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家乐论的萌芽:《老子》的“音·声”关系
一、前言
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主流之一。虽然儒家哲学在东亚各国家的政治和学术的各个方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道家哲学的影响相对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在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道家哲学产生了极其深远、广泛的影响。[1]其中,就中国艺术史而言,乐论是整个艺术理论之精髓。因为乐论在画论、书论、文论等各艺术领域之前创立并发展,蕴含着在分化成各个理论之前的艺术精神。[2]但是对乐论的研究开始以来,对道家乐论的基本概念和问题意识方面都没能达成共识,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近代以前的中国学术界似乎缺乏对道家乐论这个范畴的关注。表面上儒家礼乐思想在传统学术史的各个方面不断创造出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论说。中国历史典籍的“礼乐志”、“乐志”或“音乐志”等篇,在说明音乐的大意时,经常是对集儒家礼乐思想之大成的《乐记》内容的重复,出现对礼乐思想进行批判的道家乐论的情况极少。但是即使不拿魏晋时代的“文艺复兴”做例子,仔细观察后代乐论展开的实际情况,批判既成观念、包容音乐变化并琢磨音乐的真正意义的道家乐论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道家思想虽然看起来并没有占据主导,但它不仅在乐论领域作为批判的动力发挥着作用,而且它是贯通中国思想的所有领域的共同现象。但是与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的维持师承关系的儒家不同,道家思想靠有实感和共感的人们去领会和琢磨,因此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说,反而更具有研究的意义。实际上对艺人的创作和演奏来说,道家思想一直以来都不断提供着无穷无尽的灵感。
老子思想作为后来发展的道家思维的源头,在《老子》一书中“音”与“声”概念也是道家乐论的起点。《老子》一书中,值得注意的与乐论相关的章句很少,其中能够体现音乐思想的章句就是“音声相和”和“大音希声”这两句。所以自道家乐论研究开始以来,这两句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把“音”与“声”作为相对概念来理解,并毫无矛盾地诠释这两个命题。本章首先对以往道家乐论研究的成果进行调查,接着分析对《老子》的传统注释和近来从音乐美学的立场提出的解释,进行批判并综合,然后提出对关于《老子》中“音”及“声”概念具有说服力的见解,并以此为基础再次对老子的乐论进行评价。《老子》一书“音声相和”和“大音希声”中关于“音”及“声”概念的完整解释,是真正的道家乐论形成的重要的出发点。
注释
[1]前辈学者已关注到道家与中国艺术的密切关系。闻一多指出“中国文艺出于道家”(《古典新义》,见《闻一多全集》第二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则特别关注庄子艺术精神。
[2]我在博士论文《以乐论考察庄子之艺术哲学》(韩国延世大学,2002中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