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论述题
1.试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答:(1)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决定的价格,是供求双方都满意的价格,也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一致时的价格。
(2)均衡价格是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竞争压力,便会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使价格自动上升。这样,价格经过上下波动,最后会趋于使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
但市场均衡状态的出现只是一种暂时状态,随着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会发生位移,使旧的均衡状态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即形成新的市场均衡和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这种形成过程以及由旧均衡向新均衡的变动过程,实际就是市场机制自行发挥作用的过程和形式。它一方面通过市场的价格波动自动调节商品的供求,使之趋向均衡;另一方面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自动引起价格的变化,使之趋于稳定的均衡价格。
(3)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提出的庸俗价值理论的大融合。它的根本错误在于以价格代替价值,以价格形成代替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了劳动价值理论,进而为否定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奠定了基础。但就它对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的分析方法,即对市场机制作用形式的分析,基本上符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
2.论述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答:(1)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
(2)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通过需求收入弹性可以判断该商品是正常品还是劣质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该商品就是正常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值,即,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则该商品为劣质品。劣质品的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
(3)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是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
(4)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即,表示随着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商品需求量增加(减少),则商品与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替代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越强。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即,表示随着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则商品与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越强。如果商品与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说明商品与商品之间没有相关性,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商品。
3.在1993年夏天,美国中西部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淹没了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在1994年夏天,美国东南部发生严重水灾,淹没了大面积的花生和棉花作物。假定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相对缺乏弹性,利用供求图说明水灾带来的影响。现在假定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相对富有弹性,利用供求图说明水灾带来的影响。解释这两者的区别,并对遭受灾害之后的农民收入做出预测。
答:(1)总收益函数为:,于是有:
其中,为需求价格弹性。由上述关系式可知:
当需求价格弹性时,有,从而总收益与商品价格反方向变动;
当需求价格弹性时,有,从而总收益与商品价格同方向变动;
当需求价格弹性时,有,从而商品价格对收益没有影响。
(2)农产品市场需求相对缺乏弹性。
当农产品市场需求缺乏弹性时,其需求曲线比较陡峭,此时价格的大幅变动都不会导致需求量较大的变动。如图2-7(a)所示,在发生水灾后,美国的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会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此时农产品的价格从上涨到,市场交易量由减少到,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但需求量减少幅度相对较小。因此,当农产品市场需求缺乏弹性时,水灾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并增加农民收入。
图2-7 水灾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3)农产品市场需求相对富有弹性
当农产品市场需求富有弹性时,其需求曲线比较平坦,此时价格的大幅度变动会导致需求量较大的变动,如图2-7(b)所示,在发生水灾后,美国的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市场供给会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此时农产品的价格从上涨到,市场交易量由减少到,农产品价格轻微上涨但需求量减少幅度会比较大。因此,当农产品市场需求富有弹性时,水灾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可能会大幅度降低农民收入。
4.在我国进行价格体制改革中,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一部分学者提出:只要把政府的限价取消,这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请分析这样的改革措施的可行性。
答:(1)在一般情形下,商品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因此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大于零的。随着政府取消限价,商品价格上升,商品供给量会得到提高。在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很大的情形下,政府限价的取消可以带来商品供给量的大幅度增加。
如图2-8(a)所示,政府对某商品的限价为,在政府的限价水平上,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市场上该商品是短缺的。政府限价取消以后,随着市场实际价格的上升,供给量会逐步提高,需求量会逐步减少,最后在价格和数量水平上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因此,在商品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条件下,取消政府限价将提高商品供给量。
(2)在特殊情形下,取消政府限价不会提高商品供给量。某些商品的生产由于受到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供给数量在较长的时期内固定不变,即这些商品的供给是一条垂直横轴的直线,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为零。在这种特殊情形下,取消政府限价不会提高商品供给量,只能使商品价格上涨。如图2-8(b)所示,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横轴的直线,政府的限价为,政府取消限价的结果是市场价格上涨到的均衡水平,而供给数量没有任何增加。因此,在商品供给价格弹性为零的情形下,不能通过取消政府限价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给。
图2-8 政府取消限价的影响
5.我国政府近年来实行了粮食价格保护政策,即制定了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之上的价格,要求国有粮食部门按此价格敞开收购粮食。假定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都是正常的单调函数。
(1)如果这个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抬高市场价格是可行的,如何实现?画图说明对政府(中央与地方之和)的负担如何衡量?社会福利如何变化?
(2)由于部分负担由地方政府承担,或者中央政府的补贴与地方粮库的收购行为分离等因素导致地方粮库发生拒绝收购的行为,画图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私营粮贩屡禁不绝?这个政策执行的结果为什么有可能损害农民的利益?
答:(1)如果国有粮食部门不折不扣地按政府支持价格收购粮食,那么粮食市场价格肯定会被抬高。
如图2-9所示,假设政府不干预时,粮食市场的均衡价格为,均衡需求量为。假定政府制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那么市场需求量为,粮食供给量为。政府为了维持粮食支持价格,必须按支持价格收购数量的粮食。
图2-9 政府支持价格效果分析
如果国有粮食部门不折不扣地执行粮食支持价格政策,按支持价格收购数量的粮食,那么在支持价格下,市场粮食需求量和国有粮食部门收购量之和等于粮食供给量,从而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由于国有粮食部门按收购数量的粮食,因此政府负担为。消费者剩余减少
,农民盈余增加,政府损失,从而社会福利净损失为。
(2)如果地方粮库拒绝按价格收购数量的粮食,由于农民生产出来的剩余粮食需要出售,那么私营粮贩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收购数量的粮食。由于市场均衡价格为,为了盈利,私营粮贩将以低于(如)的价格收购粮食,从而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