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复习笔记
一、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1.反映是物质的普遍特性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感觉、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现实。感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产物或物质的属性,它们的存在依赖于物质,而物质的存在却不依赖于它们。
(2)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能出现感觉,首先是因为物质普遍具有一种“反映”的特性。反映是指一种物体在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时能留下外部影响的痕迹并对它作出回答的功能。由于物质运动的形态不同,反映也有不同的形式。它最初是在低等生物身上出现的感受性。人的心理、意识是与动物反映形式根本不同的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但它依然是物质的特性。
2.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反映是物质的普遍特性,但并非一切反映都是心理,心理仅仅是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反映形式。
(2)肯定心理是反映,包括两个含义
①从心理的来源与内容角度来说,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②从心理的生理基础来看,心理是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反映机能与产物。
主观映象不能离开脑的活动而存在,而脑如果不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也同样产生不了映象。所以关于外部世界的映象与脑的反映机能实际上是统一不可分的。
(3)心理的东西是存在的。它作为一种映象虽然与被反映的客观现实具有一致性,但不等于说它们是同质的。同一种事物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可以使人们产生不大相同的认识,这种认识如果符合实际并由人们付之行动,就会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或财富,否则只能是一种幻觉或空想,空想不等于现实。
(4)心理尽管来源于客观现实,而且是物质的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但就映象本身则只是一种主观存在的、往往带有主观性的现象。它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派生物,或者心理只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生物演化史表明,低等生物最初出现的感觉、知觉、记忆是和神经网、头部神经结的形成、发展分不开的,而高等动物与人的更高水平的心理活动能力则跟脑的演化密切关联。现代科学证明,神经系统与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而心理是脑的产物,是外部现实在活动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1.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神经系统主要由无数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树突多而短且有不少分枝,轴突只有一个,长且有髓鞘(类似电线的包皮),也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合起来则构成神经。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的刺激,经胞体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出去。
(2)神经元具有对刺激的反应功能和传导功能。这种反应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兴奋,即使自身由静态转入动态或由弱动态变为强动态;二是抑制,即使自身由强动态变为弱动态或由动态转入静态。
(3)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和分布全身的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连接感受器官与中枢的传入神经和连接中枢与效应器官的传出神经)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许多神经元的衔接或聚集构成的。脑的神经元据最新估计约为1000亿。如果把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比作“司令部”。外周神经系统则是担负传递信息的“通讯网络”。
(4)有机体对外部影响作出反应,大体上经历如下神经通路:
①有关的感受器官(如视网膜、内耳柯蒂氏器等)接受特定的刺激(如光波、声波等)。
②由连接这些感官的传入神经(视神经或听神经等)的末梢接受上述刺激,并将它转化为神经冲动向中枢传导。
③这些冲动经低级中枢(脊髓、脑干——包括延脑、脑桥、中脑或间脑等)分别上达到高级中枢——大脑,引起大脑皮质有关区域(如枕叶或颞叶等)神经元的兴奋,于是就产生对特定刺激的感觉(如视觉或听觉等)。
通路的以上三个部分由于起着对外界事物特性的初步分析作用,所以也称为“分析器”(analyzer)。大脑皮质不仅是产生各种感觉的分析器的终端,而且也是集拢各种感觉信息,通过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活动进行加工的综合器(synthesizer)。正是由于大脑皮质具有分析与综合(整合)的功能,所以机体也就能对事物的作用产生知觉、联想、估价以及发出行动的指令。
④这种行动信息依然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依次下传,经传出神经到达有关的效应器官(如手足的肌肉、肌腱组织等)。
⑤效应器官作出特定的行为反应。
从有机体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通常被称作反射活动,因此也把由上述五个环节组成的通路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活动总是通过反射弧多次往返传递神经能来实现的。由于每一种感受器或效应器都有着传入系统和传出系统的连接点,所以从感官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之后,中枢会依据信息的意义性主动去调节感受器,以便有选择地或更有效地去了解这些信息;同时从中枢传出的指令引起效应器的运动后,这种动作的状况也会反馈给中枢,以便中枢依据其有效性对运动作进一步的调节。神经系统的这种“传入→传出→反馈传入→再传出”的回路结构,被称作“反射环”或“反射圈”(A.P.鲁利亚,1973)。
2.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生来的反射或种族反射)是指人与动物出生后不需要学习就具有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它是靠低级中枢中由种系发展而形成并遗留下来的固定神经联系(直通的联系)来实现的。这类反射具有保存生命的意义。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获得的反射或个体反射)是指个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后天学习而产生的反射。人与高等动物要适应复杂而多变的环境,就必须对具有生命意义的远隔性刺激及适于反应的条件有所辨认或预感,而后做出更合理的应答。条件反射是由高级中枢(大脑皮质)在后天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来实现的。
