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客户背景及经营现状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要达成合作,通常需要经历比较漫长而复杂的商务谈判。可以说,谈判实质上就是一个双方交换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决定是否可以达成合作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企业背景、经营现状、产品信息、合作条件及方式等。其中,了解客户背景和经营现状可谓谈判之前的最基本准备事项,对最后的谈判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多维度、立体化收集客户的信息
一般而言,客户信息既包括公开的信息,比如上市公司的财报、企业规模、员工数量、业界影响力等,也包括许多不公开的内部信息,如投资方向、战略规划、前沿研究等,还包括与谈判直接相关的信息,如统计资料、客户意见、竞争者报价等。企业客户基本情况的调查内容如表1-1所示。
对谈判双方而言,谁掌握的信息多,谈判时谁就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因此,成功的商务谈判,不仅要收集那些公开的客户信息,还要尽可能获得客户的内部信息和谈判信息。多维度、立体化地收集相关信息,才能全面地掌握客户的动态,为制定谈判策略、拟订谈判合作条款提供翔实的依据。
新世纪初,华为大力拓展欧洲市场的业务,成立于2006年的波兰移动运营商P4进入华为的视野。不过,这家刚成立不久的公司既需要供应商提供技术方案,也需要提供融资方案。当时国家开发银行与华为达成了100亿美元战略合作协议,力推“走出去”战略,P4、华为、开行三方的战略诉求碰撞到了一起。
P4提出的总体融资需求,高达数亿欧元。而P4的股东仅仅是两家私募基金,没有资金雄厚的母公司担保。况且,当时的P4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要建网、获取用户、开展业务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太多。面对这样高风险的融资项目,即便是操作过大量海外融资项目的开行也心存犹疑。
为了达成合作,华为融资经理李嘉楠深入了解各方“牌面”,一方面,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市场空间,到发展战略、管理层经验、股东投入等各个方面作出理性的考察和评估;另一方面,亲自走出去,从电信监管局到客户办公室,从各大运营商大楼到街头,以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情况。这些深入挖掘的信息,使华为对客户有了清晰的了解,也为后来顺利谈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收集客户信息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客户的资料和信息当然不可能全部拿得到,但是多一份信息就多一份参考,尤其是与谈判直接相关的信息,如谈判风格、客户目标价格等。而任何信息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收集的信息滞后太多,不仅不能发挥参考作用,反而会误导企业作出错误的判断或决策。因此,要多注意收集客户的最新信息,过于陈旧的信息则可以放弃,或者作为后期信息整理的部分参考依据。另外,在商业活动中,客户主动释放出不准确的、甚至假的信息也是常见的情况,在收集客户信息时,也要确保消息来源的真实性。
华为在全球各大洲、各主要国家的地区部和代表处,积极建立和维持与客户间的互利合作关系,建立了多层面直接面向客户的组织与沟通渠道,包括战略峰会、用户服务大会、客户考察、服务热线、客户认证考察、恳谈会、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和例行日常沟通拜访等等,积极倾听客户声音,收集客户信息,了解客户需求。
恳谈会:华为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与客户共同开展服务恳谈会近千场次,覆盖全球的华为价值客户群。
第三方调查:华为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的需求现状。2013年,华为的调查覆盖了112个国家、221个客户群、中国大陆的27个代表处,得到一万多个客户的反馈。在渠道和行业客户领域,调查扩展到了企业BG和消费者BG的渠道和行业客户。在消费者客户领域,开始试点手机产品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服务热线:华为目前在全球设立了9大语言技术支援中心,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在集中受理、解决客户的技术服务请求后,进一步通过电话访问或邮件回访的方式倾听和了解客户需求,针对客户反馈意见,对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改进。
收集到客户的信息后,企业也好,团队也好,谈判人员也好,都应该养成及时整理的习惯,尤其是一手信息,一定要及时整理汇总。这样才能进一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为接下来的商务谈判做好准备。
1.2 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
客户信息的来源不一,类别也不尽相同,如果不加以归纳整理,势必无法有效地利用,无法为销售谈判提供准确的参考。并且客户信息涉及的领域可能相当广,有的与技术有关,有的与采购有关,有的与财务有关,有的涉及当地的法律或政策。因此,企业应该安排专业人员按照谈判的需求对客户信息分析汇总,然后将汇总结果交给谈判人员,这样就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要有效地对收集来的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必不可少。在销售领域,大客户“六步分析法”对于理解客户需求起着很好的作用,如表1-2所示。
以前,华为市场部门实行的是客户经理制,2000年之后开始转变为客户代表制。为什么呢?华为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求市场一线的客户经理多听听客户的声音,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代表客户监督公司的运作。
2006年,华为和友商竞争非洲某运营商的新网新牌项目。那时的华为在非洲基本没有知名度。在运营商看来,华为只不过是一家毫无名气的中国公司,技术和设备怎么能与爱立信等国际大厂相比?
