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绪论【1】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新时代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对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鲜活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回顾总结十八大以来五年成就的基础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这是十九大做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就是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实现的。

1.经过长期奋斗进入新时代

自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称谓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艰难险阻,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一是从经济建设来看,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二是政治建设方面,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实施,法治建设成果显著。三是文化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践行,文化强国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四是社会建设方面,民生问题的解决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精准扶贫按计划持续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环境违法现象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中国已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阶段性目标,正在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依据。

新时代的产生不仅是因为发展的阶段性上升,而且是因为在这一新的时代出现了新的矛盾,需要解决新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经过40年的努力,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将转变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

2.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新时代是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既是对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果的继承,也具有许多新的内容和特征。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按照十九大的战略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年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是一个历史的交汇期,要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转化,责任极为重大,任务非常艰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期,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以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工作的引领,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也是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期。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承担的国际责任也越来越大,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同世界人民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可以实现中国的繁荣发展,而且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历史方位是基于一个国家历史状况、基本国情、根本目标、发展战略、世界大势所做出的总结和概括,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坐标,也是新的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明晰了历史方位,才能对未来的发展做出理性的战略判断,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战略规划,才能保持头脑清醒,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新时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开启了新的征程。新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重新站在了世界舞台之上,但使中国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依靠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新时代孕育新思想

理论正确,方向才能正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才会光明。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发展之后,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仅落地生根,而且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继续加深,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脚步并没有放缓;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全球不稳定因素增多,恐怖主义、气候问题、网络安全等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携手才能有效解决。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增长之后,再维持高速增长已经不太可能,经济调速换挡已经迫在眉睫。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从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才刚刚开始,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党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加强。

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担当,积极应对,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为应对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对经济中长期发展做出了战略性、全局性的判断,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使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针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的不断探索和回答,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客体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主体方面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客体方面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使我国生产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目前稳居世界第二,在一些高科技和制造业领域具有世界领先优势,落后的社会生产显然已经不符合国情。但是,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地域来看,我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发展的整体层次和质量来看,我国的发展是不充分的。“物质文化需要”被“美好生活需要”所替代,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从以前主要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向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需求拓展。

1.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探索过程。1956年党的八大在分析客观形势的基础上,认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认识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遗憾的是,这一正确认识并没有坚持下去。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和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发生了转变,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98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重新确认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这个判断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从这一判断出发,我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践证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回顾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直接决定着党的路线方针的制定,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能明确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从1981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40年,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新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认识和判断,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迫切要求理论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2013年已经接近60万亿元,2016年为74万亿元。按经济总量来计算,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15位,2010年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2位。从人均收入来看,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2016年则达到8000美元,已经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经济增长率来看,1979—1990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9%;1991—2001年期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进一步上升到10.4%。近几年,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经济增长率,但也保持了将近7%的年增长率。总体来看,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我国的生产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供给能力满足不了人们生活需要转变为在一些领域出现供给过剩的局面。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但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很早我们就认识到创新的重要作用,但并没有把创新放到发展理念的高度来认识,致使发展的动力偏弱,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性科技成果偏少;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合理的状况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以前依靠外资和出口的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已经难以继续推动经济的增长;过分注重发展过程中GDP的增长,但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却比较滞后,特别是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可持续发展任务愈加艰巨;虽然改革开放之初提出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但是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存在。

与此同时,人民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不断变化和上升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参政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医疗、房价、教育、就业等关系老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直接决定着人民的获得感,逐渐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的恶化,激发了人们对绿水青山美好环境的向往。可以看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亟待党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3.新时代理论创新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变,是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依据。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必须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认识这一基本国情,始终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们的政策和方针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如果头脑发热,就会影响对总体发展战略的客观判断。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会有所不同,所以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和阶段性的辩证关系,不能因阶段性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否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也不能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否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征。认识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从阶段性来讲,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可以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出现了反复,导致指导方针出现了错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党根据这一矛盾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总体小康已经实现,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20—2050年是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决定的基本路线等根本性的政策不会发生变化。

我们应正确看待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基本国情的不变,把变与不变统一起来,辩证理解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发展任务和时代要求。主要矛盾不是根本性的变化,而是矛盾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仍然是统一的。从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不能因为主要矛盾的变化而改变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但也不能因为基本国情的不变而忽视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意义。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关乎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党和国家下一步工作的基本遵循,必将对未来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根据这一新的主要矛盾,就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使老百姓的获得感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而且要使他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态等方面都能感受到不断向好的变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足当代中国实际、积极应对国内和国际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用“十四条基本方略”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把握好“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的具体含义和要求,就能够全面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从巴黎公社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到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探索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6】,作为这一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分析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深刻总结。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总结和汲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新时代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写下精彩篇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重要任务。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反映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战略步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8】这“八个明确”相互贯通,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9】,从实践层面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略、步骤等。