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a.巴甫洛夫以动物(主要是狗)为对象进行了大量人工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实验。通常的做法是将做过唾液腺导管手术的狗放在实验台架上进行实验,如果给以食物(无条件刺激),狗会分泌唾液。这是由食物引起的无条件反射。如果单独出现节拍器的音响(每分钟100次),狗并不分泌唾液,因为它是与食物无关的刺激。假如实验者在出现节拍器音响几秒钟后喂以食物(即强化)。并如此结合几次之后,当单独出现这个音响而不给以食物,也会引起狗唾液分泌。这表明音响已经成为食物的信号,即形成了一种以音响为条件刺激的食物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形成与发生的原因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之所以能形成与发生作用,原因如下:
第一,从个体一切部位出发的刺激,都由传入性神经纤维而达到大脑皮质的细胞;
第二,一个中等强度的外部刺激(如音响)会在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如听觉区)引起一个兴奋灶,而无条件刺激(如食物)尽管在低级中枢有固定通路并引起反应,但也会在大脑皮质相应部位(如食物中枢)引起一个新的更有力的兴奋灶;
第三,大脑皮质上同时出现两个兴奋灶,其神经过程的动向是兴奋性小者向兴奋性大者集中,于是先行的兴奋灶就和新兴奋灶接通并发生一时性的联系;
第四,即使现存的刺激已不在面前,这种已形成的联系也会以痕迹的形式保存一定的时间,所以当条件刺激再度单独出现,不仅会使与之有关的原兴奋灶恢复活动,而且也会经已建立的通道引起另一中枢(食物中枢)兴奋灶的活动而产生反应(分泌唾液)。
c.阳性与阴性条件反射
阴性条件反射,是指上述反射形成时,一种条件刺激每次出现如不再给予食物强化,唾液量不仅会减少,而且以后再遇到它就不再作出积极的反应(唾液量达到0)。因为它已成为没有食物的信号。变成了阴性的条件刺激,它所引起的就是阴性条件反射。阴性条件反射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皮质的暂时神经联系产生抑制过程或抑制灶的缘故。这种由于不予强化而产生的抑制过程,称作内抑制(internal inhibition),而整个区分阳性与阴性刺激的过程就是分化或分析的过程。
巴甫洛夫通过条件反射的研究,还发现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或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等规律,并提出动力定型和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
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西方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通过自己的实验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不一定都是按经典条件反射的形式形成的,或是对条件刺激(信号)的应答;它也可能是个体先有自发的行为操作以对环境施加影响,而后依据后果的强化情况而形成接近目标的行为方式。这种先有反应(R)而后才得到强化刺激(S)的过程,称作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或操作性条件反射。
3.大脑皮质的功能与心理
(1)大脑皮质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器官。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其上覆盖着六层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的皮质。皮质按其功能可以相对地分为各种感觉区、运动区以及起联络综合作用的联合区。这些区域由于某种原因(疾病、手术或跌撞等)而受到损伤,就会出现有关的心理障碍或无从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
(2)枕叶部全部遭到损坏,即使视感官、视神经是正常的,也会造成“中央盲”(或称心理盲)。颞叶部两侧都受到损伤,就会出现“心理聋”。额叶区受到损坏的病人,他可以保持视觉、言语和书写的能力,但在解答算术题时就不会分析题或发现自己的错误,甚至在性格上变得不能自制、烦躁。左右两半球会形成不同功能的优势。左半球是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执行着抽象概括思维的功能,右半球是感性认识的优势半球,执行着直观思维的功能。
有机体在外界事物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感觉、知觉或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跟大脑皮质具有特定的反映功能分不开的。心理是大脑皮质神经联系的形成、不断组合等活动的表现。
(三)人的心理(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和人脑的机能,它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不同于一般心理的特点
(1)意识是借助于整个认知过程特别是抽象思维,在人脑中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较完整的图景、经验与知识的总和。
(2)意识具有一种能对自身及其心理活动进行审察的功能。人在与周围环境交往的过程中不仅认识着自然界、社会及其与自己的关系,而且也会通过这些关系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与力量。从而把自己从客体(非我)中区分出来。
(3)意识也是以情感、态度的方式体现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带倾向性的内心状态。
(4)意识是使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并促使其实现的内部调节与控制力量。
总之,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现实系统化了的、自觉的、伴随着体验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形式。人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全部奥秘都在于人有意识。
3.无意识
在人身上除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外,也存在着无意识的低水平的心理活动。它包括做梦,阈下感知觉。无意识也是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只不过是一种零散的、不受意识支配或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活动。
二、个体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规律与年龄特点
1.心理发展的概念
(1)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2)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即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3)心理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
②反映活动从被动的、不随意的向主动的、随意的方向发展;
③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
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情感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2.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
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2)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的头尾法则(从头到尾)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延伸到边缘部位的远近法则(由近及远);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
