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从入门到精通(实例版)(第2版)(软件开发视频大讲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Java语言基础

视频讲解:57分钟)

很多人认为学习Java语言之前必须要学习C++语言,其实并非如此,这种错误的认识是由于很多人在学习Java语言之前都学过C++语言,事实上Java语言要比C++语言更容易掌握。要掌握并熟练应用Java语言,就需要对Java语言的基础进行充分的了解。本章对Java语言基础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初学者要对本章的各个小节进行详细的阅读、思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阅读本章,您可以:

了解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

了解Java中的标识符和关键字

了解Java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理解Java语言中的常量与变量

掌握Java语言中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理解Java语言中数据类型的转换

了解Java语言中的代码注释与编码规范

3.1 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

视频讲解:光盘\TM\lx\3\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exe

要学习Java程序,首先应该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这样有利于更进一步学习Java语言。一个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大体可以分为包、类、main()主方法、标识符、关键字、语句和注释等,如图3.1所示。

图3.1 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

第1条语句“package Mr; ”定义了Java程序中类所在的包是Mr,其中Mr是一个标识符,由程序员自己定义;package是定义包的关键字,在Java程序中要定义包就必须使用package关键字。

说明

在Java语言中,标识符和关键字是区分大小写的,否则将导致程序无法正常执行,例如,如果将关键字package写成Package,程序就会因出错而无法正常执行。另外,每条语句必须以分号结尾。

第2条语句“public class Example”是创建类的语句,其中public是Java程序的关键字,这里用于修饰类;class是用于创建类的关键字,class后的Example就是所创建类的名称,该类名由程序员自己定义。

第3条语句“static int ONE=1; ”定义了类的成员变量,其中static是Java程序的关键字,这里用于修饰成员变量;int也是一个关键字,是Java程序中的整数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常量和变量,这里定义的是类的成员变量;ONE是一个标识符,是该类的成员变量,其名称由程序员自己定义,该成员变量的数据类型是整数类型。

第4条语句“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是类的主方法,是Java应用程序的入口点,Java程序是从该方法开始执行的,其中main是主方法的名称,程序员不可以更改;public是Java程序的关键字,这里用于修饰主方法;static是Java程序的关键字,这里用于修饰主方法;void也是一个关键字,用于修饰方法,表示方法没有返回值;String也是一个类,用于创建字符串对象,这里用于修饰主方法的形参,在String后跟上一对方括号“[”和“]”表示主方法的形参是一个字符串数组;args是一个标识符,是主方法的形参数组,其数据类型是String类型。

说明

在Java语言中,主方法的写法是固定的,除了主方法的形参“String[] args”可以修改为“String args[]”以外,不可以改变第4条语句中的其他任何部分,否则Java程序都将无法运行。

第5条语句“String var = "Hello"; ”在主方法内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其中String是一个类,用于创建字符串对象,这里创建了一个局部变量;var是局部变量的名称,是程序自己定义的一个标识符,"Hello"是局部变量var的值,是一个字符串常量;等号“=”是赋值运算符,用于将等号右边的字符串常量赋值给等号左边的变量var,这样变量var的值就是Hello了。

说明

在Java程序中,除了字符串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以外,代码中的所有标点符号必须是半角的或在英文输入法下输入(如逗号、分号、双引号等),否则程序会出错,这也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

第6条语句“System.out.println(ONE); ”是一个输出语句,可以在命令行或控制台输出信息,其中“System.out.println(); ”是输出语句的固定写法,其中System是一个系统类的名称,其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out是System类提供的一个标准输出流,println()是标准输出流out提供的方法,用于输出信息;println()方法内部的ONE是要输出的内容,这里的ONE是类的一个成员变量,其值是1,所以执行该语句将输出1。

最后一条语句“System.out.println(var); ”是一个输出语句,其含义同第6条语句,这里的var是主方法内定义的一个局部变量,其值是"Hello",所以执行该语句将输出Hello。

3.2 标识符和关键字

视频讲解:光盘\TM\lx\3\标识符和关键字.exe

标识符是Java程序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程序中必须使用;关键字是Java中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字符,不可以使用关键字对标识符进行命名。

3.2.1 标识符

标识符是Java程序中必须使用的,但也不是随便使用的,有一定的规则。本节将介绍什么是标识符和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1.何为标识符

标识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名字,用来标识类名、变量名、方法名、数组名、文件名的有效字符序列。

【例3.1】 定义变量i并赋值为100。

        int i=100;
        System.out.println(i);                         //在控制台输出信息

变量名i就是标识符,由程序员所起,但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有一定的规则。下面将介绍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2.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标识符就是一个名字,对于所要表示的内容,用什么名字并不重要,但要通过标识符看出所写内容即可。就好比人的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在别人叫这个名字时知道是你就可以了。标识符虽然可以任意取名,但是也要遵循以下规则:

Java语言的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和美元符号组成,第一个字符不能为数字。非法的标识符如7word、5fox;合法的标识符如tb_user、_u88。

Java语言使用Unicode标准字符集,最多可以识别65535个字符。因此,Java语言中的字母可以是Unicode字符集中的任何字符,包括拉丁字母、汉字、日文和其他许多语言中的字符。合法的标识符如价格、User。

标识符不能是Java的关键字和保留字。非法的标识符如this、goto。

在Java语言中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的,如果两个标识符的字母相同但是大小写不同,就是不同的标识符。good和Good就是两个不同的标识符。

说明

在程序开发中,虽然可以使用汉字、日文等作为标识符,但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尽量不要使用,最好连下划线和数字也不要使用,而只用英文进行命名,且首字母用大写字母书写。

