2.解释

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描述是解决“是什么”,解释是说明“为什么”。

3.预测

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

4.控制

控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这四个功能是层次递进的关系,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其研究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

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但它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作。正由于此,发展研究在得出结论时,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年龄。即使对年龄变量本身,也要作全面分析。因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年龄变量有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被试自己或他人知觉的年龄等多种变量。

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于年龄的差距,在研究方法学上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法的年龄适应性。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种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的产生,使研究的问题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同时,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和学习能力的个体,心理发展研究者不仅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虑,而且还从道德、伦理以及人道的角度考虑,由此必然造成对研究对象不能严密控制或操纵的特殊性。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坚持客观的标准,就是对每个被试的行为与心理表现,对每个数据事实和个案事实,都要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2.特殊性原则

特殊性原则要求在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事实和规律时,既应考虑到心理发展的特殊事实和个别差异,又要考虑到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克服研究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注意全面地分析心理发展的问题。

3.教育性原则

发展心理学研究必须符合教育性原则,不能对被试造成身心损害。发展心理学的任何研究,都必须从伦理学的角度,认真考虑是否有利于被试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促进被试的心理发展。

4.生态化原则

坚持生态化原则,即在心理发展研究中,应该将被试放到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从他们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从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揭示他们心理变化的规律。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经过周密的思考而制订出包括最后如何统计分析搜集到的数据在内的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计划和安排。

(一)横断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选取生理成熟度不同的群体或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来研究某一个特定发展领域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状况。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采用横断研究设计。

1.优点

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发展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由于能够同时对几个年龄群体进行调查测量,获得的信息量大,经济且费时短。

2.缺点

(1)横断研究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代群效应是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也就是说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而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这在描述成年人如何随着时间而发展的研究中尤为突出。

(2)由于在横断研究设计中每个人只在某个时间点上接受测查,因而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二)纵向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故也称做追踪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要求在所研究的时间内反复观察和测量同一群体。它可以得到同一群体在某一或某些心理发展领域前后一贯的材料,有助于更为精确地了解该群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或变化趋势。

1.优点

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2.缺点

(1)样本的流失。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部分被试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从而造成样本的丢失。

(2)可靠性的降低。反复测查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及情绪,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

(3)变量的增多。花费大而且耗时,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的增多。

3.应用

近年来,纵向研究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

(1)人们日益重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重视揭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重视对心理发展机制的探讨。

(2)现代统计方法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对纵向研究结果的分析更加科学。

(三)聚合交叉设计

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期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聚合交叉设计具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种方法单独实施无法达到的效果。

1.它克服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各自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它们各自的长处。这种方法既具有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能掌握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又具有横断研究设计能够进行大面积测查的特点,克服了纵向研究设计样本少、受时间限制等问题。

2.该设计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

微观发生学设计通过在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微观发生学从微观的角度关注发展的发生,即在某个短时间内观测发展的实时变化。观测时间通常是一个非常短的(数周、数月)、快速变化的发展期。

1.关键特征

(1)观察个体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变化,即变化的个体是分析的基本单位。

(2)需在某个特定发展领域发生快速变化之前、变化期间以及变化之后进行观测,而不只是在变化发生的前后进行观测。

(3)在变化期内进行密集的观测,即进行观测的时间间隔比发展变化发生的时间间隔要短得多。

(4)对所观测的行为进行集中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目的是确定发展变化的过程。

2.优势

(1)它关注研究对象一系列行为发生的细节,观测一段时间内的快速变化,使得研究者能够直接观测发展变化的过程,能够描述变化如何发生,以及变化的数量和性质。

(2)由于进行密集的观测,微观发生学设计使得研究者能够在研究的年龄范围内追踪特定行为的个体发展轨迹,这有助于确定从一种行为模式到另一种行为模式的转折点。

(3)微观发生学设计使得研究者能够观察到个体的内部差异,即能够找到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这种设计还能观测到发展变化的速率和时间。

(4)微观发生学设计能够确定变化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

3.局限性

(1)该方法需要对被试进行逐个观察、逐点记录,耗时费力,因此被试的数量有限。

(2)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动机强的被试,因为整个研究的成败取决于被试能否全程认真参加多个实验,并且在每个实验中都能积极进行尝试。

(3)尽管观察密度高,数据很丰富,但在有些情况下,仍旧难以分清被试已具备的能力和变化后的能力。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观察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被观察者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发展心理学早期的许多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1.观察法的分类

(1)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2)根据对观察对象控制性强弱或观察提纲的详细程度,可分为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

(3)根据是否具有连贯性,可分为连续性观察和非连续性观察。

(4)根据观察地点和组织条件不同,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等。

2.观察设计的步骤

(1)确定观察内容:如观察的场所,观察的对象等。

(2)选择观察策略:常用的观察策略有参与观察策略、取样观察策略以及行为核查表策略等。

(3)制定观察记录表:制定观察记录表时,通常采用观察代码系统,它们是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的一些符号代码系统。

3.运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1)对所要观察的问题要有基本的了解,观察目的要明确。

(2)尽量使被观察者自然放松,处于正常活动状态之中,不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成为观察者的研究对象。