(3)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
(4)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上、最终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
3.年龄阶段与心理年龄特征
(1)年龄阶段
人的心理发展表现出若干个连续的阶段,由于研究者们的划分标准不同,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区分也不一致。我国学者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综合主导活动、智力和个性特征,将个体划分为如下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岁~3岁);③幼儿期(3岁~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⑥青年期(14、15岁~25岁);⑦成年期(25岁~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2)心理年龄特征
①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
②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其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现为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多数儿童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而且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稳定的。
③心理年龄特征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条件的优化,现代的儿童在心理年龄特征中的一些方面变得“早熟”。而且,由于社会教育条件的差异,某些个体心理年龄特征上会有所变异、加速或延缓。
(3)心理发展的规律、年龄阶段及其特征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都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要遵循量力性原则。
由于心理发展的阶段及年龄特征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因而要抓好各个阶段间的联系与过渡;由于心理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因而教学工作在注意共同性的同时又要照顾个别差异。
(二)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心理发展离不开遗传和环境这两方面因素,但它们的作用又有所不同。
1.遗传因素的作用
(1)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类通过遗传将祖先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固定下来的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如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这些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正常的遗传素质,使儿童在社会生活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没有正常人的先天素质,就会影响人的心理发生与正常发展。
2.环境的作用
(1)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护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2)遗传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条件,也就是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实践。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别差异。
3.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1)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某一因素的作用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因素。环境对于某种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能否起作用,起多大的作用,往往依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遗传所提供的潜能有一定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反应的高低又依赖于环境变量。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遗传可以影响环境,环境可以影响遗传;遗传中有环境、环境中有遗传。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最初的遗传基础一经外界影响,它的内部状态就包含有外部影响的因素。这时,能重新对环境作出反应的有机体是它的遗传素质和过去环境的合作产物。
(3)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不是始终不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性质的心理机能上是有所不同的。
(三)成熟与学习对准备的影响
准备(readiness)是使某一行为成为可能的身心条件,成熟与学习是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影响准备的两个方面。
1.成熟与学习的关系
(1)成熟(maturation)一般指不依靠后天经验、自然发展起来的身体和行为方面的变化。学习指那些由个体经验和训练所引起的行为变化。
(2)格塞尔和汤普森的“爬楼梯”实验
①目的:格塞尔和汤普森以同卵双生儿为被试进行了一些早期训练的实验,以期了解训练儿童时成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②程序:实验人员先对双生儿其中的一个进行了训练,时间是从生后46周到52周,每天训练10分钟。对另一个双生儿从生后53周到54周进行了训练。
③结果:先训练者爬楼梯的速度为25秒,而后训练者为24秒。提早训练并没有表现出优越性。
④结论:格塞尔等人根据这一类研究的结果,提出准备的主要因素是成熟,个体发展的基本形式和顺序由神经系统的成熟来决定,过早的训练只能带来一时的效果,而真正的学习效果要在成熟之后才能出现。
⑤评价:格塞尔的研究在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训练中环境刺激的差异可能不足以导致儿童行为上的变化;后训练的儿童并不是单纯的成熟,在另一个儿童受到训练时,他会进行其他练习,这练习结果会迁移到后来爬楼梯的训练上。
(3)成熟后的学习有效并不意味着成熟后学习就自然完成了。成熟与学习也是相互作用的。
2.学习的最佳时期
(1)学习最佳时期指学习某项内容最有效的时期,成熟与学习之间相互依存这种关系在学习最佳时期的研究中也得以证实。
(2)印刻
奥地利学者劳伦兹(K.Lorenz,l937)在动物研究中发现了“印刻”(imprinting)现象,即有些鸟类在出生后某一段时期所接触到的运动物体会成为它终身的依恋对象,不管这些对象是什么,它都会尽可能地去追逐。印刻是在接受外界刺激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经验形成的,所以它是一种学习。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
①印刻现象的形成不需要食物等强化。
②一次刺激就能形成,不需要反复呈现刺激。
③学习效果极为持久,不消退。
④有一个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3)学习最佳时期与准备
