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带一路”与文化企业发展背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有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我国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伟大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一)民心相通与文化先行的国家战略意义
1.赋予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强调沿线各国要建立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共同发展。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举措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助推力量,可以有效冲破多边贸易的壁垒,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包容的态度接纳开放的经济格局,迎接来自全球范围内的挑战。
(1)历久弥新的丝绸之路精神
华夏大国自古以来便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强国。为了开疆扩土,远扬国威,中国自汉唐时期就开始积极地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这条贸易的通路又被称为丝绸之路。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路线,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起点,东汉时以都城洛阳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而后瓷器、茶叶等各种华夏特产通过丝绸之路远渡重洋,流传到世界各地。“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2)“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意义
目前,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也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和发展: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10年,中国的GDP规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达3.87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对外贸易体……中国一次又一次地向全世界递交优异的答卷。毫无疑问,中国在不断地融入全球的经济,愈发依赖国际经济形势,“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远的经济含义。
① 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之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重工业和制造业,导致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产能过剩”。产业结构重塑、构建新的产业链条和“去产能化”是迫在眉睫的改革要求。正所谓“树大招风”,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的与日俱增,与中国有关的贸易纠纷和地区冲突也日益增多。从近些年来国际政治局势便可以看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国,以印度和菲律宾为代表的沿海邻国,都在竞争和合作中对中国的崛起保持高度的警惕,甚至进行战略围堵,形成沿海战略包围圈。“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萨德部署”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被定性为列强的“挑衅”行为。在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中国如何获得后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说是明智有效的选择:既可以合纵连横,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又可以分散国际霸权势力,实现有效压制。
② 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
近代中国尝尽了“闭关锁国”的苦头,自改革开放以来,十分重视与世界各国的合作。2001年中国加入WTO,积极降低对外贸易的门槛;同年6月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国家的双边贸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简称“亚投行”)的倡议,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极大地推进了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了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一带一路”概念的重提可以加强中国同沿线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合作,是加强国家合作的重要途径。
③ 成效惠及沿线各国,欢迎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
由于交通闭塞和长期战乱的原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低于世界其他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政治局势动荡,武装冲突,严重制约了中亚各国的发展。得天独厚的丰富矿产能源,倘若加上配套的工业设施和独立的生产技术,必将极大改善当地的经济条件。
自“一带一路”这一倡议落实以来,3年之内,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中国将“先富带动后富”的理念推向了世界。
2.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
“一带一路”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面临着多方压力和多重障碍。需要一个良性的渐进过程,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拓性任务。
(1)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一带一路”延伸之处,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民心交融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交而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也是初衷。“通”是多层次的概念,不只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化的交融,政治的合作,民心的互通。各国之间的良性沟通、良性互动才是多方共赢的前提。
(2)民心相通是“五通”建设的最大挑战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五通”建设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五通”建设的最大挑战。
对外而言,丝绸之路沿线的多民族多国家决定了其文化、文明的多样性;对内而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半的少数民族和跨境民族都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上。与此同时,一些极端民族主义、暴力恐怖活动增加了丝绸之路沿线环境的复杂性。
不同的国家制度决定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也带来了宗教问题,宗教对文化起着支配作用。仅仅依靠政治外交是很难将“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到沿线的各国当中,让国民敞开胸怀地接纳和包容的。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中也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
人是有思想的社会个体,依靠自己的意识支配自己的行动。态度迥异、意识相悖的个体是不可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将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利益诉求有机融合、求同存异,是“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解决的难题。
3.文化先行是民心相通的“敲门砖”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要想实现“民心相通”的目标,需将文化先行作为建设的内核。
(1)文化先行是破除国界壁垒的利刃
中国古代的哲人曾说“文以载道”,其中的道不仅仅是志向理想,更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规律。文化是根基,是一个国家民族安身立命的灵魂。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等要素交相融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现存的历史文明古国,具有厚重的文化色彩和清晰的华夏文明的烙印,这在思维方式、语言、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都有体现。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想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源,同沿线各国发展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互融、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因此以文化作为“敲门砖”,敲开国界壁垒,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扫清大部分障碍。
(2)文化先行是经济合作的“润滑油”
文化先行是要求文化传播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播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驼铃声传到哪里,哪里就是边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思维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体制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同的文化对这种冲击的包容度是各不相同的,倘若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这种转变,那么经济体制的改革速度就会大大提升。
