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幸亏上次没跳槽
那年已是年终岁尾,李明从老家到广东番禺投奔表哥。
李明是学财会的,在老家某企业做财务工作近一年,企业一倒闭,他便想到了表哥。基于自己“学有所长”(他有专科文凭和会计证书),他想:表哥南下数年,有经验、有人脉,帮我找个像样的工作,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出乎他的意料,表哥又托朋友又联系老乡,日子一晃,快二十天了,李明还是没有合适的去处。
终于,一天吃晚饭时,表哥向李明建议:“小明,这个……你是不是收起那些证书,先去学点操作方面的技术,先进个工厂,再等待提升,或者再找对口工作呢?”
李明表示:“学技术,得掏培训费,况且刚学会技术,进了工厂做计件手脚太慢,短期内也拿不到多少钱。既然找工作已花了许多钱,还是再四处跑一跑,或许,咱会遇上个好机会……”
表哥听李明这样说,看了他一眼,然后点了头,意思是随他的意愿。
很快,又是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过去了,工作还是没着落。李明终于答应去参加技术培训。
表哥掏出二百元塞给李明,随后,李明进了一家电动缝纫车培训班,埋头苦学技术。
十天后,经简单考试,李明顺利地进了一家做手袋的皮具厂。从次日起,上班时他就虚心地向老员工请教,下班后又找些废料来练习技艺。苦没有白受,第一个月李明领到七百二十元计件工资,第二个月李明领了一千零五十元工资,第三个月他领到一千七百元工资。
不久,他们厂扩大规模,新增加两个机组,又招了一批工人。因为李明是他们班组里表现最好的,很快被破格提升为组长。他终于成了基层管理人员,月薪两千三百元。
发薪这天,李明买了些酒肉,想去表哥家,既为庆祝自己升职,同时也想感谢一下表哥。
路上,李明发现一家叫“新宝”的工厂正在招聘办公室主任,月薪两千八百元,待遇不错!李明马上有了跳槽的想法。他赶紧返回去取了证件,进入这家工厂去面试,结果成了,人家让他第三天去上班。
接着,李明到了表哥家。有个叫阿昌的邻居在表哥家玩,阿昌顺便谈起一件事:他的一个堂弟,半年前来这里,因没技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都还找不到工作。这天,他在茶馆里认识了一个当地人,那人介绍他进了一家家具公司做了勤杂工。三个月后,公司裁员,阿昌的堂弟又被裁掉。闲了一月后,他再次遇上机会,又进另一家花厂做采购,但刚干了两个月,花厂又与另一个厂合并,他又一次被裁掉了。因为没有技术,他已闲住了两个半月,挣的钱全花光了,往后还不知日子咋个过法。
李明听了这件事,感慨自己当初学了技术,不像阿昌他堂弟一样,但也后悔自己当初学技术学得晚了。其实,有技术一样也会“牛逼”的!李明竟突然有点不敢跳槽了。
回到皮具厂后,李明一边努力干好自己的组长工作,一边在业余时间里,钻研起产品款式来了。由于有制作技术的优势,研究款式的革新便容易多了。
三个月后,厂里接到了一个三张货单的大客户,其中,有一张单要革新原样品的款式。刚巧他们厂的主设计员有事,请假回老家了,李明便主动向经理提出让他来设计这张单的款式。经理正着急,看了看李明,就答应由他试试。
李明接受任务后,夜以继日地工作。三天后,他设计好样稿并亲自做好了成品。客户看了新样品后连声称赞,并立马追加了一万件的订单。
经理看李明是个人才,高兴得合不拢嘴,马上选调李明到设计室当了设计员。
后来,李明又成功设计了另一个客户要的新款式。经理一高兴,又任命他为设计部主任。李明终于从一名小员工,一步步升为月薪六千五百元的部门主管,并成为厂里的重要人物。走在厂区,李明的头情不自禁地仰得高高的。
一天,李明去会老乡。路过那家“新宝”工厂时,他发现他们又在招聘办公室主任。
李明怔了怔,便走过去问保安:“怎么还在招办公室主任?是招不到人还是咋的?”
保安说:“嘁!南方这块土地,向来是僧多馒头少,咋能招不到人?”
“那这是咋回事?”李明不明白。
“办公室主任这种工作,又不讲究技术,人好招得很喽,稍稍不满意,就换人呗。这一段时间,我们厂已换过三个了。”
李明听了保安的解释,向四周看了看,街上人来人往的。
李明暗暗吐了一下舌头,幸好上次没跳槽!不然,估计自己现在又在忙着四处找工作呢。今后,他决心继续保持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聪明才智,一步一个脚印,像杜拉拉一样在职场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