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在语言交际和写作表达中,我们常常需要自我审视,看自己对概念的外延是否做出了准确的界定,是否能保证表达准确,不被人误解。同时,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别人的概念及其相关的观点,才能明确别人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以及别人所表达的观点是否有问题。

1.概念的内涵

案例1

(背景,期中考试后,小明成绩很差,家长去开家长会,知道了情况。回到家后。)

家长:看你考的这点成绩,你还是个学生吗?

小明:我天天到学校去上学,怎么不是学生?

家长:你是天天到学校去上学,可是你天天上课就睡觉,回到家作业也不做,不是看网络小说,就是上网打游戏,考试考这么点成绩,你还怎么算是学生?

问:小明为什么会跟家长争论?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

家长与孩子对“学生”这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同。家长认为,学习好的、遵守本分的才是学生。学习不好、上课就睡觉、回到家不做作业、看网络小说、上网打游戏的,就不算是学生。孩子则认为,学生是一种身份,只要在学校上学的就是学生。

这个家长本想责备孩子不好好学习,结果却将问题引向了是不是学生的争论上。孩子则成功抓住了家长的漏洞,反而显得很委屈:他成绩是不好,但为什么说他不是个学生?这样一直争论下去,都认为自己正确,争到最后也不会有结果,家长还会气得半死,孩子也委屈得要死。一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其实,问题首先在家长,家长完全不必纠缠于是不是学生的问题。

案例2

1947年,福克纳被要求评价最重要的美国作家,提到海明威时,他竟说“海明威没勇气,从没用一条腿爬出来过,从没使用过一个得逼着读者查字典看用法对不对的词”,海明威知道后大发雷霆。海明威以硬汉形象立于文坛,“缺少勇气”可能是他最不能接受的评价,海明威让他的一位将军朋友出面为他的勇气作证,这位将军写了三页纸的长信来证明海明威当战地记者时是多么英勇无畏。

海明威和福克纳因此交恶。海明威也针锋相对地攻击福克纳,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我活着一天,福克纳就得喝了酒才能为得到诺贝尔奖而高兴。”

随后福克纳给海明威写了封道歉信,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我们全都失败了(就我们谁也没有达到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萨克雷等人的高度而言)。而沃尔夫失败得最光辉,因为他具有最大的勇气:敢于冒犯低劣趣味、笨拙、乏味、沉闷的错误的危险,要么是一炮打响,要么是把鱼雷全都白白放掉。其次是多斯?帕索斯,因为他为风格而牺牲了某些勇气。再次则是海明威,因为他没有勇气像别人那样拖着一条腿爬出来,敢于去冒趣味低劣、不加约束、乏味沉闷等危险。”

海明威和福克纳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是聪明人,但两人却也因为对“勇气”这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同而产生误会,闹了矛盾。福克纳说的是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天地狭窄,却没勇气去开拓,缺少创新。而海明威则认为勇气是面对苦难和困境的勇敢无畏,因而大发脾气。

福克纳在最初评价海明威时可能是没讲清“勇气”的含义,以致海明威误会。甚至就不应该用“没有勇气”这个对海明威来说比较敏感的词来评价他,因为“没有勇气”很可能会被人断章取义,当缺少语境或缺少详细的解释时,极易引起海明威极大误解和不满。

“勇气”本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词,却让两个伟大的文学家产生误会,看来问题不在于概念是否简单,而在于心中是不是有一种思维的策略在自动运行,帮助他们去辨析勇气的内涵。

对于福克纳来说,当准备用“勇气”这个词评价他人时,要想一想:他此时讲的“勇气”所指的对象与平常的理解不同,用在这里合适吗?如果合适,他讲清楚了所指对象和含义了吗?事实是他当时没有考虑这些,在后来给海明威的信中写道:“我原以为是非正式的、不发表的,否则我一定会坚持在发表前看一看是怎么写的。”

2.概念的外延

在《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曹操刺杀奸臣董卓不成,逃出京城,与陈宫一起飞马逃往故乡。行至成皋地方,天色已晚,曹操遂投宿于吕伯奢家中。吕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弟兄,他热情招待曹陈两人。安排两人住下之后,吕伯奢吩咐家人弄菜,自己拿着酒壶,骑上毛驴出去打酒。

曹操坐在房中,忽然听到房后有磨刀之声。曹操说:“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两人潜步入草堂后.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心想:“坏了!他们一家想把我们两人绑起来杀掉。”于是曹操就对陈宫说:“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拔剑直入,不分男女,见人就杀,一连杀死八口。杀至厨下,却发现那儿绑着一头猪,这才发觉杀错了。原来吕家人要“缚而杀之”的是这头猪,而不是曹操和陈宫两人。陈宫埋怨曹操多疑,误杀好人。

“缚而杀之”的“之”,本来是指一头猪,而曹操却误以为是自己,搞错了对象。可见,概念的外延弄不清,危害有多么大。

《韩非子?外储说》中讲了一个故事。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新裤子做成什么样的)?”夫曰:“象吾故裤(跟我的旧裤子一样)。”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妻子于是把新裤子弄破,让它像旧裤子一样)。

我们会觉得这个妻子太笨了,做了错事。她以为要把新裤子做得像旧裤子“一样破”,正常的理解应是跟旧裤子一样的“样式”。

如何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妻子应该有这样的思维模式,听到丈夫说的话后,应该想:“象吾故裤”是什么意思?(思考概念含义)在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像旧裤子一样破,二是和旧裤子一样的样式。

应该是哪一种理解正确?就要限定“故裤”的外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常理和可能的用途推断。把新裤子做成旧裤子一样破有什么用?丈夫喜欢穿破裤子吗?不会吧,一般人都不会喜欢穿破裤子,丈夫应该也不会例外。所以,应该第二个理解正确。有没有其他特殊情况,比如,万一丈夫就是要把新裤子弄破穿有特殊的目的呢?如果这样,也不用急,先问问丈夫再说,如果先剪破就不能再恢复原样了。这样做,最终也可以排除第一种错误的理解,采取正确的行动。

对于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一眼就看出来“故裤”当然是指“样式”,应该怎么办很明确,需要做出这样复杂的思考吗?太麻烦了吧。

也许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起来都像个聪明人,可是换个情境,我们未必真的还这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