3.2.2 关键字

关键字是Java语言中已经被赋予特定意义的一些单词,不可以把这些字作为标识符来使用。Java中的关键字如表3.1所示。

表3.1 Java关键字

说明

在命名标识符时,虽然const和goto不是Java的关键字,但也不可以使用,这两个词可能会在以后的升级版本中使用。

3.3 基本数据类型

视频讲解:光盘\TM\lx\3\基本数据类型.exe

在Java中有8种基本数据类型,其中6种是数值类型,另外两种分别是字符类型和布尔类型,而6种数值类型中有4种是整数类型,另外两种是浮点类型,如图3.2所示。

图3.2 Java基本数据类型

3.3.1 整数类型

整数类型用来存储整数数值,即没有小数部分的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零。根据所占内存的大小不同,可以分为byte、short、int和long 4种类型。它们所占的内存和取值范围如表3.2所示。

表3.2 整数类型

1.byte型

使用byte关键字来定义byte型变量,可以一次定义多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byte型是整型中所分配的内存空间最少的,只分配1个字节;取值范围也是最小的,只在-128~127之间,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以免数据溢出产生错误。

【例3.2】 定义byte型变量。

        byte x=48, y=-108, z;               //定义byte型变量x、y、z,并赋初值给x、y

2.short型

short型即短整型,使用short关键字来定义short型变量,可以一次定义多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系统给short型分配两个字节的内存,取值范围也比byte型大了很多,在-32768~32767之间,虽然取值范围变大,但还是要注意数据溢出。

3.int型

int型即整型,使用int关键字来定义int型变量,可以一次定义多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int型变量取值范围很大,在-2147483648~2147483647之间,足够一般情况下使用,所以是整型变量中应用最广泛的。

【例3.3】 定义int型变量。

        int x=450, y=-462, z;                                    //定义int型变量x、y、z,并赋初值给x、y

4.long型

long型即长整型,使用long关键字来定义long型变量,可以一次定义多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而在对long型变量赋值时结尾必须加上“L”或者“l”,否则将不被认为是long型。当数值过大,超出int型范围时就使用long型,系统分配给long型变量8个字节,取值范围则更大,在-9223372036854775808~9223372036854775807之间。

【例3.4】 定义long型变量。

        long x=4556824L, y=-462447716l, z;                       //定义long型变量x、y、z,并赋初值给x、y

说明

在定义long型变量时,最好在结尾处加“L”,因为“l”非常容易和数字“1”弄混。

【例3.5】 在项目中创建类Number,在主方法中创建不同的整数类型变量,并将这些变量相加,将结果输出。(实例位置:光盘\TM\sl\3\1

        public class Number{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byte mybyte=124;                              //声明byte型变量并赋值
                short myshort=32564;                          //声明short型变量并赋值
                int myint=45784612;                            //声明int型变量并赋值
                long mylong=46789451L;                        //声明long型变量并赋值
                long result=mybyte+myshort+myint+mylong;         //获得各数相加后的结果
                System.out.println("四种类型相加的结果为:"+result);   //将以上变量相加的结果输出
            }
        }

运行结果如图3.3所示。

图3.3 使用整数类型变量

上面的4种整数类型在Java程序中有3种表示形式,分别为十进制表示法、八进制表示法和十六进制表示法。

十进制表示法。十进制的表现形式大家都很熟悉,即逢十进一,每位上的数字最大是9,如120、0、-127都是十进制数。

八进制表示法。八进制即逢八进一,每位上的数字最大是7,且必须以0开头。例如,0123(转换成十进制数为83)、-0123(转换成十进制数为-83)都是八进制数。

十六进制表示法。中国古代使用的就是十六进制数,所谓半斤八两就是如此,逢十六进一,每位上最大数字是f(15),且必须以0X或0x开头。例如,0x25(转换成十进制数为37)、0Xb01e(转换成十进制数为45086)都是十六进制数。

3.3.2 浮点类型

浮点类型表示有小数部分的数字。在Java语言中,浮点类型分为单精度浮点类型(float)和双精度浮点类型(double),它们具有不同的取值范围,如表3.3所示。

表3.3 浮点类型

1.float型

float型即单精度浮点型,使用float关键字来定义float型变量,可以一次定义多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在对float型进行赋值时,在结尾必须添加“F”或者“f”,如果不加,系统自动将其定义为double型变量。float型变量的取值范围在1.4E-45~3.4028235E-38之间。

【例3.6】 定义float型变量。

        float x=12.521F, y=-5.264f, z;                 //定义float型变量x、y、z,并赋初值给x、y

2.double型

double型即双精度浮点型,使用double关键字来定义double型变量,可以一次定义多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在给double型赋值时,可以使用后缀“D”或“d”明确表明这是一个double类型数据,但加不加并没有硬性规定,可以加也可以不加。double型变量的取值范围在4.9E-324~1.7976931348623157E-308之间。

【例3.7】 定义double型变量。

        double x=12.521D, y=-5.264d, z=5.115, p;       //定义double型变量x、y、z、p,并赋初值给x、y、z

【例3.8】 在项目中创建SumNumber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声明字符型变量,然后进行加法运算,并将运行结果输出。(实例位置:光盘\TM\sl\3\2)

        public class SumNumber{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float f1=13.23f;                   //定义float型变量
                double d1=4562.12d;              //定义double型变量
                double d2=45678.1564;            //定义double型变量
                double result=f1+d1+d2;            //获得各数相加后的结果
                System.out.println("浮点型相加得到结果为:"+result);        //将以上变量相加的结果输出
            }
        }

