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今外国人眼中的日本建筑
至于桃山时代以前的外国人如何看待日本建筑,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桃山时代以后,很多天主教的传教士来到日本。在他们眼中,日本建筑非常新奇,和他们在欧洲看到的建筑完全不同。在桃山时代以及桃山时代以前,关于外国人如何看待日本建筑的资料屈指可数。
好了,关于这段历史我们暂且不谈,就从江户时代开始谈起吧。在江户时代,大量的外国人开始进入日本,但他们对日本建筑的评价,要么是露骨的阿谀奉承,要么是充斥着讽刺的轻侮。我举个例子,庆长十四年(1609),当时幕府还没有禁止基督教,外国的传教士可以自由进出日本,还可以在日本定居。有一次,西班牙探险家塞巴斯提安·维兹凯诺来到日本,在西班牙传教士路易斯·索提罗的引荐下,他前去拜访伊达政宗。两人在松岛的瑞岩寺会面,塞巴斯提安·维兹凯诺看到金碧辉煌的瑞岩寺后,故意赞叹说:“哦,天啊!这座华美的寺庙一点也不差于我的故乡马德里的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大家不要觉得他这是在夸赞日本建筑,其实是在嘲笑日本建筑。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庞大建筑群,极尽庄严华丽,单是其建筑规模就是瑞岩寺的数千倍,瑞岩寺和它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
在明治维新前后,很多对日本一知半解的欧美人来到日本,把日本建筑批评得一无是处。在他们眼中,日本民族是未开化的低等野蛮民族,所以一再毫无根据地贬低日本。他们嘲笑日本建筑:“日本的民居简直就是野人住的小窝,房子都是由薄木板和纸糊的,一根火柴就可以将其烧毁,这样的房子根本就不配称作建筑。建筑本来就应该用石头和砖来建造,这样才会牢固,才会防火防水。而且,建筑应该由建筑师去设计和监督建造,但日本的房子却是由木匠这样低级的工种去完成的。”
在当时的日本有一批人对欧美极度崇拜,在他们眼中,只要是欧美人说的,那肯定就是对的,对其深信不疑。由于欧美人对日本建筑的态度,导致他们对日本建筑也是弃如敝履,并且极端推崇欧美风格的建筑。末松谦澄男爵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是伊藤博文公爵的女婿,极度崇拜英国。他长期在欧美生活,回到日本后,把日本文化批得一无是处。我曾亲耳听过他的“大论”,在他眼中,日本的艺术,无论是文艺艺术还是造型艺术,都不配称为艺术。例如,歌舞伎的动作滑稽而且不自然,充满了野蛮气息;日本的音乐没有音符,全靠乐师手上工夫,缺乏西方音乐的音阶,难以有规律地去弹奏;日本画缺乏远近法和写实性,类似于西方的图画或素描,和欧美绘画比起来,显得原始而低级。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我讲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让大家不要忘了,当时贬低日本文化的也有日本人。在明治五年、明治六年(1872—1873),银座大街出现了砖结构的建筑,新桥车站也由石材建成,欧洲风格的建筑开始在日本大地上出现。也是在这一时期,工部大学校成立,内设建筑系,聘请英国教师来教授建筑学。
引进西方文化的风潮不仅体现在艺术方面,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深受其影响。举个例子,当时有人觉得日本人黄皮肤、身材矮、容貌体格寒碜,这全是因为吃米饭和蔬菜所致。如果能像欧美人的样子,天天吃面包、牛肉,喝牛奶,那么日本人的风采也就会变成欧美人的样子。当时还出现了一种“人种改良论”,主张日本人和欧美人通婚,通过通婚来改变日本人种的血液,最终将日本人种的血液淘汰掉,这样一来,所有的日本人将会和欧美人一样,变成金发碧眼了。还有,当时有人觉得日语和英语的语法完全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日语本身就很不科学,所以主张废掉日语,用英语来代替。持有这一观点的不只是普通人,还有当时的文部大臣森有礼。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让人后怕啊!
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当然无人顾及日本建筑,后来再加上废佛毁释运动,很多本属于神社的佛教器物也被无情地损毁,一些单独的佛寺和佛塔等也难逃被铲除的厄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明治初年简直就是一个日本建筑的毁灭时代。讲个小故事,明治五年(1872),奈良县知事计划将兴福寺内的殿堂和佛塔全部夷为平地,然后改作牧羊场。数名包工头来到奈良县厅,对兴福寺的拆除工程进行投标,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拆除寺内的五重塔。现在的五重塔重建于室町初期的庆应年间,高十七丈,是仅次于京都东塔的日本第二高塔,威严庄重,能够俯瞰整个奈良平原。拆除五重塔并不是一件易事,花费自然少不了。正当包工头们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决策的时候,有个包工头发话了,说他只需要六百八十元就可以完成五重塔的拆除工作。官员问他:“你给出这个数目有什么依据呢?”他回答说:“如果正常施工去拆除这么巨大的一座佛塔,至少也需要耗费数万之资。所以,我不打算这样去做,我打算一把火把它烧了,烧剩下的废铜烂铁还可以抵一部分费用。这样算下来,六百八十元就够了。”政府当局认可了他的这一方案,但是附近的市民不答应了。他们认为那么巨大的一座塔,一旦燃烧起来,熊熊的大火很可能会波及他们的房屋,甚至将整个奈良城都烧掉。市民纷纷抗议,政府当局最终撤回了烧掉五重塔的方案。多亏了市民的抗议,这座历经千余年的佛塔、国宝中的国宝才得以保留到今天,肃然耸立在故地,俯瞰着茫茫众生,享受着数万奈良市民乃至全体国民的瞻仰。
外国人不了解日本建筑的实质,单凭其结构和材料就给予讽刺,无视日本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直到今天还在大肆宣扬“蛮族日本论”和“日本无文化论”。他们妄信自己国家的建筑最优,无视日本的优秀建筑文化,而这正是傲慢无知的蛮族的表现。作为日本人,当然不能对此置之不理。即使是在各种思潮盛行的乱世,日本国民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他们不盲从于外国人的妄论,大声疾呼日本建筑的优良性,呼吁对日本建筑予以保护,但是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们的声音。可惜的是,众多古代留存下来的知名建筑正在惨遭蹂躏,有些已经被毁弃,或者将要被毁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