关于学习最佳时期的研究对于人们理解“准备”这一概念富有启示。学习在某一发展时期才有最大的效果,是由于这一时期具备了某种发展的自然素质,但同时必须接受到某种外部刺激,这意味着成熟与学习是相互依存的。
3.准备的内容与了解的方法
“准备”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育和教学的起点。根据对学校中各科学习的分析,学生的准备内容包括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六个方面。
(1)生理机能的发展:主要指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它是其他方面准备的基础。
(2)智力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发展。智力上的准备对于儿童的各种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3)情趣的发展:指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具有稳定的情绪和兴趣。是否对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现代心理学研究已表明了情感和兴趣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4)社会性的发展:主要指社会交往需要的水平和技能。在学校这种特殊的社会条件下,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社会性的发展与准备的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决定了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
(5)学习策略的发展: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在小学低年级,学习策略主要涉及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基本行为习惯,如带好学习用品、按时完成作业,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儿童会逐渐掌握加涅所说的“认知策略”,对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6)与新学习内容有关联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称之为新学习的预备技能,可以通过任务分析的方法来了解新学习所需要的预备技能。然后测试学习者掌握预备技能的情况。
除了上述六个方面,有的研究者认为某些人格特性也可以看成是准备的内容,如自我概念、认知类型等稳定的人格特性虽与学习内容无直接联系,但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准备是新学习的前提;儿童在学习准备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四)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教育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是由专职的教师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有组织地对儿童施加的系统的影响。因此,它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比一般的环境影响起着更为主要的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只有当教育工作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发生。教育作用是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它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方向、趋势、速度和程度。没有适当的教育措施就无法指导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工作也要以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2.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
(1)教育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既有能力,并且提出略高一些的要求,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的不断发展。维果斯基(1896~1934)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发展有一个最近发展水平,它以现有水平为基础,是经过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教学不仅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们近期内发展的可能性。
(2)除了教育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如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3)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的、直接的“授予”过程,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实现的。
(4)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虽然有共同性,但是在发展速度、水平、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教育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就需要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的要求要适合他们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能力。
三、关于学习的基本看法
(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因而也可以简洁地把学习定义为“行为的变化”。
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对学习要领的理解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学习是有机体通过观察、听讲、思考、练习等途径获得个体经验,从而表现出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造成的。成熟、疾病、疲劳、适应、药物所带来的行为变化就不属于学习。
2.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有很多习惯和态度都是在无意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形成的。
3.学习所带来的行为变化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知识、态度、兴趣这些行为的潜在能力与倾向也因学习而变化。
4.学习的结果不全都是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错误的知识,不良的行为习惯、社会所不容许的态度也都是学习的产物。当然,积极的行为变化是人们所期望的,而消极的行为变化是力图防止和加以矫正的。
(二)人类学习的特点
学习是人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人类的学习在形式、内容和功能上都与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1.人类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因为人的意识在人的学习中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人的学习表现出能动性的基本特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适应。