运行结果如图3.4所示。

图3.4 定义浮点类型

运行结果中输出了一个16位的数,这是因为float型变量是8位的,在转换成16位时自动在后面补了一些数,这将在后面数据类型转换中详细介绍。

3.3.3 字符类型

char型即字符类型,使用char关键字进行声明,用于存储单个字符,系统分配两个字节的内存空间。在定义字符型变量时,要用单引号括起来。例如,‘s’表示一个字符,且单引号中只能有一个字符,多了就不是字符类型了,而是字符串类型,需要用双引号进行声明。

【例3.9】 声明char型变量。

        char x='a';

由于字符a在unicode表中的排序位置是97,因此允许将上面的语句写成:

        char x=97;

说明

与C、C++语言一样,Java语言也可以把字符作为整数对待。由于Unicode编码采用无符号编码,可以存储65536个字符(0x0000~0xffff),所以Java中的字符几乎可以处理所有国家的语言文字。若想得到一个0~65536之间的数所代表的Unicode表中相应位置上的字符,也必须使用char型显式转换。

【例3.10】 在项目中创建类Export,实现将Unicode表中某些位置上的字符以及一些字符在Unicode表中的位置在控制台上输出。

        public class Export{                                         //定义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int i='d';                                          //定义整型变量
                char c=97;                                       //定义char型变量
                System.out.println("字符d的Unicode码是:" +i);
                System.out.println("Unicode码97代表的字符是:" +c);
            }
        }

运行结果如图3.5所示。

图3.5 输出字符变量

在字符类型中有一种特殊的字符,以反斜线“\”开头,后跟一个或多个字符,具有特定的含义,不同于字符原有的意义,叫作转义字符。例如,“\n”就是一个转义字符,意思是“回车换行”。Java中的转义字符如表3.4所示。

表3.4 转义字符

说明

转义字符本身也是字符,所以将转义字符赋值给字符变量时,与其他字符常量值一样需要使用单引号。

【例3.11】 在项目中创建类Gess,在类的主方法中使用转义字符定义字符型变量反斜杠和五角星,并在控制台上将转义字符输出。

        public class Gess{                                      //定义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char char1='\\';                                //将转义字符“\\”赋值给变量char1
                char char2='\u2605';                            //将转义字符“\u2605”赋值给变量char2
                System.out.println("输出反斜杠:"+char1);            //输出结果\
                System.out.println("输出五角星:"+char2);            //输出结果★
            }
        }

运行结果如图3.6所示。

图3.6 输出转义字符

3.3.4 布尔类型

布尔类型又称逻辑类型,只有true和false两个值,分别代表布尔逻辑中的“真”和“假”。使用boolean关键字声明布尔类型变量,通常被用在流程控制中作为判断条件。

【例3.12】 声明boolean型变量。

        boolean b1=true, b2=false, b3;                //定义布尔型变量b1、b2、b3,并给b1、b2赋初值

3.4 变量与常量

视频讲解:光盘\TM\lx\3\变量与常量.exe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不能改变的量称为常量,其值能被改变的量称为变量。变量与常量的声明都必须使用合法的标识符,所有变量与常量只有在声明之后才能使用。

3.4.1 声明变量

在程序设计中,变量的使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定义一个变量,就是要告诉编译器(compiler)这个变量属于哪一种数据类型,这样编译器才知道需要配置多少空间,以及能存放什么样的数据。变量都有一个变量名,变量名必须是合法的标识符,内存空间内的值就是变量值。在声明变量时可以不给予赋值,也可以直接赋给初值。

【例3.13】 声明变量。

        int age;                                   //声明int型变量
        char char1='r';                            //声明char型变量并赋值

以上程序代码的内存状态如图3.7所示。

图3.7 变量占用的内存空间

由图3.7可知,系统的内存可大约分为3个区域,即系统区(OS)、程序区(Program)和数据区(Data)。当程序执行时,程序代码会加载到内存中的程序区,数据暂时存储在数据区中。

变量虽然是由程序员所命名的,但是变量的命名并不是任意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Java中变量的命名规则如下:

变量名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标识符。变量名必须使用Java语言中合法的标识符,即以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且首字母不能是数字,还不可以使用Java中的关键字。

变量名不能重复。如果两个变量具有同样的变量名,系统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就不知道调用哪个变量,运行结果就会出现错误。

应选择有意义的单词作为变量名。在命名变量名时,最好能通过变量名看出变量的内容,这样既方便读者对程序的理解,增加可读性;又方便程序的维护,减轻程序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说明

在Java语言中,允许使用汉字或其他语言文字作为变量名,如“int年龄 = 21”,在程序运行时并不出现什么错误,但建议读者尽量不要使用这些语言文字作为变量名。

【例3.14】 在项目中创建类Gess,声明整型变量i并赋给初值10,之后再将100赋给i,最后将i的值输出。

        public class Gess{                                      //定义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int i=10;                                     //定义变量i,并赋给初值10
                System.out.println("i的初值是:"+i);                 //输出i的值
                i=100;                                       //将100赋给i
                System.out.println("i现在的值是:"+i);               //输出i的值
            }
        }

运行结果如图3.8所示。

图3.8 输出变量的值

3.4.2 声明常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一直不会改变的量称为常量(constant),通常也被称为“final变量”。常量在整个程序中只能被赋值一次。在为所有对象共享值时,常量是非常有用的。

在Java语言中声明一个常量,除了要指定数据类型外,还需要通过final关键字进行限定。声明常量的标准语法格式如下:

        final数据类型 常量名称[=值]