文化先行不仅仅讲求传播的速度,更注重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一带一路”文化的传播与合作交流的精髓在于发掘、弘扬和传播面向未来的丝路文明。以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经济合作的“润滑油”,做到良性发展。
(二)文化企业走出去的产业阶段特征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这一倡议,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上引领新一轮的开放合作,而发展文化产业是实施“一带一路”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利于文化产业走出去,推进文化产业区域协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显然,“走出去”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既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也提出新的挑战。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必须抓住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机会,实现文化企业“走出去”。在思想理论层面,要深刻反思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在新常态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在实践层面,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调整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和结构,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
1.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2004年国家统计局制定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以来,10年间,中国文化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近年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仍然保持了高于全行业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新形势从速度、结构、动力机制等方面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体现在不能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规模,要把质量、效益、社会责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文化产业适应消费需求升级,深入研究消费的结构变化,加快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要求文化产业转变动力机制,更多依靠创新创意驱动,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使文化产业担当起新常态下新增长点的作用,同时又要拓展文化产业的价值传播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比2014年名义增长11%,比同期GDP名义增速高4.6个百分点,在2014年增长12.2%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长,呈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对GDP增量的贡献达6.5%,比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突显,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7%,比2014年提高0.16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近年来呈稳步提升态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然,文化产业已在经济新常态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文化产业自身面临着转型提质、“走出去”的阶段特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显得越来越重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当前我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同质化竞争。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从以数量为主转变为以质量为主。文化产业也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也要提升质量。目前文化产业跟整体的经济格局是一样的,需要走入一个以质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另外,尽管全球文化产业领域的经济蛋糕很大,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晚,并且发展方式和市场并不完善,我国在国际文化产业领域中的份额并不高,因此,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走出去”的挑战。
3.文化贸易逆差现象严峻
文化产品贸易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扩大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甚为关键。因此,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提升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缩小国际贸易逆差的根本出路。从表3-1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些年,我国5个主要文化产品(图书、期刊、报纸、录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的总贸易额表现出上升趋势,从2011年到2015年,总贸易额增长30.5%。但是,我国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并且文化产品贸易逆差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从2011年到2015年,5个主要文化产品的贸易逆差增加26.8%。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的文化产品正在积极地践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政策,但是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前还处于弱势地位,缺乏核心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进而使得中国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处于逆差锁定状态,即贸易越发展,逆差越严重。
表3-1 中国主要文化产品2011—2015年进出口情况(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造成我国文化贸易逆差严重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文化折扣”问题。当文化产品的输出国和输入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时,“文化折扣”就会非常显著,进而导致文化产品的输出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由于东西方国家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上有很大区别,如果不能正视这种区别,文化产品中意识形态性、历史性与民族性的东西不能巧妙叙述和表达,就会导致中国文化产品文化折扣较大,阻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由于“文化折扣”的存在,国外消费者对中国文化难以理解和接受,因而国外消费者对目前中国文化产品并不认同和理解,使得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受阻。
因此,要改变中国文化产品的比较劣势地位,扭转贸易逆差,必须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逐步缩小“文化折扣”,提高国外消费者对中国文化产品的认知程度和偏好程度。
4.古代丝绸之路为文化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贸易提供基础心理结构
丝绸之路起于中国,使中国与西亚、非洲和欧洲得以连接,自古以来即是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两千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其目的是联合西域国家共同夹击匈奴。与此同时,以政治、军事目的带动经济、商品的交流,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资源被输送至中亚和西方,进一步形成了以贸易货物为载体的文化交流的格局。以“经济搭台”为“文化唱戏”,以商品贸易为文化的载体,使东西方文化得以交融,体现了友好与合作。
与此同时,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了“和平、合作、和谐”精神,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通过血与火的宗教东征和殖民战争所开辟的掠夺、奴役、压迫之路完全不同,与霸权国家所力推的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深层目的的类似计划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古代丝绸之路凝结了沿线沿岸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这为文化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贸易提供基础心理结构。而“一带一路”可以促进沿线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可以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三)“一带一路”与文化发展利好政策
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灵魂”。从长远来看,坚持文化先行,加快“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对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实现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文化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文化贸易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文化产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在此情况下制定的相关利好政策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背景,构建了重要平台。