为了打开非洲市场,华为决心要拿下该项目。华为项目组立即出动,对当地市场进行调研,通过分析,发现客户建设新网最大的“痛点”将会是站点获取。尽管站点获取是运营商的工作,但项目组认为如果帮客户找出解决方案,就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于是在项目拓展初期,项目组自己开车带着勘测人员和网规人员,一个站点一个站点地跑,获取了上百个A国首都站点信息。
当华为团队将整理的站点资料向客户CEO展示后,客户对华为的看法有了改变。客户大为感慨:“我们不了解华为,华为却如此了解我们和当地的市场,这家公司了不起,至少为我们节约了半年时间。”于是,华为一举拿下了这个规模达一个多亿美金的新网新牌项目。华为的名声很快在非洲传播开来。渐渐地,华为在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等国家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与运营商的合作越来越多。
对客户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归纳总结之后,其大体轮廓就基本呈现出来了,客户的形象也就渐渐地清晰了起来,不再是雾里看花、盲人摸象,而是一叶知秋。
1.3 把握客户经营现状,掌握客户动态
企业的经营状况通常能反映许多信息,比如利润状况、业务的发展空间、风险、市场上潜在的机会等等。也就是说,客户的经营状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谈判人员应该准确把握客户的经营现状,掌握客户动态,这样才能使企业及时准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之后,华为对波兰电信运营商P4展开了分析。在外部经济、市场环境方面,得益于欧盟的稳定,当时的波兰经济发展势头向好。波兰电信政策也十分稳定规范,移动运营商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并且每家的利润都相当可观。华为还了解到,波兰监管当局为激活市场、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有意引入一家新运营商,并提供相应的鼓励政策。P4很有可能就是这一匹“黑马”。
在P4内部,它的股东虽然是私募基金,但投资管理团队有一定的电信投资经验,管理层也基本是业内资深人士。商业计划也很扎实,有很高的可行性。另外,华为还了解到P4的股东愿意继续投入,并力图借助于3G网络实现“弯道超车”。
因此,尽管这家刚成立不久的电信运营商在波兰市场还未站稳脚跟,但华为认定与P4合作是可行的。2006年10月,华为、开行、P4三方正式签署首期商务合同以及融资协议,开始快速布网。华为也由此敲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
通常情况下,客户的现状是比较好判断的。但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在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有可能衰落、落伍、出局,现在弱小的企业可能发展成行业巨头。即便是最优秀的企业,也不敢保证前进的方向一定是正确的。这就要求营销人员要更多地把握住动态的方面,关注发展和变化,而不是依据静态的信息作出死板的决策。
把握动态就是要深入客户现场,积极和客户交流,了解客户发展状况,挖掘客户需求。即便是客户一个普通的员工,也可能为企业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在谈到将领如何指挥作战时,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其实这样的观点放在商业社会中同样适用。
一个师长若想充分了解瞬息万变的战况,必须亲临现场,带着通信工具奔驰于各个前线阵地之间,并对前线上的各团长直接下令。这样才能充分掌握战况,才能随时应付突来的变局。如果由下级用无线电把情况报告到师部,再由师部发出命令,那就可能来不及了。不过,师长必须不断地用无线电,与留在后方的师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天上午和下午,师长都应该和他的作战指挥部交换一次意见。实际的战况证明这种指挥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任正非要求华为的市场人员一定要多与客户交流,多去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坐在办公室里是不可能准确把握客户动态的。他说:“我去了欧洲的代表处,发现一辆车也没有,他们就缩在代表处不出去。这怎么能叫作战部队?上了战场才叫作战部队。”
市场的情况复杂多变,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多种多样。其实有些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客户也不一定十分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比如市场的发展前景、潜在的风险或者机会。一线营销人员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那无疑就能抓住机会,获得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