(3)要善于记录和观察与目的有关的事实,以便事后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意见。

(4)观察者除了观察目标行为之外,还应分析被观察者的一切有关材料,如作文、日记、各种作业、绘画、手工制作等。

4.评价

(1)优点

可以在行为发生的当时及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行为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具有很强的生态效度。

(2)缺点

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

许多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有时采用现场观察难以奏效。

观察法的运用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访谈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其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访谈法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1.访谈法的特点

(1)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儿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访谈中访谈者应争取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积极影响儿童,尽可能使研究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

(2)访谈法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2.运用访谈法的注意事项

(1)访谈前要充分熟悉访谈的内容,尽可能了解谈话对象的背景情况,选择好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带齐进行访谈所需要的材料等。

(2)不同年龄的个体与陌生人交往时各有特点。访谈者在正式访谈前,应该先与个体进行接触,消除其陌生感,建立起合作、友好的交谈气氛。

(3)访谈记录的方式也应该适合不同年龄被试的心理特点,可以是现场少记、事后多记,也可以边交谈、边观察、边记录,及时捕捉能代表被试心理的信息。

3.评价

(1)优点

访谈法能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数据,适用于一切具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访谈对象,具有较问卷法更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2)缺点

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受访谈者自身素质的影响较大;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费时费力;

访谈所得资料不易量化;

访谈效果易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特点的限制。

(三)问卷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被试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的问卷比结构访谈更具目的性、内容更加详细完整、设计更为缜密科学。

1.问卷法的特点

(1)标准化程度较高,是严格按照统一设计和固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研究,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2)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此外,由于问题和答案都预先进行了操作化和标准化设计,所得资料也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工作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不仅方便而且准确。

2.使用问卷法的注意事项

(1)问题是问卷的核心。在设计问卷时,设计者除了考虑问题的类别外,还要注意研究对象的年龄特征。问卷中问题的内容应是研究对象熟悉的,以使其愿意积极配合,认真回答。

(2)问卷法的形式应以封闭式为主,开放式为辅,答案要便于归类、统计。

(3)研究者应注意社会称评效应,即注意研究对象可能因为某些思想上的顾虑,在填写问卷时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而是根据社会的赞许性来填写。

3.评价

(1)优点

问卷的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简洁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经费,取样较大,有助于描述一个总体的性质。

问卷法匿名性强,回答真实,那些不宜用访谈法进行当面询问的问题,必然涉及到儿童内心深处的情感、动机等的问题适合用问卷法来研究。

(2)缺点

问卷法对被试的言语发展水平有一定要求,因而不适于年幼被试。

被试的回答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由此获得的有些数据资料还需用其他方法加以印证。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通过测验量表来研究被试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即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照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测验法既可用于测查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

1.国内常用的测验

(1)中国比内测验

我国早在1923年就有陆志韦修订的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1982年吴天敏进行了第三次修订,称做“中国比内测验”。中国比内测验的内容包括说出物体、辨别图形、推断情景、指出缺点、计算等51个项目,分为语言、数学、解题和技巧四类,适用于2~18岁的城乡男女、儿童。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国内常用的韦克斯勒量表包括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C)和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R)三种,它们都是我国心理学家对相应的韦氏智力量表进行修订的版本。

(3)瑞文测验

瑞文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编制的一种非言语的图形智力测验。我国学者张厚粲对标准瑞文测验进行了修订,称为“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制定了中国被试常模,包括5个系列,60个题目。此外,李丹、王栋等将瑞文测验的标准型和彩色型联合使用,称为“瑞文测验—联合型”,共六个系列72题。这套测验适用于5~75岁的幼儿、儿童、成人和老年人,有城市常模和农村常模。

(4)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简称16PF,是由美国的卡特尔教授采用因素分析统计法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人格量表。1985年,祝蓓里、戴忠恒等人主持了该量表的修订工作,并于1988年发表了成人、大学生和中学生男女六个全国常模。

此外,在国内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测验还有画人测验、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超常儿童认知测验、丹佛发展筛选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808神经类型测验表等。

2.使用测验法的注意事项

(1)做好测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测验手册、特别是指导语和准备测验所需材料;

(2)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一般应为被试日常学习的环境;

(3)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指导语和标准时限进行测验,若无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改变;

(4)努力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被试的合作,保证测验的效果;

(5)根据被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验方法。

3.评价

(1)优点

主要表现在测验量表的编制十分严谨,结果处理方便,量表有现成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量表的种类较多,可以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2)缺点

测验法的使用灵活性差,对主试的要求较高,结果难以进行定性分析,被试的成绩也可能受练习、测验经验的影响等,应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4.问卷法与测验法的异同

(1)相同点

二者收集数据资料的形式类似。

(2)不同点

收集资料所使用工具的标准化程度不同。测验法使用的是标准化量表,能得到可靠的资料,且信度和效度较高,具有标准化的施测、记分和解释程序。问卷的标准化程度差一些,可以把测验法看成是一种更加标准化的问卷形式。

问卷法通常采用文字形式,而测验法除了采用文字形式,还可采用非文字形式,如操作的方式来进行研究。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类型。

