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工厂是道场 工作是修行
我曾有文:《生生死死为哪般》。在该文中,我阐述了生,为什么生?死,为什么死?结论则是:人的求生或求死,生或死,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生命的最大目的。
基于此,我们就理顺与解决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工作?为什么学习?为什么生活?为什么修行?乃至,为什么当官?为什么经商?答案是,做这些,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如果,谁的生与死或求生与求死,其结论与此不同,那么,便是有违圣教、有违圣道。
如果,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那么,我们的一切努力,便应具有善念,应为善行。在此之中,一念善,则圣,一念恶,则魔;一念正,则修行人,一念邪,则损道人。一念善正,则小我转大我,人间亦净土;一念恶邪,则大我变小我,人间成地狱。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禅的最高境界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或者说,是从真空到妙有,再从妙有到真空。反之,亦如,即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或者说,从妙有到真空,再从真空到妙有。就如:从无青青翠竹,到有青青翠竹,再到无青青翠竹。亦如:从有郁郁黄花,到无郁郁黄花,再到有郁郁黄花。在这无—有—无、有—无—有之间,层次、境界,已经上了一大层,获得了升华,产生了超越。
据上,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甚至爱恋与婚姻,也一样。我们在这些过程的经历与体验中,要在境界上做好文章,也要有超越与升华。本着趋于至善、回归至善的总原则、总目标,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事业,乃至爱恋、婚姻,只要心存善念、身为善行,那么,我们时刻做的便是善举,便是功德。为此,工厂便是道场,工作便是修行。为此,商场亦是道场,而不是所谓的战场。战场与道场,只是一念之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大家为什么当官?服务众生,为众生作牛马啊!为什么挣钱?为众生创财富,福利众生啊!因此,对当官的而言,权拿来干什么?就是要使出来啊,为百姓造福,就是要实现公平正义。对经商的而言,钱拿来干什么?就是要花出去啊,做有益众生的投资,做帮助弱势众生的布施,用于提升自己的修养等等。
佛家讲佛性本善,儒家讲人性本善。为了趋于本善、回归本善,在儒家,就强调了忠孝、礼义、仁慈、诚信、智勇、廉耻等。是啊,夫妻不礼行吗?朋友不义行吗?臣对君不忠行吗?子对父不孝行吗?做同事不诚不信行吗?上不慈下不仁行吗?做善事,不智不勇行吗?都不行啊!
有人要问:既然宗教界人士修行,是修行,官场商场人士工作经商,也是修行,这之间,便无差异,那么,何必还要宗教界人士?宗教界人士何不与大家一样也过过世俗的生活?这是好问题。有好问题,必有好答案。大家都在说一句话:术业有专攻。宗教人士,全身心投入宗教,就是为了做到专业、榜样。专业,意味着直接。非宗教人士,就难以做到专业,难于直接深入宗教精神,因为,精力有限,因缘影响,他的专业与直接要放在另外的时空中。无法做到专业与直接,便只能是业余与间接,便难于成为深具信服力、摄受力的榜样。而每个行业,都是需要专业人士与榜样人士的。佛教界要僧人做人天导师、模范人天,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短暂,谁都有百年之后。有人说:有人生死轻如鸿毛,有人生死重如泰山。为何轻?因为不向善、不向上;为何重?因为向善、向上。我坚信,至善,是世界的本源,是推动因缘创生世界的第一念原动力。趋向至善、回归至善,是宇宙的最高真理,是世界的本质,是人类生存的最大价值,是人类生活的最大意义。
至善被隐没的人间,是黑暗的世界。
光明的世界,就是至善在人间得到彰显。