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城市经历着快速的人口流动,引发了居住市场机制的分化。城市中的街坊邻居不再是同一单位或世代为邻的熟人,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和不同民族的人,开始居住和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在社会结构复杂化的背景下,传统的社区治理主体——居民委员会,由于缺乏与现实需求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法律资源等,常常处于“有责无权”、职责超载的被动地位,行政化、托底性的特征日益凸显。基于此,国家无法再通过控制“单位”将社会成员整合在国家体系中来,长期延续的社区“他治”治理逻辑逐渐转向社区居民自治。在这一背景下,关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自治,创新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社区实践模式,成为一个关键议题。
社区作为城市发展政策和居民日常行为展开的基层单位,折射着城市围绕美好生活进行的制度设置和资源配置。“上海2040战略规划”指出,建立一座卓越、伟大、文明的全球城市,必然需要具备适应新时代、高水平、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必然需要深化探索出一套符合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自治机制。上海市作为我国超大城市之一,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以社区生活圈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基层治理创新,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市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之中,社会治理的重心逐步下移,城市社区的居民自治走在了全国前列。自2014年上海市委推进“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一号课题,上海街道、居村大力推进和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社区治理工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进一步强调,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把发挥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又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基于此,本书以上海市为个案,通过剖析上海社区治理中居民自治的历史演变,探究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自治的实践模式,提出优化社区治理中居民自治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城市基层社会善治探寻可能路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然而,相对于丰富的农村基层治理研究,中国城市的社区治理突出表现为实践先行,理论创新相对滞后的特征。随着制度创新的启动和扩展,迫切需要不断总结实践探索的经验与方法,以进一步为理论创新给予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持久动力。本书通过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试图摆脱以纯粹逻辑推演为方式的知识生产,既为社区研究提供鲜活的经验支撑,也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拓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实践意义
城市社区的居民自治作为一个崭新的政策研究领域,在实践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体系面临着持续的充实和完善,需要不断吸纳地方具有特色的经验模式。上海市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地区,在基层治理中所面临的问题颇为复杂,在应对外来人口管理、回迁小区治理、多层次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应对之策。对此,总结和提炼上海市在居民自治中积累的经验,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不仅为本地区基层治理的下一步改革创新奠定坚实的经验基础,也将有助于提炼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总结,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形成贡献地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