常量名通常使用大写字母,但这并不是必需的,很多Java程序员使用大写字母表示常量,常常是为了清楚地表明正在使用常量。

【例3.15】 声明常量。

        final double PI=3.1415926F;                             //声明double型常量PI并赋值
        final boolean BOOL=true;                               //声明boolean型常量BOOL并赋值

说明

如果定义的常量属于“成员变量”,则必须在定义时就赋给初值,否则将会在编译时出现错误。“成员变量”将在3.4.3节中讲解。

【例3.16】 在项目中创建类Part,在类体中创建变量age与常量PI。在主方法中分别给变量与常量赋值,通过输出信息可测试变量与常量的有效范围。(实例位置:光盘\TM\sl\3\3)

        public class Part{                                           //新建类Part
            static final double PI=3.14;                              //声明常量PI
            static int age=23;                                      //声明int型变量age并进行赋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final int number;                                    //声明int型常量number
                number=1235;                                    //对常量进行赋值
                age=22;                                         //再次对变量进行赋值
                System.out.println("常量PI的值为:"+PI);               //将PI的值输出
                System.out.println("赋值后number的值为:"+number);      //将number的值输出
                System.out.println("int型变量age的值为:"+age);         //将age的值输出
            }
        }

运行结果如图3.9所示。

图3.9 使用常量和变量

3.4.3 变量的有效范围

变量的有效范围是指程序代码能够访问该变量的区域,若超出变量所在区域访问变量,则编译时会出现错误。在程序中,一般会根据变量能够访问的区域将变量分为“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1.成员变量

在类体中定义的变量被称为成员变量,成员变量在整个类中都有效。类的成员变量又可分为静态变量和实例变量两种。

【例3.17】 声明静态变量和实例变量。

        class var {
            int x=45;                                             //定义实例变量
            static int y=90;                                        //定义静态变量
        }

其中,x是实例变量,y为静态变量(也称类变量)。如果成员变量的类型前面加上关键字static,这样的成员变量称为静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有效范围可以跨类,甚至可达到整个应用程序之内。对于静态变量,除了能在定义它的类内存取,还能直接以“类名.静态变量”的方式在其他类内使用。

2.局部变量

在类的方法体中定义的变量(方法内部定义,“{”与“}”之间的代码中声明的变量)称之为局部变量。局部变量只在当前代码块中有效,通俗地理解就是在其所定义的大括号内有效,出了这个大括号就没有效了,在其他类体中不能调用该变量。

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取决于方法,当方法被调用时,Java虚拟机为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该方法的调用结束后,则会释放方法中局部变量占用的内存空间,局部变量也随即销毁。

【例3.18】 在项目中创建类Val,分别定义名称相同的局部变量与成员变量,最后在控制台输出变量,观察输出的结果。

        public class Val{                                        //新建类
            static int times=3;                                 //定义成员变量time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int times=4;                                  //定义局部变量times
                System.out.println("times的值为:"+times);          //将times的值输出
                System.out.println("times的值为:"+Val.times);       //输出静态变量
            }
        }

运行结果如图3.10所示。

图3.10 输出变量的值

说明

局部变量可与成员变量的名字相同,此时成员变量将被隐藏。即这个成员变量在此方法中暂时失效。如果想要调用成员变量,需要使用“类名.静态变量”调用。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都有各自的有效范围,如图3.11所示。

图3.11 变量的有效范围

3.5 运算符

视频讲解:光盘\TM\lx\3\运算符.exe

运算符是一些特殊的符号,主要用于数学函数、一些类型的赋值语句和逻辑比较方面。Java中提供了丰富的运算符,如赋值运算符、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等,本节将向读者介绍这些运算符。

3.5.1 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即“=”,是一个二元运算符(即对两个操作数进行处理),其功能是将右方操作数所含的值赋值给左方的操作数。语法格式如下:

        变量类型 变量名 = 所赋的值;

左方必须是一个变量,而右边所赋的值可以是任何数值或表达式,包括变量(如a、number)、常量(如123、‘book')或有效的表达式(如45*12)。

【例3.19】 使用赋值运算符为变量赋值。

        int a=10;                                 //声明int型变量a
        int b=5;                                  //声明int型变量b
        int c=a+b+2;                              //将变量a、b和2进行运算后的结果赋值给c

遵循赋值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可知系统将先计算a+b+2的值,结果为17。然后将17赋值给变量c,因此运算后“c=17”。

【例3.20】 在项目中创建Eval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定义变量,使用赋值运算符为变量赋值。

        int a, b, c;                                 //声明int型变量a、b、c
        a=15;                                   //将15赋值给变量a
        c=b=a+4;                               //将a+4的值赋给变量b、c
        System.out.println("c值为:"+c);              //将变量c的值输出
        System.out.println("b值为:"+b);              //将变量b的值输出

运行结果b和c的值都等于19。

说明

在Java中,可以把赋值运算符连在一起使用。例如:

x = y = z = 5;

在这个语句中,变量x、y、z得到同样的值5。赋值运算符使用的顺序是先将a+4的值赋给b,再将b的值赋给c,从右向左运算。不过,在程序开发中不建议使用这种赋值语法。