1.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研究心理发展的一种方法。实验室研究的特点包括: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可以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的控制;研究者在实验中处于主动地位;其结果记录客观、准确,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验室研究中,还可以大量使用有关专门仪器来呈现刺激和记录实验结果,这就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

(1)对儿童进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都应该与教育的原则相适应,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

儿童心理实验室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使儿童在实验条件下表现自然。

实验进行中应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努力使儿童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2)对实验室实验的评价

优点

控制严密,科学性高,结果记录客观、准确,便于分析。由于实验室实验对变量有严格控制并通过操纵一些变量引起一定的行为反应,因此能够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

样本数量小,脱离现实生活。由于实验环境常经过设计且过于人工化,儿童在实验环境中的表现和自然环境下的表现可能不同,因此生态学效度较低,影响实验结果的类化。

2.现场实验

现场实验是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的实验研究,是一种准实验设计。现场实验的特点是: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是对某些或某种条件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控制。

(1)对现场实验的评价

优点

具有较高的内部和外部效度,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缺点

自然情境的复杂性给现场实验的实施带来了困难;样本的代表性不易控制;费时费力,费用高,所需技能也较复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发展心理学研究时,研究者不应孤立的采用一种方法,而应根据研究的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之以其他方法,这样才能获得多方面、丰富、客观的数据资料。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

(一)发展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

1.定性分析的含义

定性分析就是对发展研究结果的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理论的构建提供依据。

2.定性分析的特点

(1)定性分析是建立在描述基础上的逻辑分析或推断。

(2)定性分析侧重揭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或行为的“意义”。

(3)定性分析倾向于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4)定性分析不仅注意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更重视对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分析。

3.定性分析的关键步骤

定性分析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对定性资料进行编码。定性资料的编码一般有两种取向,一种取向是基于某种理论框架的编码方式,另一种取向是纯粹基于被试反应的编码方式。

经过对定性材料的编码,研究者通常得到相对简明的量化数据,然后根据研究的目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以便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因果或其他关系)。

(二)发展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对发展研究结果的量的分析,它可以帮助人们从复杂纷乱的数据中抽取出规律性的信息,进而使研究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全面地描述、准确地推断和预测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变化,使之成为研究者提出或检验假设、建构理论的依据。

对于研究数据的定量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实现的,依据数据分析的目标不同,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

1.描述统计

主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简化,以揭示研究对象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描述统计一般包括对数据的初步整理、对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度量以及相关关系的度量等,其目的在于简化纷繁的数据,使之清晰直观地显示研究对象的特征,以利于进一步的分析。

2.推断统计

通常是根据研究问题提出需要检验的假设,然后根据通过抽样而收集到的数据,运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对假设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推论统计包括总体参数特征的估计方法和假设检验方法两部分,其中假设检验方法又分为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

发展心理学中任何研究对象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也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为基础,互相补充,不可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偏废另一方面。

五、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一)多层面研究的相互整合

多层面的研究相互整合是今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趋势。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层次的整合,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的整合。

1.研究层次的整合

研究层次的整合表现为,将社会环境层面、个体层面、神经机制层面以及基因和分子层面的研究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对于发展现象的理解。

2.研究方法的整合

研究方法的整合表现为,多种方法的相互补充能够更好地解决研究问题。

(1)综合采用谈话、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可以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和验证,在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揭示发展背后的原因或影响因素。

(2)将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更全面地解释个体的发展特点。

(二)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的广泛开展

参见第1章复习笔记的相关内容。

(三)多变量统计方法的大量使用

除了传统的多变量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复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大量出现在心理学研究报告中,新的多变量统计技术和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多水平线性模型、成长曲线模型等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1.结构方程模型

(1)测量模型

用于分析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的内在结构效度,是因子分析的扩展,也被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

(2)因果关系模型

主要用于检验研究者所假设的多变量之间的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可以很方便地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2.多水平线性模型

主要用于对嵌套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成长曲线模型是多水平线性模型的一个特例。

除了上述方法外,未来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中还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多变量的分类数据或等级数据的分析技术,如对数线性模型、潜类别分析、广义线性模型等统计方法。

(四)新的数据收集手段的广泛使用

认知神经科学的诸多技术手段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事件相关电位、眼动记录、多导微电极记录、基因和行为遗传学研究等,逐渐在发展心理学中得到应用。

1.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应用

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有助于回答发展心理学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丰富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2.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数据收集方法的优点

(1)能更直接地研究先天和后天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2)比行为研究更敏感。

(3)有助于研究一些特殊的被试群体。

(五)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通过进行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可以获得有关个体真实发展的资料,并且可以通过操纵某些变量来观察个体的发展变化,把握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从而可以通过预先的设置和干预促进个体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训练研究还是教育实验,都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实现心理学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密切结合。

1.训练研究的基本特点

针对心理发展的某个具体方面实施干预,与教育实验相比,训练时间相对较短。

2.教育实验的特点

一般比较系统,时间跨度也比较长,甚至由实验研究直接转化为应用成果。

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都是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规律与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之中,促进个体更加健康地发展,并在实践中检验其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