“十四条基本方略”既是党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是对实践中的方针政策的理论概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展开,丰富和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从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南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新时代和新实践对理论发展的新要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2.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视阈,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主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0】。正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根本,丢失了这个根本,就会在前进道路上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答重大时代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对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推动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真理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并将其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又在实践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范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最新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3.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复兴的实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1】从国家治理角度来看,文化尤其是核心价值观是维系国家和社会稳定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成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历史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1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地位和当代价值,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阐述,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对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熔铸和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其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善于吸收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智慧。习近平同志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13】例如,“清白”“勤俭”“齐家”等中国传统家训的合理内核,就被借鉴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10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就首次将“廉洁齐家”列入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中。

其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起着“根”和“魂”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道德规范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因子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融合。

其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倡导和平与合作,在全球治理中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彰显大国风范。文化传统是外交理论构建的重要源泉,对外交目标、外交手段、外交风格等都会产生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亲仁善邻”的合作观、“利不悖义”的义利观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当代中国的国际观念和行为模式,是指导中国外交理论建设的宝贵思想源泉。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不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容来把握世界形势。从“新型大国关系”的国际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方案,再到“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不断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国外交方略。

其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坚持的新发展理念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营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革故鼎新”“和谐万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等中国传统理念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理念。

4.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现代化建设实际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美丽中国全面发展,使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为全球广大发展中国家呈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同时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宽广的全球视野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实现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世界历史发展表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要么选择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么选择了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僵化和官僚主义盛行等原因,最终没能成功实现现代化;模仿或照搬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大都也未能实现国家富强,反而出现两极分化、政治腐败等严重社会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立足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有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功指引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断前进,为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所展现的发展道路既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又打破了对西方路径的依赖,是一条符合自身基本国情、社会制度、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借鉴。

其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21世纪的人类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覆盖政治、经济和安全等传统领域,还涉及网络、太空、深海等新兴领域。日益发展的全球实践表明,这些矛盾和问题仅靠西方逻辑和思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类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15】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生万物、协和万邦等思想,为实现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和平共处、和平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资源,为建立公正、合理、和谐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为实现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普惠价值和共享发展为价值支撑,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描绘了国际关系发展的美好前景,为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基本原则。“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期望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规划,它以政策沟通为重要保障,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优先领域,以投资贸易合作为重点内容,以资金融通为重要支撑,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基,努力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将各国利益与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互利互助的共建平台,使各国都能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红利,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逻辑思路

新时代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主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话语体系创新的有机统一。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征

事物的特征是其表现出来的规律和特点,把握事物的特征是认识事物本身及其发展过程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们或具体或抽象、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内涵和演进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人民性、发展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其二,发展性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继承和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解决新的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其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理论体系。其框架结构表现为: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逻辑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基本方略,以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为强军目标,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以加强和完善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政治保证。

其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时代特征,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推动实践发展。这一理论成果来源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与经验教训,是在科学总结分析十八大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活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来的。这一理论成果直面当代中国的发展难题,指导党和国家在十八大后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推动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创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同时,清晰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种内在统一性既体现在共同的时代主题、基本国情、根本任务上,也体现在共同的理论基础、价值立场和基本原则上。

其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改革开放40年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始终没有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方略正是立足于这个时代主题,其目的也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其二,我国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改变。虽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与以前相比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必须长期坚持。

其三,共同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

其四,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其五,人民主体地位理念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价值准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尊重人民意愿,关切人民利益,充分发挥人民主体能动性。

其六,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质的科学概括与诠释。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唯物主义立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话语体系创新相统一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不仅体现在理论内涵的拓展方面,还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和发展上。

其一,创新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外延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新成果,揭示其新特点新规律,把实践经验提炼为适合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实现了基于实践创新上的理论创新。“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核心范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表述,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关于中国道路的话语标识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关于理论体系的话语明确了党与国家的指导思想,关于制度的话语阐明了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关于文化的话语明确了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其二,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鲜明特点。这也是它能够广泛传播,得到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认同的重要原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古代典籍、古诗谚语、经典名句阐释重要思想观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的当代价值,用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语言,或是采用明白晓畅、平实质朴的生活话语,与人民群众交流他们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向世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例如,“治大国若烹小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话语蕴含了深刻的政治智慧和统一辩证法。“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通俗易懂的话语展现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老虎’‘苍蝇’一起打”等话语生动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和着力点。“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全面小康一个人都不能少”等话语饱含人民情怀,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富有感染力,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话语力量。

其三,坚定话语自信,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在全球竞争中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的重要方式。话语在本质上反映了主体在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中的地位。话语建构源于中国实践和民族复兴进程,同时,话语也影响实践发展,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迫切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对外话语体系。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语,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进一步增强中国话语的辐射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要继续“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6】,形成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概念话语和叙述方式,为在全球治理中更好表达中国倡议和理念、阐释中国方案提供强有力的话语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