3.5.2 算术运算符

Java中的算术运算符主要有+(加号)、-(减号)、*(乘号)、/(除号)和%(求余),它们都是二元运算符。Java中算术运算符的功能及使用方式如表3.5所示。

表3.5 算术运算符

其中“+”和“-”运算符还可以作为数据的正负符号,如+5、-7。

注意

除法运算时,要记住0不可以作除数。例如,int a = 5/0;系统会报出ArithmeticException的异常。

【例3.21】 在项目中创建Arith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定义变量,使用算术运算符对变量进行计算,并在控制台将计算结果输出。(实例位置:光盘\TM\sl\3\4

        public class Arith{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float number1=45.56f;                                      //声明float型变量并赋值
                int number2=152;                                          //声明int型变量并赋值
                System.out.println("45.56f和152的和为:"+number1+number2);    //将变量相加之和输出
                System.out.println("45.56f和152的差为:"+(number2-number1));   //将变量相减之差输出
                System.out.println("45.56f和152的积为:"+number1*number2);    //将变量相乘的积输出
                System.out.println("45.56f和152的商为:"+number1/number2);    //将变量相除的商输出
            }
        }

运行结果如图3.12所示。

图3.12 使用算术运算符运算

3.5.3 自增和自减运算符

自增、自减运算符是单目运算符,可以放在操作元之前,也可以放在操作元之后。操作元必须是一个整型或浮点型变量。放在操作元前面的自增、自减运算符,会先将变量的值加1(减1),然后再使该变量参与表达式的运算;放在操作元后面的自增、自减运算符,会先使变量参与表达式的运算,然后再将该变量加1(减1)。示例代码如下:

        ++a(--a)                                      //表示在使用变量a之前,先使a的值加(减)1
        a++(a--)                                      //表示在使用变量a之后,使a的值加(减)1

【例3.22】 粗略地分析++a与a++的作用都相当于a = a+1,赋值a = 4,计算a++和++a的值。

        int a=4;                                     //声明变量a,并赋值
        b=++a;                                      //将a自加赋给b
        b=a++;                                      //将a先赋给b,然后a自加

第2条语句是先将a自加,把a自加后的值赋给b,自加后a的值是5, b的值也是5;第3条语句是先将a的值赋给b,然后再将a自加,自加后a的值是5,而b的值是4。

3.5.4 比较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属于二元运算符,用于程序中的变量和变量之间、变量和常量之间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之间的比较。比较运算符的运算结果是boolean型,当运算符对应的关系成立时,运算结果是true,否则结果是false。比较运算符通常用在条件语句中来作为判断的依据。比较运算符的种类和用法如表3.6所示。

表3.6 比较运算符

【例3.23】 在项目中创建Compare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创建整型变量,使用比较运算符对变量进行比较运算,将运算后的结果输出。(实例位置:光盘\TM\sl\3\5)

        public class Compare{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ber1=4;                                //声明int型变量number1
                int number2=5;                                //声明int型变量number2
                //依次将变量number1与变量number2的比较结果输出
                System.out.println("4>5是否成立:"+(number1>number2));
                System.out.println("4<5是否成立:"+(number1<number2));
                System.out.println("4==5是否成立:"+(number1==number2));
                System.out.println("4! =5是否成立:"+(number1! =number2));
                System.out.println("4>=5是否成立:"+(number1>=number2));
                System.out.println("4<=5是否成立:"+(number1<=number2));
            }
        }

运行结果如图3.13所示。

图3.13 使用比较运算符比较

3.5.5 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包括&&(&)(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返回值为布尔类型的表达式,操作元也必须是boolean型数据。与比较运算符相比,逻辑运算符可以表示更加复杂的条件,如连接几个关系表达式进行判断。在逻辑运算符中,除了“! ”是一元运算符之外,其余的都是二元运算符,其用法和含义如表3.7所示。

表3.7 逻辑运算符

用逻辑运算符进行逻辑判断时,不同的逻辑运算符与不同的操作元进行操作时,运行结果也不相同,运行结果如表3.8所示。

表3.8 使用逻辑运算符进行逻辑运算

说明

在Java中,逻辑运算符“&&”与“&”都表示“逻辑与”,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从表3.8中可以看出,当两个表达式都为true时,逻辑与的结果才会是true。使用逻辑运算符“&”会判断两个表达式;而逻辑运算符“&&”则是针对boolean类型进行判断,当第一个表达式为false时则不去判断第二个表达式,直接输出结果。使用“&&”可节省计算机判断的次数。通常将这种在逻辑表达式中从左端的表达式可推断出整个表达式的值称为“短路”,而那些始终执行逻辑运算符两边的表达式称为“非短路”。“&&”属于“短路”运算符,而“&”则属于“非短路”运算符。“||”和“|”也是如此。

【例3.24】 在项目中创建Calculation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创建整型变量,使用逻辑运算符对变量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输出。

        public class Calculation{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2;                                          //声明int型变量a
                int b=5;                                          //声明int型变量b
                boolean result1=((a>b)&&(a! =b));                   //声明布尔型变量
                boolean result2=((a>b)||(a! =b));                    //声明布尔型变量
                System.out.println("(a>b)&&(a! =b)的值是:"+result1);     //将变量result1输出
                System.out.println("(a>b)||(a! =b)的值是:"+result2);      //将变量result2输出
            }
        }

运行结果如图3.14所示。

图3.14 使用逻辑运算符判断

3.5.6 位运算符

位运算符用于处理整型和字符型的操作数,对其内存进行操作,数据在内存中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例如,int型变量7的二进制表示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 -8的二进制表示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最高位是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Java语言提供的位运算符如表3.9所示。

表3.9 位运算符

1.“按位与”运算

“按位与”运算的运算符为“&”,是双目运算符。其运算的法则是:如果两个操作数对应位都是1,则结果位才是1,否则为0。如果两个操作数的精度不同,则结果的精度与精度高的操作数相同,如图3.15所示。

