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课程的主要问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什么是课程

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始自20世纪20年代博比特的《课程》一书,然而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课程伴随教与学而产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孔子兴办私学,注重沿自西周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更注重“六经”之教,即《诗》《书》《礼》《易》《乐》《春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青年在 20 岁到30 岁要学习高深的科学理论,主要科目是算术、几何、音乐理论和天文学,加上智者学派所教授的雄辩术、修辞学和文法,形成了古希腊的“七艺”。无论是中国的“六艺”“六经”,还是古希腊的“七艺”,都对后来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等从不同方面对古典课程进行了阐释,直到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人们对知识探索的大进步,以及对教育问题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的深入认识,学校课程和教学开始发生巨变,一些古典课程被抛弃了,大量现代课程产生了,课程类型丰富多样,形形色色的课程流派充斥大学校园。21世纪,大学的教学科目、教学内容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经历了制度的变迁,不断面临新挑战新问题,包括核心课程问题、跨学科课程问题、多元文化问题、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问题、新技术应用问题等。可以说,一方面,传统的课程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困扰着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比如,课程究竟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处理课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将其整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等等;另一方面,随着政策、信息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高等教育课程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与机会,课程与教学活动、课程管理、课程发展等问题亟须我们深入理解与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