2.人类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言语中介来完成的。人从出生起就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在社会生活中活动与学习。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人们逐渐掌握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往,使人类的学习从深度到广度都是动物学习所无法比拟的。
3.人类学习结果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的社会历史经验。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人们的直接经验积累过程与他们传递的间接经验积累过程相互交叉与渗透。在人的个体发展过程中,人对社会历史经验的学习逐渐占有优势地位。
4.人类学习使人们能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主客观现实,而动物学习是消极地适应客观环境。
综上所述,人类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以言语为中介,通过思维,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学习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2.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以掌握系统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4.学生学习是在班组集体这种特有的社会群体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条件下的交往与合作既属于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途径之一。班集体中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条件。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四)学习的分类
学习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各有特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1.我国心理学家潘菽的分类
潘菽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出发将学习分为四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
(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指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熟练;
(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这种分类被认为符合我国当时教育和教学的现状,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教师可据此来教学。这种分类的不足是过于粗浅,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探讨。
2.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分类
目前在教育心理学界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1977)的分类,他从学习所形成的能力的角度将学习分成了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五种类型。
(1)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
言语信息指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于学习者记忆中的有关事物和组织化了的知识,这种学习结果是学习者能够再现以往所贮存的信息。
(2)智力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
①智力技能指学习者掌握要领规则并将其应用于新情境,这是使用符号(字母、数字、词语、图片等)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②智力技能按其复杂程度分为四类:
a.辨别,能区分不同刺激,对不同刺激进行不同的反应。
b.概念,形成概念是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共同属性并给同类事物赋予同一名称。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是具体概念,反映对象各种属性及关系的概念是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在识别时需要下定义,所以被加涅称为定义概念。
c.规则(rules),揭示了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规则指能够运用规则进行操作,作出正确的反应,规则可以是一个定律、一条原理或一套已确定的程序,如按语法规则造句,平衡化学方程式,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等。规则的学习以概念学习和辨别学习为基础。
d.高级规则(high-order rules),规则组合在一起会形成更复杂的规则,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会把两个或更多的规则结合在一起,组成解决该问题的高级规则。加涅认为,智力技能由简到繁按层次构成。简单的智力技能是学习复杂智力技能的先决条件。学习按层次进行,这种观点被人们称之为学习层次论(learning hierarchies),按层次进行学习表明学习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加涅称之为累积学习(cumulative learning)。
(3)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借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智力技能使学生学会运用字母、数字、词语、图形等符号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而认知策略则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控制。
(4)态度(attitudes)
态度是情感的或情绪的反应,形成学习者的态度指使学习者形成影响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学习者应侧重形成三方面的态度:①对人际交往的态度;②对某些活动的态度;③对社会的态度。
态度,这种内部状态会影响学习者对某事、某物或某人的行动的选择,但态度一般不与特定的行为相联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定类型的行为。
(5)动作技能(motor skills)
动作技能指能够为完成有目的的动作使骨骼、肌肉、筋腱有组织地活动,是平稳、精确、灵活而适时的操作能力。人在学习、劳动和日常活动中都会表现出动作技能。
3.对学习分类的作用
(1)对于明确教学目标富有意义。教学目标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习的分类使教育者了解到学习会取得哪些结果。
(2)学习的分类也是安排学习过程的依据,因为不同类的学习其过程也具有特殊性。
(五)学习的过程
1.行为派的看法
(1)桑代克的“问题箱”
桑代克依据1897年的动物实验,提出学习过程是一个渐进、尝试与错误的过程,简称“试误”。
①实验过程:在猫的实验中,桑代克将空腹的猫放入称之为“问题箱”的迷笼中,笼中有机关,若踏下机关笼门即可打开,笼外放有食物。猫在最初被放进笼时,乱撞乱跳,偶然碰到机关。随着入笼次数增多,无效动作减少,从入笼到逃出的时间逐渐缩短。桑代克据此得出,猫经过“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进行了学习,形成各种联结,学会了打开笼门的正确反应。