图3.15 5&-4的运算过程

2.“按位或”运算

“按位或”运算的运算符为“|”,是双目运算符。其运算法则是:如果两个操作数对应位都是0,则结果位才是0,否则为1。如果两个操作数的精度不同,则结果的精度与精度高的操作数相同,如图3.16所示。

图3.16 3|6的运算过程

3.“按位非”运算

“按位非”运算也称“按位取反”运算,运算符为“~”,是单目运算符。其运算法则是:将操作数二进制中的1全部修改为0,0全部修改为1,如图3.17所示。

图3.17 ~7的运算过程

4.“按位异或”运算

“按位异或”运算的运算符是“^”,是双目运算符。其运算法则是:当两个操作数的二进制表示相同(同时为0或同时为1)时,结果为0,否则为1。若两个操作数的精度不同,则结果数的精度与精度高的操作数相同,如图3.18所示。

图3.18 10^3的运算过程

5.移位运算符

Java语言中的移位运算符有3种,其操作的数据类型只有byte、short、char、int和long 5种。

左移运算符“<<”。所谓左移运算符,就是将左边的操作数在内存中的二进制数据左移右边操作数指定的位数,左边移空的部分补0。示例代码如下:

        48<<1;              //将48的二进制数向左移1位

将48的二进制数向左移1位,移位后的结果是96。

右移运算符“>>”。右移则复杂一些,当使用“>>”符号时,如果最高位是0,左移空的位就填入0;如果最高位是1,右移空的位就填入1,使用方法与左移类似。示例代码如下:

        48>>1;              //将48的二进制数向右移1位

将48的二进制数向右移1位,移位后的结果是24。移位过程如图3.19所示。

图3.19 使用移位运算符移位

无符号右移运算符“>>>”。Java还提供了无符号右移运算符“>>>”,不管最高位是0还是1,左移空的高位都填入0。

技巧

移位能让用户实现整数除以或乘以2的n次方的效果。例如,y<<2与y*4的结果相同;y>>1的结果与y/2的结果相同。总之,一个数左移n位,就是将这个数乘以2的n次方;一个数右移n位,就是将这个数除以2的n次方。

【例3.25】 在项目中创建Calculation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创建整型变量,使用逻辑运算符对变量进行运算,将运算结果输出。

        public class Calculation{                                      //声明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int i=46;                                          //定义变量
                int j = 97;
                char c = 'a';
                System.out.println("46&97的值是:"+(i&j));               //输出i和j按位与的结果
                System.out.println("46^a的值是:"+(i^c));                //输出i和j按位异或的结果
                System.out.println("46>>1的值是:"+(i>>1));              //将i按位右移1位
            }
        }

运行结果如图3.20所示。

图3.20 使用逻辑运算符判断

3.5.7 三元运算符

三元运算符是Java中唯一一个三目运算符,其操作元有3个,第一个是条件表达式,其余的是两个值,条件表达式成立时运算取第一个值,不成立时取第二个值。示例代码如下:

        boolean b=20<45? true: false;

三元运算符用于判断,等价的if…else语句如下:

        boolean a;                                                 //声明boolean变量
        if(20<45)                                                  //将20<45作为判断条件
            a=true;                                              //条件成立将true赋值给a
        else
            a=false;                                              //条件不成立将false赋值给a

当表达式“20<45”的运算结果返回真时,则boolean型变量a取值true;当表达式“20<45”返回假时,则boolean型变量a取值false,此例的结果是true。

【例3.26】 在项目中创建Calculation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创建整型变量,使用三目运算符,并将运算结果输出。

        public class Calculation{                                      //声明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int i=46;                                          //局部变量
                int j = 97;
                int z=i>j?100:200;                              //使用三目运算符
                System.out.println("i>j?100:200的值是:"+z);              //输出z
            }
        }

运行结果如图3.21所示。

图3.21 使用三目运算符

3.5.8 运算符优先级

Java中的表达式就是使用运算符连接起来的符合Java规则的式子,运算符的优先级决定了表达式中运算执行的先后顺序。各运算符的优先级由高到低如图3.22所示。

图3.22 运算符的优先级

各运算符之间大致的优先级由图3.22列出,但如果两个符号属于同一运算符又怎么区分优先级呢?Java中各符号的优先级如表3.10所示。

表3.10 运算符的优先级

说明

如果两个运算有相同的优先级,那么左边的表达式要比右边的表达式先被处理。在编写程序时,尽量使用括号运算符来限定运算次序,以免产生错误的运算顺序。

3.5.9 范例1:不用其他变量实现两变量互换

在对变量进行互换时,将创建一个临时变量来共同完成互换,临时变量的创建增加了系统资源的消耗。如果需要交换的是两个整数类型的变量,则可以使用更高效的方法,使用异或运算符进行互换,而不使用第三变量。运行结果如图3.23所示。(实例位置:光盘\TM\sl\3\6)

图3.23 实现变量互换

在项目中创建VariableExchange类,在类中创建扫描器对象接收用户输入的两个变量值,然后通过位运算符中的异或运算符“^”实现两个变量的互换。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VariableExchange{                            //声明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              //创建扫描器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变量A的值");
              long A=scan.nextLong();                          //接收第一个变量值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变量B的值");
              long B=scan.nextLong();                          //接收第二个变量值
              System.out.println("A=" + A + "\tB=" + B);
              System.out.println("执行变量互换...");
              A=A^B;                                      //执行变量互换
              B = B ^ A;
              A = A ^ B;
              System.out.println("A="+A+"\tB="+B);              //输出交换后的结果
            }
        }

3.5.10 范例2:判断数字的奇偶性

根据数字被2除的余数来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如果余数是0该数是偶数,否则是奇数。本范例使用三元运算符进行判断。运行结果如图3.24所示。(实例位置:光盘\TM\sl\3\7)

