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单罗盘:大客户销售制胜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7.所处阶段

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会突发奇想立即去买一辆汽车。如果决定买车,这个人在决定之前一定是受了什么刺激,比如风雨天打不到出租车、拜访客户没车效率低、老人孩子出门不方便、朋友们面前没车丢面子等。这个过程或许比较漫长,要经过几个事件的连续刺激,也或许是一个关键时刻或重大事件的深度刺激。总之事件或情境的刺激引发内心的强烈感受,继而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买一辆汽车。

在“暗下决心”之后,他开始不自觉地关注与车有关的信息,上网查询、看手机报、留心路牌广告,朋友聊天也会扯几句,走在路上也会留心过往车辆。随着对这些信息的不断收集加工,这个人慢慢结合自身实力和需求,对款式、排量、价格等形成一个大致意向和区间,可能会锁定两三款车型。

在付诸行动时,或许标准已经比较清晰,甚至有了具体倾向的车型。即使如此,买车人也常常会在两三家店之间比较、感受一下,提出一些问题并希望得到“让人安心”的回答,甚至找专人验证一下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最后还要给自己一个能说服自己下决心购买的理由,毕竟不便宜!

这是典型的“购买决策过程”,无论是个人买几块钱的生活用品、几百几千元的耐用品,或家庭几万、十几万元的重要投资,还是组织购买原料、技术或服务,购买流程都会按照“感受变化、形成动机、明确标准、建立愿景、采取行动”的逻辑展开,只是每个阶段所用时间长短和所需信息量不同。大客户销售也是这个过程,很多企业的销售流程、销售漏斗也大多基于这个基本逻辑设计。

从甲方企业运营和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采购也是一个“项目”,从需求提出、明确意向、形成方案、评审评估,到形成决策,是一项有流程、分阶段、有步骤的任务,由多个部门不同角色分工协同完成。客户在采购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关键任务、关注重点、不同角色的参与程度、不同角色对决策的影响都不尽相同。

在形势判断中,基于客户基本购买逻辑,将项目所处阶段简单划分为四个阶段,以进行项目形势分析和机会评估。

意向阶段

意向阶段指客户对自己的处境有认知和感受,也在考虑是否要通过一些行动来改变现状,有潜在的动机和需求。“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我们要实现更高的目标”“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或许我们应该做些改变”,这个阶段客户对现状感到不是很满意,隐约有一些想法或期望,可能会基于现状与理想的差距,形成购买的动机或想法,其强烈程度与改变的成本和可行性有关系。意向阶段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对现状不满程度的增加,目标越来越强烈,问题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需求越来越清晰,客户清楚“WHY”,即为什么要改变,在“采取行动”和“不做改变”的天平两端开始倾向于“行动”。

方案阶段

方案阶段是指,客户有了改变动机之后,进而细化目标和具体需求,寻找并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次改变我们要实现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实现和解决?”对实现目标的障碍和问题有了清晰描述之后,开始考虑和设计用什么方法排除障碍、解决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建立什么能力,应用什么产品和服务来实现既定目标。在方案阶段客户清楚“HOW”,即如何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制定了清晰的问题解决方案、实现路径和具体标准。

商务阶段

商务阶段指客户在有了清晰需求、解决方案和具体标准之后,开始准备做出选择和决策的阶段。客户需要在多家公司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一方面不断验证目标、问题、解决方案、实现路径和具体标准,另一方面关注自己采取行动、改变现状的成本和风险,验证对方的信誉和能力。商务阶段不是只谈商务,而是对行动方案、成本风险、预期收益和成功标准进行全面和严谨的评估。

即将成交

这是客户做出决策、采取行动之前的关键阶段,也是销售常说的所谓“临门一脚”。即将成交的客户会有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即“决策黑箱”,面对即将采取的行动可能带来的变化,他们感到对未知的恐惧,充满顾虑甚至担心开始加重,这时候正如买车时“最后给自己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一样,需要基于具体方案、详细计划、量化收益来坚定信心,从而得到决策的“安全感”。客户需要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们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像有些销售所做的那样,不停催促“快签单吧”,或者用一些“逼单”伎俩,这样的做法只会加重客户的担心。

意向、方案、商务、即将成交这几个阶段的划分,不仅有行为心理学、思维意识和决策逻辑理论的支撑,也是客户采购的框架流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参与角色,关注点不同,呈现一定规律性。

不同阶段,客户采购行为不同。初期阶段,客户基于自身的动机与目标、现状与处境,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由此考虑并制定解决方案。中期阶段,客户开始评估解决方案的适用性与可行性,通过细化需求、建立评估标准对比多个方案并评估方案可行性。后期阶段,客户更关注实施方案的条件和能力,关注实施可能带来的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及付出的成本和潜在收益。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了单一销售目标中的WHY、HOW、WHAT。

不同阶段,客户参与人员不同。需求提出与方案开发阶段,客户参与人员更多是产品应用人员。方案评估阶段,客户参与人员更多是一些标准判定人员、技术把关人员。客户做出承诺或付诸行动阶段,一般需要客户相关决策人员进行评估和决定,并由执行部门负责执行。

不同阶段,客户关注重点不同。在初期阶段,客户不会过早关注厂商的产品,而是关注销售及顾问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相关经验,甚至是关注内心对销售人员的感觉。在中期阶段,因为问题明确、需求清晰,客户开始评估产品与解决方案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解决相关问题。在后期阶段,客户会关注风险与成本,评估厂商的组织能力是否能兑现承诺,厂商是否具备发展能力以提供持续合作的支持,以及厂商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很多公司基于客户采购流程建立自己的销售流程,对重要节点、关键任务、对象角色、所用工具与资源、目标效果、衡量成果等进行定义,形成指导销售人员开展工作的方法论,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不同阶段,销售赢率也会不同。采购是一个项目、一个过程,随着项目的推进,结果的清晰度和可达成概率就会逐渐增大。销售在参与客户采购工作时,由于不同阶段的关键任务、重点角色、工作成果等不一样,销售成交概率(赢率)也因此不同。很多公司基于成交概率,将销售进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赋予一定的赢率,并以此来预测实现销售目标的概率和预测值。

有一点需要注意。即使在同一阶段,客户可能会与这一家厂商成交,也可能与另一家厂商成交。如果单纯以阶段预测销售收入实现的概率,会忽略销售处境和竞争地位这些因素。比如,一个项目到了商务阶段,漏斗显示商务阶段的成交概率是70%,如果是五家厂商竞争,五家的成交概率会都是70%吗?如果其中只有两家最有希望,最没有希望的那一家厂商,成交概率也是70%吗?在实际销售管理中,销售人员在这个地方很容易误判。

销售容易看到积极的一面,盲目自信,忽略了潜在的风险。这就导致凡是形势有利的赢率大的项目,销售就会报上来。而那些心里没底的项目,销售干脆就不提,赢了是惊喜,丢了悄悄挖个坑埋了,省得背什么责任。这样做的结果是销售预测不准,更严重的是还可能因此丧失一些机会。

在根据客户购买逻辑和销售阶段划分进程、确定成交概率的基础上,销售需要跳出自己的视角,站在客户采购视角看到所处阶段,对自己的处境、项目形势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销售阶段,底层是客户的决策逻辑。

所处阶段,基于客户的认知和判断。

演练

1.请根据之前所选择项目的单一销售目标,判断所处销售阶段并分析客户行为。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销售阶段:□意向 □方案 □商务 □即将成交 □未知

2.当前客户主要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