1.“一带一路”中文化发展的先行意义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是促进各国各地区之间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桥梁和纽带,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挖掘我国的优秀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够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文明日益多元、相互包容的时代标签。而“一带一路”正是沿线国家不同文化深入交流的融合剂,一方面将继续推动东西方文化往来,另一方面,也将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完善交流与合作机制,增强互信,建立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文化平台,进行文化资源跨境整合,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市场,实现世界范围内和谐共融的文化发展新图景。另外,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交流是经贸等领域合作的“软支撑”,坚持文化先行,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在经贸、投资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区域间共同发展。
2.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特征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文化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积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主体渐趋明朗,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扩展等特征。文化产业在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被明确为支柱性产业,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深化
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也发展迅猛。2010年开始,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每4年推出一个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每2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每2年公布8至10个地方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扶持名录,并通过联合举办、政策优惠、资金补贴等多种方式进行支持。“文化+旅游+地产”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则成为近年来主题地产开发的热点。
(2)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业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将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文化产业总量的增长将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既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也有助于通过文化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价值;从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来看,文化产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也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文化制造业的比重将逐步降低,文化服务业的比重将明显提升。
(3)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受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高速增长,逐步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技术进步和创意创新为核心、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类型有望成为新常态时期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文化产业是这类产业中的典型,不仅可以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推动消费方式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还能有效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并依赖知识、技术、智力、创意、版权、商业模式等再生性资源和轻资产,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三)文化企业相关利好政策
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文化及相关产业本身就被视为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性产业而获得优先和重点发展政策支持。文化部颁布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政府主导、开放包容,交融互鉴、创新发展,市场引导、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旨在实现文化合作交流机制的完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的形成、文化交流合作品牌效应的显现以及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出台的相关政策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明互鉴,从而进一步助力我国文化企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1.健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政府间文件,深化人文合作委员会、文化联委会等合作机制,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中阿文化部长论坛等高级别文化磋商,推动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等。同时在国内,完善部省合作机制,鼓励各省区市在文化交流、遗产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区域性合作,共同研究制订中长期合作计划,在项目审批、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相互支持,有利于文化企业成本的节约,使得文化交流在节约资金、人才以及资源中进行。
2.完善“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平台
制订“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计划,将“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中国海洋国际文化节”等活动打造成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鼓励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综合性平台设立“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板块,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有利于文化企业博采众长,焕发新的活力。
3.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
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丝绸之路文化使者”计划,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共同遴选文化使者,通过对智库学者、汉学家以及青年人才的培养,促进思想文化交流,支持文化机构在戏剧、音乐、舞蹈等领域开展联合创作。有利于文化企业发挥良好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关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共同发展。
4.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领域,支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鼓励文化企业跨区域经营,推动动漫游戏产业面向“一带一路”发展,顺应“互联网+”趋势,推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博产业发展,提高“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与旅游、出版、游戏、动漫等产业结合度,促进文物资源、创意人才和新技术的结合,使文化企业发展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5.加强“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
扶持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围绕重点领域开展项目合作,开展1000人次文化贸易经理人、创意策划人和经营管理人才的互访。在国内举办的国际文化会展推出“一带一路”专馆或专区,支持国内文化企业参加国际会展,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
以上政策不仅有人才、资金、法规和组织的保障,还要通过建立“一带一路”文化发展重点项目库,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并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
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国家通过完善合作机制、拓展文化交流领域平台、加大资金人才的投入等措施,为文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有利于文化企业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先进的技术结合其他新兴产业,在国际舞台上与各国各地区文化元素融合吸收,取长补短,使文化产业进一步焕发活力,带动地区文化经济共同繁荣,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