图3.24 判断数字的奇偶性

在项目中创建ParityCheck类,在该类的主方法中创建扫描器对象接受用户输入的数字,通过三元运算符判断该数的奇偶性,并在控制台输出。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ParityChec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              //创建输入流扫描器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整数:");
              long number=scan.nextLong();                     //获取用户输入的整数
              String check = (number % 2 == 0) ? "这个数字是:偶数" : "这个数字是:奇数";
              System.out.println(check);
            }
        }

3.6 类型转换

类型转换是将变量从一种类型更改为另一种类型的过程。例如,可以将String类型数据456转换为一个int整型变量456。Java对数据类型的转换有严格的规定,数据从占用存储空间较小的类型转换为占用存储空间较大的数据类型时,则做自动类型转换(隐式类型转换);反之则必须做强制类型转换(显式类型转换)。

3.6.1 自动类型转换

Java中8种基本类型可以进行混合运算,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运算过程中首先会自动转换为同一类型,再进行运算。数据类型根据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分为高低不同的级别,占用空间小的级别低,占用空间大的级别高,自动类型转换遵循低级到高级转换的规则。

【例3.27】 定义float型变量number1并赋值45, int型变量number2并赋值152,在控制台将number1+number2的值输出。

        float number1=45f;                                     //声明float型变量并赋值
        int number2=152;                                      //声明int型变量并赋值
        System.out.println(number1 + number2);

系统先将int型变量转换成float变量之后相加,此时执行输出语句,在控制台上输出197.0。

自动类型转换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那么在运算时各类型间将怎么转换呢?各种情况下数据类型间转换的一般规则如表3.11所示。

表3.11 隐式类型转换规则

【例3.28】 在项目中创建Conver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创建不同数值型的变量进行运算,在控制台上将运行结果输出。(实例位置:光盘\TM\sl\3\8)

        public class Conver{                                 //创建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byte mybyte=127;                          //定义byte型变量mybyte,并赋值127
                int myint=150;                             //定义int型变量myint,并赋值150
                float myfloat=452.12f;                       //定义float型变量myfloat,并赋值
                char mychar=10;                           //定义char型变量mychar,并赋值
                double mydouble=45.46546;                  //定义double型变量,并赋值
                //将运算结果输出
                System.out.println("127与452.12相加的和是:" + (mybyte + myfloat));
                System.out.println("127与150相乘的积是:" + mybyte * myint);
                System.out.println("127被10除的商是:" + mybyte / mychar);
                System.out.println("45.46546和10相加的和是:" + (mydouble + mychar));
            }
        }

运行结果如图3.25所示。

图3.25 变量的自动类型转换

3.6.2 强制类型转换

当把高精度的变量的值赋给低精度的变量时,必须使用显式类型转换运算(又称强制类型转换)。语法格式如下:

(类型名)要转换的值

【例3.29】 将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显式类型转换。

        int a=(int)45.23;                                  //此时输出a的值为45
        long y=(long)456.6F;                               //此时输出y的值为456
        int b=(int)'d';                                      //此时输出b的值为100

当把整数赋值给一个byte、short、int、long型变量时,不可超出这些变量的取值范围,否则就会发生数据溢出。示例代码如下:

        Short s = 516;
        byte b=(byte)s;

由于byte型变量的最大值是127,516已经超过了其取值范围,因此发生数据溢出。数据转换的过程如图3.26所示。

图3.26 short型转换成byte类型过程

此时就造成了数据丢失,所以在使用强制数据类型转换时,一定要加倍小心,不要超出变量的取值范围,否则就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注意

boolean型的值不能被转换为其他数据类型,反之亦然。

3.6.3 范例3:类型转换实战

不管是自动类型转换还是强制类型转换都是程序设计中经常用到的,下面针对数据类型转换展开实战,运行结果如图3.27所示。(实例位置:光盘\TM\sl\3\9)

图3.27 数据类型转换

在项目中创建TypeConvertion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定义不同数据类型的变量,然后在不同数据类型之间进行转换,并在控制台输出。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ypeConvertion{                                  //声明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int intNum=4;                                     //定义变量
                float floatNum = 9.5F;


                floatNum/=intNum;                                 //自动类型转换成float型
                System.out.println("9.5F除以4的商是:"+floatNum);
                double numX = 4.88;
                double numY = 78.83;
                int numZ=(int)numX+(int)numY;                       //将double型强制转换成int型
                System.out.println("4.88和78.83转换成int型相加的和是: "+numZ);


                char charVar = 'T';
                int intVar=(int)charVar;                              //将char型强制转换成int型
                System.out.println("将字符T转换成int型变量是:"+intVar);


                int num1 = 34;
                double num2=(double)num1/3;                        //将int型强制转换成double型
                System.out.println("34的三分之一是: "+num2);
            }
        }

3.7 代码注释和编码规范

视频讲解:光盘\TM\lx\3\代码注释和编码规范.exe

在程序代码中适当地添加注释可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好的编码规范可以使程序更易阅读和理解。本节将向读者介绍Java中的几种代码注释以及应该注意的编码规范。

3.7.1 代码注释

通过在程序代码中添加注释可提高程序的可读性,注释中包含了程序的信息,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程序。在Java源程序文件的任意位置都可添加注释语句,注释中的文字Java编译器并不进行编译,所有代码中的注释文字并不对程序产生任何影响。Java语言提供了3种添加注释的方法,分别为单行注释、多行注释和文档注释。