②观点:桑代克认为,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进行学习是有规律的,最主要的规律就是效果律,即学习在反应取得了某种效果时才发生,只有反应的效果是愉快或令人满意时,反应才会加强。
③评价:桑代克对学习过程的看法忽视了认知的作用,但试误至今仍被看作是学习过程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运动技能学习和社会行为的学习中,其规律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效果律在强调成功体验、学习结果反馈的观点也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痕迹。
(2)斯金纳的“斯金纳箱”
斯金纳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桑代克的继续,他把学习过程看成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形成的过程。
①实验过程:斯金纳在改装桑代克问题箱的基础上建造了“斯金纳箱”用于动物实验,木箱的某一壁上装有按键,按键下有食物盘,键被按下时食物盘内出现一粒食物。空腹的白鼠被放入斯金纳箱会自动出现各种试误行为,偶尔按键,出现食物。经过几次反复,白鼠两次按键之间所需时间逐渐缩短,最后形成按键反应,即形成了按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②观点:在斯金纳箱中,动物表现出的各种自发的试误行为被称之为操作(operation),按键反应后出现的食物为强化物(reinforcer),它是反应的结果。有机体先进行反应,然后得到强化的过程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反应之后进行强化(reinforcement)也是其基本规律,被称之为强化律。操作性条件反应形成后,如果停止强化,行为会出现消退。有时改变一个行为不是提供新的强化。而是去掉原来的强化,如去掉某些坏习惯就可以采取消退的过程。
③评价: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能够解释很多有机体为什么会继续或停止某一反应。有关强化的研究为有效控制和调节有机体的行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影响全球的程序学习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教育上的应用。
2.认知派的看法
(1)苛勒“顿悟”
完形派代表人物苛勒根据黑猩猩的实验,提出了学习过程是一个突然的领悟,简称“顿悟”(insight)。
①在一个实验(1917)中,将香蕉挂在装有黑猩猩的笼子的上方,笼内有两个木箱,须将两个箱子叠在一起才可够到香蕉。黑猩猩并未表现出乱动、摸索等尝试与错误的行为,而是对情境进行观察,突然间就把问题解决了。
②顿悟,这种对学习过程的解释强调了认知过程。完形派认为,学习是对问题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现代认知派在此基础上强调认知结构的作用。
(2)布鲁纳的同化与异化
布鲁纳(J.S.Brunner,1960)认为学习是一个把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包括同化与顺应两个相互补充的过程。同化(assimilation)是根据已有知识对新知识加以组织,使之与个体现有认知结构相适应并被其吸收;顺应(accommodation)指新知识不能被现有认知结构所吸收,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改造。
(3)信息加工论
①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接受来自于信息源的信息,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要把新的命题(信息基本单位)与命题网络中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并进行贮存。这也就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对新信息的精加工(elaboration)和组织(organization)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过程。
②精加工是对新信息附加已有信息的过程。
③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学习者在进行精加工的同时,还要对新信息加以组织。
组织是指将一组信息分成子集并表述子集间关系的过程。通常将组织后的归类分成三类:联想归类、主观归类和范畴归类。联想归类指根据项目与项目间的联想而产生的归类。主观归类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定方式所进行的归类。范畴归类指学习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将属于同一范畴的内容归在一起。
④精加工能使新旧知识相互联系但没有解决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组织能建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合成一个整体。
3.社会认知论的看法
社会认知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是由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1)早期的行为派和认知派,主要研究直接经验获得这种学习过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学习者首先要进行反应,然后受到强化,学习才能进行。苛勒的顿悟说也认为只有当学习者直接遇到问题情境时学习才能够产生。班杜拉把上述学习称之为“通过反应结果进行的学习”,他认为更有效的学习过程是“通过示范进行的学习”,也称为观察学习。
(2)观察学习
①观察学习指学习者观察到他人(榜样)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的行为,就能够学会这种行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直接进行反应,也可以不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班杜拉的实验表明,仅仅让儿童观察榜样的攻击性行为(如摔打玩具),儿童就会学会这种行为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表现出来。
②观察学习分为四个子过程:
第一,注意过程。学习者首先要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获取有关的信息。
第二,保持过程。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第三,运动再现过程。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去调整行为以做出正确
的反应。
第四,激发动机过程。通过强化来激发和维持行为。
如果这四个过程中的某一个出现了问题,如没有注意到示范的行为,或是忘记获得的信息,或是缺乏行为能力,或是缺少行为的动机,那么都会影响观察学习的进行。
③榜样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第二,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
第三,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第四,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相信榜样做出某种行为是出自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具有另外的目的。
第五,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时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