1.单行注释

“//”为单行注释标记,从符号“//”开始直到换行为止的所有内容均作为注释而被编译器忽略。语法格式如下:

//注释内容

声明int型变量age,并用单行注释加以注释。示例代码如下:

        int age;          //定义int型变量用于保存年龄信息

2.多行注释

“/* */”为多行注释标记,符号“/*”与“*/”之间的所有内容均为注释内容。注释中的内容可以换行。语法格式如下:

        /*
            注释内容1
            注释内容2
            ……
        */

在多行注释中可嵌套单行注释。示例代码如下:

        /*
            程序名称:Hello word  //开发时间:2008-03-05
        */

但在多行注释中不可嵌套多行注释。非法代码如下:

        /*
            程序名称:Hello word
            /*开发时间:2008-03-05
            作者:张先生
            */
        */

3.文档注释

“/** */”为文档注释标记。符号“/**”与“*/”之间的内容均为文档注释内容。当文档注释出现在任何声明(如类的声明、类的成员变量的声明、类的成员方法的声明等)之前时,会被Javadoc文档工具读取作为Javadoc文档内容。文档注释的格式与多行注释的格式相同。对于初学者而言,文档注释并不是很重要,了解即可。语法格式如下:

        /**
            *程序名称:Hello word
            *开发时间:2008-03-05
            *作者:张先生
        */

说明

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软件编码规范中提到“可读性第一,效率第二”,所以程序员必须要在程序中添加适量的注释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程序中注释要占程序代码总量的20%~50%。

3.7.2 编码规范

在学习开发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编码规范,因为规整的代码格式会给程序的开发与日后的维护提供很大方便。总结的编码规范如下:

每条语句要单独占一行。虽然Java语言中可以在一行当中写几条语句,但为了程序看起来更加规范,且便于维护,要养成每行只写一条语句的好习惯。

每条命令都要以分号结束。语句要以分号结尾,程序代码中的分号必须为英文状态下的,初学者经常会将“; ”写成中文状态下的“; ”,此时编译器会报出illegal character(非法字符)这样的错误信息。

声明变量时要分行声明。即使是相同的数据类型也要将其放置在单独的一行上,这样有助于添加注释。

Java语句中多个空格看成一个。在Java代码中,关键字与关键字间如果有多个空格,这些空格均被视作一个。例如:

不要使用技术性很高、难懂、易混淆判断的语句。由于程序的开发与维护不能是同一个人,为了程序日后的维护方便,应尽量使用简单的技术完成程序需要的功能。

对于关键的方法要多加注释。多加注释会增加程序的可读性,有助于阅读者很快地了解代码结构。

3.8 经典范例

3.8.1 经典范例1:判断某一年是否是闰年

视频讲解:光盘\TM\lx\3\判断某一年是否是闰年.exe

为了弥补人类历法的年度天数和地球公转实际周期的时间差,设立了有366天的闰年,闰年的二月份有29天。闰年的判定规则是:如果该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则该年是闰年,否则不是。运行结果如图3.28所示。(实例位置:光盘\TM\sl\3\10)

图3.28 判断是否是闰年

在项目中创建LeapYear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创建扫描器对象接收输入的年份,然后判断该年份是否是闰年,最后在控制台输出。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声明包
        public class LeapYear{                                           //声明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                      //扫描器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年份:");
              long year=scan.nextLong();                                //接收用户输入
              if(year % 4==0&&year % 100! =0||year % 400==0){         //判断是否是闰年
                  System.out.print(year+"年是闰年!");                     //输出是闰年
              } else {
                  System.out.print(year+"年不是闰年!");                   //输出不是闰年
              }
          }
        }

3.8.2 经典范例2:求球形的体积

视频讲解:光盘\TM\lx\3\求球形的体积.exe

在数学运算中,经常会计算球形的体积,这也是空间解析几何中必修的。通过计算机计算球形的体积是很简单的,使用算术运算符即可实现。运行结果如图3.29所示。(实例位置:光盘\TM\sl\3\11

图3.29 计算球形的体积

在项目中创建Volume类,在类的主方法中创建扫描器对象接收输入的半径,然后根据球形体积公式计算球形的体积,并在控制台上输出。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声明包
        public class Volume{                                        //声明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主方法
                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                 //扫描器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球形的半径:");
                double r=scan.nextDouble();                          //接收数据
                final double PI=3.1415926;                           //定义常量PI
                double volume=4.0/3.0*PI*r*r*r;                    //求球形的体积
                System.out.println("球形的半径是:"+r);                 //输出球形的半径
                System.out.println("圆周率是:"+PI);                    //输出圆周率
                System.out.println("球形的体积是:"+volume);            //输出球形的体积
            }
        }

3.9 本章小结

本章向读者介绍的是Java语言基础,其中需要读者重点掌握的是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变量与常量以及运算符等三大知识点。初学者经常会将String类型认为是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在此提醒读者,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中并没有String类型。另外,对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在使用变量时,需要读者注意的是变量的有效范围,否则在使用时会出现编译错误或浪费内存资源的情况。此外,Java中的各种运算符也是Java基础中的重点,正确使用这些运算符,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3.10 实战练习

1.编写Java程序,不使用乘号“*”,而只使用移位运算符计算出21*16的值。(答案位置:光盘\TM\sl\3\12)

2.编写Java程序,声明两个int型变量,运用三元运算符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相等,若不相等,求出两个数中较大的。(答案位置:光盘\TM\sl\3\13)

3.编写Java程序,声明两个变量并赋值38.9和27.2作为矩形的长和宽,求出该矩形的面积。(答案位置:光盘\TM\sl\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